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组合床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23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组合床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床铺,属于家具领域。



背景技术:

上下床铺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学生公寓和集体宿舍用家具,现有的学生公寓上下床铺大多为钢结构,钢架组合好后上下两层连为一体,一般不能再拆分成两张独立的床使用,不能根据宿舍环境做自由切换。

现有的单人床,尤其是儿童单人床,一般不能随儿童需要切换两种高度模式。同时,国内二胎政策放开以后,好多家庭由于受限于家里居住面积,不得不为家里第二个小孩准备上下床铺,但又不能根据需求随意把家里的单人床直接组合改装成上下床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床铺,一个床层单元可以作为独立的单人床使用,且可调节床的高低;两个以上的床层单元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成上下铺床的形式,且方便拆分,可根据具体需要自由切换使用形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组合床铺,包括一层以上的床层单元,每个床层单元包括床板和用于支撑床板的床框;床框头部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床头侧护栏,床框尾部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床尾侧护栏,床框的下表面设有四个床脚,所有的床头侧护栏、床尾侧护栏和床脚均与床框转动连接;每个床脚上设置有一截床脚插管,每个床头侧护栏上安装有一截床头侧护栏套管,每个床尾侧护栏上安装有一截床尾侧护栏套管;当床层单元有两层以上时,相邻两层床层单元的上一层床层单元的四个床脚的床脚插管分别插入对应的下一层床层单元的床头侧护栏套管和床尾侧护栏套管内。

上述床框头部和尾部分别指床框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和另一端,将使用时,头部对应的一端称为床框头部,双脚对应的一端称为床框尾部;床头侧护栏套管和床尾侧护栏套管内均可以插入床脚插管,起到拼接和稳固的作用。

本申请上下均指床铺正常使用时的相对位置。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只使用一个床层单元,床脚的横向高度和纵向高度不同,因此可通过旋转床脚来调节床层的高度;当有两个床层单元,需要组装上下铺层时,将顶层床层单元的四个床脚的床脚插管分别插入对应(此处对应指位置对应)的低层床层单元的床头侧护栏套管和床尾侧护栏套管内,从而实现了上下铺的组装,从而通过调整低层床层单元的床脚的旋转来调整低层床层单元的高度。

为了简化结构,同时能方便有效地实现转动,所有的床头侧护栏、床尾侧护栏和床脚均通过连接件与床框转动连接;连接件包括两片开设有轴孔的金属片和一个销轴,两片开设有轴孔的金属片相对设置并固连在床框上,床头侧护栏、床尾侧护栏和床脚与床框的连接部分均开设有连接孔、并位于两片开设有轴孔的金属片之间,销轴同时穿过金属片的轴孔和连接孔实现转动连接。销轴同时穿过金属片的轴孔和连接孔也即销轴同时穿过两个轴孔和位于两个轴孔之间的连接孔。

优选,一个床层单元分别设有两个床头侧护栏、两个床尾侧护栏和四个床脚,也即每个床层单元的床框上共固连有八个连接件,固连的方式优选为焊接;床头侧护栏、床尾侧护栏和床脚与床框的连接部分分别位于相对应(此处对应指位置对应)的两片金属片之间,销轴同时穿过两金属片的轴孔及连接部分的连接孔,从而实现了转动连接。

为了提高床铺的使用稳定性,更方便地实现床铺的组装和限位,每个床头侧护栏的其中一角设有一个床头侧护栏轴孔,床头侧护栏轴孔所对应的床头侧护栏的相邻两边上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凸起,将床头侧护栏轴孔夹于对应的连接件的两片金属片之间,销轴同时穿过两片金属片的轴孔和床头侧护栏轴孔。这样可以实现床头侧护栏绕对应的连接件的转动,每次翻转后限位凸起顶住窗框或床板,可以保持所述床头侧护栏处于稳定的水平或立起姿态。

