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碰撞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9492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碰撞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碰撞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扫地机器人本身和家具在清扫时不受到损害,目前市场上的扫地机器人都带有防碰撞功能。防碰撞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技术中的一种来实现,即超声波仿生探测技术、红外距离感应技术、防撞杆设计。超声波仿生探测技术是属于仿生学中的一门技术,它是模仿蝙蝠依靠超声波引导飞行的原理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探测技术。如台湾的扫地机品牌:proscenic就是采用这种技术。红外距离感应技术,依靠这种技术设置出来的防碰撞功能,可以很好的做到防碰撞,在检测到阻碍物是能够很好的减速。但最大的缺陷在于,如果碰到透明的或者阻碍面比较小的阻碍物时,这种技术就是失效。还有一种实现防碰撞功能的技术是防撞杆设计,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防碰撞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防碰撞,只是缓冲了碰撞的力度。

现有技术只是针对主动避免碰撞的机构设计,而对于被动碰撞的机构设计还没有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碰撞缓冲结构,通过在扫地机器人的周侧固定该碰撞缓冲结构,使得扫地机器人能够 进行一定的碰撞接触,进而实现扫地机器人能够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扫地,不会出现扫不到的地方,而且,受到撞击后,通过该碰撞缓冲结构对该扫地机器人不会造成损坏,解决了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在被动受到撞击后造成结构损坏及清扫面积受到障碍物的限制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碰撞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壳和保护板,所述固定壳的一表面与保护板的一表面之间并排固定有若干第一弹性板和若干第二弹性板;所述第一弹性板和第二弹性板的夹角在1°-45°的范围;所述保护板的一表面还固定有一层减震层。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与扫地机器人周侧配合的面为弧面,所述固定壳的横截面为U形;所述固定壳卡在扫地机器人的周侧,通过螺钉固定在扫地机器人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板、减震层和第二弹性板均为橡胶板;所述第一弹性板厚度和第二弹性板的厚度均在1mm-10mm的范围;所述减震层的厚度在3mm-6mm的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板为弧面塑料板;所述保护板与固定壳1相互同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扫地机器人的周侧固定该碰撞缓冲结构,使得扫地机器人能够进行一定的碰撞接触,进而实现扫地机器人能够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扫地,不会出现扫不到的地方,而且,受到撞击后,通过该碰撞缓冲结构对该扫地机器人不会造成损坏,提高了该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间隙式弹性板进行碰撞缓冲的结构设置,在碰撞接触面上同样设置一层减震层,避免撞击造成固定壳的损坏;该碰撞缓冲结构便于安装和位置的调节,使用灵活。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碰撞缓冲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智能扫地机器人的碰撞缓冲结构,包括固定壳1和保护板4,固定壳1的一表面与保护板4的一表面之间并排固定有若干第一弹性板2和若干第二弹性板3,固定壳1上开有螺纹孔,用于与扫地机器人的固定,在并排固定好的第一弹性板2的两侧分别固定第二弹性板3,避免保护板4受到撞击后上下剧烈晃动;第一弹性板2和第二弹性板3的夹角在1°-45°的范围;保护板4的一表面还固定有一层减震层5。

其中,固定壳1与扫地机器人周侧配合的面为弧面,固定壳1的横截面为U形;固定壳1卡在扫地机器人的周侧,通过螺钉固定在扫地机器人上;采用环形的固定壳1便于与扫地机器人的周侧配合,环形的角度在3°-180°的范围。

其中,第一弹性板2、减震层5和第二弹性板3均为橡胶板;第一弹性板2厚度和第二弹性板3的厚度均在1mm-10mm的范围;减震层5的厚度在3mm-6mm的范围。

其中,保护板4为弧面塑料板;保护板4与固定壳1相互同心;通过保护板4保护固定壳1在受到撞击后的缓冲结构的稳定,避免因撞击导致第一弹性板2和第二弹性板3形变量过大。

通过在扫地机器人的周侧固定该碰撞缓冲结构,使得扫地机器人能够进行一定的碰撞接触,进而实现扫地机器人能够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扫地,不会出现扫不到的地方,而且,受到撞击后,通过该碰撞缓冲结构对该扫 地机器人不会造成损坏,提高了该扫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