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及吸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948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及吸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及吸嘴,属于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依靠真空吸力进行地面除尘的清洁装置或系统以其操作方便、高效得到广泛使用,其吸嘴的吸口在作业过程中真空吸力的大小对除尘效果的好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吸口真空吸力的大小则取决于吸口密封结构的设置方式。图1和图2分别为现有清洁系统的吸嘴底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和之二。如图1、图2所示,现有清洁系统的吸口密封结构主要包括两种,具体来说,如果设清洁系统在作业过程中的前进方向为前,即:图1中的A向,由图1可知,则在吸口100后方及左、右两侧用软胶条200密封,前端为开放式;这种结构的吸口真空吸力损失大,除尘效果差。由图2可知,另一种吸口密封结构则是吸口一周密封,前端密封为硬质材料,前端通过开设豁口300以方便吸入粗大颗粒;这种结构的装置移动阻力大,而且没法吸入较大颗粒物。简单来说,现有清洁系统底部吸口的四周通常设有密封条,用于提高吸口处的真空度;然而,若吸口前侧密封条全部密封,则随着吸口向前方移动,前密封条也会将吸口前方的大颗粒灰尘往前推,同样会影响清洁系统的工作效率。

图3为授权公告号是CN 101524259B的吸尘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底部设有吸口的吸嘴,其吸口前侧密封条设有开口15,该开口可全部或部分封闭。正常工作情况下,开口15封闭,保持吸口处较大的真空度,当需要吸收大颗粒灰尘时,打开开口15,从而吸收粗大污垢。然而该吸口具有两大弊端,第一,需要设置调节前密封条开口打开或关闭的调节装置,第二,当前密封条开口打开时,吸口的真空度降低,吸尘效率降低。

因此,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种种不足,一种既能吸取粗大颗粒灰尘又能保持吸口真空的吸尘器亟待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及吸嘴,吸嘴上吸口四周的密封提高了吸口内的真空吸力,进而提高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的除尘能力;尤其是前密封条的设置方向、形状和材质,确保了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有效吸收粗大颗粒灰尘且保持吸口的真空度,除尘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至少包括装置主体和与其相连的吸嘴,所述吸嘴底部开设有吸口,设吸嘴在作业过程中的前进方向为前向,吸口前侧设有前密封条,所述前密封条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前密封条采用柔性密封条,且前密封条设置成偏离前向,使得所述固定端在工作表面上的投影位于自由端在工作表面上的投影之前。

具体来说,所述前密封条通过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吸口的前侧。为了提高前密封条的形变能力,所述固定端的厚度<所述自由端的厚度。较佳的,所述前密封条的厚度不大于1.8mm。

根据需要,所述前密封条的形状可以为弧形。特别的,当所述吸嘴的吸口处还安装有滚刷时,为了保证除尘效果并使吸嘴结构紧凑,且前密封条与滚刷不干涉,所述前密封条与所述滚刷同心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吸嘴底部安装有吸口盖板,吸口盖板的中部开设有所述吸口,吸口盖板包括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侧面盖和右侧面盖,每个面盖包含前侧的倾斜部和后侧的平面部,所述前密封条的自由端与工作表面的接触点位于所述平面部的最前端或位于最前端的后方。

另外,所述吸口盖板的左、右侧面盖上覆设有软垫。

为了提高前密封条的形变能力,所述前密封条上间隔设有多个缝隙。

为了保证密封性,所述缝隙的宽度≤5mm。

为了提高前密封条的形变能力,当所述前密封条的纵向长度不是特别大时,如小于10mm,所述缝隙的长度与所述前密封条的纵向长度相同。或者,所述缝隙的长度设置大于3mm,使得所述前密封条能碾过大多数大颗粒灰尘,如米粒等。

同样地,为了提高前密封条的形变能力,也可以在所述前密封条上间隔设有多个豁口。

为了提高吸口的真空度,所述前密封条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端距离工作表面的高度,使得吸嘴在工作时,前密封条的自由端压抵在工作表面上。

