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人防门及其模块化门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7628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人防门及其模块化门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地下防护工程的装配式人防门及其模块化门扇。



背景技术:

地下防护工程也叫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地下防护工程出入口的防护设备门称为人防门,实际应用中对人防门主要有防护和密闭功能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种要求,现有技术中的人防门的门扇是在焊接有嵌压板的标准槽钢内或者钢板折弯框架内编织钢筋网后浇注混凝土形成的。该种门扇中完成槽钢和钢筋混凝土的成型工艺复杂、工序繁琐,不仅工作量大,占用资源多,而且结构粗重,无法分拆,影响运输和安装环节安全和效益。生产时需要人工定位,工作量增加,其次,焊接时会产生变形,影响直线度;另外,必须是釆用手工焊接的方法,多数部位无法自动焊接,由于焊接工序多且存在定位不精确之缺点,更可能存在虚焊、假焊等因素,抗力减弱和不密封的问题,因而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门扇制造工序复杂、繁琐、不易运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人防门的模块化门扇,其包括:多个边框槽钢,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密闭环形,且每个所述边框槽钢形成的凹槽的朝向为指向密闭环形的中心,每个所述边框槽钢上形成有嵌压条以嵌入所述装配式人防门的门框上的密封胶条内;多个工字钢,设置在密闭环形内且与多个所述边框槽钢连接以形成网格状;和多个预制模块,用于提高所述模块化门扇的强度,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在多个网格内。

在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门扇中,优选,所述可拆卸连接为螺栓连接;沿所述预制模块的周向分布有多个深孔,每个所述深孔向与所述深孔距离较近的预制模块的周向侧面延伸直至与所述预制模块的周向侧面贯通;螺栓位于所述深孔内,且在所述预制模块与所述边框槽钢或工字钢连接时,所述预制模块的周向边缘嵌入所述边框槽钢形成的凹槽内,且所述螺栓的前进方向为由所述深孔内指向所述边框槽钢或工字钢。

在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门扇中,优选,所述边框槽钢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边框槽钢分为2个竖向槽钢和2个横向槽钢;每个所述竖向槽钢和所述横向槽钢均包括:槽钢本体和嵌压条;所述槽钢本体由槽钢上腿、槽钢下腿和槽钢腰组成,所述槽钢腰连接在所述槽钢上腿和所述槽钢下腿之间,所述槽钢上腿和所述槽钢下腿均与所述槽钢腰垂直,所述嵌压条设置在所述槽钢上腿或者所述槽钢下腿上;所述竖向槽钢的槽钢腰的内侧面上和所述横向槽钢的槽钢腰的内侧面上沿所述槽钢本体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边框通孔和第一边框盲孔,所述第一边框盲孔的轴向与所述槽钢腰所在的平面垂直;在所述横向槽钢的槽钢腰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边框盲孔,所述第二边框盲孔的轴向与所述槽钢腰所在的平面平行;其中,所述竖向槽钢与所述横向槽钢螺栓连接时,位于所述竖向槽钢端部的边框通孔与位于所述横向槽钢端部的第二边框盲孔对应。

在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门扇中,优选,所述竖向槽钢还包括:竖向加强肋,所述横向槽钢还包括:横向加强肋;所述竖向加强肋和所述横向加强肋均设置在各自对应的所述槽钢腰的内侧面上且沿所述槽钢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边框通孔和第一边框盲孔对应设置在所述竖向加强肋或横向加强肋上;所述第二边框盲孔设置在所述横向加强肋的端部上;所述预制模块的周向侧面形成有沿所述预制模块周向延伸的镶嵌槽,连接时,所述螺栓由所述深孔内伸入嵌入所述镶嵌槽中的竖向加强肋或横向加强肋上的第一边框盲孔内。

在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门扇中,优选,所述槽钢本体、所述嵌压条和所述竖向加强肋一体成型以形成所述竖向槽钢;所述槽钢本体、所述嵌压条和所述横向加强肋一体成型以形成所述横向槽钢。

