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5306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在烹饪时,烹饪腔体内会形成高温环境,烹饪腔体会产生蒸汽。现有的一般电饭煲,蒸汽在烹饪时是直接排到外界,这样会影响到消费者体验。为了解决该问题,出现了设有水箱的电饭煲,烹饪时烹饪腔体产生的蒸汽,经过蒸汽通道组件,进入水箱,实现蒸汽的回收。

现有技术中,还出现有一种蒸汽加热饭煲,在普通饭煲的基础上,增加有水容器,对水容器进行加热,使其产生蒸汽进入内胆,来促进米饭的保温保湿。蒸汽回收饭煲可以避免室内潮湿,蒸汽加热饭煲可以促进米饭的保温保湿,但是并无饭煲同时具有上述两种功能,故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饭煲,兼具蒸汽回收与蒸汽加热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饭煲,包括锅体和锅盖,锅体上设有内胆和对内胆加热的第一加热元件,锅体上还设有水容器和对水容器加热的第二加热元件,锅盖上设有蒸汽通道组件,所述水容器与内胆通过蒸汽通道组件连通,在烹饪阶段前期,所述水容器回收内胆产生的蒸汽,在烹饪阶段后期,第二加热元件对水容器加热产生蒸汽进入内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汽通道组件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实现蒸汽通道组件的导通和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阀为双向控制阀,在烹饪阶段前期,双向控制阀向水容器方向导通,在烹饪阶段后期,双向控制阀向内胆方向导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汽通道组件为金属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锅盖上还设有对蒸汽通道组件加热的第三加热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烹饪阶段后期,所述第三加热元件对蒸汽通道组件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加热元件为环绕蒸汽通道组件的发热管或发热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饭煲还设有检测水容器水位的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容器的容积为0.3-2L。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水容器为金属水容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设置水容器在烹饪阶段前期回收蒸汽,在烹饪阶段后期产生蒸汽加热米饭,兼具蒸汽回收和蒸汽加热功能,而且是通过一个水容器实现两种功能,使得功能得到提升的同时,成本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2、本实用新型设有对蒸汽通道组件加热的第三加热元件,可以避免水容器产生的蒸汽在蒸汽通道组件内冷凝,使得蒸汽加热得到充分地实现,来促进米饭的保温保湿。

3、本实用新型在蒸汽通道组件内设置双向控制阀来控制蒸汽的双向导通,成本低廉、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饭煲示意图。

附图标记:

锅体100,锅盖200;

内胆1,第一加热元件2,水容器3,第二加热元件4,蒸汽通道组件5,控制阀6,第三加热元件7,主控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饭煲,如图1所示,包括锅体100和锅盖200,锅体100上设有内胆1和对内胆1加热的第一加热元件2,锅体100上还设有水容器3和对水容器3加热的第二加热元件4,锅盖200上设有蒸汽通道组件5,所述水容器3与内胆1通过蒸汽通道组件5连通,在烹饪阶段前期,所述水容器3回收内胆1产生的蒸汽,在烹饪阶段后期,第二加热元件4对水容器3加热产生蒸汽进入内胆1。由此,在烹饪阶段前期,水容器3实现蒸汽回收功能,在烹饪阶段后期实现蒸汽加热功能,因此兼具蒸汽回收和蒸汽加热功能,而且是通过一个水容器3实现两种功能,使得功能得到提升的同时,成本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通道组件5设有控制阀6,所述控制阀6实现蒸汽通道组件5的导通和关闭。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6为双向控制阀,在烹饪阶段前期,双向控制阀向水容器3方向导通,在烹饪阶段后期,双向控制阀向内胆1方向导通。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烹饪阶段前期为煮饭阶段,所述烹饪阶段后期为焖饭阶段,烹饪阶段是先经过煮饭阶段,后经过焖饭阶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通道组件5为金属材料。所述锅盖200上还设有对蒸汽通道组件5加热的第三加热元件7。在烹饪阶段前期,所述第三加热元件7对蒸汽通道组件5加热。所述第三加热元件7为环绕蒸汽通道组件5的发热管或发热丝。通过设置对蒸汽通道组件5加热的第三加热元件7,可以避免水容器3产生的蒸汽在蒸汽通道组件5内冷凝,使得蒸汽加热得到充分地实现,来促进米饭的保温保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饭煲还设有检测水容器3水位的传感器。所述水容器3的容积为0.3-2L。通过传感器检测水容器的水位,确保水容器内的水量是处于合理状态,确保水容器功能的实现。所述水容器3为金属水容器。金属材料可以导热,第二加热元件4可以为发热盘或者发热管,对水容器3加热使其产生蒸汽。第二加热元件4也可以为电磁加热元件,水容器3为导磁性金属材料,通过电磁加热原理使其加热。

