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电的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41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电的烤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常见电烤箱包括箱体和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安装于所述箱体侧壁上,通常需要使用螺钉等零件进行固定,安装不方便。此外,加热管内填充氧化镁作为绝缘层,但是无法保证氧化镁绝缘层始终完好。如果加热管在加工过程中绝缘氧化镁粉充填不均匀或填充的氧化镁粉中掺入杂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加热管可能会发生漏电。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加热管引线端接触水也有可能会造成加热管的漏电。一旦加热管漏电,电流会传导到金属侧壁上使得整个金属箱体导电,用户使用烤箱时存在被电伤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简单和使用安全的烤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电的烤箱,包括箱体和安装于箱体内的加热管,其中,所述箱体内设有形成烹饪腔的金属壁,所述加热管包括加热管本体、引线端和设于加热管本体端部的瓷珠,所述金属壁设有通孔,所述瓷珠穿过所述通孔并与金属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瓷珠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通孔为方孔。

优选的,所述瓷珠边长与所述加热管本体直径比值为a,其中1.4≤a≤3。

优选的,所述通孔沿轴向设有固定片,穿过所述通孔的瓷珠表面设有台阶,所述固定片抵住所述台阶。

优选的,所述瓷珠与所述加热管之间的间隙涂硅胶密封。

优选的,所述瓷珠的中心设有孔,所述加热管引线端穿过所述孔。

优选的,所述瓷珠一侧设有槽,所述加热管本体插装于所述槽内。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本体包括端部沿轴向延伸出的一段外壳,所述槽的内部沿轴向设有圆形凸起,所述外壳套装于所述圆形凸起外部。

优选的,所述瓷珠包括第一瓷珠和第二瓷珠,所述第一瓷珠一侧设有圆槽,所述第二瓷珠安装于所述圆槽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瓷珠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二瓷珠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瓷珠的中心沿轴向设有圆形凸起,所述第二瓷珠与第一瓷珠的中心均设有供所述加热管引线端穿过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管包括加热管本体、引线端和设于加热管本体端部的瓷珠,所述金属壁设有通孔,所述瓷珠穿过所述通孔并与金属壁接触,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烤箱箱体与所述加热管之间间隔了所述瓷珠,金属箱体与所述加热管不是直接接触,结构设计更合理,设置的瓷珠又具有绝缘电流的作用,可以防止加热管泄漏的电流传导到金属箱体,用户可以安全使用烤箱,而且所述瓷珠设于所述加热管端部,所述瓷珠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金属壁接触,所述金属壁对所述瓷珠具有支撑作用。

2.所述瓷珠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通孔为方孔,所述瓷珠与金属壁的方孔接触配合时,所述瓷珠相对所述方孔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两者相对位置固定,同时可以避免因发生转动所述通孔对所述瓷珠产生磨损作用。

3.所述瓷珠边长与所述加热管本体直径比值为a,其中1.4≤a≤3,这样设置的瓷珠尺寸合理,既不会浪费多余材料,所述加热管与所述金属壁之间设计的距离还可以有效防止泄漏的电流传导到箱体。当a≤1.4时,瓷珠尺寸偏小,对加热管和烤箱金属壁的隔离作用有限,会使加热管泄漏的电流传导到金属壁,对用户造成伤害;当3≤a时,瓷珠尺寸偏大,浪费材料,同时需要金属壁开设更大的孔安装瓷珠,增加产品制造成本。

4.所述通孔沿轴向设有固定片,穿过所述通孔的瓷珠表面设有台阶,所述固定片抵住所述台阶,这样设计安装简单,只需折弯固定片就可以实现对瓷珠的轴向固定,而且所述固定片与所述金属壁相连构成一段外伸的平台,可用于支撑瓷珠,分摊瓷珠穿过所述通孔对金属壁产生的压力,减少因所述通孔支撑所述磁珠时接触面积小、应力集中对瓷珠表面产生损伤。

5.所述瓷珠与所述加热管之间的间隙涂抹硅胶密封,一方面,涂抹的硅胶可以对加热管本体延伸的外壳进行密封,防止粉尘进入加热管内部造成加热管耐压不良,另一方面,硅胶对所述瓷珠与所述加热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可以填补间隙,防止电流从间隙泄漏传导到金属箱体,而且可以防止所述瓷珠与所述加热管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动。