在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门扇中,优选,所述工字钢包括:工字钢本体;所述工字钢本体由工字钢上腿、工字钢下腿和工字钢腰组成,所述工字钢腰连接在所述工字钢上腿和所述工字钢下腿之间,所述工字钢上腿和所述工字钢下腿均与所述工字钢腰垂直;在所述工字钢腰的右侧面和左侧面上沿着所述工字钢本体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工字钢通孔,在所述工字钢本体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工字钢盲孔;其中,所述工字钢与所述竖向槽钢或横向槽钢螺栓连接时,所述边框通孔与所述工字钢盲孔对应;所述工字钢与所述预制模块螺栓连接时,所述工字钢通孔与所述预制模块的深孔对应且所述预制模块的周向边缘嵌入所述工字钢形成的凹槽内;相邻所述工字钢之间螺栓连接时,一个所述工字钢的工字钢通孔与另一个所述工字钢的工字钢盲孔对应。

在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门扇中,优选,所述工字钢还包括:工字钢加强肋;所述工字钢加强肋具有左加强肋和右加强肋,所述左加强肋设置所述工字钢腰的左侧面上,所述右加强肋设置所述工字钢腰的右侧面上,且所述左加强肋和所述右加强肋关于所述工字钢腰所在的平面成平面对称;所述工字钢通孔设置在所述工字钢加强肋上,所述工字钢盲孔设置在所述工字钢加强肋的端部;所述工字钢与所述预制模块连接时,所述螺栓的螺杆伸入嵌入所述镶嵌槽中的工字钢加强肋上的工字钢通孔内。

在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门扇中,优选,所述工字钢加强肋的两端部分别伸出所述工字钢本体外。

在如上所述的模块化门扇中,优选,所述工字钢本体和所述工字钢加强肋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人防门,其包括:门框、门扇、密封胶条、闭锁机构和铰页;所述门框上形成有容纳所述密封胶条的胶条槽;所述门扇与所述门框通过铰页铰接连接以使所述门扇绕所述门框的竖直轴旋转;所述闭锁机构设置在所述门扇上,用于实现所述门扇闭合或开启;其中,所述门扇为上述模块化门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门扇为模块化门扇,其通过模块化生产不仅减少了原设计钢结构门扇焊接一体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捣制一体结构的复杂工序过程,还减少了原设计由嵌压条、门扇框槽钢本体焊接工序,使原本的生产难度和累计误差大大降低,提高了质量保障系数,确保了定位精度;缩减了原材料资源的占用,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益,降低了成本;也避免了焊接时产生变形,大大提高了防护设备整体密闭性和抗力条件,同时加强了门扇的强度和刚度。其组装作业改变了原设计产品的笨重,不仅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和作业危险性,还降低了运输超宽超长的危险系数,方便了在城市中心或者地下狭小空间的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人防门的模块化门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人防门的模块化门扇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人防门的模块化门扇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沿剖画线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2沿剖画线B-B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模块的主视图;

图10为图9沿剖画线E-E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框槽钢和工字钢连接成网格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框槽钢和工字钢连接成网格状的主视图;

图14为图13沿剖画线G-G的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H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向槽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向槽钢的左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向槽钢的主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向槽钢的俯视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竖向槽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竖向槽钢的左视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字钢的左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人防门(不含预制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人防门的主视图;

图26为图25沿剖画线M-M的剖视图;

图27为图26中P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装配式人防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符号说明如下:

