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消毒牙刷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2844阅读:1638来源:国知局
臭氧消毒牙刷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清洁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臭氧消毒牙刷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目前,一般家庭、宾馆的卫生间都是集洗漱、淋浴、排泄等功能一起,牙刷、牙刷杯以及洗发、沐浴用品等都是裸露放置的,再加上卫生间本身的抽水马桶等,极易造成牙刷、牙刷杯产生细菌。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人们每天使用的牙刷、牙刷杯、毛巾等用品细菌含量惊人,因此,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经济价廉的消毒牙刷杯将会有极大的市场需求。目前,针对牙刷消毒通常是采用紫外线/臭氧消毒的方法,如2016年6月1日公开的、申请号是201521004386.X的中国实用新型多孔旋转可消毒式牙刷盒就公开了一种通过释放紫外线同时产生臭氧技术的牙刷盒,它通过在塑料杯体上方设置罩体,在罩体内设置紫外线灯来实现对牙刷定时消毒。但是,现有技术中,人们研发的仅是针对牙刷进行消毒,而忽略了漱口杯的清洁灭菌。此外,紫外线灭菌灯管消毒灭菌后,浴室内还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臭氧气味,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对牙刷、又能对牙刷杯及漱口水灭菌的,成本低廉的臭氧消毒牙刷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臭氧消毒牙刷杯,包括杯子,底座,底座内设置气泵、臭氧发生器,杯子的底部设置用于于放置单向阀的内腔,内腔顶壁设有气口,底座顶面设置带孔杯座,带孔杯座连接接气头,气管将接气头、臭氧发生器、气泵顺序连接,当杯子放置在杯座上方时,接气头与单向阀的阀腔相连通。

杯子底部的内腔包括第一容腔、第二容腔,所述第二容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腔直径,第二容腔内设置单向阀固定件。

所述单向阀固定件设置内套筒,单向阀的底部插入内套筒,在单向阀底部外壁与内套筒之间设置防水胶垫圈。

在单向阀顶部与第一容腔内壁间设置防水胶垫圈。

所述底座的底部开口,在底部开口上设置底盖。

所述底盖与底座通过螺钉紧固连接。

所述带孔杯座的孔壁设置防水胶垫圈,所述单向阀固定件的内套筒外壁与带孔杯座的防水胶垫圈内壁相适配插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输送到牙刷杯内的水体,从而将牙刷杯的内壁彻底消毒,通过牙刷泡浸在牙刷杯的水内,也可一并消毒。而漱口水还可清洁口腔,保持口气清新,一举多得。

2、本实用新型的杯座与杯子为分体式结构,杯子可轻便取出,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消毒牙刷杯结构剖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消毒牙刷杯零件拆分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杯子1,防水胶垫圈2,单向阀3,单向阀固定件5,底座6,带孔杯座61,接气头8,开关控制板7,臭氧发生器9,气管91,主板12,气泵10,高压包11,底盖13,第一容腔15,第二容腔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臭氧消毒牙刷杯,包括杯子1,底座6,底座内设置气泵10、臭氧发生器9,杯子的底部设置用于于放置单向阀3的内腔,内腔顶壁设有气口17,底座顶面设置带孔杯座61,带孔杯座连接接气头8,气管91将接气头8、臭氧发生器9、气泵10顺序连接,当杯子放置在杯座上方时,接气头与单向阀3的阀腔相连通。杯子可从底座上提起,由于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顶部阀腔与气口相通,带有臭氧的空气可经单向阀进入杯内水体中,但是杯内的水不会从气口中流出。

杯子底部的内腔包括第一容腔15、第二容腔16,第二容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腔直径,第二容腔内设置单向阀固定件5。单向阀固定件设置内套筒,单向阀的底部插入内套筒,在单向阀底部外壁与内套筒之间设置防水胶垫圈。在单向阀顶部与第一容腔内壁间设置防水胶垫圈。单向阀固定件将单向阀安装在杯子内腔里,使单向阀与杯子连为一体,单向阀两端分别设置有防水胶垫圈,对从气泵至杯子内的气道密封性能起到重要作用,使得空气携带臭氧分子经过气管、单向阀的阀腔、杯子内腔的气口进入到杯子内的水体中,臭氧分子被水吸收,发挥其消毒灭菌作用。

底座6的底部开口,在底部开口上设置底盖13。底座上设置开关控制板7。

底盖与底座通过螺钉紧固连接。

带孔杯座61的孔壁设置防水胶垫圈,单向阀固定件的内套筒外壁与带孔杯座的防水胶垫圈内壁相适配插接,从而保证当杯子插放在底座上时,两者是密封连接的。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经过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作出的简单变化、改型、添加或等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