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人体工程学运动特征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2274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具有人体工程学运动特征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2015年6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2/173,388的权益,该申请通过引用而被全部纳入本文。

本专利申请涉及座椅。特别地,本专利申请涉及具有人体工程学运动特征的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通常被设计成在两个位置(例如在座位底板区域和沿着靠背)处支撑用户。一些座椅也被设计为在腰部区域为用户提供支撑。座位靠背(包括腰部支撑件)和座位底板是当用户坐在座椅上时座椅的与用户的身体接触的部件。

简单的软垫座位、波形软垫座椅和工程透气网状座位也已经被开发出来,以为用户提供舒适度和支撑。一些座椅还包括过多的调节件,该调节件使用户可以将座位调节到最佳的姿势位置。例如,人体工程学座椅可以针对每个用户被调节到最佳位置。

而且,座椅通常基于长达数十年的“人体工程学”理论而设计。这些理论通常试图使用户处于停滞的(即,静止的)正确的姿势位置。最近,在固定位置处坐太长时间的概念,无论姿势位置如何正确,都被认为是不健康的。

另外,研究人员对在工作场所环境中的非传统的人体工程学座位也感兴趣。这些产品通常基于座位而不是座椅。例如,非传统的人体工程学座位可以包括从基部枢转的凳子,或者形状像蘑菇头或马鞍的凳子。每一个非传统的人体工程学座位都是基于运动的自由的某种观察,与静止的经典人体工程学设计相反。由于它们不寻常的设计或者这些类型的座位装置可能产生的附加问题,所以它们还没有被广泛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座椅。座椅包括座位底板构件;运动支撑框架;以及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所述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座位底板构件和所述运动支撑框架,所述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被构造为以浮动方式支撑所述座位底板构件以用于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的在水平就座平面中的至少一个自由度上的动态运动。

在本专利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座椅。座椅包括座位基部构件,座位靠背构件,座位基部支撑构件和悬挂组件。所述悬挂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座位基部构件和所述座位基部支撑构件,并被构造成以悬挂的方式支撑座位基部构件以用于相对于所述基部支撑构件的在水平就座平面中的至少一个自由度中的动态运动。

在本专利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座椅。座椅包括座位底板构件、具有腰部支撑构件的座位靠背构件、腰部支撑组件和致动器。腰部支撑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腰部支撑构件,并被构造成用于使腰部支撑构件相对于座位底板构件和座位靠背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腰部支撑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腰部支撑构件相对于座位靠背构件在朝向坐着的用户的下背部的方向向前定位,以使用户能够向前就座在座位底板构件上、同时与腰部支撑构件接合。致动器被构造成操作腰部支撑组件以用于腰部支撑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

在本专利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座椅。座椅包括座位底板构件和可操作地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的人体工程学位置传感器装置。传感器装置被构造成感测坐在座位底板构件上的用户的位置,用于输出数据以确定用户相较于预定就座位置如何就座。

在本专利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座椅。该座椅包括座位底板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的人体工程学位置传感器装置以及具有处理器的显示装置。传感器装置被构造为感测坐在座位底板构件上的用户的位置以用于输出数据。处理器被构造为接收来自传感器装置的数据,将接收的数据与预定的目标就座位置进行比较,并向用户显示该比较的指示。

根据以下详细描述,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本专利申请的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照附图示出了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对应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悬挂座位底板的座椅的正视图,该座椅允许座位底板的全方向运动;

图2示出了图1的座椅的左视图;

图3a和3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当座椅的座位底板或座位基部构件分别处于左侧位置和右侧位置时座椅的正视图;

图3c和3d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当座位基部构件处于中心位置时的座椅的局部近前正视图;

图3e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当座位基部构件处于右侧位置时的座椅的局部近前正视图;

图4a和图4e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当座位基部构件处于后方位置时的座椅的左视图,并且图4b和图4f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当座位基部构件处于前方位置时的座椅的左视图;

图4c和4d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当座位基部构件分别地处于后方位置和前方位置时座椅的局部近视左视图;

图5a和图5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当座位基部构件处于侧向倾斜或成角度(分别在左侧向下和在右侧向下)的位置时座椅的正视图;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当座位基部构件处于从前向后倾斜或成角度(分别在背/后侧向下和在前侧向下)的位置时座椅的左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悬挂组件的部分和接附到悬挂组件的该部分的座位基部构件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座椅的一些部分;

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性座椅的透视图,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座椅的一些部分;

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座椅的透视图,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座椅的一些部分;

图10a-10c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闩锁或棘轮组件的视图,闩锁或棘轮组件用于控制悬挂座椅的座位基部构件的悬挂构件的长度;

图10d-10g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用于延长或缩短座椅的悬挂构件的示例性驱动组件的视图;

图10h-10j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座椅的座位基部构件的移动的示例性运动限制器组件的视图;

图10k至图10n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具有用于运动限制器组件中的细长开口的盘及其各种构造的视图;

图10p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具有将座位基部构件联接到座位靠背构件或支撑框架构件的相互作用元件的座椅的左视图;

图10q和10r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的左视图,座椅具有分别处于闩锁和解锁构造的示例性座位基部构件闩锁机构;

图10s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当用户坐在斜倚位置时座椅的左视图,其中示例性座位基部构件闩锁机构处于闩锁构造中。

图1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具有可移动的腰部支撑构件的座椅的正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座椅的左视图;

图13a和13d示出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座椅的左视图,其中腰部支撑构件处于第一位置,图13b示出座椅的左视图,其中腰部支撑构件处于中间位置,以及图13c和13e示出了座椅的左视图,其中腰部支撑构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14a-c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被构造为使腰部支撑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系统的视图;

图15和图1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具有可移动的腰部支撑构件的示例性座椅的透视图,其中图15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腰部支撑构件,图16示出了处于第二位置的腰部支撑构件;

图17和18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当座位基部构件分别地处于后方位置和前方位置并且腰部支撑构件与座位基部构件一起移动时座椅的左视图;

图19,20,21和2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示例性座椅的透视图,后视图,左侧图和正视图;

图23,24,25和2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和前视图,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座椅的一些部分;

图27和图2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实施例的具有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装置的座椅的正视图和左视图;

图29和图3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实施例的具有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装置的座椅的左视图;

图31和图32示出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与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装置一起使用的传感器系统;

图33-3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具有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装置和传感器系统的传感器场的座椅的左视图;

图36和37示出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与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装置一起使用的指示器系统;

图3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座椅的透视图,该座椅被构造成允许其座位底板构件的全方向运动;

图39示出了图38的座椅的左视图;

图40示出了图38的座椅的座位底板构件的分解图。

图41示出了图38的座椅的座位底板构件的装配视图。

图42示出了图38的座椅的座位底板构件的前部的局部底部平面图。

图43示出了图38的座椅的座位底板构件的后部的局部透视图。

图44和45示出了图38的座椅的座位靠背构件的正视图和后视图;

图46和47示出了图38的座椅和用于座椅的座位底板闩锁组件的局部横截面侧视图,其中座位底板闩锁组件在图46中处于解锁构造、在图47中处于闩锁构造;

图48和图49示出了图38的座椅的局部侧视透视图,其中座位底板闩锁组件在图48中处于解锁构造、在图49中处于闩锁构造;

图50和图51示出了图38的座椅的局部后部视透视图,其中座位底板闩锁组件在图50中处于解锁构造并且在图51中处于闩锁构造;

图5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座位底板闩锁组件的分解图;

图5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座位底板闩锁组件的剖视图,其中座位底板闩锁组件被示出处于闩锁和解锁构造,并且座椅的一些部分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

图53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座位底板闩锁组件的局部后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座椅的一些部分;

图54-5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各个实施例的座位底板闩锁组件的局部透视图;

图5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可调节扶手组件的透视图,其中扶手处于其升高构造;

图58示出了可调节扶手组件的另一透视图,其中扶手处于在其升高构造和降低构造之间的中间构造;

图59示出了可调节扶手组件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中扶手处于其降低构造;

图6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可调节扶手组件的装配视图;

图6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可调节扶手组件的分解图;

图6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可调节扶手组件的侧视图,其中扶手被示出处于其升高构造,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座椅的一些部分;

图63示出了图62的可调节扶手组件的侧视图,其中扶手处于其降低构造;

图64和图65示出了现有技术倾斜机构和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的倾斜机构;

