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5594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推拉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拉门。



背景技术:

以往,在推拉门上,设置有从推拉门主体的两面向外侧突出的把手部(例如专利文献1)。并且,推拉门是通过把持这种把手部并使该推拉门整体沿水平方向滑动(slide)来进行开关操作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4285号公报

然而,例如是一只手持有拐杖的高龄者等的情况下,在用另一只手把持把手部打开推拉门时,有时如扶手那样一边用把手部支撑身体一边进出房间。在此情况下,在通过已打开的推拉门的旁边时,要暂时将所把持的把手部放手,因此身体的平衡变得不稳定,可能会跌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如以上那样的情况做出的,课题在于,提供在打开推拉门进出房间时,能够一边用所把持的把手部支撑身体一边稳定地移动的推拉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是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而被进行开关操作的推拉门,其特征在于,具有:

推拉门主体,是具备互相对置的矩形状的第一表面部和第二表面部的平板状,并且,在一方的侧端部的中央附近形成有将所述第一表面部侧与所述第二表面部侧连通的切口部;

第一把手部,具备从所述推拉门主体的所述第一表面部向外侧突出、并且沿所述推拉门主体的纵向延伸的把持部;

第二把手部,具备从所述推拉门主体的所述第二表面部向外侧突出、并且沿所述推拉门主体的纵向延伸的把持部;以及

第三把手部,与所述第一把手部及所述第二把手部连接,并且从所述推拉门主体分离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切口部遮蔽的遮蔽板。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形成为半圆形状。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把手部通过所述切口部与所述第一把手部及所述第二把手部连接。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在打开推拉门进出房间时,能够一边用所把持的把手部支撑身体一边稳定地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例示的推拉门的侧端部的切口部附近的从上方的剖视图。

图3是例示了图1所例示的推拉门的切口部被遮蔽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例示的推拉门的侧端部的切口部附近的从上方的剖视图。

图5是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是例示了图5所例示的推拉门的切口部被遮蔽的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推拉门

2:推拉门主体

21:第一表面部

22:第二表面部

3:第一把手部

31:把持部

4:第二把手部

41:把持部

5:第三把手部

6:切口部

7:遮蔽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例示的推拉门的侧端部的切口部附近的从上方的剖视图。图3是例示了图1所例示的推拉门的切口部被遮蔽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例示的推拉门的侧端部的切口部附近的从上方的剖视图。

此实施方式的推拉门1,是使该推拉门1在水平方向上滑动(slide)来进行开关操作的推拉门。推拉门1具有推拉门主体2,该推拉门主体2是具备互相对置的矩形状的第一表面部21和第二表面部22的平板状,并且,在一方的侧端部23的中央附近形成有将第一表面部21侧与第二表面部22侧连通的切口部6。推拉门1具有第一把手部3,该第一把手部3具备从推拉门主体2的第一表面部21向外侧突出并且沿着推拉门主体2的纵向延伸的把持部31。推拉门1具有第二把手部4,该第二把手部4具备从推拉门主体2的第二表面部22向外侧突出并且沿着推拉门主体2的纵向延伸的把持部41。推拉门1具有第三把手部5,该第三把手部5与第一把手部3及第二把手部4连接,并且,从推拉门主体2分离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在此推拉门1中,优选的是,具有能够遮蔽切口部6的遮蔽板7。

在此推拉门1中,更优选的是,切口部6形成为半圆形状。

在此推拉门1中,特别优选的是,第三把手部5通过切口部6与第一把手部3及第二把手部4连接。

以下,关于此实施方式的推拉门1,结合图1~图4详细地进行说明。

推拉门1具有推拉门主体2、第一把手部3、第二把手部4及第三把手部5,通过使该推拉门1在水平方向(图1中的箭头方向)上滑动(slide)来进行开关操作。

推拉门主体2是具有矩形状的第一表面部21、及与此第一表面部21为同一形状的第二表面部22的纵长的平板状。

另外,在推拉门主体2的一方的侧端部23的中央附近,形成有朝向另一方的侧端部24侧被切口为凹状的切口部6。此外,所谓的“侧端部23的中央附近”,是在侧端部23的上下方向上能够实质上识别为中央部的区域。

