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60度无色差强化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929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360度无色差强化木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60度无色差强化木门,属于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具行业中,为了克服油漆门存在的气体残留和褪色等问题,市场上出现了免漆门。免漆门,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刷油漆的木门。目前市场上的免漆门实木复合门或模压门,最外面现有的免漆门包括框架和固定在框架上的免漆门板,免漆门板的基层为高密度板,在高密度板上采用PVC贴面真空吸塑加工工艺而成。在PVC贴面时,必须采用胶水来贴面,胶水中含有大量甲醛和苯等有毒物质,容易引起白血病和癌症等,对家居的人造成很大的危害。另外,PVC贴面表面还是会存在容易褪色、硬度低、容易出现划痕和易燃烧等缺点。

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513085U”公开了“一种免漆门面板”,“包括密度板层,密度板层的表面为凹凸形状,其特征是在密度板层上覆盖有三聚氰胺贴面板层”。在该专利公开的免漆门面板中,采用了密度板和三聚氰胺贴面相配合的技术,既克服了油漆门存在的气体残留问题,又不容易褪色,环保性能好,然而此类门板仅仅是解决木门面板的问题,却不能照顾到面板的侧边以及门的整体效果。市场上多数木门也是仅仅解决了木门中的某个组成部分的颜色和硬度问题,这样就造成了除了各个组成部分自身的各个部位存在色差之外,门扇、门套、门线之间相互存在一定的色差,严重影响了门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360度无色差强化木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60度无色差强化木门,包括门扇和门套,所述门扇包括面板和门框,门套包括门套板和装饰条,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扇和门套在安装后人眼可见的外表层均采用三聚氰胺板,且可见的角均为圆角;所述三聚氰胺板包括内层密度板和外层三聚氰胺纸;所述圆角的两个侧边的外层为同一张三聚氰胺纸。

门扇和门套在安装后人眼可见的外表层均采用三聚氰胺板,这使得门的整体颜色达到了统一。可见的角均为圆角且圆角的两个侧边的外层为同一张三聚氰胺纸,使得各个组件的正面和侧面的颜色也达到了统一,从而实现了强化木门的360度无色差。

进一步地,所述门套板包括挡门条、外门套、内门套、杉木板一和杉木板二;所述挡门条、外门套、内门套为三聚氰胺板;以贴有三聚氰胺纸的面为外表面,所述杉木板一和杉木板二并排粘接在内门套的内面上;所述外门套和挡门条又分别以内面为贴合面粘接在杉木板一和杉木板二的另一面上;在门套两端外门套和杉木板一的拼接处及挡门条和杉木板二的拼接处分别开有卡口一和卡口二;所述挡门条的另一端开有卡口三,所述卡口三内设有缓震橡胶条。

门套板按照上述拼接方式拼接,在安装之后,暴露在使用者眼下的就是外门套的正面和侧面、挡门条的正面和侧面;同时外门套的正面和侧面之间形成的角为圆角,其最外层的三聚氰胺纸为同一张纸弯折贴合而成,故外门套的正面和侧面保持了颜色的统一;挡门条的正面和侧面同外门套的正面和侧面。卡口一和卡口二均为用来套装门线的口,卡口三内的缓震橡胶条有助于减缓门扇在关合时产生了冲击力,较少了对门套的损害,同时降低了关门声音。

进一步地,门套的装饰条包括主板和和侧板;所述主板分为内层杉木板三和外层密度板,侧板为密度板;主板和侧板的在最外层上还贴有同一张三聚氰胺纸。

进一步地,所述门框内间隔铺设有桥洞力学板和两根方形钢管;所述方形钢管沿木门长度方向铺设,且对称分布在门框内;所述面板和门框之间、门板和桥洞力学板之间、门板和方形钢管之间均采用胶水粘接;所述胶水为尿氨酸和小麦粉的混合物。