图6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座椅的倾斜机构的单个调节机构;并且

图67(a)-67(e)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实施例的座椅的运动支撑构件的各种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具有人体工程学运动特征的座椅10。例如,座椅10包括悬挂的座位底板12,其允许座位底板12的多方向运动。座位底板12的构造提供多个最佳位置,允许用户切换到次级初级就座位置或者被促使移动,通过不断变化的就座位置(例如,图3a,3b,4a,4b,5a,5b,6a和6b)而转变。动态运动的这种促使允许用户在坐下时不会停滞,同时仍然被座椅10适当地支撑。座椅10还可以包括可移动的腰部支撑构件22,当被致动(手动或自动)时,该腰部支撑构件22向前移动,允许用户坐在座位底板12上更向前的位置。研究表明,因为该向前就座位置允许用户以更加警觉的姿势并且以脚平放在地板位置上的状态就座,所以向前就座位置是有利的。当用户处于该向前就座位置时,可移动的腰部支撑构件22向用户的下背部提供支撑。

图1和图2示出了座椅10,座椅10包括座位基部构件或座位底板12,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悬挂组件16和致动器18。本专利申请涉及就座产品,例如,座椅,办公椅和/或人体工程学座椅。

座椅10可以包括座位靠背构件20,以用于在坐在座椅10中时支撑用户的背部。座位靠背构件20可以在法向的竖直位置和多个向后(相对于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或基部组件30)的倾斜位置之间移动(可枢转或可倾斜)。多个向后倾斜位置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座位靠背构件20的不同的倾斜度。用户可以根据他/她自己的舒适要求来选择座位靠背构件20的倾斜度。座椅10可以包括闩锁机构,该闩锁机构可以将座位靠背构件20可释放地闩锁在法向竖直位置或向后倾斜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处。座位靠背构件20可以包括腰部支撑构件22,以用于在坐在座椅10中时支撑用户的腰部区域。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靠背构件20和/或腰部支撑构件22是可选的。

座椅10可以包括基部组件30,该基部组件30包括直立的支撑柱构件32和从直立的支撑柱构件32的下部33径向延伸的多个基部构件34。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基部组件30包括五个基部构件34(即,腿部)。然而,只要基部构件的数量足以为座椅10提供稳定性,则基部构件34的数量就可以变化。多个基部构件34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位于其自由端部35处的脚轮36,以便于座椅10沿着表面(例如,地板或地面)的运动。基部组件30的构造和设计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将座椅稳定地支撑在表面上的设计。在一个实施例中,脚轮36是可选的。

座椅10可以可选地包括头枕38。在一个实施例中,头枕38可以定位在座位靠背构件20的上方。头枕38的角度和高度都可以调节。例如,头枕38可被构造成以一定角度,向上和/或向下、向前、向后移动以支撑用户的头部(当用户坐在座椅10中时)。座椅10可以可选地包括一对扶手40。扶手40位于座椅10的侧面。扶手40的高度可以被调节,从而调节扶手40的高度被调节以支撑用户的手臂。在一个实施例中,扶手40可以是静止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扶手40可以在水平使用(扶手)位置(如图1和2所示)和竖直存放(即与座位靠背构件20平齐)位置之间移动或枢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头枕38和扶手40可以被安装衬垫(具有变化的坚固性和轮廓)以分别为用户的头部,颈部和手臂提供增加的舒适度。头枕38和扶手40可以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以分别为用户的颈部,头部和手臂提供舒适度和支撑。头枕38和扶手40可以包括简单的衬垫材料,波状衬垫材料和工程透气网状材料,以进一步分别为用户的颈部,头部和手臂提供舒适度和支撑。

座椅10可以包括高度调节机构42,高度调节机构42被构造成用于调节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相对于地板的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机构42可以包括用于调节座位基部构件13相对于地板的竖直高度的液压机构,气动机构,加压气体机构或机械机构(例如螺杆轴组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机构42包括气缸组件(即充气活塞)。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相对于地板的高度的调节也调节座位基部构件12离地面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可以包括倾斜调节机构70,倾斜调节机构70被构造成调节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相对于基部组件30的倾斜。在一个实施例中,倾斜调节机构70是转动倾斜机构,该转动倾斜机构使用可调节的扭转弹簧来调节座位底板或基部构件12的倾斜。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高度调节机构42包括高度调节杆或按钮44,以用于调节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离地板的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可以包括用于调节座位靠背构件20和/或座位基部构件12的倾斜的一个或多个倾斜调节杆或按钮46。调节按钮或杆可以容易地被坐在座椅10中的用户致动以操作高度调节机构42和/或倾斜调节机构70。

座椅可以包括靠背斜倚弹簧80(如图12中清楚示出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靠背斜倚弹簧80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在座位靠背构件20和调节机构42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靠背斜倚弹簧80可以被构造成向座位靠背构件20的斜倚(可倾斜)运动提供阻力。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靠背构件20可以连接到支撑框架构件82。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框架构件82可具有中空管状横截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框架构件82至少部分地沿着座位靠背构件20(在其后方)以及至少部分地沿着座位基部构件12(在其下方)延伸。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框架构件82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到气缸42。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靠背构件20和/或腰部支撑构件22相对于座位基部构件12的高度可以沿着支撑框架构件82竖直地调节。例如,滑架或类似机构102和104可以分别定位在座位靠背构件20和腰部支撑构件22的后表面106和108上。滑架或类似机构102和104被构造成沿支撑框架构件82上下滑动以分别调节座位靠背构件20和腰部支撑构件22的高度。

座位基部构件12可以是被构造成支撑坐在座椅10中的用户的重量的基本上刚性的结构构件。座位基部构件12被构造成在坐在座椅10中时支撑用户的大腿和臀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的示例性座椅中所示,座位基部构件12和座位靠背构件20(以及腰部支撑构件22)可以包括简单的衬垫材料或波状衬垫材料。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构件12和座位靠背构件20(以及腰部支撑构件22)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外围框架构件和工程(轮廓成形)透气网状(例如弹性体)材料,如图9的示例性座椅中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离地板的竖直高度和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相对于基部组件30的倾斜角度可由用户调节。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也可以被构造成相对于基部组件30转动以允许用户在坐在座椅10中时转向/转动。

参考图7(下部),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可以是悬挂组件的一部分,并且可以被称为悬挂框架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可以包括两个大致为u形的构件72和74,它们通过两个横向构件76和78相互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横向构件76和78是可选的,如在图8的示例性悬挂组件中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的两个大致u形构件72和74以及两个横向构件76和78被构造成支撑其上的座位基部构件12。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可以定位在基部组件30上。

悬挂组件16可操作地连接到座位基部构件12和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参照图7-10,悬挂组件16包括第一悬挂构件48,第二悬挂构件50和可选的运动限制器组件60。座位基部构件12被构造和布置成由第一悬挂构件48、第二悬挂构件50和运动限制器组件60悬挂。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60是将座位基部构件偏压到中心(或中心位置)的定心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悬挂构件48可以包括互连以充当一个悬挂构件的两个悬挂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悬挂构件50可以包括互连以用作一个悬挂构件的两个悬挂构件。例如,第一悬挂构件48的两个悬挂构件和第二悬挂构件50的两个悬挂构件被构造为用作四个单独的悬挂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四个悬挂构件可以是接附或连接至座位底板框架14的线缆的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悬挂构件50可以接附到框架构件74。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构件74可以可选地接附到座位靠背构件20。例如,当框架构件74接附到座位靠背构件20时,框架构件74可以被构造成具有敞开的u形构造,以具有几乎或基本平坦的构造。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构件74可从座椅10完全去除,并且第二悬挂构件50可以直接悬挂到座位靠背构件20(例如,使用简单的硬件)。

参考图10a-10g,悬挂组件16还可以包括驱动系统500,驱动系统500可操作地连接到致动器18,第一悬挂构件48和第二悬挂构件50,使得致动器18的由用户进行的致动操作驱动系统500以控制第一悬挂构件48和第二悬挂构件50。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系统500可以包括弹簧和滑轮系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a-10g所示,驱动系统500包括滑轮或凸轮502、弹簧504以及棘轮组件506。弹簧504可以是扭转弹簧,扭转弹簧被构造成抑制凸轮或滑轮502的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弹簧504是可选的。

棘轮组件506可以被构造成将线缆或悬挂构件48或50的长度闩锁在期望的位置直到被释放。例如,参考图10a-c,棘轮组件506可以包括棘轮508和闩锁棘爪512。棘轮508被构造成可以与滑轮502一起转动并且接附到滑轮502,并且包括棘轮齿510。闩锁棘爪512包括闩锁表面514和枢转点516,闩锁棘爪512在枢转点516上枢转以与棘轮508接合。闩锁表面514适于与棘轮508的棘轮齿510接合。图10a示出闩锁棘爪512的闩锁表面514与棘轮508的棘轮齿510接合,以防止或阻止棘轮508和滑轮502的转动。在该位置,棘轮组件506被构造成将线缆或悬挂构件48或50的长度闩锁在期望位置处。

