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盖防漏装的智能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5034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内盖防漏装的智能电饭煲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盖防漏装的智能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饭煲盖上设有可拆卸的盖板,以方便用户把盖板拆下进行清洗。可拆卸的盖板结构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产品使用上的便利。针对拆卸下来的盖板容易忘记安装回电饭煲的煲盖,造成电饭煲的密封性不良等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些结构来防止盖板的漏装。

申请号为201410708706.3的专利提供一种用于电饭煲的锅盖组件,包括:内盖;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内盖的下方;扣板,所述扣板在卡紧所述盖板以将所述盖板安装到所述内盖上的卡紧位置与释放所述盖板以将所述盖板从所述内盖上拆下的释放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内盖上,所述扣板的顶壁上设有联动块;拆盖组件,所述拆盖组件包括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内盖上的杠杆和驱动件,所述杠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水平面上可摆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联动块配合以在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联动块摆动时推动所述扣板朝向所述释放位置移动,所述驱动件设在所述内盖上且与所述杠杆的所述第二端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端摆动;扣板弹性件,所述扣板弹性件连接所述内盖和所述扣板以常驱动所述扣板朝向所述卡紧位置移动。所述驱动件包括:滑动开关,所述滑动开关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内盖上,所述滑动开关与所述杠杆的所述第二端相连。所述内盖上设有在所述内盖的厚度方向上贯通的通孔,所述滑动开关可滑动地设在所述内盖的顶面上,所述驱动件还包括:拨块,所述拨块设在所述滑动开关的底面上且所述滑动开关的底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拨块相连。盖板的装配过程为:用户可用单手握住内盖并用该手拨动,拨块通过滑动开关使得杠杆推动扣板向前移动至释放位置;然后用户再用另一只手将内盖放置于围板内;之后松开拨块,扣板在扣板弹性件的推动下向后移动至卡紧位置,使得盖板上的卡台卡在扣板上的卡槽内,从而将盖板固定在内盖上。盖板的拆卸过程为:用户可用单手握住内盖并用该手拨动拨块,拨块通过滑动开关使得杠杆推动扣板向前移动至释放位置,从而使得盖板的卡台从扣板的卡槽内脱离;然后用户用另一只手将盖板从内盖上取出。联动块与杠杆的第一端配合,使得杠杆第一端推动扣板移动,滑动开关驱动杠杆的第二端摆动,使得煲盖的组成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过程和拆卸过程均需要操作者采用两只手进行配合,且均需要波动拨开进行收紧或释放才能使卡台进入卡槽或脱离卡槽,操作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盖防漏装结构复杂和安装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盖防漏装的智能电饭煲,其内盖的防漏装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盖防漏装的智能电饭煲,包括煲体,一端可开合地安装在煲体上的煲盖,所述煲盖内侧设置拆卸式内盖,所述煲盖的开合部设置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包括钩扣件和弹性件,所述煲体上设置开启结构,所述开启结构扣接所述钩扣件时,所述煲盖盖合,所述开启结构释放所述钩扣件时,所述钩扣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所述煲盖开启;所述钩扣下端与底座钩扣配合,上端与煲盖枢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煲盖和钩扣上端之间,对所述钩扣上具有外推力,使所述钩扣下端失去底座的扣接力时自动外弹,反之,所述钩扣扣接到底座上时,使煲盖稳定的扣接在底座上;所述煲盖和所述内盖之间设置内盖防漏装结构,所述内盖防漏装结构上部与所述弹性件配合,下部与所述开启结构配合,当漏装所述内盖时,缺少所述内盖防漏装结构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不对所述钩扣件形成外推力;当装上所述内盖时,所述内盖防漏装结构挤压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上具有挤压力,对所述钩扣件形成外推力。

煲盖上设置内盖防漏装结构,使得未安装内盖时,煲盖和煲体不能扣合,即可提示操作者未安装内盖;安装内盖时,内盖防漏装结构抵住煲盖上的弹性件,并挤压弹性件,即可实现内盖的安装;拆卸内盖时,内盖防漏装结构离开煲盖上的弹性件,使得被挤压的弹性件得到释放,实现内盖的拆卸;内盖的安装和拆卸更为便捷。

进一步地,内盖防漏装结构包括:

扣接件:与所述开启结构形成连动,其顶部具有钩部;

卡接件:可拆卸式限位在所述煲盖上,其上部与所述弹性件配合,其下部与所述扣接件的钩部形成钩扣配合;

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内盖和卡接件之间,一端用于承接所述内盖边缘,另一端承接在所述卡接件的台阶面上;

装上所述内盖后,所述弹性件上具有挤压力;盖合煲盖时,所述扣接件的钩部钩住所述卡接件,所述开启结构与所述钩扣件钩扣;