可以理解的是,电饭煲内设有主控板8,第一加热元件2、第二加热元件4和第三加热元件7均与主控板8电连接,主控板8控制上述加热元件工作。而且主控板内存贮有控制程序,从而依次执行预热工序、煮饭工序、焖饭工序,可以将预热工序和煮饭工序理解为烹饪阶段前期,将焖饭阶段理解为烹饪阶段后期。较佳的,上述加热元件均为电磁加热元件,由此控制加热更加的精准。

本实施例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内胆1内加入适当量的米和水,在水容器3内也装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200,按压开始煮饭按键,电饭煲开始煮饭。由此,进入预热工序,第一加热元件2开始对内胆1进行加热。在预热工序中,第一加热元件2最初以强火力连续通电模式开始通电,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规定温度(比如60℃)时,反馈给主控板8,主控板8以维持60℃的方式抑制通电量,比如以间歇通电方式来控制第一加热元件2加热。由于温度维持在60℃左右,基本不会产生蒸汽,即使产生有少量蒸汽,可以通过蒸汽通道组件进入水容器。在维持60℃加热一段时间之后,进入煮饭工序。在煮饭工序,第一加热元件2的加热火力变强,内胆1内的水温逐渐升高,达到沸腾,进而内胆1也产生蒸汽,由于在烹饪阶段前期双向控制阀是向水容器3方向导通的,内胆1产生的蒸汽进入水容器3内。由于水容器3内有一定量的水,蒸汽可以在水容器3中冷凝,实现蒸汽回收。双向控制阀可以是通过主控板8控制导通,也可以是通过压力控制导通。比如通过主控板8控制导通,在烹饪阶段前期,比如在预热工序或者煮饭工序时,主控板8控制双向控制阀向水容器方向导通,在烹饪阶段前期产生蒸汽时,蒸汽进入水容器3。比如也可以是通过压力控制导通,当内胆1产生蒸汽进入蒸汽通道组件5时,压力逐渐增大,使得双向控制阀导通,蒸汽进而可以进入水容器3。接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煮饭工序之后(可以是主控板控制一段加热时间),第一加热元件2火力变弱,进而进入焖饭工序,由于第一加热元件2火力变弱,内胆1产生的蒸汽逐渐减少甚至没有蒸汽。而第二加热元件4开始工作,对水容器3加热使其产生蒸汽,双向控制阀也变为朝内胆1方向导通,使水容器3产生的蒸汽进入内胆1。同时,也可以控制第三加热元件7开始工作,对蒸汽通道组件5加热,防止蒸汽通道组件5内的蒸汽冷凝成水。由于进入焖饭工序之后,米饭表面可能存在干枯的情形,通过加热水容器3使其表面保温保湿,可保持米饭的良好口感。

本实施例中的水容器既可以回收煮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还可以加热产生蒸汽来进入内胆,促进米饭的保温保湿,可以降低成本,满足多样化的功能。由于水容器在烹饪阶段前期回收煮饭产生的蒸汽,可以使得水容器内具有一定的温度,而在之后的烹饪阶段后期又对水容器进行加热以产生蒸汽来进入到内胆,在水容器具有一定温度的前提下,进行加热产生蒸汽更加的容易。现有技术中对水容器进行加热,水容器的初始温度可能为室内温度,而本实施例中的水容器在需要加热之间就先回收了蒸汽,使得水容器内的温度已经较高,然后利用第二加热元件对水容器加热,可以很容易地就产生蒸汽来进入内胆,降低了第二加热元件的加热功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并无控制阀。由于内胆与水容器之间设置有蒸汽通道组件,在烹饪阶段前期加热内胆时,蒸汽通过蒸汽通道组件进入水容器,使水容器回收内胆产生的蒸汽。而在烹饪继续进行中,内胆产生的蒸汽逐渐减少甚至没有,进而第二加热元件对水容器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也自然通过蒸汽通道组件进入到内胆,实现蒸汽加热功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并无第三加热元件。由于蒸汽通道组件在回收蒸汽时,就有大量的蒸汽通过,使得蒸汽通道组件具有较高的温度,不会出现很多的冷凝水影响到蒸汽通道组件的正常使用,撤掉第三加热元件可以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在部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结合来获得更多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