当用户移动悬挂的座位基部构件12时,通过转动其上缠绕有悬挂构件48或50的滑轮502来使其上悬挂有座位基部构件12的悬挂构件48或50延长(或缩短)。也就是说,悬挂构件48或50被缠绕在滑轮502上,并且当悬挂构件48或50被拉动时,滑轮502被转动。滑轮502的转动引起接附到其上的棘轮508的转动。该运动使得棘爪512远离棘轮508枢转,使闩锁棘爪512从棘轮齿510脱离,并允许滑轮502(和接附于其上的棘轮508)沿着箭头cc的方向自由地转动。图10b示出了在滑轮502(和接附到其上的棘轮508)自由转动期间的棘轮组件506。一旦达到座位基部构件12的期望位置(并且不存在线缆的进一步延长和/或滑轮502的转动),棘爪512被构造成枢转返回到与棘轮齿510接合,以便防止或阻止棘轮508和滑轮502的转动,如图10c所示。

参考图10d-10g,转动凸轮或滑轮502被构造成延长或缩短悬挂座位基部构件12的线缆或悬挂构件48或50。图10e示出了如箭头w所示的缠绕方向,线缆或悬挂构件48或50在缠绕方向上被缠绕以从其上去除松弛。图10f示出了如箭头uw所示的展开方向,在展开方向,线缆或悬挂构件48或50被展开以允许调节座位基部构件12。

致动器18可以包括用户输入装置,例如刻度盘,操纵杆,滑动件,开关和/或按钮。致动器18可以是机械致动器或机电致动器。致动器可以是由坐在座椅10中的用户执行的手动调节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单个致动器可以被构造为控制第一悬挂构件48和第二悬挂构件5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致动器可以被使用,其中每个被构造成控制第一悬挂构件48和第二悬挂构件50中的每一个的每一侧。

参考图7-10,第一悬挂构件48设置在座椅10的前方位置f处,并且第二悬挂构件50设置在座椅10的后方位置r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悬挂构件48可以包括第一悬挂基部构件52和位于第一悬挂基部构件52的端部处的两个线缆或联接构件5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两个联接构件54直接接附到座位底板框架14,则第一悬挂基部构件52可以可选地被去除。类似地,第二悬挂构件50可以包括第二悬挂基部构件56和位于第二悬挂基部构件56的端部处的两个线缆或联接构件5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两个联接构件58直接接附到座位底板框架14,则第二悬挂基部构件56可以可选地被去除。联接构件或线缆构件中的每一个的一个端部连接到驱动系统500,并且联接构件或线缆构件的另一端部连接到相应的悬挂基部构件。悬挂基部构件可以被构造成支撑其上的座位基部构件12。

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是可调节的自动定心机构。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是多方向运动限制器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到致动器18,使得当致动器18被用户致动时,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被收紧或松开以控制座位基部构件12的运动。

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被构造成允许座位基部构件12从几乎不移动的位置/状态(如图3c和3d所示)移动到更自由的不受控制的运动,以及它们之间(如图3a,3b,4a和4b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的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连接或组装到座位基部构件12。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被构造成使得用户能够收紧或松开限制器组件60,以便控制座位基部构件12的运动。例如,通过收紧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减小座位基部构件12的运动范围,或者可以增加回到中心的返回力。在一个实施例中,除了当运动限制器组件60被接合时,座位基部构件12可以无阻力地自由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60被构造成提供一些阻力,使得需要更多的力来将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离开其中心位置。

图10h-10j示出了用于控制座位基部构件12的运动的示例性运动限制器组件60的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包括在一个端部处接附到座位基部构件12的基部的线缆602,其通过孔眼604被引导至线轴或卷轴606。在一个实施例中,线缆602是挠性的弹性体构件,该挠性的弹性体构件(利用或不利用扭转弹簧)在它的另一端接附至线轴606。线轴606被构造成转动并缩短线缆604的长度,从而限制座位基部构件12在所有方向上的被允许的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线轴606可以具有扭转弹簧,以抑制到达座位基部构件12的被允许的移动的极限的冲击。图10h和图10i示出了具有一些松弛以提供座位基部构件12的运动的线缆602。图10j示出了线缆602被拉紧以提供座位基部构件12的有限的运动或不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孔眼604可以具有成形构造,成形构造被构造成被调节以限制座位基部构件12的运动(向前和向后,或向右和向左)。例如,如图10k-10n所示,孔眼604可以包括具有细长开口612,614的盘608,610。即,孔眼604可以由围绕细长中心开口612,614转动的堆叠盘形状608,610构造而成,从而允许线缆602根据细长开口612,614的定向以有限或自由的布置移动。开口612,614被定向成产生控制孔621以限制线缆602的运动。图10m和10n示出了细长开口612,614的两个不同的定向,细长开口612,614提供两个不同的控制孔621以限制线缆602的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被构造成将座位基部构件12的运动限制成向前和向后运动或侧向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被构造成将座位基部构件12闩锁到位(例如,取决于用户如何接合运动限制器)。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被构造成限制座位基部构件12的在前后或侧向方向上的运动。

如图3c所示,运动限制器组件60处于第一构造,以将座位基部构件12支撑在其几乎不移动的位置/状态下。当致动器18被用户致动时,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被操作以从该第一构造(图3c)移动到如图3a,3b,3e和4a-4d所示的第二构造。图3d示出了处于其第一构造与其第二构造之间的中间位置的运动限制器组件60。

致动器18可以被构造成操作悬挂组件16,以用于座位基部构件12相对于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沿三个相互垂直的轴线(即,x,y和z轴线)的平移或线性移动和/或座位基部构件12相对于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沿着相同的三个相互垂直的轴线(即,x,y和z轴线)的转动运动。也就是说,致动器18可以被构造成操作悬挂组件16,以提供座位基部构件12相对于座位基部支撑构件14在至少三个自由度上的运动。

平移运动或位移通常是指沿这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线的线性运动或位移。例如,沿着x轴的平移运动通常是指在水平就座平面中的向前和向后运动。沿着y轴的平移运动通常指的是在水平就座平面内从左到右的侧向运动。沿z轴的平移运动通常是指垂直于水平就座平面的上下运动。

转动运动或位移通常是指围绕这些相同的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的转动。绕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的转动通常被称为偏航(z轴),俯仰(y轴)和滚动(x轴)。例如,围绕x轴的转动运动通常是指左侧或右侧的倾斜运动。围绕y轴的转动运动通常是指向前或(向后)朝后倾斜的运动。围绕z轴的转动运动通常是指左转或右转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构件12可以具有至少三个自由度。自由度通常是指座位基部构件12在三维空间中的自由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三个自由度可以包括座位基部构件12沿这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的三个平移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三个自由度包括座位基部构件12在x轴上的向前和向后运动,座位基部构件12在z轴上的向上和向下运动,和座位基部构件12在y轴上的侧向(左右)运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三个自由度可以包括座位基部构件12沿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中的两个(即,x和y轴)的两个平移运动以及座位基部构件12围绕相同的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中的一个(即,z轴)的一个转动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构件12可以具有至少四个自由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四个自由度可以包括座位基部构件12沿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中的两个的两个平移运动以及座位基部构件12围绕相同的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中的两个的两个转动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至少四个自由度可以包括座位基部构件12沿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的三个平移运动以及座位基部构件12围绕相同的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中的一个的一个转动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至少四个自由度可以包括座位基部构件围绕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的三个转动运动以及座位基部构件12沿着相同的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中的一个的一个平移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构件12可以具有至少五个自由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五个自由度可以包括座位基部构件12沿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中的两个的两个平移运动以及座位基部构件12围绕相同的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中的三个的三个转动运动。在另一实施例中,至少五个自由度可以包括座位基部构件12沿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的三个平移运动以及座位基部构件12围绕相同的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中的两个的两个转动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构件12可以具有六个自由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六个自由度可以包括座位基部构件12沿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的三个平移运动以及座位基部构件12围绕相同的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中的三个的三个转动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构件12可以具有由悬挂组件提供的五个自由度(包括座位基部构件围绕三个相互垂直的x,y和z轴的三个转动运动以及座位基部构件沿着相互垂直的x和y轴的两个平移运动),并且可以具有由缸提供的竖直调节。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构件12可以具有由悬挂组件提供的四个自由度(包括座位基部构件围绕两个相互垂直的x和y轴的两个转动运动以及座位基部构件12沿着两个相互垂直的x和y轴的两个平移运动),并且可以具有由缸提供的竖直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致动器18被用户致动时,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被操作以控制座位基部构件12相对于座位靠背支撑构件14的运动。例如,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被构造成允许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如图4a,4c和4e所示的后方位置,并移动到如图4b,4d和4f所示的前方位置。悬挂的座位底板12允许用户或人802向前晃动至更加警觉和主动的位置或移动位置。座位基部构件/底板12动态地移动的能力允许用户动态地改变他/她在座椅10中的身体定位,这与具有用于座位底板的静态固定位置的座椅相反。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被构造成允许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如图3a所示的左侧位置和如图3b和3e所示的右侧位置。如图3a,3b,3e和4a-4d所示,当运动限制器组件60将座位基部构件12支撑在前方,后方,左侧或右侧位置中的一处时,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在其延伸(成角度的和挠性的)构造中。运动限制器组件60可以被构造成在上述定位之一中将座位基部构件12闩锁到位。

