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宿营用焖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44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外宿营用焖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具,具体涉及一种野外宿营用焖锅。



背景技术:

在进行野外宿营时,往往需要携带锅具,所食用的食物多采用现场生火烤制,或通过自带电池进行加热处理,无法方便的食用到焖制食物,生火后失去明火的残留木屑、煤渣无法进行再次利用,热量也白白浪费;常规的高压锅虽可焖制食物但需要采用电加热,给使用带来了限制;现有技术中也并没有可利用燃烧后残余物余热进行食物焖制的锅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野外宿营用焖锅,旨在解决现有的锅具无法进行野外焖制食物、无法利用失去明火的带有余热的残留物进行食物加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野外宿营用焖锅,包括保温外桶体、内锅体和载物支架,

所述保温外桶体,包括保温桶身和保温桶盖,保温桶身由内桶壁、外桶壁和夹持在内桶壁与外桶壁之间的硅酸铝岩棉构成,所述保温桶盖以可拆卸方式盖合在保温桶身开口端;

所述内锅体,包括锅桶、设置在锅桶开口端外侧的凸边和保温锅盖,所述锅盖旋合在锅桶开口端内侧;

所述载物支架,包括中心杆、设置在中心杆底端的热源托盘、设置在中心杆中部偏上位置的多层镂空托架;

所述凸边可卡持在保温桶身的开口端上,锅桶可完全嵌合在内桶壁内侧;当保温桶盖盖合在保温桶身上时,内锅体可被密封在保温外桶体内;

所述载物支架放置于内锅体内部;

进一步,所述中心杆上、多层镂空托架与热源托盘之间设置有锥形防护盖,所述锥形防护盖的顶端设置有多个气孔,锥形防护盖的外边沿可遮挡在热源托盘外侧;

进一步,所述保温桶盖由铝质外包层和填充在其内部的保温材料构成,该保温材料为石棉、岩棉或玻璃纤维;

进一步,所述保温桶盖与保温桶身螺纹配合;

进一步,所述保温锅盖由硬质塑料构成,保温锅盖顶部设置有转动把手;

进一步,所述硅酸铝岩棉的厚度不小于20mm;

进一步,所述硅酸铝岩棉的厚度为25mm或3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将带有余热的燃烧物放置到热源托盘内,在多层镂空托架上放置可进行焖制的食物,然后再将载物支架放置到内锅体内进行密封,内锅体再放置到保温外桶体内进行隔热保温,最后使食物被焖制而熟;本实用新型可将燃烧后的木屑、煤块等带有余热的热源进行有效利用,适用于野外考察、野外宿营、旅游;

2、本实用新型采用载物支架承载热源和食物,方便热源和食物的放置,使用更加方便,锅桶可完全嵌合在内桶壁内侧,缩小了使锅桶与内桶壁的间隙,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硅酸铝岩棉属于耐高温的隔热材料,采用硅酸铝岩棉作为该焖锅的隔热材料,可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可减轻整个装置的重量;同时由于锅桶可完全嵌合在内桶壁内侧,使得内锅体与保温外桶体可分离,进行单独使用,保温外桶体可用作食物或其他物品的保温,内锅体可进行明火加热,用作烧水等用途,增加了该焖锅的使用功能;

3、锥形防护盖可防止食物上的液态油脂或水滴落到热源上,而使热源快速熄灭,减少热量损失;同时还可防止热源托盘内的热源或灰尘被风吹散,而造成热量损失或灰尘污染食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保温桶身;2-保温桶盖;3-内桶壁;4-外桶壁;5-硅酸铝岩棉;6-锅桶;7-凸边;8-保温锅盖;9-中心杆;10-热源托盘;11-多层镂空托架;12-锥形防护盖;13-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野外宿营用焖锅,包括保温外桶体、内锅体和载物支架,

所述保温外桶体,包括保温桶身1和保温桶盖2,保温桶身1由内桶壁3、外桶壁4和夹持在内桶壁3与外桶壁4之间的硅酸铝岩棉5构成,所述保温桶盖2以可拆卸方式盖合在保温桶身1开口端;

所述内锅体,包括锅桶6、设置在锅桶6开口端外侧的凸边7和保温锅盖8,所述保温锅盖8旋合在锅桶6开口端内侧;

所述载物支架,包括中心杆9、设置在中心杆9底端的热源托盘10、设置在中心杆9中部偏上位置的多层镂空托架11;

所述凸边7可卡持在保温桶身1的开口端上,锅桶6可完全嵌合在内桶壁3内侧;当保温桶盖2盖合在保温桶身1上时,内锅体可被密封在保温外桶体内;锅桶6可采用硬质铝合金制成;

所述载物支架放置于内锅体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温外桶体整体呈圆柱状,其主要用于隔热保温;内桶壁3和外桶壁4的材料均为薄铝板,硅酸铝岩棉5作为夹层用于隔热保温;保温锅盖8的外螺纹与锅桶6的内螺纹相配合,采用此种配合的结构可便于锅桶6通过凸边7卡持在保温桶身1的开口端上和便于实现锅桶6与内桶壁3的嵌合配合;载物支架整体为铁质构造,中心杆9顶部设置有把手,用于提拿,热源托盘10用于放置失去明火的木棒或是煤块等热源,多层镂空托架11用于放置食物,镂空结构增加了食物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锅桶6与内桶壁3内侧的完全嵌合缩小了间隙,可热量集中避免损耗;凸边7可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暴力配合时对保温桶身1底部产生破坏;

所述中心杆9上、多层镂空托架11与热源托盘10之间设置有锥形防护盖12,所述锥形防护盖12的顶端设置有多个气孔13,锥形防护盖12的外边沿可遮挡在热源托盘10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锥形防护盖12上的气孔13用于空气流通,其锥形斜面用于将食物上滴落的液体引流到热源托盘10外侧,保护热源,防止热量损失;锥形防护盖12应由薄铝板制成;

所述保温桶盖2由铝质外包层和填充在其内部的保温材料构成,该保温材料为石棉、岩棉或玻璃纤维;

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温桶盖2用于密封和保温,因其距离热源较远保温材料可以采用石棉、岩棉或玻璃纤维,也可采用硅酸铝岩棉;铝质外包层可以是铝合金板或薄铝板;

所述保温桶盖2与保温桶身1螺纹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温桶盖2与保温桶身1螺纹配合,可减少外部零件的设置,配合简单;

所述保温锅盖8由硬质塑料构成,保温锅盖8顶部设置有转动把手;

在本实用新型中:保温锅盖8主要用于减少热量损失,防止锅桶6内部的热量损失在保温锅盖8与保温桶盖2的间隙中;

所述硅酸铝岩棉5的厚度不小于20mm;

所述硅酸铝岩棉5的厚度为25mm或30mm;

在本实用新型中:硅酸铝岩棉5的厚度优选25mm或30mm;最优为30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说明:

将拥有余热的热源,例如蜂窝煤残块、木棒残块,放入热源托盘10内,再将可焖制的食物,例如已将腌制过的鸡肉或红薯等食物放置在多层镂空托架11内;然后将载物支架放入内锅体内,并密封;在放入载物支架之前需先将内锅体嵌合到保温外桶体内;因采用拥有余热的热源进行焖制,所以焖制时间会较长,不适用于快速食用食物而使用。

本实用新型也可进行分离使用,将保温外桶体单独用于保温操作使用;内锅体可用于户外烧水等常规使用;同时,为实现焖制食物,也可将内锅体埋入土中实现焖制,此时保温锅盖8利于保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灵活使用,不限于户外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