漏装所述内盖时,所述弹性件处于自由状态,盖合煲盖时,所述开启结构与所述钩扣件无法钩扣。

设有内盖防漏装结构,使得未安装内盖时,煲盖和煲体不能扣合;内盖防漏装结构包括扣接件、卡接件和连接块,扣接件的钩部和卡接件的下部形成钩扣,与开启结构扣合,其结构简单,各零件配合连贯。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边缘与连接块承接端的上部设有钩部,所述的钩部卡合在连接块一端。内盖边缘设有钩部,能够保证连接块卡合在内盖边缘,实现连接块和内盖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块与内盖边缘上部的钩部卡合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内盖边缘的钩部卡合在连接块的凹槽中。内盖边缘的钩部卡合在连接块的凹槽中,能够保证连接块牢固的卡合在内盖边缘,实现连接块和内盖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边缘与连接块承接端还设有台阶结构,所述的连接块承接在内盖边缘的台阶结构上。连接块一端承接在卡接件的台阶面上,与设置在内盖边缘上部的钩部配合,实现连接块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煲盖上设有沟槽,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沟槽中,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在沟槽底壁上,并沿沟槽运动。这一设置使得弹性件沿着沟槽内壁移动,沟槽起到限位和固定弹性件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底部设有凹槽件,所述的凹槽件抵在弹性件的下部。凹槽建设置在弹性件的下部用于限定弹性件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件为弹簧件。弹簧件与其他弹性件相比具有较好的刚度,其被压缩时提供与压缩方向相反的推力,其被拉伸时提供与拉伸方向相反的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盖防漏装的智能电饭煲,煲盖上设置内盖防漏装结构,使得未安装内盖时,煲盖和煲体不能扣合,即可提示操作者未安装内盖;安装内盖时,内盖防漏装结构抵住煲盖上的弹性件,并挤压弹性件,即可实现内盖的安装;拆卸内盖时,内盖防漏装结构离开煲盖上的弹性件,使得被挤压的弹性件得到释放,实现内盖的拆卸;内盖的安装和拆卸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饭煲煲盖未安装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为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饭煲煲盖安装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中,1-煲体;11-开启结构;2-煲盖;21-钩扣件;211-扣接件;212-卡接件;22-弹性件;23-内盖;24-连接块;241-凹槽;25-凹槽件;26-内盖边缘;261-台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内盖防漏装的智能电饭煲,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煲体1,一端可开合地安装在煲体1上的煲盖2,所述煲盖2内侧设置拆卸式内盖23,所述煲盖2的开合部设置开合结构,所述开合结构包括钩扣件21和弹性件22,所述煲体1上设置开启结构11,所述开启结构11扣接所述钩扣件21时,所述煲盖2盖合,所述开启结构11释放所述钩扣件21时,所述钩扣件21在所述弹性件22的作用下复位,所述煲盖2开启;所述钩扣下端与底座钩扣配合,上端与煲盖2枢接,所述弹性件22设置在煲盖2和钩扣上端之间,对所述钩扣上具有外推力,使所述钩扣下端失去底座的扣接力时自动外弹,反之,所述钩扣扣接到底座上时,使煲盖2稳定的扣接在底座上;所述煲盖2和所述内盖23之间设置内盖防漏装结构,所述内盖防漏装结构上部与所述弹性件22配合,下部与所述开启结构11配合,当漏装所述内盖23时,缺少所述内盖防漏装结构挤压所述弹性件22,所述弹性件22不对所述钩扣件21形成外推力;当装上所述内盖23时,所述内盖防漏装结构挤压所述弹性件22,所述弹性件22上具有挤压力,对所述钩扣件21形成外推力。

煲盖2上设置内盖防漏装结构,使得未安装内盖23时,煲盖2和煲体1不能扣合,即可提示操作者未安装内盖23;安装内盖23时,内盖防漏装结构抵住煲盖2上的弹性件22,并挤压弹性件22,即可实现内盖23的安装;拆卸内盖23时,内盖防漏装结构离开煲盖2上的弹性件22,使得被挤压的弹性件22得到释放,实现内盖23的拆卸;内盖23的安装和拆卸更为便捷。

内盖防漏装结构包括:

扣接件211:与所述开启结构11形成连动,其顶部具有钩部;

卡接件212:可拆卸式限位在所述煲盖2上,其上部与所述弹性件22配合,其下部与所述扣接件211的钩部形成钩扣配合;

连接块24:设置在所述内盖23和卡接件212之间,一端用于承接所述内盖边缘26,另一端承接在所述卡接件212的台阶面上;

装上所述内盖23后,所述弹性件22上具有挤压力;盖合煲盖2时,所述扣接件211的钩部钩住所述卡接件212,所述开启结构11与所述钩扣件21钩扣;

漏装所述内盖23时,所述弹性件22处于自由状态,盖合煲盖2时,所述开启结构11与所述钩扣件21无法钩扣。

设有内盖防漏装结构,使得未安装内盖23时,煲盖2和煲体1不能扣合;内盖防漏装结构包括扣接件211、卡接件212和连接块24,扣接件211的钩部和卡接件212的下部形成钩扣,与开启结构11扣合,其结构简单,各零件配合连贯。

所述内盖边缘26与连接块24承接端的上部设有钩部,所述的钩部卡合在连接块24一端。内盖边缘26设有钩部,能够保证连接块24卡合在内盖边缘26,实现连接块24和内盖23的连接。

所述的连接块24与内盖边缘26上部的钩部卡合的一端设有凹槽241,所述内盖边缘26的钩部卡合在连接块24的凹槽241中。内盖边缘26的钩部卡合在连接块24的凹槽241中,能够保证连接块24牢固的卡合在内盖边缘26,实现连接块24和内盖23的固定连接。

所述内盖边缘26与连接块24承接端还设有台阶结构261,所述的连接块24承接在内盖边缘26的台阶结构261上。连接块24一端承接在卡接件212的台阶面上,与设置在内盖边缘26上部的钩部配合,实现连接块24的固定。

所述煲盖2上设有沟槽,所述弹性件22设置在沟槽中,所述弹性件22一端固定在沟槽底壁上,并沿沟槽运动。这一设置使得弹性件22沿着沟槽内壁移动,沟槽起到限位和固定弹性件22的作用。

所述沟槽底部设有凹槽件25,所述的凹槽件25抵在弹性件22的下部。凹槽件25设置在弹性件22的下部用于限定弹性件22的移动。

所述的弹性件22为弹簧件。弹簧件与其他弹性件22相比具有较好的刚度,其被压缩时提供与压缩方向相反的推力,其被拉伸时提供与拉伸方向相反的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