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倾翻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12256阅读:1117来源:国知局
防倾翻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倾翻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传统的防倾翻装置。该防倾翻装置具备减振器(damper)和一对基座部。减振器被安装在设置于地板面上的家具的顶面与顶棚之间。一对基座部分别绕着转动轴转动自如地轴支撑减振器的两个端部。一侧基座部抵接于家具的顶面,另一侧基座部抵接于顶棚。因此,因地震等的摇晃而导致家具向与减振器的转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侧倾时,该防倾翻装置的减振器能够相对于各基座部绕着转动轴转动,能够保持各基座部与家具的顶面和顶棚抵接的状态。因此,该防倾翻装置能够使减振器的衰减力作用在家具上,抑制家具侧倾而防止家具倾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633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防倾翻装置,在安装于家具的顶面与顶棚之间时必须使一对基座部抵接于家具的顶面和顶棚,使得在抵抗向减振器的伸长方向起作用的压缩气体的膨胀力而使其收缩的同时,形成所需要的安装姿势(例如,减振器变为所需要的倾斜角度的姿势)。这样一来,操作员在家具的上方,在使减振器收缩的同时按所需要的安装姿势进行安装这一操作就很困难。

本发明就是有鉴于上述一直以来都存在的实际情况而开发出来的,应解决的课题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安装在物品的顶面与顶棚之间的防倾翻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防倾翻装置具备减振器和一对基座部。减振器具有一端侧开口的筒状的缸体(cylinder)、滑动自如地容纳在缸体内的活塞(piston)、顶端侧向缸体的外部突出并且基端部与活塞相连结的杆(rod)和供杆滑动自如地插通并封闭缸体的开口的杆导件(rodguide)。减振器被安装在设置于设置面上的物品的顶面与顶棚之间。一对基座部分别连结于减振器的两个端部。一对基座部中,一侧的基座部抵接于物品的顶面,另一侧的基座部抵接于顶棚。而且,减振器具有用于向缸体的内部注入工作液体的注入口。

本发明所涉及的防倾翻装置的减振器能够具有施力部,其赋予朝着使杆从缸体突出的方向施力的作用力。

本发明所涉及的防倾翻装置,在杆上能够形成有与从缸体突出的突出量相应地被表示出的标记。

本发明所涉及的防倾翻装置,其缸体的至少一部分可形成为透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防倾翻装置,其注入口能够形成在偏向缸体的开口侧的端部的位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防倾翻装置,其注入口能够形成于杆导件。

本发明所涉及的防倾翻装置的安装方法,包含使一对基座部抵接于物品的顶面和顶棚的工序,和从注入口将工作液体注入到缸体内的工序。

在此,物品包含家具、将多张床铺沿上下方向连结后所形成的床(bed)、大型电视机、电冰箱、书架、物品陈列柜(showcase)、服务器架(serverrack)等、因地震的摇晃等而有可能会倾翻的物品。设置面不仅包含建筑物内的地板面,也包含在建筑物外设置物品的基础面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安装在家具的顶面与顶棚之间后的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的减振器和第1基座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的安装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防倾翻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防倾翻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防倾翻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防倾翻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1~4。

<实施方式1>

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1具备减振器10和一对基座部21、22。减振器10被安装在家具f(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物品的示例。)的顶面与顶棚c之间。一对基座部21、22分别与减振器10的两端相连结,一侧的基座部21抵接于家具f的顶面,另一侧的基座部22抵接于顶棚c。

如图2所示,防倾翻装置在家具f的顶面与顶棚c之间安装有至少1个以上。防倾翻装置1在出现地震等的摇晃而家具f侧倾时,利用其减振器10的衰减力来防止家具f倾翻。家具f使背面与从成为设置面的地板面(未图示)向铅直方向延伸的墙面w对置并设置在地板面上。此外,该家具f为长方体形,正面(图2中的右侧面)上具有未图示的门和抽屉等,在内部能够收纳衣服和饰物等。家具f的水平剖面形状为在左右方向(图2中的纵深方向)上较长的长方形。该家具f未安装有防倾翻装置时,因地震等的摇晃有可能向前方(图2中的右方向)侧倾而倾翻。