当用户致动致动器18时,致动器18可以操作悬挂组件的驱动系统500,以收紧或松开悬挂组件的线缆或联接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收紧线缆或联接构件也可以被称为线缆或联接构件的缩短,并且松开线缆或联接构件也可以被称为线缆或联接构件的延长。

当悬挂组件的驱动系统500收紧第二悬挂构件50的线缆或联接构件并松开第一悬挂构件48的线缆或联接构件时,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向前倾斜位置,如图6b所示。当驱动系统500保持第二悬挂构件50的线缆或联接构件不变或相同并松开第一悬挂构件48的线缆或联接构件时,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向前倾斜位置,如图6b所示。当驱动系统500收紧第二悬挂构件50的线缆或联接构件并维持第一悬挂构件48的线缆或联接构件两者不变或相同时,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如图6b所示的向前倾斜位置。

当驱动系统500收紧第一悬挂构件48的线缆或联接构件并松开第二悬挂构件50的线缆或联接构件时,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如图6a所示的向后倾斜位置。当驱动系统500保持第一悬挂构件48的线缆或联接构件不变或相同并且松开第二悬挂部件50的线缆或联接构件时,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如图6a所示的向后倾斜位置。当驱动系统500收紧第一悬挂构件48的线缆或联接构件并保持第二悬挂构件50的线缆或联接构件不变或相同时,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如图6a所示的向后倾斜位置。

当驱动系统500收紧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右侧线缆或联接构件并且松开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左侧线缆或联接构件时,如图5a所示,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左侧倾斜位置。当驱动系统500保持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右侧线缆或联接构件不变或相同,并且松开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左侧线缆或联接构件时,如图5a所示,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左侧倾斜位置。当驱动系统500收紧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右侧线缆或联接构件并且保持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左侧线缆或联接构件不变或相同时,如图5a所示,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左侧倾斜位置。

当驱动系统500收紧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左侧线缆或联接构件并且松开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右侧线缆或联接构件时,如图5b所示,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右侧倾斜位置。当驱动系统500保持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左侧线缆或联接构件不变或相同并且松开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右侧线缆或联接构件时,如图5b所示,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右侧倾斜位置。当驱动系统500收紧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左侧线缆或联接构件并且保持第二悬挂构件50和第一悬挂构件48的右侧线缆或联接构件不变或相同时,如图5b所示,座位基部构件12移动到右侧倾斜位置。致动器18和驱动系统500是可选的并且不需要被包括在本专利申请的所有实施例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腰部支撑构件22可操作地连接到座位基部构件12,以便使腰部支撑构件22与座位基部构件12一起移动。也就是说,如果需要,腰部支撑部22可以被构造成可以与悬挂的多方向座位基部构件12一起移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腰部支撑构件22未可操作地连接到座位基部构件12,使得腰部支撑构件22不会与座位基部构件12一起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方向座位基部构件12可以连接到座位靠背构件20,使得座位基部构件12随着座位靠背构件20向后斜倚而移动。例如,座椅10可以包括如图10p所示的相互作用元件702,以将多方向座位基部构件12联接到座位靠背构件20或支撑框架构件82。在一个实施例中,相互作用元件702可以包括构件704和706,构件704和706可以作为一个构件一起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构件704和706可以是挠性构件或线缆的形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多方向座位基部构件12可以不连接到座位靠背构件20。

座椅10可以包括控制和调节机构,该控制和调节机构可以被构造成调节座位基部构件12到其法向的中心位置(如图3c和3d所示)的返回。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和调节机构可以被构造为调节悬挂组件以用于从前到后(俯仰)和横向(滚动)定位。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和调节机构可以被构造成当致动器被用户致动时接收来自致动器18的信号。响应于该信号,控制和调节机构可以被构造成操作悬挂组件以移动座位基部构件12。

图10q和10r分别示出处于闩锁和解锁构造的座位基部构件闩锁机构902的视图。当处于闩锁构造时,座位基部构件12不移动,被闩锁并且不提供任何运动。当处于解锁构造时,座位基部构件12提供座位基部构件12在所有方向上的自由不受控制的运动(除了当运动限制器组件60被接合时)。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构件闩锁机构902包括闩锁构件904和闩锁表面906。闩锁构件904可以被弹簧偏压并且可以是销构件的形式。闩锁表面906可以设置在座位基部构件12上,并且可以是凹口、狭槽或开口的形式。当座位基部构件闩锁机构902处于解锁构造时,抵靠闩锁构件904的力使得闩锁构件904缩回并压缩弹簧。当(压缩)力被释放(通过用户致动按钮910)时,弹簧的(扩张)力使得闩锁构件604被向外推动以与闩锁表面906接合,从而将座位基部构件12闩锁在闩锁构造中。

图10s示出当用户坐在斜倚位置(当用户的背部与座位靠背构件接合时)时处于闩锁构造的座位基部构件闩锁机构902的视图。当用户坐在前方位置而不将他/她的背接合至座位靠背构件上时,座位基部构件12在解锁构造中提供了完全的座位底板运动。

可以设想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靠背构件20和/或腰部支撑件22可以从座椅10上完全去除,以向用户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先进的或运动的就座体验。在这样的实施例中,用户被提供具有自由移动的座位底板12并且没有座位靠背或扶手的座位装置。例如,座位装置可以包括凳式座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可以提供一种构造,其中用户可以抬起座椅10的扶手40或者用户可以向下或向外移动扶手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扶手40可以从座椅10完全去除。

参照图11和图12,座椅10可以包括腰部支撑组件24,该腰部支撑组件24可操作地连接到腰部支撑构件22,并且被构造成用于使腰部支撑构件22相对于座位基部构件12和座位靠背构件20在第一位置(如图12所示)和第二位置(如图13c和13e所示)之间移动。也就是说,当被(手动和自动地)致动时,腰部支撑组件24被构造成向前移动腰部支撑构件22,从而允许用户坐在座位基部构件12上的更向前的位置,同时由腰部支撑构件22支撑。

当腰部支撑构件22处于第二位置时,腰部支撑构件22相对于座位靠背构件20沿朝向坐着的用户的下背部的方向向前定位,以使得用户802能够在座位基部构件12上向前就坐,如图13e所示。致动器18′可以被构造成操作腰部支撑组件24,以使腰部支撑构件2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12,13a和13d所示,第一位置是当用户802正常就座(用户的背部由座位靠背构件20支撑)在座位基部构件12上时腰部支撑构件22的初始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位置是当用户802在座位基部构件12上向前就座时腰部支撑构件22的位置。向前或第二位置可以被设置(保存在座椅10的存储装置中),以允许用户802重复地获得最优选的位置。向前或第二位置允许用户802以更加警觉的位置和脚平放在地板上的位置就坐。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b所示,腰部支撑构件22可以被构造成沿箭头m的方向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腰部支撑构件22可以具有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腰部支撑构件22可以具有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多个中间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基部构件12首先被调节并闩锁在期望的位置。然后可以移动或调节腰部支撑构件22以在无论用户802决定坐在座位基部构件12上的任何地方都满足用户802。

腰部支撑组件24可以包括气动、弹簧或机动的致动装置86。在所示实施例中,腰部支撑组件24包括气动致动装置86。在一个实施例中,腰部支撑组件24还可包括腰部支撑框架构件84。在一个实施例中,腰部支撑框架构件84可以具有中空的管状横截面构造。腰部支撑框架构件84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到致动装置86和腰部支撑构件22,使得当用户802致动致动器18′时,致动器18′操作气动致动装置86以经由腰部支撑框架构件84在移动腰部支撑件构件22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腰部支撑件构件22。

图17和18示出了当座位基部构件12分别处于后方位置和前方位置并且腰部支撑构件22与座位基部构件12一起移动时座椅10的左视图。这种构造允许用户802向前晃动到更警觉和主动的位置或移动的位置。

