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鞋类快速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古人类保存下来的文献,仍能给我们提供一部精彩的鞋史。
鞋子是用来保护人脚的工具,人在穿鞋几日后都会使鞋子弄脏,鞋子弄脏之后需要对鞋子进行清洗,鞋子清洗后需要对鞋子进行干燥,方便下次穿。有时人外出时也会由于不小心而使鞋子弄湿,此时也需要对鞋子进行干燥,如果不干燥鞋子容易使人感冒,使脚受寒。对鞋子进行干燥的方式很多,有风干、烘干等方式。
现有的鞋子烘干方式只是简单加热烘干,存在烘干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烘干效率高的鞋类快速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鞋子烘干方式只是简单加热烘干,烘干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鞋类快速烘干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鞋类快速烘干装置,包括有左支架、电机、底板、第一转轴、热烘装置、放置装置、固定框、椭圆凸轮、导杆和第一导套,底板顶部设置有左支架和电机,左支架位于电机的左方,左支架位于底板顶部左端,左支架右侧设置有导杆,导杆上开有通孔,导杆上设置有第一导套,第一导套顶部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左侧连接有热烘装置,电机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顶端设置有放置装置,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椭圆凸轮,椭圆凸轮位于放置装置的下方,椭圆凸轮位于固定框内。
优选地,热烘装置包括有第二导套、移动块、滑动轴、固定板、加热装置、连接块、第一弹簧和升降杆,导杆上设置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位于第一导套的左方,第二导套顶部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S形孔,S形孔内设置有滑动轴,左支架右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导杆的上方,固定板上开有导向孔,导向孔内穿过有升降杆,升降杆的底端与滑动轴的前侧连接,升降杆的顶端连接有加热装置,升降杆上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位于固定板上方,连接块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升降杆穿过第一弹簧。
优选地,放置装置包括有橡胶块、第二弹簧、放置框、连接杆和圆盘,第一转轴顶端设置有圆盘,圆盘外围均匀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放置框,放置框内对称设置有橡胶块,橡胶块与放置框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地,还包括有右支架、第一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第一摆动杆、第二皮带轮、扇板、固定杆、第二轴承座、螺母、丝杆、固定块和第二摆动杆,电机右侧的底板顶部设置有右支架和第一轴承座,右支架位于第一轴承座的右方,右支架内顶部设置有固定杆和第二轴承座,固定杆位于第二轴承座的左方,固定杆底端铰接连接有第二摆动杆,第二摆动杆的左端连接有扇板,第二摆动杆的右端铰接连接有第一摆动杆,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丝杆,丝杆上设置有螺母,螺母与丝杆配合,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第二转轴顶端与丝杆底端连接,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
优选地,还包括有滤网和活性碳,圆盘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凹槽的深度为2cm,凹槽内放置有活性碳,凹槽顶部盖有滤网,滤网垂直设置在圆盘顶部。
优选地,还包括有加强筋,底板顶部和左支架右下方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导杆的下方,加强筋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加强筋的材质为优质钢材,加强筋的厚度为1cm。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潮湿的鞋子进行烘干时,将鞋子放置在放置装置上固定,启动电机工作,带动椭圆凸轮转动,使固定框左右移动,推动热烘装置上下运动,对鞋子进行热烘工作,在此过程中放置装置会随电机转动,带动鞋子转动,从而实现对鞋子的高效烘干,鞋子烘干后,关闭电机,人工取下鞋子。
因为热烘装置包括有第二导套、移动块、滑动轴、固定板、加热装置、连接块、第一弹簧和升降杆,导杆上设置有第二导套,第二导套位于第一导套的左方,第二导套顶部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S形孔,S形孔内设置有滑动轴,左支架右侧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位于导杆的上方,固定板上开有导向孔,导向孔内穿过有升降杆,升降杆的底端与滑动轴的前侧连接,升降杆的顶端连接有加热装置,升降杆上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位于固定板上方,连接块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升降杆穿过第一弹簧,所以当电机工作时,固定框做左右运动,带动移动块左右移动,使滑动轴在S形孔内滑动,推动升降杆做升降运动,从而使加热装置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和滑动轴的推动作用下做升降运动,此时,启动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以对鞋子进行热烘。