采用桥洞力学板和两根方形钢管间隔铺设的方式,使得桥洞力学板和方形钢管之间相互配合,使得门板内的空间被填满,既提高了门板的强度,使得门板不容易变形和开裂。其次,采用尿氨酸和小麦粉的混合物来作为粘接的胶水,再通过热压机热处理粘合,使得各个结构之间的粘合强度非常高,不容易出现脱胶而导致某个结构脱落的现象,提高了门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门扇、门套、门线在安装后人眼可见的外表层均采用三聚氰胺板,这使得门的整体颜色达到了统一。可见的角均为圆角且圆角的两个侧边的外层为同一张三聚氰胺纸,使得各个组件的正面和侧面的颜色也达到了统一,从而实现了强化木门的360度无色差;桥洞力学板和方形钢管配合使用的方式大大地提高了门板的整体强度和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门扇、门套、门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门扇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门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门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门扇,2为门套,3为杉木板三,4为密度板,5为三聚氰胺纸,6为面板,7为门框,8为桥洞力学板,9为方形钢管,10为挡门条,11外门套,12为内门套,13为杉木板一,14为杉木板二,15为卡口一,16为卡口二,17为卡口三,18为缓震橡胶条,19为主板,20为侧板,21为基层密度板, 22为装饰条,23为门套板,a为外门套的正面和侧面形成的圆角,b为挡门条的正面和侧面形成的圆角,c为门线的主板和侧板形成的圆角,d为门线的主板的密度板和杉木板三形成的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包括门扇1和门套2,门套2包括门套板23和装饰条22。

门扇1和门套2在安装后人眼可见的外表层均采用三聚氰胺板,三聚氰胺板包括内层密度板4和外层三聚氰胺纸5。安装后人眼可见的角均为圆角,圆角的两个侧边的外层为同一张三聚氰胺纸5。

门扇1包括两块面板6和一个门框7。

面板6的外层为三聚氰胺板。采用三聚氰胺纸5贴合密度板4的方式来作为面板6的外层,直接摈弃了刷油漆而存在的气体残留、色彩不均匀等问题。

门框7为顺橡木拼接门框。顺橡木材料的使用提高了门框7的强度,增加了门整体结构的强度、安全度和使用寿命。门框7的侧边外围设有一层基层密度板21,在该基层密度板21外面贴合一层三聚氰胺板,使门框的侧边颜色与面板颜色保持一致。

门框7拼接完成后,使用胶水与其中一块面板6粘接在一起。该胶水为尿氨酸和小麦粉的混合物。

将已粘合好的面板6一面朝下放置,在门框7内间隔铺设桥洞力学板8和两根方形钢管9。方形钢管9沿木门长度方向铺设,且对称分布在门框7内。桥洞力学板8和方形钢管9之间相互配合,使得面板6内的空间被填满,既提高了面板6的强度,使得面板6不容易变形和开裂。

桥洞力学板8和方形钢管9铺设好后,再将另一块面板6盖在门框7上。

面板6和门框7之间、面板6和桥洞力学板8之间、面板6和方形钢管9之间均采用胶水粘接后,再通过热压机热压处理,各个结构之间的粘合强度非常高,不容易出现脱胶而导致某个结构脱落的现象,提高了面板6的使用寿命。

门套板23包括挡门条10、外门套11、内门套12、杉木板一13和杉木板二14。挡门条10、外门套11、内门套12为三聚氰胺板3。以贴有三聚氰胺纸5的面为外表面,杉木板一13和杉木板二14并排粘接在内门套12的内面上。外门套11和挡门条10又分别以内面为贴合面粘接在杉木板一13和杉木板二14的另一面上。按照这样的拼接方式拼接,在安装之后,暴露在使用者眼下的就是外门套11的正面和侧面、挡门条10的正面和侧面;同时外门套11的正面和侧面之间形成的角为圆角a,其最外层的三聚氰胺纸5为同一张纸弯折贴合而成,故外门套11的正面和侧面保持了颜色的统一;挡门条10的正面和侧面之间形成的角为圆角b,其最外层的三聚氰胺纸5为同一张纸弯折贴合而成,故挡门条10的正面和侧面保持了颜色的统一。

在门套2两端外门套11和杉木板一13的拼接处及挡门条10和杉木板二14的拼接处分别开有卡口一15和卡口二16。卡口一15和卡口二16均为用来套装装饰条22的卡口。

挡门条10的另一端开有卡口三17,卡口三17内设有缓震橡胶条18。缓震橡胶条18有助于减缓门扇1在关合时产生了冲击力,较少了对门套2的损害,同时降低了关门声音。

装饰条22包括主板19和侧板20两个部分。主板19分为内层杉木板三3和外层密度板4,侧板为密度板4。在主板19和侧板20的在最外层上还贴有同一张三聚氰胺纸5,主板与侧板之间形成圆角c,主板的密度板4和杉木板三3之间形成圆角d。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