6.所述瓷珠的中心设有孔,所述加热管引线端穿过所述孔,这样设置加热管引线端可以穿过所述孔引出到金属壁外部,方便所述引线端连接外部引线给加热管供电。

7.所述瓷珠一侧设有槽,所述加热管本体插装于所述槽内,所述加热管本体包括端部沿轴向延伸出的一段外壳,所述瓷珠的槽的内部沿轴向设有圆形凸起,所述外壳套装于所述圆形凸起外部,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所述加热管本体与所述槽的配合可以实现对加热管的轴向限位,加热管本体的延伸外壳与所述槽内圆形凸起接触配合可以实现对加热管的径向限位,避免加热管晃动,这样设计瓷珠可以同时实现对加热管的轴向和径向限位作用。

8.所述瓷珠包括第一瓷珠和第二瓷珠,所述第一瓷珠设有圆槽,所述第二瓷珠安装于所述圆槽内,这样设计的两个瓷珠可以分开进行生产加工,每个瓷珠的结构相比一个一体化瓷珠的结构更简单,相比一体化瓷珠更好加工,加工精度也更好控制,而且加热管可以先与第二瓷珠装配,观察判断两者对位配合准确后涂硅胶固定,整体再与第一瓷珠装配,相对位置也可以进行调整,确定配合对准后,三者之间的间隙再使用硅胶填充固定,这样分开装配既方便对加热管和瓷珠之间的间隙均匀涂覆硅胶,而且分开装配可以观察加热管和两个瓷珠之间对位配合是否到位,对位不准时还可以调整,因此制造精度对加热管与两个瓷珠配合的影响相比一体化瓷珠小。

9.所述第一瓷珠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二瓷珠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瓷珠的中心沿轴向设有圆形凸起,所述第二瓷珠与第一瓷珠的中心均设有供所述加热管引线端穿过的孔,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配合结构设计合理,所述加热管引线端穿过第一瓷珠和第二瓷珠中心的孔可以与外面的引线进行连接给加热管供电;所述第二瓷珠设有的圆形凸起与加热管本体延伸外壳的配合,以及金属壁固定片对所述瓷珠的限位一起实现了对所述加热管的固定,所述第一瓷珠截面为方形可以与所述金属壁的方孔配合减少相对转动,可以减少对第一瓷珠表面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烤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加热管与所述金属壁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瓷珠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加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箱体;2.加热管;3.金属壁;31.金属壁通孔;4.加热管本体;41.加热管延伸外壳;5.引线端;6.瓷珠;61.瓷珠中心孔;62.圆槽;63.圆形凸起;64.台阶;7.固定片;8.第一瓷珠;9.第二瓷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漏电的烤箱,包括箱体1和安装于箱体1内的加热管2,其中,所述箱体1内设有形成烹饪腔的金属壁3,所述加热管2包括加热管本体4、引线端5和设于加热管本体4端部的瓷珠6,所述金属壁3设有金属壁通孔31,所述瓷珠6穿过所述金属壁通孔31并与金属壁3接触。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烤箱箱体1与加热管2之间间隔了瓷珠6,金属箱体1与加热管2不是直接接触,结构设计更合理,设置的瓷珠6具有绝缘电流的作用,可以防止加热管2泄漏的电流传导到金属箱体1,用户可以安全使用烤箱,而且所述瓷珠6设于加热管2端部,所述瓷珠6穿过所述金属壁通孔31并与金属壁3接触,金属壁3可以实现对瓷珠6的支撑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瓷珠6的中心设有瓷珠中心孔61,所述加热管引线端5穿过所述瓷珠中心孔61,这样设置加热管引线端5可以穿过所述瓷珠中心孔61引出到金属壁3外部,方便所述引线端5连接外部引线给加热管2供电。所述瓷珠6截面形状为方形,所述金属壁通孔31为方孔,方形瓷珠6与方孔接触配合时,所述瓷珠6相对所述方孔不易发生相对转动,两者相对位置固定,同时可以避免因发生转动所述通孔对所述瓷珠产生磨损作用。所述金属壁通孔31沿轴向设有固定片7,穿过所述金属壁通孔31的瓷珠6表面设有台阶64,所述固定片7抵住所述台阶64,这样设计安装简单,只需折弯固定片7就可以实现对瓷珠6的轴向固定,而且所述固定片7与所述金属壁3相连构成一段外伸的平台,可用于支撑瓷珠6,分摊瓷珠6穿过所述金属壁通孔31对金属壁3产生的压力,减少因所述金属壁通孔31支撑所述磁珠6时接触面积小、应力集中对瓷珠6表面产生损伤。