参考图14a-c,座椅10可以包括线性引导组件90,线性引导组件90包括夹套94和线性滑动构件96。夹套可以适于由线性滑动构件携载,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线性滑动构件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行程限制可调节夹套在图14a-c中示出。

图14a示出了在给定位置处停止线性滑动构件96的夹套94。图14b示出了杆和弹簧组件92,杆和弹簧组件92允许销构件98缩回,以允许线性滑动构件96移动到第二位置。图14c示出了杆和弹簧组件92,杆和弹簧组件92允许销构件98缩回,以允许线性滑动构件96移动到第三位置。

座椅10还包括存储器装置,存储器装置允许用户决定哪个位置是其相对于座位基部构件12的最佳(腰部支撑构件)位置。一旦用户处于其最佳(腰部支撑构件)位置和接合力时,用户(通过机械,气动或机电装置)按压杆以接合设定的止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行程限制和接合范围可由用户调节和限定。一旦腰部支撑构件24处于用户优选或期望的(腰部支撑构件)位置,则夹套可以被闩锁到线性滑动构件上,使得单元在被激活时返回到同一位置。可以根据使用的夹套的数量以及通过添加机械(例如,杆和弹簧致动组件92)或机电(例如,螺线管)致动组件来设定最终和可能的几个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调节弹簧张力和/或空气活塞力,使得腰部支撑构件24可以被接合,以在需要时(即,非闩锁位置)轻轻地按压(可调节的力)在用户的下背部上。

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图19,20,21和22示出了示例性座椅的透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和正视图,并且图23,24,25和26示出了座椅的透视图,后视图,左侧图和正视图,为了清楚起见,将座椅的一些部分移除。图19-26中描绘的座椅的部件可以类似于图1-10s中描绘的座椅的对应部件,并且因此被标记为与座椅10的那些部件相同。

图27-30示出了具有人体工程学位置传感器或感测装置402的座椅10的各种视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可包括嵌入式(即内置于座椅中)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装置402被嵌入到座椅的下侧框架结构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座椅可以包括单独接附(即稍后添加到座椅上(改装))的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装置402被构造为改装到座椅的框架上。例如,传感器阵列可以是可应用于任何办公座椅的可选元件。改装的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装置402被构造为将传感器区域突出穿过座椅并创建感测场。传感器阵列被构造成通过座椅10的座位靠背构件和/或座位底板/基部构件12的纺织材料感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装置402可以包括电容传感器系统404a和404b。电容传感器系统404a和404b中的每一个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容传感器406a和一个或多个接附带410,一个或多个接附带410被构造为将相应的电容传感器406a接附到座椅10的部分。接附带410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的接附部412(例如端钩),一个或更多的接附部412适于使得电容传感器406a能够接附到座椅。在一个实施例中,接附带或构件410可以是弹性带或构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使用搭扣型紧固装置(例如)来将相应的电容传感器406a接附到座椅10的部分。

传感器由于其创建感测场(诸如电容场)的感测特性而被构造为彼此感测以不仅检测用户的存在或他们的就座位置,而且还检测当他们坐在座椅上时用户的身体的运动和/或者他们的接触和动态运动的主动使用。

电容传感器系统404b及其相关联的电容传感器406a经由接附带410和接附部412接附到座位基部构件12,以感测用户在座位基部构件12上的位置。电容传感器系统404a及其相关联的电容传感器406a经由接附带410和接附部412接附到座位靠背构件,以感测用户的背部在座位靠背构件上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7-30所示,电容传感器系统404a可以包括两个电容传感器,一个用于感测用户的腰部区域,另一个用于感测用户的上背部区域。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0所示,电容传感器系统404a可以包括三个电容传感器,第一个用于感测用户的腰部区域,第二个用于感测用户的上背部区域,第三个用于感测用户的头部区域。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电容传感器系统中的电容传感器的数量可以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8-30所示,电容传感器系统404a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两个分开的电容传感器子系统416a,416b。每个电容传感器子系统416a,416b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容传感器406a、接附带410和接附部41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2所示,电容传感器系统404a可以包括单个系统,单个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电容传感器406a、接附带410和接附部412。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容传感器系统404a和404b的电容场被构造成行进通过座椅10的座位和靠背垫或网状物一规定距离。图33-35示出了具有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系统402及其传感器场431的座椅的左视图。感测场确定用户是否坐在座椅上以及用户如何坐在座椅上。

传感器装置(或阵列)可以被构造为感测用户的存在,他们的就座位置和/或他们的重量分布。传感器装置还可以被构造为连续地感测用户的移动,从而确定用户是否坐在正确的(或最佳的)位置和/或正确地在各种就座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来自传感器装置的信号可以无线传输(例如,经由蓝牙低功耗模块)或以有线方式传输到控制器的接收器模块。响应于所接收的信号,控制器被构造为向用户提供关于其用户以“健康”方式就座的指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是视觉指示。控制器可以被构造为基于用户的坐姿向用户提供各种颜色指示。颜色可以缓慢改变,使得用户可以不断地观察(例如以非侵扰式显示或形式)其当前的人体工程学健康状况。例如,控制器可以被构造为提供用于良好、健康的坐姿的紫色或绿色指示,用于移动到另一坐姿(或从当前坐姿中休息)的黄色或橙色指示,以及表示不健康、错误的坐姿以及用户起身和四处走动的红色指示。

图36和37示出了与人体工程学位置感测系统402一起使用的指示器系统421和423。人体工程学健康指示器系统421和423可以被构造为显示(例如,在显示器上点亮颜色)用户当前的就座位置的由传感器系统406a检测到的人体工程学健康。人体工程学健康指示器系统421和423还可以被构造成向用户显示信息,例如何时休息以及什么时候起身走动。人体工程学健康指示器系统421和423还可以被构造为向用户显示信息,例如由与传感器系统406a相关联的控制系统跟踪的他们的就座时间。人体工程学健康指示器系统421和423也可以被构造为向用户显示其他人体工程学的就座健康指示信息。

如图36所示,人体工程学健康指示器系统421可以定位在用户的桌上。人体工程学健康指示器系统421还可以包括被构造为对用户的蜂窝电话425再充电的充电端口。人体工程学健康指示器系统421还可以包括额外的usb充电槽427。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例如但不限于wifi,蓝牙,近场通信(nfc)等等)向用户的蜂窝电话应用发送相同的人体工程学反馈信息,以便被显示在用户的蜂窝电话425的显示器423上。用户的手机或蜂窝电话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分析所接收的数据或信息并在视觉上显示健康指示信息。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多方向、动态移动的座位基部构件12,使得坐在座椅10中的用户不仅与座位基部构件12一起前后移动,而且还与座位基部构件12一起侧向移动以及进行圆形或枢转型运动。本专利申请考虑了更主动的就座位置,其中鼓励和支持用户在坐着时自然移动,从而创造更好的整体就座体验。本专利申请使用人体工程学就座位置理论的理解来提供座椅10,该座椅10使得用户能够更自然地移动并在坐下时刺激更加主动的姿势。本专利申请的座椅10还允许用户执行他们的日常任务,而不会由于每天缺乏运动或不适当的支持而通常会导致的非运动伤害。因此,本专利申请的座椅10桥接了安全受控座位的人体工程学理论和使人自由使用没有负担的、但更偏向办公室座位类型的座位的需求。

图38-4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座椅1000,该座椅被构造成允许其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多方向运动。除了如下所述的一些差异之外,座椅1000的构造和操作与关于图1-37描述的座椅的构造和操作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00包括座位基部构件或座位底板构件1012,运动支撑框架1014(即座位基座支撑构件)和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操作地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和运动支撑框架1014。所述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被构造成以浮动方式支撑所述座位底板构件1012以相对于所述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水平就座平面中的至少一个自由度上进行动态运动。所述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被构造成以浮动方式支撑所述座位底板构件1012以相对于所述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水平就座平面内的至少一个自由度上进行动态运动。水平就座平面通常包括由x和y轴限定的平面。

