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客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8103阅读:9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客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客杯。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在轻工业领域中,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和制造也已日臻成熟。以茶具为例,茶具包括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用具。传统的泡茶喝茶方法较为繁琐,一般需要经历温具、置茶、冲泡、斟茶等步骤,即首先用热水冲淋茶壶,包括壶嘴、壶盖,同时冲淋茶杯,随后即将茶壶、茶杯沥干。温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温度,使茶叶冲泡后温度相对稳定,不使温度过快下降,这对较粗老茶叶的冲泡尤为重要。其次,按茶壶或茶杯的大小,往泡茶的壶杯里置入一定数量的茶叶。置茶入壶杯后,按照茶与水的比例,将开水冲入壶中,待一段时间之后方可品茶。

为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传统的茶具和品茶方式已经逐渐被升级,现在市面上出现了新的茶具——快客杯。快客杯将茶壶、茶碗、茶碟集成为一体,可大幅缩减泡茶品茶步骤,而且体积小巧、携带方便。

目前的快客杯,其主体一般呈椭圆球状,如此能够方便人的手掌握紧或手指夹捏。但是,泡茶一般使用沸水,如此,快客杯的主体温度较高,人手抓握时容易被烫伤,不利于人们轻松地品茶。

因此,如何使人们在使用快客杯时避免被烫伤,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客杯,人们在使用时能够有效避免烫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客杯,包括用于盛装液体的杯体和用于覆盖所述杯体开口的杯盖,所述杯体的开口处环绕设置有向外延伸、便于人手抓握的翻边,且所述杯盖的边缘形状与所述翻边的形状相同;

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杯体的托盘,所述托盘内部中空,且所述托盘的表面上设置有便于废水流入的通孔,所述托盘的两端位置设置有高度大于所述通孔、用于排出废水的出水口;

还包括可倒扣于所述杯体的开口上的茶碗。

优选地,所述杯体的顶部表面设置有使内部液体流出的过滤孔,且所述翻边上设置有用于汇集液体的引流口。

优选地,所述翻边呈凹凸交错的波浪形。

优选地,所述杯盖上设置有便于手持的手柄以及贯通的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快客杯,主要包括杯体和杯盖。其中,杯体主要用于盛装液体,而杯盖主要用于覆盖杯体的开口。并且,在杯体的开口处环绕设置有翻边,该翻边向开口的外界延伸,主要用于方便人手抓握。而杯盖的边缘形状与翻边的形状相同或相匹配,如此杯盖即可完全将设置有翻边的杯体的开口覆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快客杯,由于杯体的开口处环绕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如此,人们在使用快客杯时,手掌将与该翻边接触,不与直接与杯体相接触。同时,翻边向杯体开口外延伸,如此能够有效降低杯体内的高温液体向翻边的热传导,延长了杯体内液体的温度传导距离,提高了翻边上的散热效率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快客杯,通过翻边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被烫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杯体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杯盖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托盘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其中,图1—图7中:

杯体—1,过滤孔—101,杯盖—2,手柄—201,透气孔—202,翻边—3,引流口—4,托盘—5,通孔—501,出水口—502,茶碗—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快客杯主要包括杯体1和杯盖2。

其中,杯体1主要用于盛装液体,比如茶水等,该杯体1一般可呈椭圆球状等。而杯盖2设置在杯体1的开口上,用于覆盖杯口。重要的是,在杯体1的开口处环绕设置有翻边3。该翻边3向开口的外界延伸,主要用于方便人手抓握。而杯盖2的边缘形状与翻边3的形状相同或相匹配,如此杯盖2即可完全将设置有翻边3的杯体1的开口覆盖。

如此,由于杯体1的开口处环绕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3,人们在使用快客杯时,手掌将与该翻边3接触,不与直接与杯体1相接触。同时,翻边3向杯体1开口外延伸,如此能够有效降低杯体1内的高温液体向翻边的热传导,延长了杯体1内液体的温度传导距离,提高了翻边3上的散热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快客杯,通过翻边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被烫伤。

如图2及图3所示,图2为图1中所示的杯体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在关于翻边4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翻边3可呈凹凸交错分布的波浪形,该波浪形环绕杯体1的开口分布,整体上看,形似荷叶状。如此,人们在使用快客杯时,即可手掌抓握在翻边3的凹凸交错位置处,便于施力和夹紧。当然,翻边4的具体形状并不仅限于上述凹凸交错分布的波浪形,其余比如轮齿状、树叶状、耳状等同样可以采用。

在关于杯体1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杯体1的顶部表面上设置有过滤孔101,该过滤孔101主要用于使杯体1内的液体流出,同时在流出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过滤,比如杯体1内盛装有茶水时,在茶水经过过滤孔101时即可将其中的茶叶过滤。同时,本实施例在翻边3上设置有用于汇集液体的引流口4,如此,当杯体1内的液体通过过滤孔101流出时,即可在引流口4处汇集,便于倾倒到容器中,避免撒漏。

如图4及图5所示,图4为图1中所示的杯盖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在关于杯盖2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杯盖2上设置有便于人手抓持的手柄201,以及贯通杯盖2内外的透气孔202。如此设置,人们即可紧抓住杯盖 2的手柄201,即可完成取用操作,同样有效避免被杯体1表面烫伤。而杯盖2 上的透气孔202,可使人们通过其冒出的热气观察杯体1内的液体的温度情况,便于掌握饮用时间。

如图6及图7所示,图6为图1中所示的托盘的主视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

此外,本实施例还专用于安装杯体1的托盘5。具体的,该托盘5的内部中空,主要用于存储废水。而在托盘5的表面上设置有通孔501,该通孔501与托盘5的内部导通,主要用于收集废水,以便废水流入到托盘5的内部。同时,在托盘5的两端位置处还设置有出水口502,并且该出水口502的垂直高度大于通孔501。如此,托盘5整体形状即为凹槽状,当托盘5内存储一定量的废水后,即可倾斜托盘5,使得其中的废水从端部的出水口502处流出。

不仅如此,为了便于人们对杯体1内的茶水等液体的饮用,本实施例中还增设了与杯体1配套的茶碗6。具体的,该茶碗6的开口直径与杯体1的开口直径相当,如此使得茶碗6能够倒扣在杯体1上,收纳成一体,便于携带。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