减振器10具有缸体11、杆导件12、杆13、活塞14、衰减部15和压缩螺旋弹簧16(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施力部的示例。)。缸体11形成为有底筒状。杆导件12将缸体11的开口部封闭住。杆13被滑动自如地插通到杆导件12内,其顶端侧向缸体11的外部突出。在活塞14上连接有杆13的基端部。活塞14滑动自如地收纳在缸体11内,从而将缸体11的内部分隔成收纳有杆13的基端部的杆侧压力室11b和反杆侧压力室11c。

衰减部15对从反杆侧压力室11c向杆侧压力室11b移动的流体的流动赋予阻力。衰减部15具有孔15a和止回阀15b。孔15a和止回阀15b分别设置在连通杆侧压力室11b和反杆侧压力室11c的流道中。孔15a在双方向上,给流体的流动施加阻力。止回阀15b允许从杆侧压力室11b流向反杆侧压力室11c的流体流动,且阻止其逆向流动。孔15a和止回阀15b分别配置在活塞14上。

压缩螺旋弹簧16赋予作用力,使得杆13从缸体11突出。压缩螺旋弹簧16的两个端部分别抵接于缸体11的底部内侧面和活塞14,并向使反杆侧压力室11c扩大的方向,对活塞14进行施力。

减振器10是伸长动作时所产生的衰减力比收缩动作时所产生的衰减力要小的压效减振器。减振器10的伸长动作是指杆13从缸体11突出的突出长度和减振器10的长度变长的动作。此外,减振器10的收缩动作是指杆13从缸体11突出的突出长度和减振器10的长度变短的动作。

衰减部15所带来的减振器10的衰减力的产生机理(mechanism)如下所示。孔(orifice)15a向伴随着减振器10的伸长和收缩这两个动作的、杆侧压力室11b与反杆侧压力室11c之间的工作油的流动赋予阻力。止回阀15b尽管允许从杆侧压力室11b流向反杆侧压力室11c的工作油的流动,但却阻止其逆向流动。因此,减振器10在伸长动作时,从杆侧压力室11b流向反杆侧压力室11c的工作油的流道路径为孔15a和止回阀15b这两条路径。另一方面,在收缩动作时,从反杆侧压力室11c流向杆侧压力室11b的工作油的流道路径仅为孔15a。因此,减振器10伸长动作时所产生的衰减力就变得比收缩动作时所产生的衰减力要小。

一对基座部21、22是与缸体11的底部相连结的第1基座部21、和与杆13的顶端部相连结的第2基座部22。第1基座部21抵接于家具f的顶面。第2基座部22抵接于顶棚c。第1基座部21和第2基座部22分别相对于减振器10转动自如地设置。第1基座部21和第2基座部22具有大致相同的形态和结构。

此外,减振器10具有用于将工作油(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工作液体的示例。)注入到缸体11内部的注入口11a。注入口11a在缸体11上形成。注入口11a设置在缸体11上,从而连通缸体11的内侧空间和外侧空间。在该注入口11a上安装能够与在注入口11a的内壁上形成的阴螺纹(未图示)进行螺旋接合的螺纹盖17。螺纹盖17可以气密、液密的方式对注入口11a的开口进行封闭。

在本实施方式1中,注入口11a形成在偏向缸体11的开口侧(杆导件12侧)的端部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以杆13从缸体11向上侧突出的朝向安装减振器10。因此,可以说注入口11a形成在偏向安装时的缸体11的上端的位置上。

此外,减振器10具有设置在两端的2个接头部18。如图3所示,各接头部18是折弯平板状的五金件而形成的。此外,各接头部18分别与缸体11的底部和杆13的顶端部连接。各接头部18形成有向与减振器10的轴线正交的方向贯穿的贯通孔18a。