如下面将详细描述的那样,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被构造成从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上方或下方以浮动或悬挂的方式支撑座位底板构件1012。例如,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被构造成用作悬挂组件以(从座位底板构件1012上方)用悬挂方式支撑座位底板构件1012从而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至少两个自由度上进行运动。所述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还可以被构造为刚性的铰接主体以(从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下方)利用浮动方式支撑座位底板构件1012以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至少两个自由度上进行动态运动。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浮动的”意思是在座椅1000的正常使用期间座位底板构件1012在用户的身体定位在座位底板构件1012上的情况下移动。浮动不包括用户在现有技术的可调节座椅上的固定的静止位置之间移动的临时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支撑框架1014可以由铝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支撑框架1014可以由a356-t6铝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支撑框架1014可以由adc12铝合金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支撑框架1014可以包括肋状结构以向运动支撑框架1014提供足够的强度,并产生有趣的视觉效果。可以可选地使用不透明插入件或透明插入件来覆盖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肋状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上方和下方平行于座位底板构件1012延伸(并与其隔开)。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在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下方平行于座位底板构件1012延伸(并与其隔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支撑框架1014包括一对扶手构件1040,以用于支撑坐在座椅1000上的用户的手臂。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支撑框架1014包括座位靠背构件1020以用于支撑坐在座椅1000上的用户的背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座位靠背构件1020是可选的,并且运动支撑框架1014仅包括一对扶手构件1040。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靠背构件1020和扶手构件1040的构造和操作分别与座位靠背构件20和扶手构件40类似,如参考图1-37详细描述的,因此这里将不再详细描述。

图44和45示出了座椅1000的座位靠背构件1020的正视图和后视图。座位靠背构件1020可以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的任何接附机构在连接部分1147处连接到运动支撑框架1014。座椅1000的腰部支撑构件(例如,类似于图1-37中的腰部支撑构件22)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认识到的任何接附机构在连接部分1149处连接到座位靠背构件1020。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00可以包括附加或其他连接部分以便于将腰部支撑构件连接到座位靠背构件1020。头枕(例如,类似于图1-37中的头枕38)可以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认识到的任何接附机构在连接部分1151处连接到座位靠背构件1020。

座位靠背构件1020可以包括接附到其网环构件的网状物。网环构件然后可以固定到座位靠背构件1020的主框架构件。网环构件可以在座椅1000的顶部上倾斜。网环构件的底部可以搭扣在区域1153(例如,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被插入的区域)上。网环构件可以经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认识到的任何接附机构在连接部分1155处连接到座位靠背构件1020。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环构件是可选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座位靠背构件1020上的连接部分1147,1149,1151和1155的数量可以变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扶手构件1040可以由与运动支撑框架1014相同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扶手构件1040可以由铝材料制成,并且可以包括在扶手构件1040的端部处的橡胶缓冲部分(即,远离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部分),以保护铝质扶手构件1040。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00可以包括如图57-63所示和所述的可调节扶手构件1040。扶手构件1040的扶手部分1040a被构造成可在如图57所示的升高/抬高位置和图59所示的降低位置之间调节或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扶手构件1040的扶手部分1040a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间位置,如图58所示,一个或多个中间位置位于扶手部分1040a的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

扶手构件1040可以包括调节机构1123,以在升高/抬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移动扶手部分1040a。调节机构1123可以包括简单的铰接机构。当扶手构件1040的扶手部分1040a铰接时,扶手部分1040a被抬起(例如,在如图60和57所示的箭头h的方向)并向后移动(例如在如图60和57所示的箭头g的方向)。也就是说,扶手部分1040a比其降低位置向上和向后提升。这种构造有助于防止扶手部分1040a干扰例如桌子。

参考图60和61,调节机构1123包括弹簧加载式闩锁构件1125和闩锁构件接合部分1127。调节机构1123还包括联接构件1129,联接构件1129使用连接器或销1131在一个端部1133处铰接地连接到扶手构件1040,并且在另一端部1135处使用连接器或销1137连接到扶手部1040a。

闩锁构件1125可以是榫或销构件,并且可以设置在扶手构件1040上。闩锁构件接合部分1127可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孔1141的狭槽1139。闩锁构件接合部分1127可以设置在连接到扶手部分1040a的托架构件1143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闩锁构件接合部分1127包括具有三个孔1141的狭槽1139。弹簧加载式闩锁构件1125被构造成位于狭槽1139的孔1141中的一个的内侧。该接合用作闩锁机构以选择性地将扶手部分1040a保持在其降低位置、中间位置或升高位置。三个孔1141的位置使扶手部分1040a的高度为0英寸(例如降低位置)、1英寸(例如中间位置)和2英寸(例如升高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狭槽中的孔/开口的数量可以变化,以为扶手部分1040a提供两个或更多个中间位置。

调节机构1123可以包括可手动接合的致动器(例如,按钮),致动器被构造成将弹簧加载式闩锁构件1125推出或移动离开被接合的孔1141。一旦弹簧加载式闩锁构件或榫1125移出被接合的孔1141,扶手部分1040a在升高位置和降低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可手动接合的致动器(例如,按钮)可以设置在扶手构件1040的后部附近,使得在用户坐在或离开座椅1000时不会意外地调节扶手部分1040a。

调节机构1123还可以包括弹簧加载式滚珠轴承1145,该弹簧加载式滚珠轴承1145设置在弹簧加载式闩锁构件1125附近的凹槽中。该弹簧加载式滚珠轴承1145被构造成在扶手部分1040a中产生摩擦,这提供良好的感知和位置识别。与弹簧加载式滚珠轴承1145对齐的小孔允许经过它们时的咔嗒的感觉。该构造允许用户知道他们处于三个位置之一(即,降低、中间和升高位置)并释放按钮。

图62和图6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扶手构件1040的调节机构1123′。例如,每个扶手构件1040可以包括手动操作的致动器1117和螺杆1119。手动操作的致动器1117可以是可由坐在座椅1000中的用户手动操作的转动式刻度盘或螺母11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扶手构件1040可以包括切口区域或开口1121,以提供到转动式刻度盘或螺母1117的通路。转动式刻度盘或螺母1117可具有滚花表面构造。螺杆1119相对于转动式刻度盘或螺母1117居中设置,使得转动式刻度盘或螺母1117的内螺纹与螺杆1119的外螺纹接合。

手动操作的致动器1117被构造成使螺杆1119前进。也就是说,手动操作的致动器1117沿一个方向的转动推进螺杆1119。螺杆1119可以从左向右在箭头f的方向上行进。螺杆1119被构造成可操作地连接到扶手部分1040a,使得螺杆1119的前进继而使扶手构件1040的扶手部分1040a相对于其降低位置向上和向后升高。图62示出了处于其升高位置处的扶手部分1040a。通过沿另一方向转动手动操作的致动器1117,用户可以使螺杆1119沿与箭头f相反的方向平移,从而将扶手部分1040a移动到其降低位置。

图57-59示出了使用图62和63的调节机构1123′在其降低位置和其升高位置之间调节的扶手部分1040a。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扶手部分1040a可以在其降低位置和升高位置之间使用图60和图61的调节机构1123被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00包括用于支撑坐在座椅1000上的用户的腰部区域的腰部支撑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腰部支撑构件的构造和操作类似于腰部支撑构件22的构造和操作,如本专利申请的图1-37所详细描述的,因此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腰部支撑构件可与运动支撑框架1014一体地形成或连接至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另一实施例中,腰部支撑构件可与座位靠背构件1020一体形成或连接至座位靠背构件1020。在又一实施例中,腰部支撑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并被构造成连同座位底板构件1012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至少两个自由度上移动。腰部支撑构件可以与座位底板构件1012一体形成或连接至座位底板构件1012,使得其被构造成连同座位底板构件1012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至少两个自由度上移动。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腰部支撑构件可以被构造成与图11-18中所描述的腰部支撑构件类似的多位置前进腰部支撑构件。例如,该可移动的腰部支撑构件的致动可以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地执行。腰部支撑构件相对于座位底板构件1012和座位靠背构件10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如关于图11-18详细描述的)之间的移动允许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至少两个不同的分区。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这两个分区允许用户利用人体工程学支撑件的多个区域由用户根据他们的特定目的需要而舒适地坐在多个位置上。

在本专利申请中,术语“座位基部构件”与术语“座位底板构件”可互换使用,它们都指的是被构造成支撑坐在座椅上的用户的重量并且在坐在座椅上时支撑用户的大腿和臀部的座椅的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底板构件1012可以被称为多方向可移动座位底板构件,多方向可移动座位底板构件被构造成沿至少四个方向-向前方向,向后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移动。座位底板构件1012包括具有大致水平的刚性框架的大致水平的平面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底板构件1012由basf130fr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该材料是基于回收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原料的30%玻璃纤维加固、阻燃注射成型混合物。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底板构件1012可以由合适的塑料或其他具有合适强度的复合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底板构件1012被构造和设计成支撑350磅的用户就位(或倚靠)在座椅1000的前部上的。

图40和图41分别示出了座椅1000的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分解图和组装图。座位底板构件1012包括主框架构件1002、后部框架构件1004,衬垫支撑构件1003、框架插入构件1005、衬垫1007、网环构件1001、网状物1008(如图38所示)和侧帽1006。