推拉门主体2为,第一表面部21侧的空间与第二表面部22侧的空间在切口部6连通。

具体来讲,切口部6被形成为通过上面部61、下面部62及立起面部63所包围的空间。上面部61及下面部62从推拉门主体2的侧端部23向内侧方向(另一方的侧端部24侧)水平地切入,并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另外,立起面部63垂直地立起,将上面部61的内侧端部61a与下面部62的内侧端部62a上下连接。

第一把手部3设置在第一表面部21,与推拉门主体2的一方的侧端部23相邻。

另外,第一把手部3具有从推拉门主体2的第一表面部21向外侧突出并沿着推拉门主体2的纵向延伸的把持部31。具体来讲,第一把手部3具有在推拉门主体2的上侧从第一表面部21朝向外侧水平地突出的上端连接部32及在推拉门主体2的下侧从第一表面部21朝向外侧水平地突出的下端连接部33。并且,第一把手部3为,上端连接部32与下端连接部33通过沿着推拉门主体2的纵向延伸的把持部31上下连接。

另外,第一把手部3的上端连接部32与推拉门主体2的切口部6相比位于上侧,第一把手部3的下端连接部33与推拉门主体2的切口部6相比位于下侧。

第二把手部4与第一把手部3是同一形状,设置在位于第一把手部3背面侧的第二表面部22。即,第二把手部4具有在推拉门主体2的上侧从第二表面部22朝向外侧水平地突出的上端连接部42及在推拉门主体2的下侧从第二表面部22朝向外侧水平地突出的下端连接部43。并且,第二把手部4为,上端连接部42与下端连接部43通过沿着推拉门主体2的纵向延伸的把持部41上下连接。

另外,第二把手部4的上端连接部42与推拉门主体2的切口部6相比位于上侧,第二把手部4的下端连接部43与推拉门主体2的切口部6相比位于下侧。此外,第二把手部4只要具有沿着推拉门主体2的纵向延伸的把持部41即可,也可以是与第一把手部3不同的形状。

第三把手部5是从推拉门主体2分离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半圆弧状,通过切口部6与第一把手部3及第二把手部4连接。具体来讲,第三把手部5,从第一把手部3的把持部31的中央附近朝向第二把手部4的把持部41的中央附近一边描绘半圆弧状的曲线一边水平地延伸,其中间部(水平方向的中央)位于切口部6内的空间。这里,“把持部31的中央附近”及“把持部41的中央附近”,是把持部31及把持部41的上下方向上能够实质上识别为中央的区域。另外,第三把手部5与切口部6的上下方向的中央相比位于下侧,在切口部6内,与第三把手部5相比靠上侧形成为空间更宽阔。

并且,此实施方式的推拉门1具有能够将推拉门主体2的切口部6遮蔽的遮蔽板7。

推拉门主体2从形成切口部6的立起面部63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朝向内侧方向(侧端部24侧),形成有一直延伸到推拉门主体2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为止的凹状的缝隙部S。缝隙部S的纵向长度与切口部6的纵向长度(上面部61与下面部62之间的长度)对应。这里,“立起面部63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是立起面部63的宽度方向(水平方向)上能够实质上识别为中央的区域。另外,“推拉门主体2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是推拉门主体2的宽度方向上能够实质上识别为中央的区域。

另外,在推拉门主体2的第一表面部21的中央附近,形成有横长地开口并与缝隙部S连通的第一窗部211。同样地,在位于第一窗部211背面侧的第二表面部22的中央附近,形成有与第一窗部211为同一形状的第二窗部221,并与缝隙部S连通。这里,“第一表面部21的中央附近”及“第二表面部22的中央附近”,是在第一表面部21及第二表面部22的宽度方向及上下方向上能够实质上识别为中央的区域。

并且,在缝隙部S的内部,收纳有与缝隙部S的形状为互补的平板状的遮蔽板7。在此遮蔽板7的前端部71,形成有与第三把手部5的截面形状及高度位置对应的弯曲凹部71a。

在图1及图2所例示的状态下,遮蔽板7的前端部71与立起面部63为齐平面,并从立起面部63的缝隙部S的前端部S1露出。

并且,推拉门1具有与遮蔽板7连接并且从第一窗部211及第二窗部221向外侧突出的操作部8。

操作部8具有连结棒部81和柄部82。连结棒部81在第一表面部21和第二表面部22之间沿水平方向延伸,贯通遮蔽板7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后将第一窗部211与第二窗部221连通。柄部82设置在连结棒部81的两端,从第一窗部211及第二窗部221向外侧突出。柄部82形成为具有比第一窗部211及第二窗部221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大的直径的球状。