上述床头侧护栏轴孔所对应的床头侧护栏的相邻两边指床头侧护栏均通过床头侧护栏轴孔的两条相交边,也即床头侧护栏轴孔设在此相邻两边的交点处;上述对应指位置对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床铺的使用稳定性,床头侧护栏轴孔所对应的床头侧护栏的相邻两边垂直相交形成直角,床头侧护栏轴孔设在此直角处。这样可以实现床头侧护栏绕对应的连接件的90度翻转,每次翻转后限位凸起顶住床板,可以保持所述床头侧护栏处于更稳定的水平或立起姿态。

为了提高床铺的使用稳定性,更方便地实现床铺的组装和限位,每个床尾侧护栏的其中一角设有一个床尾侧护栏轴孔,床尾侧护栏轴孔所对应的床尾侧护栏的相邻两边上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凸起,将床尾侧护栏轴孔夹于对应的连接件的两片金属片之间,销轴同时穿过两片金属片的轴孔和床尾侧护栏轴孔。这样可以实现床尾侧护栏绕对应的连接件的转动,每次翻转后限位凸起顶住床板,可以保持所述床尾侧护栏处于稳定的水平或立起姿态。

上述床尾侧护栏轴孔所对应的床尾侧护栏的相邻两边指床尾侧护栏均通过床尾侧护栏轴孔的两条相交边,也即床尾侧护栏轴孔设在此相邻两边的交点处;上述对应指位置对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床铺的使用稳定性,床尾侧护栏轴孔所对应的床尾侧护栏的相邻两边垂直相交形成直角,床尾侧护栏轴孔设在此直角处。这样可以实现床尾侧护栏绕对应的连接件的90度翻转,每次翻转后限位凸起顶住床板,可以保持所述床尾侧护栏处于更稳定的水平或立起姿态。

为了提高床铺的使用稳定性,更方便地实现床铺的组装和限位,每个床脚的其中一角设有一个床脚轴孔,床脚轴孔所对应的床脚的相邻边上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凸起,将床脚轴孔夹于对应的连接件的两片金属片之间,销轴同时穿过两片金属片的轴孔和床脚轴孔。这样可以实现床脚绕对应的连接件做翻转,每次翻转后限位凸起顶住床板底面,可以保持所述床脚处于稳定的水平或立起姿态。

床脚轴孔所对应的床脚的相邻边指床脚均通过床脚轴孔的两条相交边,也即床脚轴孔设在此相邻两边的交点处;上述对应指位置对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床铺的使用稳定性,床脚轴孔所对应的床脚的相邻两边垂直相交形成直角,床脚轴孔设在此直角处。这样可以实现床脚绕对应的连接件做90度翻转,每次翻转后限位凸起顶住床板底面,可以保持所述床脚处于水平或立起姿态。

为了提高床铺的使用稳定性,同时简化结构,床头侧护栏、床尾侧护栏和床脚均由金属管弯折和/或焊接而成。

为了方便攀爬,当床层单元有两层以上时,上一层床层单元的床脚与下一层床层单元的床头侧护栏套管和/或床尾侧护栏套管串联成扶梯状。

为了对使用者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床框的头尾部还分别设有床头护栏和床尾护栏。

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组合床铺,每个床层单元使用时可以做单人床用,并且可以通过翻转四个床脚,实现矮床和普通单人床的转变,以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当两个或以上床层单元一起使用时可以很容易地组合成上下铺床,进一步,立起的下铺床的床头侧护栏和上铺床的床脚可以串联成一部扶梯,方便爬到上铺使用;当今国内二胎政策放开以后,有一个小孩的家庭可先购置单个作单人床使用,等有二胎生出来后再购置一个单元进行上下铺床的改装即可;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装置轻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床层单元组合成上下铺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床层单元变形成矮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床层单元变形成普通单人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床层单元展开成下铺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床头侧护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床尾侧护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床脚的示意图。