此外,第1基座部21和第2基座部22分别具有基座部主体23、作为转动轴构件的螺栓(bolt)24和螺母(nut)25及衬套(bush)26。如上所述,第1基座部21和第2基座部22具有大致相同的形态和结构,因此,在以下说明中,以第1基座部21为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基座部主体23为空洞。基座部主体23具有插通孔23a。转动轴构件被插通到该插通孔23a内。

转动轴构件由从基座部主体23的插通孔23a一方插入的螺栓24、和被旋入到该螺栓24的轴部24a的螺母25构成。螺栓24的中心轴成为各基座部21、22上的减振器10的转动轴。

如图3所示,衬套26为大致圆筒状。衬套26为弹性体。衬套26的长度,为当被安装在基座部主体23中时,在其两个端面与基座部主体23之间稍微产生间隙的长度。衬套26形成有绕中央部的外周面一周的凹部26a。该凹部26a的外径与在减振器10的接头部18上形成的贯通孔18a的内径大致相等。衬套26从凹部26a的两端竖起的部分的外径比在减振器10的接头部18上形成的贯通孔18a的内径要大。此外,衬套26的两个端部的外周面26b向外方向缩径。因此,一边使衬套26弹性变形,一边将衬套26插入在减振器10的接头部18上形成的贯通孔18a。而且,衬套26的凹部26a嵌入到贯通孔18a内,由此被安装在减振器10的接头部18上。

衬套26的中央部的内径比螺栓24的轴部24a的外径稍大。此外,衬套26的两个端部的内周面26c向外方向扩径。因此,该衬套26围绕螺栓24的轴部24a转动自如。此外,该衬套26能够在扩径的两个端部的内周面26c抵接于螺栓24的轴部24a的外周面的范围内,相对于螺栓24的轴部24a倾斜。即,将衬套26安装在接头部18上之后的减振器10,围绕螺栓24的轴部24a转动自如,且在与转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揺动自如。进一步通过衬套26弹性变形,减振器10能够在与转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更大幅度地揺动。

将减振器10安装在家具f的顶面与顶棚c之间时,防倾翻装置1并未向缸体11内注入工作油。即,防倾翻装置1在安装前的初始状态时为缸体11内存在有空气的状态。因此,活塞14没有被工作油所浸渍而为处于空气中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1中,进入到缸体11内的空气为常压。缸体11内的空气可以被加压或减压,但卸下螺纹盖17时,则变为常压。

具有这种结构的防倾翻装置1,如下所示,被安装在家具f的顶面与顶棚c之间。

首先,将防倾翻装置1安装在家具f与顶棚c之间。具体而言,使第1基座部21抵接于家具f的顶面来进行承载,并使第2基座部22抵接于顶棚c。此时,一边使减振器10适度地进行收缩一边对基座部21、22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相对于减振器10的铅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15°~25°,且相对于基座部21、22的减振器10的转动方向与家具f的倾斜方向大致平行。进行这种调整时,在缸体11内尚未注入工作油。因此,能够以比注入有工作油后的状态要小的负荷来使减振器10收缩。从而能容易进行减振器10的角度调整和各基座部21、22的位置调整。此外,安装后,在压缩螺旋弹簧16施力的作用下,杆13突出而减振器10伸长,并且支撑力在家具f的顶面与顶棚c之间起作用,因此,经过调整的减振器10的角度和各基座部21、22的位置适宜地得到保持。

安装完毕后,如图4所示,从注入口11a向缸体11内注入工作油。工作油的注入量为,可使缸体11内的整个活塞14浸渍在工作油内。这样一来,当出现家具f侧倾而使减振器10收缩的力起作用时,就会产生与活塞14移动相伴的、流经衰减部15的工作油的流动,由此产生衰减力。

此外,工作油注入完毕后,最后,在注入口11a螺旋接合螺纹盖17。

如上所述,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1具备减振器10和—对基座部21、22。减振器10具有缸体11和滑动自如地收容在缸体11内的活塞14。减振器10被安装在设置于设置面上的家具f的顶面与顶棚c之间。一对基座部21、22分别与减振器10的两个端部相连结。—对基座部21、22中,一侧的基座部21抵接于家具f的顶面,另一侧的基座部22抵接于顶棚c。而且,减振器10具有用于向缸体11内部注入工作油的注入口11a。