因为放置装置包括有橡胶块、第二弹簧、放置框、连接杆和圆盘,第一转轴顶端设置有圆盘,圆盘外围均匀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放置框,放置框内对称设置有橡胶块,橡胶块与放置框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以在对鞋子进行热烘前,将需要热烘的鞋子放置在固定框内,使两侧的橡胶块将鞋子夹住,在对鞋子进行热烘时,圆盘随着电机转动,可以带动固定框转动,这样鞋子就不会在转动时被甩飞,方便鞋子热烘。
因为还包括有右支架、第一轴承座、第二转轴、第一皮带轮、平皮带、第一摆动杆、第二皮带轮、扇板、固定杆、第二轴承座、螺母、丝杆、固定块和第二摆动杆,电机右侧的底板顶部设置有右支架和第一轴承座,右支架位于第一轴承座的右方,右支架内顶部设置有固定杆和第二轴承座,固定杆位于第二轴承座的左方,固定杆底端铰接连接有第二摆动杆,第二摆动杆的左端连接有扇板,第二摆动杆的右端铰接连接有第一摆动杆,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丝杆,丝杆上设置有螺母,螺母与丝杆配合,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第二转轴顶端与丝杆底端连接,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第一皮带轮之间绕有平皮带,所以当需要对鞋子进行烘干时,将鞋子放置在放置装置上固定,启动电机间隔性顺转和反转时,第二皮带轮随之间隔性顺转和反转,此时,第一皮带轮在平皮带的带动作用下间隔性顺转和反转,使第二转轴间隔性顺转和反转,带动丝杆间隔性顺转和反转,使螺母间隔性向上和向下运动,固定块间隔性向上和向下运动,推动第一摆动杆间隔性顺时针和逆时针摆动,带动第二摆动杆摆动,从而使扇板摆动,扇板在摆动过程中可以扇动空气,形成风,使空气可以更充分地进入鞋内,进而使鞋子烘干地更快速。
因为还包括有滤网和活性碳,圆盘顶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凹槽的深度为2cm,凹槽内放置有活性碳,凹槽顶部盖有滤网,滤网垂直设置在圆盘顶部,所以当在对鞋子进行烘干时,难免产生异味,此时,活性碳可以对异味进行吸收,减少臭味的散发,使烘干环境清新。
因为还包括有加强筋,底板顶部和左支架右下方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位于导杆的下方,加强筋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加强筋的材质为优质钢材,加强筋的厚度为1cm,加强筋起到加强巩固的作用,所以可以增强本装置的稳固性,从而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烘干效率高的效果。利用本装置进行鞋类产品烘干工作,可以利用一个电机动力,对鞋子进行转动风干,同时利用加热装置上下移动加热,使加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热烘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放置装置的第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放置装置的第二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左支架,2-电机,3-底板,4-第一转轴,5-热烘装置,6-放置装置,7-固定框,8-椭圆凸轮,9-导杆,10-第一导套,11-通孔,12-右支架,13-第一轴承座,14-第二转轴,15-第一皮带轮,16-平皮带,17-第一摆动杆,18-第二皮带轮,19-扇板,20-固定杆,21-第二轴承座,22-螺母,23-丝杆,24-固定块,25-第二摆动杆,26-加强筋,501-第二导套,502-移动块,503-S形孔,504-滑动轴,505-固定板,506-加热装置,507-导向孔,508-连接块,509-第一弹簧,510-升降杆,601-橡胶块,602-第二弹簧,603-放置框,604-连接杆,605-圆盘,606-凹槽,607-滤网,608-活性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鞋类快速烘干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左支架1、电机2、底板3、第一转轴4、热烘装置5、放置装置6、固定框7、椭圆凸轮8、导杆9和第一导套10,底板3顶部设置有左支架1和电机2,左支架1位于电机2的左方,左支架1位于底板3顶部左端,左支架1右侧设置有导杆9,导杆9上开有通孔11,导杆9上设置有第一导套10,第一导套10顶部设置有固定框7,固定框7左侧连接有热烘装置5,电机2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顶端设置有放置装置6,第一转轴4上设置有椭圆凸轮8,椭圆凸轮8位于放置装置6的下方,椭圆凸轮8位于固定框7内。
实施例2