附图中:1床板、11床框、12床头护栏、13床尾护栏、2床头侧护栏、21床头侧护栏套管、22床头侧护栏轴孔、3床尾侧护栏、31床尾侧护栏套管、32床尾侧护栏轴孔、4床脚、41床脚插管、42床脚轴孔、5限位凸起、6连接件、7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多功能组合床铺的每个床层单元包括一床板1,该床板1下连接有一床框11起支撑加固作用,该床框11头尾各有一床头护栏12与一床尾护栏13,靠床头两侧上方各有一床头侧护栏2,靠床尾两侧上方各有一床尾侧护栏3,床底部有四个床脚4。

如图1至图5所示,该床板1的两个侧边,靠床头和床尾处上下各焊接有一个连接件6,每个床层单元上下共有八个该连接件6,每个连接件6由两片开轴孔的金属片和销轴7组成。

如图6所示,该床头侧护栏2由金属管弯折和焊接而成,该床头侧护栏2上安装有一截床头侧护栏套管21,其内可以插入床脚插管41,每个床头侧护栏2设有一个床头侧护栏轴孔22和两个设置于其相邻边的限位凸起5,将该床头侧护栏轴孔22夹于靠床头上方对应的连接件6内,并将床头侧护栏轴孔22和金属片的轴孔对齐,插入一销轴7,可以实现床头侧护栏2绕对应的连接件6做90度翻转,每次翻转后限位凸起5顶住床板1,可以保持该床头侧护栏2处于水平或立起姿态。

如图7所示,该床尾侧护栏3由金属管弯折和焊接而成,该床尾侧护栏3上安装有一截床尾侧护栏套管31,其内可以插入床脚插管41,每个该床尾侧护栏3设有一个床尾侧护栏轴孔32和两个设置于其相邻边的限位凸起5,该床尾侧护栏轴孔32夹于靠床尾上方对应的连接件6内,并将床尾侧护栏轴孔32和金属片的轴孔对齐,插入一销轴7,可以实现床尾侧护栏3绕对应的连接件6做90度翻转,每次翻转后限位凸起5顶住床板1,可以保持该床尾侧护栏3处于水平或立起姿态。

如图8所示,该床脚4由金属管弯折和焊接而成,该床脚4上设置有一截床脚插管41,可以插入该床头侧护栏套管21或床尾侧护栏套管31内,每个该床脚4设有一个床脚轴孔42和两个设置于其相邻边的限位凸起5,该床脚轴孔42夹于靠床头/床尾下方对应的连接件6内,并将床脚轴孔42和金属片的轴孔对齐,插入一销轴7,可以实现床脚4绕对应的连接件6做90度翻转,每次翻转后限位凸起5顶住床板1底面,可以保持该床脚4处于水平或立起姿态,以此满足上下铺床组合所需,以及调整单人床高度的需要。

如图2和图3所示,当只使用其中一个床层单元时,可以调整成为一张单人床,将床头侧护栏2和床尾侧护栏3绕各自的连接件6进行翻转,使得床头侧护栏2和床尾侧护栏3的长度方向均与地面平行充当单人床的护栏功能,保护使用者尤其未成年儿童睡觉时不会翻滚到床下;同时,四个床脚4绕对应的连接件6进行翻转,当床脚插管41垂直于地面时,高度与普通单人床相近(如图3所示),当床脚插管41平行于地面时,成矮床模式(如图2所示),方便未成年儿童上下床。

如图1和图4所示,当两个床层单元一起使用时可以组合成一个上下铺床,将下铺床的床头侧护栏2和床尾侧护栏3绕各自的连接件6进行翻转之后立起,将上铺床的床脚4绕对应的连接件6进行翻转使得床脚插管41垂直于地面,然后将上铺床的床脚插管41插入下铺床的床头侧护栏套管21和床尾侧护栏套管31内,上铺床的床头侧护栏套管21和床尾侧护栏套管31保持水平,使得床头侧护栏2和床尾侧护栏3发挥护栏功能,保证睡上铺的使用者不会翻滚床下,下铺的床脚4视需要可调成垂直或水平皆可,同时,下铺立起的床头侧护栏2和上铺立起的床脚4串联在一起,构成一部扶梯(如图1所示),方便使用者爬上上铺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