该防倾翻装置1,能够在安装于所希望的安装场所后注入工作油。即,能够在缸体11内无工作油的状态(有空气的状态)下进行设置。因此,能够以比注入有工作油的状态要小的负荷来使缸体11内的活塞14滑动。从而能够容易地对装置1的长度进行调整。

因此,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1及其安装方法,能够容易安装在家具f的顶面与顶棚之间。

此外,防倾翻装置1具有作为施力部的压缩螺旋弹簧16。压缩螺旋弹簧16赋予朝着使杆13从缸体11突出的方向施力的作用力。这样一来,就能够形成使杆13突出的作用力总是发挥作用的状态,即使在安装时的敞开注入口11a的状态下,也能够保持住使各基座部21、22抵接于家具f和顶棚c的状态。

此外,防倾翻装置1的注入口11a形成在偏向缸体11的开口侧(杆导件12侧)的端部的位置,即,偏向安装时缸体11的上端的位置。因此,能够将工作油注入到缸体11内的较高位置为止。其结果就是,能够扩大安装时的活塞14的位置的允许范围,且能够扩大可安装防倾翻装置1的家具f与顶棚c之间的距离范围。即,能够扩大防倾翻装置的可适用范围。

此外,防倾翻装置1能够在安装后注入工作油,因此,可根据安装后的活塞14的位置来调整注入的工作油的量。例如,在安装时的活塞14的位置偏向缸体的下端的情况下,所注入的工作油可以比较少。这样一来,能够根据安装时的活塞14的位置,注入所需最低限度量的工作油。

此外,将防倾翻装置1从家具f与顶棚c之间拆下时,或是在安装后再次调整位置时,从注入口11a放出工作油,设为活塞14未浸渍在工作油内的状态,从而能容易进行操作。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图5等说明实施方式2。

图5等中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防倾翻装置201在杆213上形成有刻度213a(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标记的示例。),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1不同。其他部分是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的结构,并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针对杆213以外的部分附上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符号以省略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作为物品的示例,所例示的是设置于设置面上的家具f,但也可以适用于家具以外的物品。

如图5所示,在杆213上形成有刻度213a。刻度213a沿杆213的轴向形成在杆213的外侧面上。该刻度213a是与杆213从缸体11突出的突出量相应地表示该突出量的标记。

采用这种结构的实施方式2的防倾翻装置201,按与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1相同的方法进行安装。首先,使第1基座部21抵接于家具f的顶面来进行承载,并使第2基座部22抵接于顶棚c,将防倾翻装置1安装在家具f与顶棚c之间。而且,从注入口11a向缸体11内注入工作油。工作油的注入量与实施方式1相同,即为使得整个活塞14浸渍在工作油内的量。此时,通过杆213的刻度213a能够了解到杆213从缸体11突出的突出量。此外,活塞14与杆213的基端部相连结,因此,能够根据杆213的突出量来把握活塞14在缸体11内的位置。因此,能够注入合适量的工作油。

如上所述,本结构的防倾翻装置201及其安装方法,与实施方式1一样,不仅能够实现安装操作的简易化,还能够切实地注入合适量的工作油。

<实施方式3>

以下,参照图6等说明实施方式3。

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3的防倾翻装置301,其缸体311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透明,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1不同。实施方式3的缸体311具有沿缸体311的轴向形成的窗部311a。窗部311a形成为透明,从该窗部311a能够观察确认到缸体311的内部。其他部分为与实施方式1大致相同的结构,具有相同的功能。因此,对缸体311以外的部分附上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符号以省略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作为物品的示例例示出的是在设置面上设置的家具f,但也可以适用于家具以外的物品。

采用这种结构的实施方式3的防倾翻装置301也按与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1相同的方法进行安装。即,使第1基座部21抵接于家具f的顶面而承载,并使第2基座部22抵接于顶棚c,将防倾翻装置1安装在家具f与顶棚c之间。而且,从注入口11a向缸体11内注入工作油。此时,在缸体311上形成有窗部311a,因此,能够观察确认到缸体311内的活塞14的位置。此外,还能够观察确认到所注入的工作油的油面。因此,能够注入合适量的工作油。

