本实用新型涉及泡茶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茶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茶杯冲泡茶叶喝水,茶叶与茶水一起影响饮用茶水,有很多带有滤网的茶杯出现,一般滤网要么设置在杯口处存在茶叶会堵塞滤孔的现象;也有滤网通过复杂的机械机构安装在杯内部,存在清洗使用不便的问题。
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泡茶器,仅仅是将水烧开后进行泡茶,茶的口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蒸茶器,这种蒸茶器通过喷射的沸水喷到储茶仓中对茶叶进行高温萃取,通过多次循环萃取达到泡茶的目的,并实现茶汤分离,茶的口感非常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蒸茶器,包括玻璃壶身、发热板、连接器组件以及底座,所述玻璃壶身的下端开口,所述发热板设置在所述连接器组件上方,且所述发热板和连接器组件固定在玻璃壶身的下端开口处;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玻璃壶身中设置有一蒸茶器组件,所述蒸茶器组件包括储茶仓和蒸汽收集腔,所述储茶仓位于蒸汽收集腔上方位置,储茶仓的顶部外缘置于所述玻璃壶身的杯口处;
所述储茶仓中设置有与蒸汽收集腔相连通的中心喷管,所述储茶仓上设置有与玻璃壶身的内腔相连通的下水孔;所述蒸汽收集腔呈倒漏斗形,且所述蒸汽收集腔位于所述发热板的上方,且正好罩住发热板整个发热区域。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发热板设置有在一环形的第一密封圈中,该第一密封圈的外壁与所述玻璃壶身的下端开口密封;
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母座、隔热云母片、固定支架以及底盖,所述隔热云母片设置在连接器母座与发热板之间,所述连接器母座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支架上,所述底盖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连接器母座上,所述固定支架和底盖上均预留有暴露所述连接器母座的通孔。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玻璃壶身的下端开口处包括有向内弯折的水平边以及向下弯折的竖直边,所述环形的第一密封圈的内壁具有一台阶,所述发热板抵靠在第一密封圈的台阶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下端向上翘起,并用于将所述玻璃壶身下端开口的竖直边包裹。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上盖、底座底盖、连接器公座、控制电路板以及电源线;
所述底座上盖与底座底盖相扣合,且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底座上盖与底座底盖之间,所述电源线电性连接在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上;
所述底座上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器公座的下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连接器公座的上端凸出的设置于底座上盖的第一通孔上,所述连接器公座用于与连接器母座组件可拆卸式的电性连接。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底座上盖上设置有钢化玻璃面板,且钢化玻璃面板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中心喷管的顶端处设置有一喷水咀,所述喷水咀用于将中心喷管中喷出的沸水横向的导入储茶仓内。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喷水咀由连接端和喷水端构成,所述连接端内具有竖向的第三通孔,所述喷水端内设置有横向的、且与所述连接端内竖向的第三通孔相连通的第四通孔;
所述连接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该第二密封圈贴合在中心喷管的内壁上。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蒸汽收集腔的下端至所述发热板的距离为5-10mm。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储茶仓内还设置有一不锈钢滤网,且不锈钢滤网位于所述下水孔上方。
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玻璃壶身为高硼玻璃壶身;所述储茶仓的顶部上还设置有一盖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蒸茶器通过喷射的沸水喷到储茶仓中对茶叶进行高温萃取,通过多次循环萃取达到泡茶的目的,并实现茶汤分离,茶的口感非常好。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蒸茶器的第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蒸茶器的第二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茶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茶仓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蒸茶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玻璃壶身10、发热板20、连接器组件30以及底座40,所述玻璃壶身10为高硼玻璃壶身,玻璃壶身10的下端开口,所述发热板20设置在所述连接器组件30上方,且所述发热板20和连接器组件30固定在玻璃壶身10的下端开口处;所述玻璃壶身10中设置有一蒸茶器组件50,所述蒸茶器组件50包括储茶仓501和蒸汽收集腔502,所述储茶仓501位于蒸汽收集腔502上方位置,储茶仓501的顶部外缘置于所述玻璃壶身10的杯口处;所述储茶仓501中设置有与蒸汽收集腔502相连通的中心喷管503,所述储茶仓501上设置有与玻璃壶身10的内腔相连通的下水孔504;所述蒸汽收集腔502呈倒漏斗形,且所述蒸汽收集腔502位于所述发热板20的上方,并正好罩住发热板整个发热区域,通过这种结构的设计,蒸汽收集腔502有效的收集发热板加热时所产生的全部蒸汽。蒸汽收集腔502的下端至所述发热板的距离为5-10mm,在本实施例中,蒸汽收集腔502的下端至所述发热板的距离为8mm,所述储茶仓501内还设置有不锈钢滤网505,且不锈钢滤网505位于所述下水孔504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储茶仓501的顶部上还设置有一盖子506。
结合图3所示,所述发热板20设置有在一环形的第一密封圈60中,该第一密封圈60的外壁与所述玻璃壶身10的下端开口密封,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壶身10的下端开口处包括有向内弯折的水平边以及向下弯折的竖直边,所述环形的第一密封圈60的内壁具有一台阶,所述发热板20抵靠在第一密封圈60的台阶处,所述第一密封圈60的下端向上翘起,并用于将所述玻璃壶身10下端开口的竖直边包裹。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组件30包括连接器母座301、隔热云母片302、固定支架303以及底盖,所述隔热云母片302设置在连接器母座301与发热板20之间,所述连接器母座301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支架303上,所述底盖304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连接器母座301上,所述固定支架303和底盖304上均预留有暴露所述连接器母座301的通孔;
参照图2,所述底座40包括底座上盖401、底座底盖402、连接器公座403、控制电路板404以及电源线405;所述底座上盖401与底座底盖402相扣合,且所述控制电路板404设置在底座上盖401与底座底盖402之间,所述电源线405电性连接在所述的控制电路板404上;所述底座上盖40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406,所述连接器公座403的下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404电性连接,连接器公座403的上端凸出的设置于底座上盖401的第一通孔406上,所述连接器公座403用于与连接器母座301组件可拆卸式的电性连接;所述底座上盖401上设置有钢化玻璃面板407,且钢化玻璃面板407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406相对应的第二通孔408。
参照图6、图7所示,所述中心喷管503的顶端处设置有一喷水咀507,所述喷水咀507用于将中心喷管503中喷出的沸水横向的导入储茶仓501内;所述喷水咀507由连接端5070和喷水端5071构成,所述连接端5070内具有竖向的第三通孔,所述喷水端5071内设置有横向的、且与所述连接端内竖向的第三通孔相连通的第四通孔;所述连接端507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072,该第二密封圈5072贴合在中心喷管503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上述的结构,如图4所示,储茶仓501中放置有茶叶,当玻璃壶身10放在底座40上加热,当玻璃壶身中的水沸腾后,沸腾后的水以及水汽从中心喷管503向上喷出,喷水咀507将沸水横向的导入储茶仓501内,对储茶仓中对茶叶进行高温萃取;通过不锈钢滤网505对茶叶进行过滤,茶水从下水孔504回入玻璃壶身10内,通过多次循环萃取达到泡茶的目的,并实现茶汤分离,茶的口感非常好。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