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常家用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038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日常家用盘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盛放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日常家用盘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菜米油盐等生活必备品也不再缺乏,所以为了追求食材在烹饪中具有浓香的口味,人们通常会在做菜的时候放较多的食用油来对食材进行烹饪,这样烹饪出来的食物口感虽然很好,但是食物上附着的油脂会在食用时随同食物一起进入饮食者的体内,过多的油脂摄入会引起冠心病、高血压及癌症等疾病。

研究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在烹饪食物时都会放入大量的食用油对食物进行烹饪,烹饪完成后将烹制好的食物盛放在盘子中,同时粘附在食物表面的食用油也一同进入盘子中;当人们在食用时,由于食用油将食物包裹,食用油与食物之间存在分子运动,夹食食物时食用油会粘附在食物表面与食物一起移动,导致人们在食用食物时将食用油一起食用。

食用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油脂,而油脂为混甘三脂的混合物,一个油脂分子由一个甘油基与三个脂肪酸连接组成,被人体摄入后,先被消化分解为一个甘油与三个脂肪酸分子,然后再被重新组合成人体脂肪并储存,若长期食用过多的食用油,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的脂肪会积累的越来越多,人体内脂肪累积过多会附着于内脏和血管上,影响血液循环,导致人体内的毒素不能及时排除,最终患上高血压、心脏病和糖料病等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日常家用盘子,以解决现在的家用盘子在盛放食物时,食物表面粘附大量食用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日常家用盘子,包括盘体和储油盒,所述盘体外壁环开有旋转凹槽,盘体底部圆周开设有与储油盒相通的若干小孔,所述储油盒包括盒底和盒壁,盒壁一端与盒底固定连接,盒壁另一端环设有旋转凸槽,旋转凸槽与旋转凹槽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

这种日常家用盘子在使用时,将烹饪完成后的食物先盛放于此盘子中,烹饪食物的食用油也随着食物一起进入到盘子中,由于盘子底部开设有小孔,流动的食用油由小孔流出,再流入到储油盒内;待储油盒内食用油积满时,可旋转盒壁使旋转凸槽与旋转凹槽分离,将盒壁内的食用油倒出后,对盒壁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旋转盒壁使储油盒和盘子连接,为下一次使用做准备。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将烹饪完成后的食物盛放于这种日常家用盘子中,由于盘子底部开设有若干的小孔,随着食物一起盛入盘子中的食用油会聚集在盘子底部,并随着小孔流出盘子,由于盘子底部开设的小孔贯穿于储油盒,食用油随着小孔流出后进入储油盒中,将多余的食用油和食物分开后再食用食物,避免多余的食用油一起聚集在盘子中,夹食食物时,食用油与食物之间存在分子运动,食用油会随着食物一起移动,人体食用时会将食用油一起食用,食用油转化为脂肪会导致人体患病,通过这种盘子将食用油过滤后再食用食物,减小了人体患病的概率;在盘体外壁环开有旋转凹槽,盒壁一端环设旋转凸槽,旋转凹槽和旋转凸槽间为可拆卸连接,盘子中的食用油流出盘子后,可以将盘子从储油盒上取下,将食物倒入另一个盘子中以供食用,再将盘子旋转扣紧于储油盒上,为下一次盛装食物做准备,实现一个盘子为多种食物的沥油使用;而且设置旋转凹槽和旋转凸槽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则盘子与储油盒为可拆卸连接,清洗时可将盘子和储油盒拆卸后再分别清洗,使清洗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旋转凹槽开设于盘体底部。盘子中的食用油都集中于盘体底部,将旋转凹槽开设于盘体底部,不仅可以实现食用油的收集,而且相对于开设于盘体外壁的其他地方,可以节约储油盒的制作成本,使盘子的整体体积减小,方便收集。

进一步,所述盒底设有防滑垫。在盒底设置防滑垫,增大盒底与桌面间的摩擦力,防止在旋转盘子时因为储油盒打滑而使食物滑出盘子,造成食物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日常家用盘子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日常家用盘子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日常家用盘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盘体1、储油盒2、小孔11、旋转凹槽12、旋转凸槽21、盒壁22、盒底23、防滑垫2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图3所示:包括盘体1和储油盒2,所述盘体1外壁环开有旋转凹槽12,旋转凹槽12开设于盘体1底部,盘体1底部开设有贯通于储油盒2的若干小孔11,所述储油盒2包括盒底23和盒壁22,盒壁22一端与盒底23固定连接,盒壁22另一端环设有旋转凸槽21,旋转凸槽21与旋转凹槽12间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盒底23设有防滑垫24。

这种日常家用盘子在使用时,将烹饪完成后的食物先盛放于此盘子中,食物处于盘体1内部,随着食物一起盛入盘子中的食用油会聚集在盘体1底部,由于盘体1底部开设有若干的小孔11,小孔11贯穿于储油盒2,食用油为有流动性的液体,食用油流动时会由小孔11流出,进入储油盒2中,在盘体1外壁环开有旋转凹槽12,旋转凹槽12开设于盘体1底部,盘子中的食用油都集中于盘体1底部,将旋转凹槽12开设于盘体1底部,不仅可以实现食用油的收集,而且相对于开设于盘体1外壁的其他地方,可以节约储油盒2的制作成本,使盘子的整体体积减小,方便收集;在盒壁22一端环设有旋转凸槽21,旋转凹槽12和旋转凸槽21间为可拆卸连接,盘体1中积累在盘体1底部的食用油由小孔11流出盘子后在储油盒2中累积,储油盒2内食用油积满时,可将储油盒2旋转,使储油盒2和盘体1分离,将储油盒2中的食用油倒出后对储油盒2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旋转储油盒2使储油盒2和盘体1连接,为下一次使用做准备,实现一个盘子为多种食物的沥油使用;而且设置旋转凹槽12和旋转凸槽2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则盘体1与储油盒2为可拆卸连接,清洗时可将盘体1和储油盒2拆卸后再分别清洗,使清洗更加方便;盒底23设置有防滑垫24,增大盒底23与桌面间的摩擦力,防止在旋转盘体1时因为储油盒2打滑而使食物滑出盘体1,造成食物的浪费,此方案实现了将多余的食用油和食物分开后再食用,避免多余的食用油一起聚集在盘体1中,夹食食物时,食用油由于惯性随着食物一起移动,人体食用时会将食用油一起食用,食用油转化为脂肪会导致人体患病,减小了人体患病的概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