1边框槽钢、11竖向槽钢、12横向槽钢、112槽钢上腿、113槽钢下腿、114槽钢腰、115边框通孔、116第一边框盲孔、117第二边框盲孔、118竖向加强肋、119横向加强肋、120延伸板、2工字钢、21工字钢上腿、22工字钢下腿、23工字钢腰、24工字钢通孔、25工字钢盲孔、3预制模块、31深孔、32扁钢、33镶嵌槽、4螺栓、20网格、400门扇、4000嵌压条、401门框、4010密封胶条、403闭锁机构、404锚固钩、405门框铰页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人防门的模块化门扇,其包括:多个边框槽钢1、多个工字钢2和多个预制模块3。

具体地,多个边框槽钢1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密闭环形以作为门扇400的边框,例如矩形环、圆形环。边框槽钢1形成有凹槽,该凹槽的朝向为指向密闭环形的中心,即每个边框槽钢1形成的凹槽位于密闭环形的同一侧(即多个边框槽钢的槽底连接形成的密闭环形)以使多个边框槽钢1的多个凹槽相互连通。在边框槽钢1上设置有嵌压条4000,通过嵌压条4000嵌入门框401上的密封胶条4010实现门扇400与门框401的紧密贴合,从而达到密闭隔断性能。多个工字钢2以相互交叉的方式设置在密闭环形内且与多个边框槽钢1连接以形成网格状,优选交叉方式为正交交叉方式,即相连的两个工字钢2以相互垂直的方式连接。在每个网格20内可拆卸连接有一个预制模块3,其周向轮廓形状与网格20的内部轮廓形状相同,如此易于填满网格,该预制模块3用于提高门扇400的强度,其可以为水泥模块,此时材质为水泥;还可以为钢板箱,此时材质为钢;还可以为钢筋混凝土模块,此时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所有网格的大小可以相同,此时每个网格内的预制模块3大小相同,如工字钢2将边框槽钢1围成的密闭环形分成16个大小相同的网格,则预制模块3的数量也为16个,且该16个预制模块3的大小相同;所有网格的大小也可以不同,如将所有网格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大网格,另一部分为小网格,在图1中,工字钢2将边框槽钢1围成的密闭环形分成14个网格,其中6个大网格,8个小网格,则预制模块3的数量也为14个,且该14个预制模块3按大小分为6个大预制模块和8个小预制模块。实际中网格数以及网格大小可以根据密闭环形的尺寸决定。为了实现便捷、高速和安全环保的作业流程,可拆卸连接为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边框槽钢1连接围成密闭环形,在该密闭环形内连接有多个工字钢2,从而形成网格状,在每个网格20内可拆卸连接有一个预制模块3,该预制模块3预先单独制成,避免了大块预制模块(相对本实用新型网格内的预制模块来说,)成型带来的作业难度,从而实现了门扇400的模块化组装,降低了门扇制造工序的复杂性,避免了制造工序的繁琐性,大幅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业危险性,同时大大降低了运输超长超宽物品的危险系数,提高了在城市中心或者地下狭小空间运输的便捷性。

为了利于可拆卸连接且受力均匀,参见图8~11,在预制模块3中心的上方、下方、左方和右方各分布有深孔31,每个深孔31位于预制模块3的边缘部,且深孔31向与其距离较近的预制模块3的周向侧边延伸直至与该周向侧边贯通,即该深孔31有两个开口,一个开口位于预制模块3的前面,另一个开口位于预制模块3的周向侧面,预制模块3的截面优选呈矩形。如图9所示,在预制模块3的中心的上方、下方、左方和右方各分布有2个深孔31,以位于上方的两个深孔31为例对两个开口进行说明,该深孔31的一个开口朝向为指向读者,另一个开口朝向为向上。在预制模块3与边框槽钢1或工字钢2连接前,先在深孔31内放入螺栓4;连接时,旋拧螺栓4,螺栓4自周向侧面上的开口伸出以与边框槽钢1或工字钢2上的螺孔配合,此时,螺栓4的前进方向为由深孔内指向边框槽钢1或工字钢2,如此利于在围成网格20的工字钢2上安装预制模块3。优选螺栓4为双头螺栓,双头螺栓位于深孔31内的一侧可以通过螺母固定在预制模块3上。深孔31的纵断面优选呈两头小、中间大的形状,例如呈圆弧状,圆弧的圆心角大于180℃,圆弧形成的开口位于预制模块3的周向侧面。深孔31优选为盲孔,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为通孔,此时还需在组装完多个预制模块后,在门扇的一侧焊接内面板以达到满足密闭功能的要求。