当工作在地板等工作表面时,为了防止前密封条刮擦地宝导致行走时产生噪声,所述前密封条的自由端与工作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同时,为了不影响前密封条的密封性能,所述前密封条的自由端距离工作表面的高度不大于1.5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嘴,其底部开设有吸口,设吸嘴在作业过程中的前进方向为前向,吸口前侧设有前密封条,所述前密封条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前密封条采用柔性密封条,且前密封条设置成偏离前向,使得所述固定端在工作表面上的投影位于自由端在工作表面上的投影之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及吸嘴,吸嘴上的吸口四周的密封提高了吸口内的真空吸力,进而提高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的除尘能力;由于前密封条的设置方式使其固定端在工作表面上的投影位于自由端在工作表面上的投影之前,且前密封条为柔性密封条,如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在作业过程中与大颗粒污物接触时,更容易弯曲来碾过粗大颗粒灰尘,使其迅速越过前密封条进入吸口内,并在滚刷和/或真空吸力的作用下,被带入到尘盒内,从而完成除尘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吸收粗大颗粒灰尘且保持吸口的真空度,除尘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清洁系统的吸嘴底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现有清洁系统的吸嘴底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授权公告号是CN 101524259B的吸尘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吸嘴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吸嘴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吸嘴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吸嘴前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吸嘴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前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吸嘴底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吸嘴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并结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至少包括装置主体(图中未示出)和与其相连的吸嘴1000,所述吸嘴1000底部开设有吸口100,图4和图5中A向为吸嘴1000在作业过程中的前进方向,设该前进方向为前向。吸口100前侧设有前密封条1003,后侧设有后刮条1002。如图5所示,前密封条1003的形状为弧形,包括固定端10031和自由端10032,前密封条1003通过固定端10031设置在所述吸口100的前侧。所述前密封条1003为柔性密封条,如采用TPU、TPE、硅胶、PUC等材料制成,保证前密封条具有较好的弹性形变能力。且同时前密封条1003设置成偏离前向,使得固定端10031在工作表面B上的投影位于自由端10032在工作表面B上的投影之前。具体的,如图5中所示,将前密封条1003的形状设置为弧形,其自由端1032偏向吸口100。当然,也可以将前密封条设置成斜面,假设前密封条1003的形状为平直的斜面,即其所形成的斜面的设置方向相对于工作表面B为倾斜的,与工作表面B之间的夹角为30°-45°左右。当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向前吸走,由于前密封条本身朝后向设置,如上述弧形或斜面,前密封条自由端碰到大颗粒灰尘(如烟头)时,很容易向上抬起,碾过大颗粒灰尘,方便大颗粒灰尘进入吸口,在滚刷和/或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进入尘盒并储存。

为了提高前密封条遭遇大颗粒灰尘时的形变能力,该前密封条的厚度不宜过厚,其厚度不大于1.8mm。若前密封条厚度较大,在遭遇大颗粒灰尘时,不会及时变形,反而会将大颗粒灰尘向前推,阻止大颗粒灰尘进入吸口。当然,若将固定端10031的厚度做到更薄,如将固定端10031削薄,使得前密封条更容易变形。图9为本实用新型前密封条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端10031的厚度做到0.6mm-0.8mm,前密封条1003的其它位置的厚度为0.8mm-1.8mm。且将固定端10031稍微削薄(例如:将固定端挖一个小凹槽),则前密封条1003的其它位置可以稍微厚点,极大提高前密封条选择材料的范围。

为了方便滚刷的拆卸,通常在吸嘴1000的底部安装有吸口盖板1001,吸口盖板1001的中部开设有所述吸口100,吸口盖板1001包括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的左侧面盖和右侧面盖(图中未示出),如图4所示,每个面盖包含前侧的倾斜部10011和后侧的平面部10012。较佳的,再结合图5所示,所述前密封条1003的自由端10032与工作表面B的接触点位于所述平面部10012的最前端或位于最前端的后方,也即前密封条和平面部之间少留间隙,从而提高吸口处的真空度。另外,为了防止吸口盖板刮擦损害工作表面,所述吸口盖板1001的左、右侧面盖上还覆设有软垫。为了提高密封效果,所述前密封条1003的纵向长度(设前密封条沿吸口的清洁宽度方向为横向,吸口清洁宽度方向垂直于行进方向A)大于所述固定端10031距离工作表面B的高度,使得吸嘴1000工作时,前密封条1003的自由端10032压抵在工作表面B上。同时,当自由端长期工作过程中,其末梢与工作表面摩擦产生磨损时,自由端仍有足够的预留长度来维持密封,显著提高前密封条的使用寿命。

