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摇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2663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靠背摇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背摇椅。



背景技术:

现代的靠背摇椅(简称靠背椅)往往不能很好地调节靠背与踏脚的角度并将其锁住,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设置好的滑动锁定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很好地调节靠背与踏脚的角度并将其锁住的靠背摇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靠背摇椅,包括扶手(15)、支撑脚(2)、座垫(3)、靠背(11)、踏脚(12),靠背(11)、座垫(3)、踏脚(12)相互联接,座垫(3)上方装有扶手(15),扶手(15)下方装有支撑脚(2),其特征在于,扶手(15)下部设有管子(1),管子(1)上装有滑动锁定件(13),滑动锁定件(13)内设有齿条(4),齿条(4)直接装在管子(1)上。

所述的滑动锁定件(13),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4)、滑动件(5)、卡齿(7)、扳手(8),滑动件(5)上部有个中空的圆洞(10),中空的圆洞(10)下部一边的滑动件(5)内有个槽口(6),槽口(6)上放有卡齿(7),卡齿(7)中部上方有二排凸齿(9),二排凸齿(9)的宽度小于槽口(6)的宽度,卡齿(7)的底部宽度大于槽口(6)的宽度,(这样使得二排凸齿(9)能深入槽口(6)而卡齿(7)的底部不会进入槽口(6)),卡齿(7)下方的滑动件(5)内设有扳手(8),扳手(8)与卡齿(7)的接触部位为凸轮,(这样使得转动扳手(8)时能将卡齿(7)的二排凸齿(9)压入槽口(6)内),二排凸齿(9)的上方啮合有齿条(4)。

进一步,扳手(8)和滑动件(5)的相连接位置上设有活动螺丝孔,方便扳手(8)转动。

进一步,所述滑动件(5)的相连接位置的附近或其它位置上设有连接孔,方便滑动件(5)上连接靠背椅下部的支撑脚等部位上。

将齿条(4)安装在扶手下部的管子(1)上并将其中空的圆洞(10)套入管子(1)外,就能根据要求在扶手处定位,并可用扳手(8)锁住不移动。如将滑动件(5)连接在靠背椅下部的支撑脚等部位,就方便滑动件(5)将支撑脚定位并锁定位置,以便很好地在调节靠背与踏脚的角度后将其锁住。

本实用新型能很好地调节靠背与踏脚的角度并将其锁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锁定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件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卡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件仰视(除去卡齿和扳手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靠背摇椅,包括扶手(15)、支撑脚(2)、座垫(3)、靠背(11)、踏脚(12),靠背(11)、座垫(3)、踏脚(12)相互联接,座垫(3)上方装有扶手(15),扶手(15)下方装有支撑脚(2),其特征在于,扶手(15)下部设有管子(1),管子(1)上装有滑动锁定件(13),滑动锁定件(13)内设有齿条(4),齿条(4)直接装在管子(1)上。

所述的滑动锁定件(13),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4)、滑动件(5)、卡齿(7)、扳手(8),滑动件(5)上部有个中空的圆洞(10),中空的圆洞(10)下部一边的滑动件(5)内有个槽口(6),槽口(6)上放有卡齿(7),卡齿(7)中部上方有二排凸齿(9),二排凸齿(9)的宽度小于槽口(6)的宽度,卡齿(7)的底部宽度大于槽口(6)的宽度,(这样使得二排凸齿(9)能深入槽口(6)而卡齿(7)的底部不会进入槽口(6)),卡齿(7)下方的滑动件(5)内设有扳手(8),扳手(8)与卡齿(7)的接触部位为凸轮,(这样使得转动扳手(8)时能将卡齿(7)的二排凸齿(9)压入槽口(6)内),二排凸齿(9)的上方啮合有齿条(4)。扳手(8)和滑动件(5)的相连接位置上设有活动螺丝孔,方便扳手(8)转动。所述滑动件(5)的相连接位置的附近或其它位置上设有连接孔,方便滑动件(5)上连接靠背椅下部的支撑脚等部位上。

将齿条(4)安装在扶手下部的管子(1)上并将其中空的圆洞(10)套入管子(1)外,就能根据要求在扶手处定位,并可用扳手(8)锁住不移动。如将滑动件(5)连接在靠背椅下部的支撑脚等部位,就方便滑动件(5)将支撑脚定位并锁定位置,以便很好地在调节靠背与踏脚的角度后将其锁住。

本实用新型能很好地调节靠背与踏脚的角度并将其锁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