预制模块3为水泥模块时,在深孔31内预埋扁钢32,通过扁钢32固定螺栓4的头部,螺栓4的螺杆穿过扁钢32上的通孔,然后穿过周向侧面上的开口,与边框槽钢1或工字钢2上的盲孔或通孔(两者均为螺纹孔)配合,从而将预制模块3和边框槽钢1或工字钢2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2~7以及12~15,边框槽钢1的数量为4个,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矩形。4个边框槽钢1分为2个竖向槽钢11和2个横向槽钢12。每个竖向槽钢11和横向槽钢12均包括:槽钢本体和嵌压条4000;槽钢本体由槽钢上腿112、槽钢下腿113和槽钢腰114组成,槽钢腰114连接在槽钢上腿112和槽钢下腿113之间,槽钢上腿112和槽钢下腿113均与槽钢腰114垂直,嵌压条4000设置在槽钢上腿112或者槽钢下腿113上;竖向槽钢11的槽钢腰114的内侧面上和横向槽钢12的槽钢腰114的内侧面上沿槽钢本体110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边框通孔115和第一边框盲孔116,第一边框盲孔116和边框通孔115的轴向均与槽钢腰114所在的平面垂直;在横向槽钢12的槽钢腰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第二边框盲孔117,第二边框盲孔117的轴向与槽钢腰114所在的平面平行;竖向槽钢11与横向槽钢12螺栓连接时,位于竖向槽钢11端部的边框通孔115与位于横向槽钢12端部的第二边框盲孔117对应。边框通孔115优选为沉孔,利于安装螺栓后保持边框槽钢外侧面的平整。边框槽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组装成门扇的边框,避免了因焊接带来的作业难度高、产生的变形、影响直线度问题,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因为若采用焊接方法,由于多数部位无法自动焊接,必须采用手工焊接,而手工焊接存在焊接工序多,定位不准确的缺点,更可能导致虚焊、假焊,进而产生抗力减弱和不密封问题,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为了实现螺栓连接,第一边框盲孔的含义可以是盲孔,还可以是通孔,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两个边框槽钢1连接成直角时,两个边框槽钢1的端面可以均为斜面,一个边框槽钢1的槽钢腰114与另一个边框槽钢1的槽钢腰114相接触,一个边框槽钢1的槽钢上腿112与另一个边框槽钢1的槽钢上腿112相接触,一个边框槽钢1的槽钢下腿113与另一个边框槽钢1的槽钢下腿113相接触,螺栓4穿过一个边框槽钢1的槽钢腰114上的边框通孔115,然后伸入另一个边框槽钢1的槽钢腰114上的第二边框盲孔117,从而将两个边框槽钢1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16~21,为了提高螺栓连接的强度,竖向槽钢11还包括竖向加强肋118,横向槽钢还包括横向加强肋119,两个加强肋优选均为沿槽钢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连续整体。竖向加强肋118和横向加强肋119均设置在各自对应的槽钢腰的内侧面上且沿槽钢本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边框通孔115和第一边框盲孔116对应设置在竖向加强肋118或横向加强肋119上,边框通孔115贯穿槽钢腰114和竖向加强肋118或横向加强肋119,第二边框盲孔117设置在横向加强肋119的端部上,每个端部形成一个。预制模块3的周向侧面形成有沿预制模块3周向延伸的镶嵌槽33。预制模块3与边框槽钢1连接时,螺栓4伸入嵌入镶嵌槽33中的竖向加强肋118或横向加强肋119上的第一边框盲孔115内。在竖向加强肋118和横向加强肋119上沿着槽钢本体11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边框盲孔115和多个边框通孔116。具体地,两个加强肋的中心线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槽钢腰114的内侧的中心线重合,也就是说二者的横向中心线和竖向中心线均重合。两个加强肋的截面均为等腰梯形,该截面与槽钢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等腰梯形的下底与各自对应的槽钢腰的部分内侧面重合,等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平行,等腰梯形的两个斜边分别由上底的两端向槽钢上腿112的方向和槽钢下腿113的方向延伸并与下底的两端相交。