操作部8能够通过使柄部82沿着第一窗部211及第二窗部221在水平方向上滑动,来使与连结棒部81连接的遮蔽板7在缝隙部S内及切口部6内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在推拉门1上设置有与第一把手部及第二把手部连接的半圆弧状的第三把手部5。因此,例如,一只手持有拐杖的高龄者等,能够用另一只手把持着第一把手部3(或第二把手部4)使推拉门1滑动并打开后,一边如扶手那样抓住第三把手部5来支撑身体一边以稳定的状态向室内外移动。

另外,从第一把手部及第二把手部离开的位置的第三把手部5的中间部(水平方向的中央),与推拉门主体2的侧端部23相比位于内侧的切口部6内。因此,即使使推拉门1滑动,第三把手部5也不会与对置的门框(未图示)接触,侧端部23与门框抵接,因此能够可靠地将推拉门1关闭。并且,第三把手部5与切口部6的上下方向的中央相比位于下侧,因此易于将手向第三把手部5的上侧的切口部6内插入,能够容易并且稳定地抓住第三把手部5。

并且,如图3及图4所例示那样,在推拉门1为关闭状态时,能够通过遮蔽板7将切口部6遮蔽。具体来讲,通过朝向形成有切口部6的侧端部23侧操作操作部8,能够使遮蔽板7的前端部71从缝隙(slit)部S朝向切口部6侧突出。据此,遮蔽板7被向切口部6内插入,遮蔽板7的弯曲凹部71a与第三把手部5抵接。此时,遮蔽板7的前端部71被一直拉到推拉门主体3的侧端部23的位置,切口部6的空间被遮蔽板7遮蔽。因此,推拉门主体2的第一表面部21侧与第二表面部22侧通过遮蔽板7而成为非连通状态,在推拉门1为关闭状态时,为推拉门主体2与门框之间几乎没有间隙的状态。因此,推拉门1能够确保第三把手部5的功能,并且能够通过遮蔽板7将推拉门主体2与门框之间可靠地封闭。

图5是例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6是例示了图5所例示的推拉门的切口部6被遮蔽的状态的立体图。对与图1~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附以同一附图标记,以下将说明一部分省略。

此实施方式的推拉门1,在推拉门主体2的侧端部23形成有弯曲成半圆形状的切口部6。在此推拉门1上也是,在切口部6的弯曲面61,形成有一直延伸到推拉门主体2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为止的缝隙(slit)部S,在缝隙(slit)部S内收纳有通过操作部8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自如的遮蔽板7。在此推拉门1中也是,通过操作部8的操作向切口部6内插入遮蔽板7,遮蔽板7的前端部71的弯曲凹部71a与第三把手部5抵接,从而能够将切口部6内的空间遮蔽。

在此推拉门1中,切口部6形成为半圆形状。因此,在用手把持第一把手部3(或第二把手部4)而使推拉门1滑动(slide)并打开后,能够进一步顺畅地将手移动到第三把手部5上,一边如扶手那样抓住第三把手部5,一边以稳定的状态向室内外移动。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把手部5是半圆弧状,并通过切口部6与第一把手部3及第二把手部4连接,但第三把手部5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或矩形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把手部5,其中间部(水平方向的中央)位于切口部6内,但第三把手部5也可以是通过切口部6的外侧(侧端部23的外侧)与第一把手部3及第二把手部4连接的形态。在此情况下,第三把手部5向比侧端部23更靠外侧突出,因此能够在与推拉门1对置的门框设置切入部来收纳第三把手部5。

本实用新型的推拉门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例如,第三把手部的截面形状、弯曲等,能够考虑推拉门的使用性能等来适当设计。另外,切口部的形状、大小、配设位置、遮蔽板、缝隙部的形状、操作部的滑动机构等,也能够适当设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