如图4所示,所述瓷珠6一侧设有圆槽62,所述加热管本体4插装于所述圆槽62内,所述加热管本体4包括端部沿轴向延伸出的一段加热管延伸外壳41,所述圆槽62的内部沿轴向设有圆形凸起63,所述加热管延伸外壳41套装于所述圆形凸起63外部,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所述加热管本体4与所述圆槽62的配合可以实现加热管2的轴向限位,加热管本体4的加热管延伸外壳41与所述圆槽62内的圆形凸起63接触配合可以实现加热管2的径向限位,避免加热管2晃动,因此所述瓷珠6可以同时对所述加热管2的轴向和径向进行限位,再配合金属壁通孔31设有的固定片抵住所述瓷珠6的台阶64,可以实现对瓷珠6的固定。所述瓷珠6边长L与所述加热管本体4直径D比值为a,其中1.4≤a≤3,这样设置的瓷珠尺寸合理,一方面,不会浪费多余材料,另一方面,加热管2与金属壁3之间设计的距离可以有效防止泄漏的电流传导到箱体。所述瓷珠6与所述加热管2之间的间隙涂硅胶密封,一方面,涂抹的硅胶可以对加热管延伸外壳41进行密封,防止粉尘进入加热管2内部造成加热管耐压不良,另一方面,硅胶对所述瓷珠6与所述加热管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可以填补间隙,防止电流从间隙泄漏传导到金属箱体1,而且可以防止所述瓷珠6与所述加热管2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烤箱加热管的瓷珠结构不同。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瓷珠包括第一瓷珠8和第二瓷珠9,所述第一瓷珠8一侧设有圆槽62,所述第二瓷珠9安装于所述圆槽62内,这样设计的两个瓷珠可以进行分开生产加工,单独瓷珠的结构相比一个整体瓷珠结构简单,加工难度相比一体化瓷珠小,加工精度也更好控制,而且加热管2可以先与第二瓷珠9装配,观察判断两者对位配合准确后涂硅胶固定,整体再与第一瓷珠8装配,相对位置也可以进行调整,确定配合对准后,三者之间的间隙再使用硅胶填充固定,这样分开装配既方便对加热管2和两个瓷珠之间的间隙分别均匀涂覆硅胶,而且分开装配可以观察加热管2和两个瓷珠之间对位配合是否到位,对位不准时还可以调整,因此制造精度对加热管与两个瓷珠配合的影响相比一体化瓷珠小。所述第一瓷珠8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二瓷珠9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瓷珠9的中心沿轴向设有圆形凸起63,所述第二瓷珠9与第一瓷珠8的中心均设有供所述加热管引线端5穿过的瓷珠中心孔61,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配合结构设计合理,所述加热管引线端5穿过第一瓷珠8和第二瓷珠9的瓷珠中心孔61可以与外面的引线进行连接给加热管2供电;所述第二瓷珠9设有的圆形凸起63可以与加热管本体4的加热管延伸外壳41配合,以及金属壁固定片7对所述两个瓷珠的限位一起实现对所述加热管2的固定,所述第一瓷珠8截面为方形可以与所述金属壁3的方孔配合减少相对转动,可以减少对第一瓷珠8表面的磨损。此外,在第一瓷珠8、第二瓷珠9和加热管2三者之间的间隙处涂抹硅胶密封可以固定三者的相对位置,因此使用所述固定片7抵住所述第一瓷珠8可以同时实现对第二瓷珠9和加热管2的固定。本实施例中未说明之处特征与技术效果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