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脸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604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脸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洗漱用品,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脸盆。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脸盆一般都为普通的脸盆,脸盆在实用时碰到什么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容易破裂。故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高强度脸盆。

如专利号为CN201120351587.2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脸盆,包括盆体,在盆体的外侧壁上沿盆体的周向方向设有若干条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呈一条形,该加强筋的上端延伸至盆体的上端,该加强筋的下端延伸至盆体的下端。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能提高脸盆的机械强度,在使用时,不易破裂。

该专利的缺点在于:在摔落时盆体的底部直接于地面接触,即盆体底部之间受到地面对其的反作用力,盆体底部易发生破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脸盆,通过设置加强条来使地面对盆体的反作用力经过缓冲后在作用到盆体底部,从而减小了在脸盆掉落时盆体底部破裂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脸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外底面边缘沿盆体底面周向设有加强条,所述加强条的截面为一个弧形面,所述加强条两侧与盆体外底面呈圆弧形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脸盆下落时地面先与加强条接触,由于加强条的截面为弧形面,故地面和加强条之间是点面接触,加强条受到地面对其的冲击力后将冲击力分散在加强条上,力会有部分被加强条吸收,然后再传递到盆体底部,从而减小了在脸盆掉落时盆体底部破裂的可能性。由于加强条两侧与盆体外底面呈圆弧形过渡,故加强条传递给盆体底部力时,力是沿斜向传递给盆体底部的。由于盆体底部沿竖直方向的厚度小于沿水平方向的厚度,故盆体底部受到竖直方向的力更易破裂,故当加强条传递给盆体的力方向是斜向上时,力可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力和竖直方向的力,盆体受到的竖直方向的力小于加强条传递给盆体的力,减小了盆体底部破裂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条背对盆体一端端面为一平行于盆体底面的缓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强条与地面接触时,加强条与地面之间呈面接触,从而使加强条受力更均匀,从而减小了加强条破裂的可能性。同时在脸盆放置在平面上时,加强条与放置平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使盆体稳定的放置在放置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盆体侧壁的厚度从盆体上端到盆体下端逐渐变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盆体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小制作盆体所需的材料,节约了材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盆体上端面沿盆体周向设有沿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边可给人手一个施力点,使用者可通过抓住沿边来拿起盆体,而不是只能托住盆体侧壁或底面,从而方便了脸盆的拿取。同时在洗漱时可直接将盆体的沿边搁置在家中的水槽的上端面上,从而使盆体放置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沿边侧壁上设有握持边,所述握持边的宽度大于沿边,所述握持边和沿边呈圆弧过渡,所述握持边设有两个且沿盆体中心呈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握持边的宽度大于沿边,故其与人手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减小了人手在握持时受到脸盆对其的压强,使人手拿的更加舒适。同时由于人手握持时与盆体的接触面积大,故人手与盆体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可将脸盆拿的更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沿边和握持边的自由边均呈向下弯曲设置形成挂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脸盆使用完毕后可通过挂槽将脸盆挂在挂钩上,方便脸盆的放置。同时在使用者拿脸盆时,可直接将手指伸入挂槽内从而使脸盆被拿的更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边呈向上突起设置,所述握持边的上端面高于沿边的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手通过握持边拿起脸盆时,脸盆和脸盆所装的物体的重量对人有有一个向下的力,从而人手对握持边有一个向上的力从而使脸盆保持稳定。而握持边受力时会有一个弯矩,使握持边发生变形,当握持边上端面高于沿边上端面时,握持边受到的弯矩几乎不会传递到沿边上,从而减小了沿边发生变形而断裂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边上端面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握持边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增强了握持边的结构强度,减小了使用者在拿住脸盆时由于脸盆内部装的物品过重使握持边断裂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板上设有用于增大摩擦的凸起,所述凸起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加强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增大了加强板表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了握持边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了由于手滑而导致脸盆摔落在地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持边的自由端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设有若干个且沿握持边外缘呈间隔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握持边拿起脸盆时,可将人手的手指放入弧形槽内,增大了人手与握持边的接触面积,同时弧形槽侧壁对人手手指有一个限位力,从而减小了由于手滑而导致脸盆掉落在地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盆体结构强度高,减小了由于盆体摔落而导致盆体底部破裂的情况发生;脸盆更易稳定握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弧形槽)。

附图标记:1、盆体;2、加强条;3、缓冲面;4、沿边;5、握持边;6、挂槽;7、加强板;8、凸起;9、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强度脸盆,包括盆体1,盆体1外底面边缘沿盆体1底面周向设有加强条2,加强条2的截面为一个弧形面,加强条2两侧与盆体1外底面呈圆弧形过渡。加强条2背对盆体1一端端面为一平行于盆体1底面的缓冲面3。

当盆体1摔落时,加强条2的缓冲面3先受到地面对其的冲击力,由于加强条2的截面为一个弧形面,故冲击力呈分散传递,即力以缓冲面3做基点朝向盆体1底面传递,而力在传递的过程中会有消耗,故传递到盆体1底面的力被减弱了,减小了盆体1底面被摔破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加强条2两侧与盆体1外底面呈圆弧形过渡,故力是沿斜向传递给盆体1底部的,盆体1受到的竖直方向的力小于加强条2传递给盆体1的力。由于盆体1底部沿竖直方向的厚度小于沿水平方向的厚度,故盆体1底部受到竖直方向的力更易破裂,故竖直方向的力小可减小盆体1底部破裂的可能性。

如图1所示,当盆体1摔落时盆体1底部的受力最大,即盆体1下端受到力最大,为了在保证盆体1结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节约材料,盆体1侧壁的厚度从盆体1上端到盆体1下端逐渐变大。同时由于盆体1侧壁的厚度从盆体1上端到盆体1下端逐渐变大,故盆体1重心位于盆体1中心下方,使盆体1在放置使更加稳定。

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将盆体1稳定拿住,盆体1上端面沿盆体1周向设有沿边4。为了减小拿住盆体1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沿边4侧壁上设有握持边5,握持边5的宽度大于沿边4,握持边5和沿边4呈弧形过渡,握持边5设有两个且沿盆体1中心呈对称设置。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脸盆的放置,沿边4和握持边5的自由边均呈向下弯曲设置,从而形成挂槽6,在脸盆使用完毕后可通过挂槽6将脸盆挂在挂钩上。

如图3所示,为了减小沿边4被握持边5带动产生弯曲变形的可能性,握持边5呈向上突起设置,握持边5的上端面高于沿边4的上端面。为了加强握持边5的结构强度,减小握持边5断裂的可能,握持边5上端面设有加强板7,加强板7位于握持边5中部。加强板7上设有用于增大摩擦的凸起8,凸起8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加强板7上。

如图4所示,为了减小由于手滑而导致的脸盆掉落,握持边5的自由端上开设有弧形槽9,弧形槽9设有五个且沿握持边5外缘呈间隔排布。

在使用脸盆时,将人手手指嵌入弧形槽9内,然后将手掌放在加强板7上。弧形槽9对人手手指有一个限位力,可有效的防止由于手滑而导致手离开盆体1,从而使盆体1滑落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凸起8的存在,故手掌和加强板7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减小了在拿盆体1使手掌和加强板7相对滑动的情况发生。当脸盆使用完毕后可通过挂槽6将脸盆挂在挂钩上即可。

若脸盆不小心掉落,地面对加强条2有一个冲击力,该冲击力经过加强条2缓冲吸收后再传递到盆体1底部。且在传递时力是斜向的,即盆体1底部受到的竖直方向的力更小,可有效的减小盆体1底面由于盆体1掉落而发生破裂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