在一个实施例中,衬垫支撑构件1003和两个框架插入构件1005接附到主框架构件1002。衬垫1007放置在衬垫支撑构件1003上。网状物1008接附到网环构件1001。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环构件1001使用衬垫支撑构件1003的前边缘下方的前束配合装置被接附。网环构件1001然后使用螺钉或其他紧固件在其后部和侧部固定到主框架构件1002。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前曲率被构造和布置成释放坐在座椅1000上的用户的大腿处的压力。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构造可以类似于如本专利申请的图1-37所详细描述的座位底板构件12。参考图41-43,运动支撑构件1016的端部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部分,以便于座位底板构件1012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在至少两个自由度上进行浮动运动。这个构造在下面的讨论中被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底板构件1012和座位靠背构件1020可以具有简单的衬垫材料,波状衬垫材料或工程(轮廓成形)透气网状材料以进一步为用户提供舒适性和支撑。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状材料可以通过订书钉或其他紧固件接附至座位底板构件1012或座位靠背构件102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状材料可以通过粘合剂结合或缝合接附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或座位靠背构件1020。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网状材料可以通过包覆模制框架设计接附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或座位靠背构件1020,在包覆模制框架设计中,网状材料的边缘部分被模制到座位底板构件框架或者座位靠背构件框架的材料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状材料可以是弹性体材料。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状材料可以是例如由thequantumgroup公司制造的聚酯弹性体单丝材料。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网状材料可以是弹性体织物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状材料可以被构造成产生优良的承载性能和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被构造和定位(即,位于约束件内),以将受控的自由浮动运动传递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传递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该受控的自由浮动运动设置在几乎水平的平面内,即水平就座平面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也可以被称为多方向运动组件。该多方向运动组件以一种方式可操作地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以便在大致水平的平面内以至少两个度的运动提供座位底板构件1012到运动组件支撑框架1014的浮动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运动与由简单的座位底板旋转产生(由座椅的枢转机构提供)或使用脚轮产生的运动无关。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被构造为向座位底板构件1012提供每个方向(即,在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x轴上的向前方向,在x轴上的向后方向,在y轴上的左侧方向和在y轴上的右侧方向上)上大约2英寸的浮动运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被构造为向座位底板构件1012提供每个方向(即,在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向前方向,向后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上的小于2英寸的浮动运动。在又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被构造为向座位底板构件1012提供每个方向(即,在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向前方向,向后方向,左侧方向和右侧方向)上的超过2英寸的浮动运动。在还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被构造成向座位底板构件1012提供在每个方向上达到大于上述值的5,10,15或20%或小于上述值的5,10,15或20%的值的浮动运动。

x轴和y轴上的运动也可以实现围绕竖直z轴的枢转运动。因为座位底板构件1012在运动期间动态地与他/她的身体一起移动,所以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允许的自由或动态运动理想地允许用户在保持完全被支撑的同时自然地移动他/她的身体。这是对静态设计的改进,即使简单地考虑人体工程学,该改进促使用户保持静止、或者围绕静态座位底板构件转换到次优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中的每一个连接到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设置在坐在座椅1000上的用户的头部高度下方的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该部分设置在座位底板构件1012上方。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中的每一个连接到一对扶手部件1040中的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两个相对端部的刚性运动支撑构件。刚性运动支撑构件的一个端部被构造成使用多方向连接器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并且刚性运动支撑构件的另一个端部被构造成使用多方向连接器连接到运动支撑框架1014。

例如,如图67(a)所示,刚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是在其每个端部处具有球形接头连接器1016c的杆构件1016。刚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是在其每个端部具有挠性接头连接器1016c的杆构件1016。参考图67(b),刚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是在其每个端部处具有双向接头连接器1016c的杆构件1016。每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被设计为具有至少两个全方向连接器(即,在其每个端部处具有一个全方向连接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00可以具有至少组件1016a,该组件1016a由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构成,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具有四个双向连接器1016c,以产生单个多方向运动支撑构件。例如,如图67(d)和67(e)所示,在座位底板构件由组件1016a从座位底板构件上方或下方支撑时,具有四个双向连接器1016c的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的组件1016a允许座位底板构件的运动是相对水平的。

在所示实施例中,示出了四个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预计,在其他实施例中,座椅1000可以包括两个或三个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中的每一个包括具有两个相对端部的挠性运动支撑构件。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的一个端部被构造成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并且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的另一个端部被构造成连接到运动支撑框架1014。

在一个实施例中,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包括编织线缆或金属丝。在一个实施例中,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包括如图67(c)所示的挠性绳索或线缆。在一个实施例中,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是mcmaster-carr制造的挠性、耐候性涂层不锈钢钢丝绳(例如,型号:8912t344)。在一个实施例中,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具有3/32”直径、1/8”外直径。在一个实施例中,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具有7×7构造以使其具有挠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具有乙烯基涂层,乙烯基涂层保护钢丝绳免受磨损并抵抗紫外线。在一个实施例中,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由18-8不锈钢制成,18-8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这可以防止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在切割时散开。在一个实施例中,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被润滑以减少磨损。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可以是由mcmaster-carr制造的超挠性润滑线缆。该挠性运动支撑构件可以具有提供最大挠性的7×19构造。

在一个实施例中,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包括具有刚性包覆物或覆盖物的线缆。挠性运动支撑构件包覆物可以包括其上具有共挤塑料的编织金属。该包覆物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上滑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包覆物的端部处使用热塑性聚氨酯(tpu)配件。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的端部处使用波纹止动套筒。在一个实施例中,波纹止动套筒可以是mcmaster-carr制造的波纹止动套筒(例如型号:3914t3)。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8和41所示,座椅1000包括座椅1000的后部中的两个后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r和座椅1000的前部中的两个前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f。在一个实施例中,后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r的一个端部被构造成穿过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后部框架构件1004并且穿过狭槽进入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主框架构件1002上的插孔中,将挠性运动支撑构件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然后,将后部框架构件1004(即,与穿过它的后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r一起)接附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主框架构件1002。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r的另一端部被构造为连接到座位靠背构件1020。例如,后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r的另一端部被构造为插入座位靠背构件1020的开口1157(如图45所示)中,并且后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r(插入开口1157中)可以由座位靠背构件1020的网环构件包封。在另一实施例中,后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r的另一端部被构造成连接到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又一实施例中,后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r的另一端部被构造成连接到扶手构件1040。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f的一个端部被构造成进送穿过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主框架构件1002的前底部角部中的孔,将挠性运动支撑构件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然后将侧盖1006安装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主框架部件100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f的另一端部被构造成连接到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另一实施例中,前部挠性运动支撑构件1016f的另一端部被构造成连接到扶手构件1040。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部运动支撑构件1016r可以具有刚性构造。当用户坐在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非常靠前的边缘上时,该构造防止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背部抬起。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框架与挠性运动支撑构件包覆物/热塑性聚氨酯(tpu)插入件的端部之间提供一些间隙,使得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运动不受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46-53a,座椅1000包括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该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可操作地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和运动支撑框架1014。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被构造为限制座位底板构件1012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在至少一个自由度上的运动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可以是闩锁(例如,具有触发接合的闩锁)或阻尼器的形式,闩锁或阻尼器被构造成限制座位底板构件1012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在至少一个自由度上的运动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可以被构造为被调节成在由用户选择的任何方向上限制座位底板构件1012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运动。

在本专利申请中,术语“运动限制器组件”与术语“座位底板闩锁组件”可互换使用,它们都指的是座椅的如下构件,所述构件被构造成限制座位底板构件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的在至少一个自由度上的运动范围,将座位基部构件偏压到中心(或中心位置),或者限制或抑制座位基部构件的运动。

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被构造成能够在如图47,49和51中所示的闩锁位置或接合位置和如图46,48和50中所示的解锁或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当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处于解锁或分离位置时,座位底板构件1012被允许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移动。当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处于闩锁或接合位置时,座位底板构件1012被防止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下面将参考图46-53a所描述的,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可移动地或可枢转地连接到运动支撑框架1014,并且被构造成与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一部分接合以限制座位底板构件1012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在至少一个自由度上的运动范围。还可以预计的是,在本专利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可以可移动地或可枢转地连接到座位底板构件1012,并且可以被构造成与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一部分接合以限制座位底板构件1012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在至少一个自由度上的移动范围。

参考图52和53,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可以包括壳体1077,连接到壳体1077的闩锁组件1079和布置在壳体1077中的弹簧1081(如图53a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77被构造成与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铝框架一起安装,以便从视野中隐藏。