参见图16~19,各自带有加强肋的边框槽钢1连接成直角时,两个边框槽钢1的端面可以均为平面,竖向槽钢11的槽钢腰114与横向槽钢1的槽钢腰114相连接,竖向槽钢11的槽钢上腿112与横向槽钢12的槽钢上腿112相接触,竖向槽钢11槽钢下腿113与横向槽钢12的槽钢下腿113相接触,螺栓4穿过竖向槽钢11的竖向加强肋118上的边框通孔115,然后伸入横向槽钢12的横向加强肋119上的第二边框盲孔117,从而将两个边框槽钢1连接在一起。为了提高螺栓连接的强度,以及连接后使门扇400的周向外侧面平整,横向槽钢12还包括延伸板120,其用于填补两个边框槽钢连接时的缝隙,延伸板120自横向槽钢12的槽钢腰的端面沿槽钢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延伸的长度与槽钢上腿或槽钢下腿的尺寸大小一致,该尺寸为竖向槽钢11的槽钢上腿或槽钢下腿的宽度与槽钢腰的厚度之差,换言之,横向槽钢12的延伸板120会抵接于竖向槽钢11的槽钢腰114的内侧。横向加强肋119也伸出槽钢本体外,其长度与竖向加强肋118的厚度(垂直于槽钢腰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厚度)之和与竖向槽钢11所形成凹槽的槽深(即竖向槽钢11的槽钢上腿或槽钢下腿的宽度与槽钢腰的厚度之差)一致,换言之,横向加强肋119会抵接于竖向加强肋118。

槽钢本体、嵌压条4000和竖向加强肋118一体成型以形成竖向槽钢11;槽钢本体、嵌压条4000和横向加强肋119一体成型以形成横向槽钢12,如此可以提高竖向槽钢11和横向槽钢12的承载强度以及与预制模块3和工字钢2的连接强度,还可以避免采用焊接。

在密闭环形内设置工字钢2时,为了避免采用焊接方法,工字钢2具有:工字钢本体,其由工字钢上腿21、工字钢下腿22和工字钢腰23组成,工字钢腰23连接在工字钢上腿21和工字钢下腿22之间,工字钢上腿21和工字钢下腿22均与工字钢腰23垂直;在工字钢腰23的右侧面和左侧面上沿着工字钢本体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工字钢通孔24,工字钢通孔24的轴向垂直于工字钢腰23所在的平面,在工字钢本体20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工字钢盲孔25,工字钢盲孔25的轴向与工字钢所在的平面平行。工字钢2与竖向槽钢11或横向槽钢12螺栓连接时,横向槽钢12或竖向槽钢11上的边框通孔115与工字钢盲孔25对应,螺栓穿过边框槽钢上的边框通孔115,然后伸入工字钢盲孔25中从而实现连接。工字钢2与预制模块3螺栓连接时,工字钢通孔24与预制模块3的深孔31对应;相邻工字钢2之间螺栓连接时,一个工字钢2的工字钢通孔24与另一个工字钢2的工字钢盲孔25对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为了实现螺栓连接,工字钢通孔24的含义可以是:沿着工字钢本体的长度方向均设置的多个工字钢通孔24可以均为通孔;还可以是:多个工字钢通孔24中一部分为通孔,另一部分为盲孔。