但上述前密封条压抵工作表面也存在一个弊端,特别是在地板等工作表面上时,前密封条与地板接触,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故实际设置前密封条时,若考虑地板等工作表面,则前密封条距离工作表面一定的间隙,如:前密封条1003的自由端10032与工作表面B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高度为0-1.5mm。

如图4并结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嘴1000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安装有吸嘴1000的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在作业过程中,吸口盖板1001贴靠在工作表面B并随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行走,吸口100后方通过后刮条1002贴地来密封,左、右两侧依靠吸口盖板1001的硬质平面,即:平面部10012,或者依靠设置在吸口盖板1001的左、右侧面盖上的软垫(图中未示出)来密封,吸口100的前端则依靠前密封条1003来密封。通过上述设置在吸口100四周的密封提高了吸口处的真空度,进而提高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的除尘能力。由于前密封条1003朝后向设置,且前密封条1003为柔性密封条,而其形状又为弧形,因此,在作业过程中,前密封条1003与大颗粒污物接触时,相互的挤压作用让前密封条1003自身变形,且弧形在受到挤压时更容易弯曲来碾过粗大颗粒灰尘,大颗粒污物得以越过前密封条1003进入吸口100内,在滚刷和/或真空吸力的作用下,大颗粒污物被带入到尘盒内,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从而完成除尘工作。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吸收粗大颗粒灰尘且保持吸口的真空度。另外,为了提高除尘效果,吸口内还设有滚刷(图中未示出)。进一步的,为了保证除尘效果并使吸嘴结构紧凑,滚刷可以和前密封条1003同心设置,使得两者在作业过程中不会产生干涉。

实施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吸嘴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吸嘴前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并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可以通过调整前密封条1003的设置方式来调整前密封条的形变能力。具体来说,为了提高前密封条1003的形变能力,在前密封条1003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缝隙1004。更佳的,每条缝隙1004的宽度≤5mm。若缝隙过大,则会显著降低吸口处的真空度。且缝隙1004的长度与所述前密封条1003的纵向长度基本相同,进一步提高前密封条形变能力。

但缝隙长度越大,密封效果变差,吸口真空度降低。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工作表面大颗粒的大小来灵活设置缝隙的长度。例如,缝隙的长度设置成大于3mm(通常米粒等颗粒的直径大小为3mm),且小于前密封条的纵向长度,则该前密封条在灰尘颗粒不太大的工作环境的清洁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详细内容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吸嘴底部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也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同样地,为了提高前密封条1003的形变能力,在前密封条1003上间隔设有多个豁口1005。但豁口通常大于1cm,比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缝隙大,密封效果稍差。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详细内容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结合图4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嘴1000,其底部开设有吸口100,设吸嘴在作业过程中的前进方向A为前向,吸口100前侧设有前密封条1003,所述前密封条1003包括固定端10031和自由端10032,所述前密封条采用柔性密封条,且前密封条设置成偏离前向,使得所述固定端10031在工作表面B上的投影位于自由端10032在工作表面B上的投影之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及吸嘴,吸嘴上的吸口四周的密封提高了吸口内的真空吸力,进而提高自移动地面处理装置的除尘能力;由于前密封条的设置方式使其固定端在工作表面上的投影位于自由端在工作表面上的投影之前,且前密封条为柔性密封条,在作业过程中与大颗粒污物接触时,更容易弯曲来碾过粗大颗粒灰尘,使其迅速越过前密封条进入吸口内,并在滚刷和/或真空吸力的作用下,被带入到尘盒内,从而完成除尘工作。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吸收粗大颗粒灰尘且保持吸口的真空度,除尘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