一种鞋类快速烘干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左支架1、电机2、底板3、第一转轴4、热烘装置5、放置装置6、固定框7、椭圆凸轮8、导杆9和第一导套10,底板3顶部设置有左支架1和电机2,左支架1位于电机2的左方,左支架1位于底板3顶部左端,左支架1右侧设置有导杆9,导杆9上开有通孔11,导杆9上设置有第一导套10,第一导套10顶部设置有固定框7,固定框7左侧连接有热烘装置5,电机2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顶端设置有放置装置6,第一转轴4上设置有椭圆凸轮8,椭圆凸轮8位于放置装置6的下方,椭圆凸轮8位于固定框7内。
热烘装置5包括有第二导套501、移动块502、滑动轴504、固定板505、加热装置506、连接块508、第一弹簧509和升降杆510,导杆9上设置有第二导套501,第二导套501位于第一导套10的左方,第二导套501顶部设置有移动块502,移动块502上设置有S形孔503,S形孔503内设置有滑动轴504,左支架1右侧设置有固定板505,固定板505位于导杆9的上方,固定板505上开有导向孔507,导向孔507内穿过有升降杆510,升降杆510的底端与滑动轴504的前侧连接,升降杆510的顶端连接有加热装置506,升降杆510上设置有连接块508,连接块508位于固定板505上方,连接块508与固定板50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09,升降杆510穿过第一弹簧509。
实施例3
一种鞋类快速烘干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左支架1、电机2、底板3、第一转轴4、热烘装置5、放置装置6、固定框7、椭圆凸轮8、导杆9和第一导套10,底板3顶部设置有左支架1和电机2,左支架1位于电机2的左方,左支架1位于底板3顶部左端,左支架1右侧设置有导杆9,导杆9上开有通孔11,导杆9上设置有第一导套10,第一导套10顶部设置有固定框7,固定框7左侧连接有热烘装置5,电机2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顶端设置有放置装置6,第一转轴4上设置有椭圆凸轮8,椭圆凸轮8位于放置装置6的下方,椭圆凸轮8位于固定框7内。
热烘装置5包括有第二导套501、移动块502、滑动轴504、固定板505、加热装置506、连接块508、第一弹簧509和升降杆510,导杆9上设置有第二导套501,第二导套501位于第一导套10的左方,第二导套501顶部设置有移动块502,移动块502上设置有S形孔503,S形孔503内设置有滑动轴504,左支架1右侧设置有固定板505,固定板505位于导杆9的上方,固定板505上开有导向孔507,导向孔507内穿过有升降杆510,升降杆510的底端与滑动轴504的前侧连接,升降杆510的顶端连接有加热装置506,升降杆510上设置有连接块508,连接块508位于固定板505上方,连接块508与固定板50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09,升降杆510穿过第一弹簧509。
放置装置6包括有橡胶块601、第二弹簧602、放置框603、连接杆604和圆盘605,第一转轴4顶端设置有圆盘605,圆盘605外围均匀设置有连接杆604,连接杆604上设置有放置框603,放置框603内对称设置有橡胶块601,橡胶块601与放置框603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602。
实施例4
一种鞋类快速烘干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左支架1、电机2、底板3、第一转轴4、热烘装置5、放置装置6、固定框7、椭圆凸轮8、导杆9和第一导套10,底板3顶部设置有左支架1和电机2,左支架1位于电机2的左方,左支架1位于底板3顶部左端,左支架1右侧设置有导杆9,导杆9上开有通孔11,导杆9上设置有第一导套10,第一导套10顶部设置有固定框7,固定框7左侧连接有热烘装置5,电机2顶部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顶端设置有放置装置6,第一转轴4上设置有椭圆凸轮8,椭圆凸轮8位于放置装置6的下方,椭圆凸轮8位于固定框7内。
热烘装置5包括有第二导套501、移动块502、滑动轴504、固定板505、加热装置506、连接块508、第一弹簧509和升降杆510,导杆9上设置有第二导套501,第二导套501位于第一导套10的左方,第二导套501顶部设置有移动块502,移动块502上设置有S形孔503,S形孔503内设置有滑动轴504,左支架1右侧设置有固定板505,固定板505位于导杆9的上方,固定板505上开有导向孔507,导向孔507内穿过有升降杆510,升降杆510的底端与滑动轴504的前侧连接,升降杆510的顶端连接有加热装置506,升降杆510上设置有连接块508,连接块508位于固定板505上方,连接块508与固定板50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09,升降杆510穿过第一弹簧509。
放置装置6包括有橡胶块601、第二弹簧602、放置框603、连接杆604和圆盘605,第一转轴4顶端设置有圆盘605,圆盘605外围均匀设置有连接杆604,连接杆604上设置有放置框603,放置框603内对称设置有橡胶块601,橡胶块601与放置框603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602。
