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过滤网盒的煮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8486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过滤网盒的煮水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煮水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过滤网盒的煮水器,该煮水器不仅可以用于煮水,还可以用于煮药、煮茶等。



背景技术:

带过滤网盒的煮水器,其不仅可以用于煮水,也可以将药材、茶叶等放置于过滤网盒内而用作煮药器、煮茶器等。目前,现有的带过滤网盒的煮水器,其往往存在一些不足点:1、过滤网盒内的药或者茶叶等煮泡物的煮泡时间不能很好地控制;2、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过滤网盒的煮水器,这种煮水器的过滤网盒内的煮泡物的煮泡时间可进行灵活控制,使用也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过滤网盒的煮水器,包括壶体、壶盖和过滤网盒组件,所述壶盖盖于所述壶体的壶口,所述过滤网盒组件包括提起盖、连杆和设有过滤孔的过滤网盒,所述壶盖上设有开口,所述提起盖盖于所述开口,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提起盖,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过滤网盒,所述过滤网盒位于所述壶体内,所述壶盖上所述开口处设有若干个凸起的弹性卡点,所述过滤网盒上设有与卡边,将所述提起盖提起时所述弹性卡点与所述卡边相卡合而使所述过滤网盒挂于所述壶盖的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盒包括设有所述过滤孔的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固定于所述连杆的一端,所述盒体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盒盖上,所述盒盖上设有所述卡边。

进一步的,所述盒盖上设有伸出边,所述伸出边形成所述卡边,所述盒盖上所述伸出边的内壁设有弹性凸点,所述盒体套装于所述盒盖上时所述弹性凸点卡紧所述盒体。

进一步的,所述壶盖上所述开口处设有台阶,所述提起盖盖于所述壶盖的台阶上。

进一步的,所述壶体上设有用于提起所述壶体的壶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煮水器还包括加热座,所述壶体放置于所述加热座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煮水器,其壶盖上设有弹性卡点,过滤网盒上设有与弹性卡点相配的卡边,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提起壶体内的过滤网盒,使卡边与弹性卡点相卡合进而使过滤网盒挂扣于壶盖上,当需继续进行煮泡时将挂于壶盖上的过滤网盒压入壶体内即可,因此能灵活地控制煮泡时间。由于提起或者压下提起盖即可实现控制煮泡时间,因此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煮水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是过滤网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过滤网盒挂于壶盖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加热座1、壶体2、壶盖3、过滤网盒组件4;

壶把手21;

弹性卡点31;

提起盖41、连杆42、过滤网盒43;

盒盖431、盒体432;

伸出边43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过滤网盒的煮水器。该煮水器包括加热座1、壶体2、壶盖3和过滤网盒组件4,壶体2放置于加热座1上,壶盖3盖于壶体2的壶口,壶体2上加工有用于提起壶体2的壶把手21。过滤网盒组件4包括提起盖41、连杆42和过滤网盒43。壶盖3上加工有开口,壶盖3上其开口处加工有一个台阶,提起盖41盖于壶盖3的台阶上从而盖住壶盖3的开口。连杆42的上端连接于提起盖41,下端连接于过滤网盒43,过滤网盒43被吊挂于壶体2内。壶盖3上开口处加工有四个凸起的弹性卡点31。过滤网盒43包括加工有过滤孔的盒体432、盒盖431,盒盖431固定于连杆42的下端,盒盖431上加工有伸出边4311,伸出边4311形成与弹性卡点31相配的卡边。盒盖431上伸出边4311的内壁加工有弹性凸点,盒体432套装于盒盖431上时弹性凸点卡紧盒体432从而使盒体432固定于盒盖431。

本实用新型的煮水器的使用原理是:当需要煮药或者煮茶时,将药材或者茶叶放置于过滤网盒43的盒体432内,将盒体432卡紧于盒盖431上,将过滤网盒4放置于壶体2内的水里进行煮泡,当过滤网盒43不需要煮泡时将提起盖41提起,使过滤网盒43的伸出边4311与壶盖3的弹性卡点31相卡合而使过滤网盒43挂于壶盖3的开口处,此时过滤网盒43的浸泡液继续流入壶体2内,过滤网盒43不再被煮泡;当需要继续煮泡时,压下提起盖41,过滤网盒43克服壶盖3的弹性卡点31的卡合力而进入壶体2内继续进行煮泡。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煮水器,其可根据需要提起壶体内的过滤网盒使其挂扣于壶盖上,或者将挂于壶盖上的过滤网盒压入壶体内继续进行煮泡,从而实现控制煮泡时间。由于提起或者压下提起盖进行实现控制煮泡时间,使用非常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