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各腔室受热均匀的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3086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各腔室受热均匀的蒸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尤其涉及到一种各腔室受热均匀的蒸锅。



背景技术:

蒸锅是家庭、餐馆常用加热工具。传统的蒸制方法非常简单,一般先往蒸锅里加水,然后将锅篦子放在蒸锅里,锅里的水烧开产生蒸汽,蒸汽上升遇到食物后液化,液化的蒸气释放大量的液化热来加热食物。由于热蒸汽会自然上升,从而导致蒸汽室内的蒸汽分布不均,往往最上面腔室里的食材先蒸熟,下层腔室的食材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够蒸熟,从而导致蒸汽的利用效率降低,既浪费了时间,还消耗了较多了能源,甚至会影响食材的口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各腔室受热均匀的蒸锅,其蒸气利用率高、各加热腔室受热均匀且节约能源。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各腔室受热均匀的蒸锅,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盖活动盖合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锅体包括锅底,所述锅体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密闭盖、第一锅篦子、第二密闭盖和第二锅篦子,所述第一密闭盖和所述锅底之间形成有储水腔室,所述第一锅篦子和所述第二密闭盖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二锅篦子和所述锅盖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所述储水腔室和所述第一锅篦子之间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蒸汽通道,所述储水腔室和所述第二锅篦子之间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第二腔室的第二蒸汽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蒸汽通道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锅体侧壁上的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连通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盖的下方,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锅篦子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一密闭盖的上方。储水腔室里的水加热变成蒸汽时,从第一进气口进入经第一通道后从第一出气口 出去,从而使第一腔室里的食材蒸熟。

改进地,所述第二蒸汽通道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锅体侧壁上的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盖的下方,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锅篦子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二密闭盖的上方。储水腔室里的水加热变成蒸汽时,从第二进气口进入经第二通道后从第二出气口出去,从而使第二腔室里的食材蒸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对称设置在所述锅体的侧壁上。其好处在于使热蒸汽能够均匀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出去,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加热均匀。

作为优选地,所述锅体内从下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密闭盖的第一凸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锅篦子的第二凸环、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密闭盖的第三凸环和用于安装所述第二锅篦子的第四凸环。其目的在于便于第一密闭盖、第一锅篦子、第二密闭盖和第二锅篦子顺利在锅体内安装,第一凸环、第二凸环、第三凸环和第四凸环的内径依次递减,相应的,第一密闭盖、第一锅篦子、第二密闭盖和第二锅篦子的直径依次递增,这样便于它们在锅内进出。

作为改进地,所述锅底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不锈钢层、铝层和铁层。利用该结构材料制成的锅可补充对人体有益的铁元素,导热性能好,且具有储能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锅体分为储水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储水腔室里的水受热变成蒸汽后分别从第一蒸汽通道进入到第一腔室,从第二蒸汽通道进入第二腔室,由于第一蒸汽通道和第二蒸汽通道时相互独立的,储水腔室出去热的水蒸汽均匀扩散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受热均匀,避免了上层腔室先蒸熟的情况,有效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各腔室受热均匀的蒸锅,包括锅盖1和锅体2,锅盖1活动盖合在锅体2上,锅体2包括锅底3,锅体2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第一密闭盖21、第一锅篦子22、第二密闭盖23和第二锅篦子24,第一密闭盖21和锅底3之间形成有储水腔室4,第一锅篦子22和第二密闭盖23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5,第二锅篦子23和锅盖1之间形成有第二腔室6,储水腔室4和第一锅篦子22之间设置有用于加热第一腔室5的第一蒸汽通道7,储水腔室4和第二锅篦子24之间设置有用于加热第二腔室6的第二蒸汽通道8。

第一蒸汽通道7包括分别设置在锅体2侧壁上的第一进气口71、第一出气口72和连通第一进气口71和第一出气口72的第一通道73,第一进气口71设置在第一密闭盖21的下方,第一出气口72设置在第一锅篦子22的下方且位于第一密闭盖21的上方。

第二蒸汽通道8包括分别设置在锅体2侧壁上的第二进气口81、第二出气口82和连通第二进气口81和第二出气口82的第二通道83,第二进气口81设置在第一密闭盖2的下方,第二出气口82设置在第二锅篦子22的下方且位于第二密闭盖23的上方。

第一进气口71和第二进气口81对称设置在锅体2的侧壁上。

锅体2内从下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密闭盖21的第一凸环25、用于安装第一锅篦子22的第二凸环26、用于安装第二密闭盖23的第三凸环27和用于安装第二锅篦子24的第四凸环28。

锅底3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不锈钢层31、铝层32和铁层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