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术画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4628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美术画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术用具领域,涉及一种美术画架。



背景技术:

在美术课上或者野外写生时,画架是绘画爱好者不可缺少的工具。现在所用的画架大多为固定式结构,这种结构的画架虽然高度可调,但调整过程比较繁琐,使用不便,而且绘画者在绘画时,一般将画板与绘画者的视线设置为具有一定的角度,从而方便作画,但现有的画架在操作时极为不便,不易调节合适的作画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美术画架,欲根据需要方便地调整画板与绘画者之间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美术画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画板(1)和转轴(20),其中画板(1)为金属板,该画板的上板面设有至少两块磁铁(2),通过磁铁(2)可将画纸固定在画板(1)上;所述画板(1)下板面的中心处通过万向节(3)与升降杆(4)上端铰接,该升降杆下端伸入定位筒(5)的中心孔内,并与之滑动配合,且定位筒(5)上部的径向孔中螺纹连接有一根锁紧螺钉(6),该锁紧螺钉尾部与升降杆(4)外圆面接触;所述定位筒(5)下端同轴设有一个配重盘(7),该配重盘为实心铁盘,该配重盘(7)的半径为30-50mm,其厚度为15-25mm;所述配重盘(7)边缘沿周向均布有至少3个过孔,该过孔的中心到配重盘(7)边缘的距离为5-10mm,每个过孔中穿设有一根支撑螺杆(8),该支撑螺杆下端为尖头端,且配重盘(7)上、下侧的支撑螺杆(8)上均分别套装有一个锁紧螺母(9);每根所述支撑螺杆(8)下端部水平焊接有一块脚踏板(31),该脚踏板的外端位于所述配重盘(7)外边缘的内侧;

所述升降杆(4)上固套有一个连接套(10),该连接套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二竖直支耳(11),该第二竖直支耳通过第一水平销轴(12)与第一调整杆(13)内端铰接;所述第一调整杆(13)外端部沿轴向开有一个条形调整孔(13a),该条形调整孔中穿设的第二螺栓(14)与第一支耳(15)相连,该第一支耳固定在所述画板(1)下端,调整第二螺栓(14)的位置可以调整画板(1)俯仰角度;所述连接套(10)外壁上设有连接片(30),该连接片与所述第二竖直支耳(11)分居在连接套(10)两侧,而连接片(30)通过第二水平销轴(16)与第二调整杆(17)下端铰接,且第一、二销轴(12、16)相互垂直;所述第二调整杆(17)上部沿轴向开有条形调节孔,穿设在该条形调节孔中的第三螺栓(18)与连接片(19)相连,且连接片(19)左端与所述转轴(20)右端固定,该转轴左端部与所述画板(1)右端的安装孔转动配合,且转轴(20)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螺栓(14)轴心线平行。

使用时,通过磁铁(2)可将画纸固定在画板(1)上,可通过松、紧锁紧螺钉可以调整升降杆的高度,从而调整画板高度,并且可以通过松、紧锁紧螺母(9),从而调整不同支撑螺杆(8)与配重盘(7)的相对高度,以便适应高低不同的地面,进而保证升降杆和定位筒处于竖直状态,且支撑螺杆(8)的尖头端可以插入地下,从而牢靠地固定在地面上,这样就能防止本实用新型翻覆。同时,通过调整第二螺栓的位置可以调整画板的俯仰角度,并可通过调整第三螺栓在条形调节孔中的位置,可以调节画板的左右摇摆角度。综合上述结构,就能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调整画板与绘画者之间的角度,以便绘画者绘画。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调整画板高度、俯仰角度和左右摇摆角度,并能有效防止因为重心不稳而翻覆,这样就能根据需要调整画板与绘画者之间的角度,调节角度大,以便绘画者绘画,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携带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20)的轴心线与连接片(19)宽度方向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为了减轻重量,并便于取材,所述画板(1)为空心板,且画板(1)由不锈钢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螺杆(8)的数目为4个。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调整画板高度、俯仰角度和左右摇摆角度,并能有效防止因为重心不稳而翻覆,这样就能根据需要调整画板与绘画者之间的角度,调节角度大,以便绘画者绘画,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携带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美术画架,包括画板1、支脚7和转轴20等构成,其中画板1为空心的金属板,且画板1由不锈钢制成。画板1的上板面设有至少两块磁铁2,通过磁铁2可将画纸固定在画板1上。画板1下板面的中心处通过万向节3与升降杆4上端铰接,该升降杆下端伸入定位筒5的中心孔内,并与之滑动配合,且定位筒5上部的径向孔中螺纹连接有一根锁紧螺钉6,该锁紧螺钉6尾部与升降杆4外圆面接触,通过松、紧锁紧螺钉6可以调整升降杆4的高度。

定位筒5下端同轴设有一个配重盘7,该配重盘7为实心铁盘。配重盘7的半径为30-50mm,并可优选为35或40mm,其厚度为15-25mm,并可优选为18或20mm。配重盘7边缘沿周向均布有至少3个过孔,每个过孔中穿设有一根支撑螺杆8,该支撑螺杆下端为尖头端,且配重盘7上、下侧的支撑螺杆8上均分别套装有一个锁紧螺母9。在本案中,支撑螺杆8的数目为4或6个。过孔的中心到配重盘7边缘的距离为5-10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6或8mm。每根支撑螺杆8下端部水平焊接有一块脚踏板31,该脚踏板的外端位于配重盘7外边缘的内侧,这样就能避免脚踏板31误伤到绘画者的脚踝。使用时,可以松、紧锁紧螺母9,从而支撑螺杆8与配重盘7的相对高度,以便适应不同的地面,进而保证升降杆4和定位筒5处于竖直状态;并且,可以用脚踩脚踏板31,以使支撑螺杆8的尖头端伸入地下。

如图1、2所示,升降杆4上固套有一个连接套10,该连接套10外壁上设有一个第二竖直支耳11,该第二竖直支耳11通过第一水平销轴12与第一调整杆13内端铰接,第一水平销轴12与第一螺栓9平行。第一调整杆13外端部沿轴向开有一个条形调整孔13a,该条形调整孔13a中穿设有第二螺栓14,该第二螺栓14的螺杆同时穿设在第一支耳15上的过孔中,该第一支耳15固定在画板1下端。使用时,通过调整第二螺栓14的位置可以调整画板1的俯仰角度。连接套10外壁上设有连接片30,该连接片30与第二竖直支耳11分居在连接套10两侧,而连接片30通过第二水平销轴16与第二调整杆17下端铰接,且第一水平销轴12和第二水平销轴16相互垂直。第二调整杆17上部沿轴向开有条形调节孔,该条形调节孔中穿设有第三螺栓18,且第三螺栓18的螺杆穿过连接片19的过孔。连接片19左端与转轴20右端固定,该转轴20左端部与画板1右端的安装孔转动配合,且转轴20的轴心线与第二螺栓14轴心线平行。在本案中,转轴20的轴心线与连接片19宽度方向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使用时,通过调整第三螺栓18在条形调节孔中的位置,可以调节画板1的左右摇摆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