如上所述,本结构的防倾翻装置301及其安装方法,与实施方式1一样,能够实现安装操作的简易化并能够切实地注入合适量的工作油。

<实施方式4>

以下,参照图7等说明实施方式4。

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防倾翻装置401的注入口12a形成于杆导件12,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1不同。因此,对注入口12a以外的部分附上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符号以省略详细说明。此外,通过螺旋接合的方式将螺纹盖417安装于缸体11的开口端侧从而封闭注入口12a。

采用这种结构的实施方式4的防倾翻装置401也按与实施方式1的防倾翻装置1相同的方法进行安装。而且,从注入口12a向缸体11内注入工作油时,由于注入口12a形成于杆导件12,该杆导件12封闭成为安装时的上端侧的缸体11的开口,因此,能够将工作油注入到缸体11的上端近旁为止。因此,能够扩大安装时活塞14的位置的允许范围,且能够扩大可安装防倾翻装置401的家具f与顶棚c之间的距离范围。即,能够扩大防倾翻装置的可适用范围。此外,与实施方式1~3那样将注入口形成在缸体的外周面这一情况进行比较,能够更容易地形成注入口。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根据上述内容和附图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1~4,例如,以下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在实施方式1~4中,尽管是针对家具安装了防倾翻装置,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针对将多张床铺沿上下方向连结后所形成的床、大型电视机、电冰箱、书架、物品陈列柜、服务器架等、因地震等的摇晃而有可能倾翻的其他物品进行安装。

(2)在实施方式1~4中,尽管针对使背面与墙面对置并承载在地板面上的家具安装了防倾翻装置,但也可以针对不毗邻墙面而承载在地板面上的家具等进行安装。

(3)在实施方式1~4中,尽管使用了压效减振器,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两效减振器、伸效减振器。使用这些减振器时,就要注意将基座部固定在物品和顶棚上时的安装位置和安装个数、减振器的倾斜角度、倾斜方向等,根据减振器的种类,适当地进行安装。

(4)在实施方式1~4中,作为赋予使减振器伸长的作用力的施力部,尽管使用了压缩螺旋弹簧,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赋予作用力。例如,可以使用压缩气体。此时,与工作液体一样,在安装后能够通过注入口注入到缸体内。

(5)在实施方式2中,作为标记尽管例示出了与杆从缸体突出的突出量相应地表示该突出量的刻度,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能够表示缸体内的活塞的位置的标记、能够表示工作液体的所需注入量的标记等。

(6)在实施方式3中,作为缸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透明的示例,尽管举的是设置1个窗部的例子,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多个窗部。此时,可将窗部并设在周向和/或轴向来设置。

(7)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即,将具备如同实施方式2那样的标记的结构、和如同实施方式3那样缸体的一部分形成为透明的结构进行组合。此时,能够更为切实地把握工作液体的注入量。

(8)在实施方式1~4中,作为封入到缸体内的工作液体,使用的是工作油,但并不仅限于此,若是能够产生规定衰减力的工作液体,那么也可以采用其他液体。

(9)在实施方式1~4中,作为在封入工作油之前缸体内已有的气体,例示出了空气,但在本发明中,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气体。

附图标记说明

c…顶棚f…家具(物品)

w…墙面1、201、301、401…防倾翻装置

10…减振器11、311…缸体

11a、12a…注入口11b…杆侧压力室

11c…反杆侧压力室12…杆导件

13、213…杆14…活塞

15…衰减部(15a…孔、15b…止回阀)

16…压缩螺旋弹簧(施力部)

17、417…螺纹盖18…接头部

18a…贯通孔

21、22…基座部(21…第1基座部、22…第2基座部)

23…基座部主体23a…插通孔

24…螺栓24a…轴部

25…螺母26…衬套

26a…凹部26b…外周面

26c…内周面213a…刻度(标记)

311a…窗部(形成为透明的缸体的一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