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构件1079可以包括被构造成向闩锁构件1079提供强度的u形通道1093。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组件1079可以包括两个闩锁构件1095,两个闩锁构件1095间隔开并且使用交叉撑杆1095c相互连接。交叉撑杆1095c被构造成为闩锁组件1079提供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组件1079可枢转地连接到壳体1077。例如,销或其他类似的构件被构造成穿过闩锁组件1079的通孔1107和壳体1077的开口1109以将闩锁组件1079可枢转地连接到壳体1077。闩锁组件1079还经由弹簧1081连接到壳体1077的部分1105。

每个闩锁构件1095在其自由端部处包括闩锁元件1097,该闩锁元件被构造和布置成与设置在座位底板构件2012上的闩锁元件接合部分1099接合。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元件1097成销1097的形式,销1097被构造和布置成与设置在座位底板构件2012上的销接收开口1099接合。例如,销1097可以具有锥形构造,以便容易地与其布置在座位底板构件2012中的相应的销接收开口1099接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闩锁元件可以是开口的形式,该开口被构造和布置为接收设置在座位底板构件2012上的销。在又一实施例中,闩锁元件和锁元件接合部分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的任何其他形状和构造。

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组件1079可以包括引导构件(或肋部)1101,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在与相应的销接收开口1099接合的同时,引导闩锁元件1097并防止闩锁元件1097卡在座位底板构件2012的后方或前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组件1079被弹簧加载/弹簧偏压,使得闩锁组件1079被构造成一旦闩锁组件1079被释放就自动接合。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组件1079的这种构造仅需要用户移动,直到闩锁元件1097找到其对应的闩锁元件接合部分1099。弹簧1081被构造为迫使或偏压臂构件1095向上枢转。弹簧也可以具有其他构造。

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可以包括被构造成将闩锁组件1079保持在其分离或解锁位置处的接合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闩锁组件1079被构造为在不使用时闩锁在离开状态。闩锁组件1079的这种构造使得闩锁组件1079不会妨碍座位底板构件2012的正常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铰链点hp几乎与座位底板构件2012的运动高度齐平,使得闩锁元件1097即使在座位底板构件2012的高度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与其对应的闩锁元件接合部分1099接合得很好。

参考图50和图51,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可以包括手动接合部分1103,手动接合部分1103被构造为可由用户接合以使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在闩锁或接合位置与解锁或分离位置之间移动。手动接合部分1103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到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

手动接合部分1103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它们不干涉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浮动运动。例如,如图50所示,当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处于解锁或分离位置时,手动接合部分1103突然释放。如图51所示,当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处于闩锁或接合位置(即,闩锁构件1079的闩锁构件1097接合闩锁元件接合部分1099)时,手动接合部分1103向下移动(并且偏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手动接合部分1103是可选的,并且用户可以通过简单地拉动闩锁构件1079来将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在闩锁或接合位置与解锁或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在另一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可以具有与图10q和10r的座位基部构件闩锁机构902相似的构造和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00可以包括设置在运动支撑构件框架1014或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一部分上的内置运动限制器组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00可以包括改装的运动限制器组件,运动限制器组件稍后由用户接附到座椅1000。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可以包括螺栓固定特征。

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可以包括安装板1083,安装板1083被构造为将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安装到运动支撑框架1014。壳体1077可以使用前束凸出部1091或者任何其他连接器装置被连接到安装板1083。壳体1077可使用蝶形螺钉或任何其它闩锁装置被闩锁到安装板1083。例如,蝶形螺钉被构造成穿过壳体1077的开口1085和安装板1083的开口1087,以将壳体1077闩锁到安装板1083。在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被构造成穿过安装板1083的通孔1089a和运动支撑框架1014的开口1089b以将安装板1083闩锁到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板1083是可选的,并且外壳1077可以被构造为直接连接到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围绕安装点枢转。在一些情况下,即使当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处于其闩锁位置时,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的一些枢转运动也是期望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前束凸出部1091可以加宽,使得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不能挠曲或从安装板1083拉开。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的每个角部处可以使用凸出部,使得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不能弯曲或从安装板1083拉开。这些构造为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提供更多的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位置(例如,安装板1083的开口1089a)被移动到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的角部。较宽的安装位置可以用可移除的热塑性聚氨酯(tpu)区段覆盖,使得当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未被使用时,安装位置被隐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5所示,可以将凸起1111添加到铝座椅框架1014。凸起1111可以嵌套在铝座椅框架1014的肋部之间,并且不使用时可以被热塑性聚氨酯(tpu)插入件覆盖。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的壳体1077可以延伸以与设置在铝座椅框架1014上的凸起1111接合。这种构造消除了被设置以用于将壳体1077接附到运动支撑框架1014并且完全闩锁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的枢转运动的安装板1083。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手动地推或拉闩锁组件1079以致动或操作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4所示,致动手柄1113可以被添加到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的侧面以致动或操作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致动手柄1113可从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的侧面向外延伸,以便于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的访问和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特别是在运动限制器组件1075的安装点处,玻璃填充尼龙材料或金属材料子结构可被用于提供强度和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座位底板闩锁或运动限制器组件被构造成仅在手动激活时才接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运动限制器组件可以被构造为本质上更具动态性。运动限制器组件的动态构造可能是由于运动限制器组件可以装有弹簧或者运动限制器组件可以具有弹性特性(即,用更大的力稍微拉伸)。这样的运动限制器组件被构造为不断地接合以调节座位底板构件的运动。

座椅1000还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被构造成操作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以提供座位底板构件1012相对于运动支撑框架1014在至少两个自由度上的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的构造和操作类似于致动器18的构造和操作,如本专利申请的图1-37所详细描述的,因此在此不再详细描述。而且,致动器和座椅1000的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的相互作用类似于致动器18和悬挂组件16的相互作用,如关于图1-37所描述的,因此这里将不详细描述。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可以被构造成操作驱动系统以调节至少两个运动支撑构件1016的长度(例如,拉长或缩短)。

基于枢转点(即座椅的座位底板构件枢转所在的点)与座椅的气体弹簧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存在两种类型的备用/枢转机构-标准枢转机构和膝盖翘起枢转机构。标准(现有技术)枢转机构在图64中示出,并且图65示出了本专利申请中使用的膝盖翘起枢转机构。在本专利申请中,由于当用户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从用户膝盖弯曲的地方向下弯曲,因此气体冲击和运动支撑构件框架接附到的主倾斜机构被称为膝盖翘起机构。相比之下,当标准枢转机构座椅的座位靠背构件向后枢转到斜倚位置时,用户的膝盖的前部向上移动。

如图64和图65所示,膝盖翘起机构的枢转点pkt比标准机构ps的枢转点更向前。膝盖翘起枢转机构和标准枢转机构之间的斜倚效果也不同。例如,当用户斜倚在具有标准枢转机构的座椅上时,用户的腿抬起,他们的躯干降低。通过膝盖翘起枢转机构,用户的腿不会抬起,并且躯干下降(即,用户基本从其膝盖枢转)。这也将用户座位底板构件抵靠网状物中的腰部地向后牵拉,这是相当舒适和支持的。由于座位底板构件抵靠座椅的座位靠背构件地移动用户,相比于那些座位底板构件不像本专利申请那样以自由运动状态向后移动的其它座椅,用户的更多的重量自然地搁置在座椅的靠背腰部区域上,所以膝盖翘起构造是有利的(该运动例如也在图6a中被示出)。

图66示出了用于座椅1000的备用/枢转机构的调节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座椅1000包括单个调节控制构件1115,单个调节控制构件1115被构造为控制斜倚弹簧、操作斜倚闩锁、调节运动支撑框架1014(并且因此调节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高度和/或控制/操作座椅1000的备用/枢转机构的其他特征或部件。单个调节控制构件1115被构造为由用户手动接合。

例如,单个调节控制构件1115被构造成沿着箭头a的方向向外拉动以接合斜倚闩锁并沿箭头b的方向被推动以释放斜倚闩锁。相同的单个调节控制构件1115被构造成在箭头c的方向(或顺时针方向)上扭转以调节运动支撑框架1014(和因此,座位底板构件1012)的高度。而且,单个调节控制构件1115被构造成转动以调节斜倚弹簧的绷紧度。例如,单个调节控制构件1115被构造成沿着箭头d的方向(或顺时针方向)转动以增加斜倚弹簧的绷紧度并且沿着与箭头d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减小斜倚弹簧的绷紧度(即,松开)。斜倚闩锁,斜倚弹簧和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和操作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通常是已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前述示出的实施例已经被提供来说明本专利公开的结构和功能原理,而不是限制性的。相反,本专利公开意图涵盖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例、改变例和替换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