为了提高螺栓连接的强度,工字钢2还包括:工字钢加强肋26,其优选为沿工字钢本体2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连续整体。工字钢加强肋26具有左加强肋261和右加强肋262,左加强肋261设置在工字钢腰23的左侧面上,右加强肋262设置在工字钢腰23的右侧面上,且左加强肋261和右加强肋262关于工字钢腰23所在的平面成平面对称;工字钢通孔24设置在工字钢加强肋26上,工字钢盲孔25设置在工字钢加强肋26的端部;工字钢2与预制模块3连接时,螺栓4伸入嵌入镶嵌槽33中的工字钢加强肋26上的工字钢通孔24内。螺栓可以为双头螺栓,可以将位于工字钢1两侧的预制模块3同时固定。具体的,左加强肋261和右加强肋262的截面均为等腰梯形,该截面与工字钢本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等腰梯形(左加强肋261的截面)的下底与工字钢腰的部分左侧面重合,等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平行,等腰梯形的两个斜边分别由上底的两端向工字钢上腿21的方向和下腿22的方向延伸并与下底的两端相交。等腰梯形(右加强肋262的截面)的下底与工字钢腰23的部分右侧面重合,等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平行,等腰梯形的两个斜边分别由上底的两端向工字钢上腿21的方向和下腿22的方向延伸并与下底的两端相交。

为了提高工字钢2与边框槽钢1以及工字钢2之间的连接强度,工字钢加强肋26的两端部分别伸出工字钢本体20外,即左加强肋261和右加强肋262在沿工字钢本体2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均突出工字钢本体20,换言之延伸至工字钢本体29的外面,工字钢盲孔25设置于左加强肋261和右加强肋262的中部。

工字钢本体和工字钢加强肋26一体成型,如此可以提高工字钢1的承载强度以及与边框槽钢1和预制模块3的连接强度,还可以避免采用焊接。

边框槽钢1和工字钢2的材料优选均为Q235或16Mn,如此可以在保证边框槽钢1或工字钢2的各项性能的前提下,用于防护工程低抗力防护设备的门扇400或门框401时选用选择Q235,选择Q235可以降低成本。用于防护工程高抗力防护设备的门扇400或门框401时选用16Mn,相同尺寸可以减少重量,提高防护设备的强度。为了提高预制模块3与边框槽钢1或工字钢2连接时的密闭性能,在预制模块3与边框槽钢1或工字钢2的内侧面之间填充有密封胶条。在图7中,仅在右侧示意出了密封胶条4010,还可以既在右侧,又在左侧与右侧对称的位置填充有密封胶条4010。

参见图24~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人防门,其包括:门框401、门扇400、密封胶条4010、闭锁机构403。门框401上形成有容纳密封胶条4010的胶条槽。门扇400为前述模块化门扇,其与门框401通过铰页铰接连接以使门扇400绕门框401的竖直轴旋转。铰页一端固定在门框401上,另一端通过门框铰页底座405与门扇400连接。闭锁机构403设置在门扇400上,其用于实现门扇400闭合或开启。锚固钩404用于将门框401固定在房屋基体上。闭合时,门扇400上的嵌压条4000挤压密封胶条,保证了门框和门扇的紧密贴合,满足了密闭和抗力承压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门扇为模块化门扇,其通过模块化生产不仅减少了原设计钢结构门扇焊接一体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捣制一体结构的复杂工序过程,还减少了原设计由嵌压条、门扇框槽钢本体焊接工序,使原本的生产难度和累计误差大大降低,提高了质量保障系数,确保了定位精度;缩减了原材料资源的占用,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益,降低了成本;也避免了焊接时产生变形,大大提高了防护设备整体密闭性和抗力条件,同时加强了门扇的强度和刚度。其组装作业改变了原设计产品的笨重,不仅降低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和作业危险性,还降低了运输超宽超长的危险系数,方便了在城市中心或者地下狭小空间的运输。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