还包括有右支架12、第一轴承座13、第二转轴14、第一皮带轮15、平皮带16、第一摆动杆17、第二皮带轮18、扇板19、固定杆20、第二轴承座21、螺母22、丝杆23、固定块24和第二摆动杆25,电机2右侧的底板3顶部设置有右支架12和第一轴承座13,右支架12位于第一轴承座13的右方,右支架12内顶部设置有固定杆20和第二轴承座21,固定杆20位于第二轴承座21的左方,固定杆20底端铰接连接有第二摆动杆25,第二摆动杆25的左端连接有扇板19,第二摆动杆25的右端铰接连接有第一摆动杆17,第二轴承座21上安装有丝杆23,丝杆23上设置有螺母22,螺母22与丝杆23配合,第一轴承座13上安装有第二转轴14,第二转轴14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5,第二转轴14顶端与丝杆23底端连接,第一转轴4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18,第二皮带轮18和第一皮带轮15之间绕有平皮带16。
还包括有滤网607和活性碳608,圆盘605顶部设置有凹槽606,凹槽606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凹槽606的深度为2cm,凹槽606内放置有活性碳608,凹槽606顶部盖有滤网607,滤网607垂直设置在圆盘605顶部。
还包括有加强筋26,底板3顶部和左支架1右下方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6,加强筋26位于导杆9的下方,加强筋26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加强筋26的材质为优质钢材,加强筋26的厚度为1cm。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潮湿的鞋子进行烘干时,将鞋子放置在放置装置6上固定,启动电机2工作,带动椭圆凸轮8转动,使固定框7左右移动,推动热烘装置5上下运动,对鞋子进行热烘工作,在此过程中放置装置6会随电机2转动,带动鞋子转动,从而实现对鞋子的高效烘干,鞋子烘干后,关闭电机2,人工取下鞋子。
因为热烘装置5包括有第二导套501、移动块502、滑动轴504、固定板505、加热装置506、连接块508、第一弹簧509和升降杆510,导杆9上设置有第二导套501,第二导套501位于第一导套10的左方,第二导套501顶部设置有移动块502,移动块502上设置有S形孔503,S形孔503内设置有滑动轴504,左支架1右侧设置有固定板505,固定板505位于导杆9的上方,固定板505上开有导向孔507,导向孔507内穿过有升降杆510,升降杆510的底端与滑动轴504的前侧连接,升降杆510的顶端连接有加热装置506,升降杆510上设置有连接块508,连接块508位于固定板505上方,连接块508与固定板505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09,升降杆510穿过第一弹簧509,所以当电机2工作时,固定框7做左右运动,带动移动块502左右移动,使滑动轴504在S形孔503内滑动,推动升降杆510做升降运动,从而使加热装置506在第一弹簧509的弹力作用和滑动轴504的推动作用下做升降运动,此时,启动加热装置506,加热装置506可以对鞋子进行热烘。
因为放置装置6包括有橡胶块601、第二弹簧602、放置框603、连接杆604和圆盘605,第一转轴4顶端设置有圆盘605,圆盘605外围均匀设置有连接杆604,连接杆604上设置有放置框603,放置框603内对称设置有橡胶块601,橡胶块601与放置框603内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602,所以在对鞋子进行热烘前,将需要热烘的鞋子放置在固定框7内,使两侧的橡胶块601将鞋子夹住,在对鞋子进行热烘时,圆盘605随着电机2转动,可以带动固定框7转动,这样鞋子就不会在转动时被甩飞,方便鞋子热烘。
因为还包括有右支架12、第一轴承座13、第二转轴14、第一皮带轮15、平皮带16、第一摆动杆17、第二皮带轮18、扇板19、固定杆20、第二轴承座21、螺母22、丝杆23、固定块24和第二摆动杆25,电机2右侧的底板3顶部设置有右支架12和第一轴承座13,右支架12位于第一轴承座13的右方,右支架12内顶部设置有固定杆20和第二轴承座21,固定杆20位于第二轴承座21的左方,固定杆20底端铰接连接有第二摆动杆25,第二摆动杆25的左端连接有扇板19,第二摆动杆25的右端铰接连接有第一摆动杆17,第二轴承座21上安装有丝杆23,丝杆23上设置有螺母22,螺母22与丝杆23配合,第一轴承座13上安装有第二转轴14,第二转轴14上设置有第一皮带轮15,第二转轴14顶端与丝杆23底端连接,第一转轴4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18,第二皮带轮18和第一皮带轮15之间绕有平皮带16,所以当需要对鞋子进行烘干时,将鞋子放置在放置装置6上固定,启动电机2间隔性顺转和反转时,第二皮带轮18随之间隔性顺转和反转,此时,第一皮带轮15在平皮带16的带动作用下间隔性顺转和反转,使第二转轴14间隔性顺转和反转,带动丝杆23间隔性顺转和反转,使螺母22间隔性向上和向下运动,固定块24间隔性向上和向下运动,推动第一摆动杆17间隔性顺时针和逆时针摆动,带动第二摆动杆25摆动,从而使扇板19摆动,扇板19在摆动过程中可以扇动空气,形成风,使空气可以更充分地进入鞋内,进而使鞋子烘干地更快速。
因为还包括有滤网607和活性碳608,圆盘605顶部设置有凹槽606,凹槽606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凹槽606的深度为2cm,凹槽606内放置有活性碳608,凹槽606顶部盖有滤网607,滤网607垂直设置在圆盘605顶部,所以当在对鞋子进行烘干时,难免产生异味,此时,活性碳608可以对异味进行吸收,减少臭味的散发,使烘干环境清新。
因为还包括有加强筋26,底板3顶部和左支架1右下方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6,加强筋26位于导杆9的下方,加强筋26的形状为圆柱体形,加强筋26的材质为优质钢材,加强筋26的厚度为1cm,加强筋26起到加强巩固的作用,所以可以增强本装置的稳固性,从而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