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吸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4094阅读:9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扫吸拖一体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一种卫生清洁工具,具体讲是一种扫吸拖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地面进行清洁时,一般要经过扫地、拖地两个步骤。两个步骤下来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体力,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当然,世面上也出现了两种清洁机器人,一种应用于超市、候车室等公共场合,另一种应用于家庭。前者体积庞大,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后者只能够实现单一的扫地功能,功能不够完善。而且为了能清扫到所以地方,很多地方为重复清扫,有效清扫效率较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轻巧、使用方便、清洁效率高的扫吸拖一体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扫吸拖一体机,包括带有行走轮的底盘,底盘上从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扫地机构、吸尘机构、拖地机构;所述扫地机构包括簸箕、两个清扫手臂以及用于驱动清扫手臂转向的转向构件,两个清扫手臂对称活动安装于底盘下盘面的前部,簸箕安装于两个清扫手臂后方的底盘上;所述吸尘机构包括吸尘器、集尘箱、吸尘头一,集尘箱安装于吸尘器上,吸尘头一与吸尘器相连,吸尘头一安装于簸箕后方的底盘上;所述拖地机构包括洒水机构和吸水机构;所述洒水机构包括水箱、增压泵、洒水器,水箱安装于增压泵上,洒水器与增压泵相连,洒水器安装于吸尘头一后方的底盘上;所述吸水机构包括封闭式传动的海绵毯,海绵毯的下端位于洒水器后方,且可与地面挤压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构件包括电机一、蜗杆、两个扇形状的旋转块,蜗杆通过电机一驱动旋转,旋转块的弧面上带有齿,蜗杆沿着底盘的长度方向安装于底盘的上盘面,两个旋转块安装于蜗杆的两侧,且弧面上的齿均与蜗杆啮合,两个旋转块分别与两个清扫手臂联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块通过联轴销与清扫手臂联动连接,联轴销的上端与旋转块固接,下端穿过底盘与清扫手臂的内端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簸箕内设置有吸尘头二,吸尘头二与吸尘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机构包括支架、两个驱动辊、海绵毯、接水槽、挤水板,支架向后侧倾斜地安装于底盘上,两个驱动辊分别安装于支架的上下两端,海绵毯呈封闭状地包绕于两个驱动辊上,海绵毯的下端可与地面挤压接触,挤水板位于海绵毯的背侧,且与海绵毯上端的转向处挤压接触,接水槽位于挤水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接水槽内安装有过滤网一,水箱内安装有过滤网二。

进一步地,所述挤水板的下沿连接有向内侧倾斜的导水板,导水板的下沿向内侧弯折形成截面下凹的钩部,钩部上开设有漏水孔,漏水孔位于接水槽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包括安装于底盘前部中间位置的万向轮和安装于底盘后部两侧的三角行星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罩壳,位于底盘上盘面上的部件均罩于罩壳内,罩壳的前部安装有推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扫吸拖一体机可实现清扫、吸尘、拖地一次完成,取代了人工分次分步的清理,从而有效提高清洁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以及人力成本,而且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轻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除罩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移除罩壳后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移除罩壳后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行走轮2、底盘3、簸箕4、清扫手臂41、齿轮盒42、毛刷43、电机二5、吸尘器6、集尘箱7、吸尘头一8、水箱9、增压泵10、洒水器11、过滤网二12、电机一13、蜗杆14、旋转块15、齿16、联轴销17、支架18、驱动辊19、接水槽20、过滤网一21、挤水板22、固定板23、钩部24、漏水孔25、罩壳26、推把27、握把28、吸尘头二29、海绵毯30、导水板31、电机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扫吸拖一体机,包括底盘2,底盘2上从前至后依次安装有扫地机构、吸尘机构、拖地机构。

扫地机构包括簸箕3、两个清扫手臂4以及转向构件。两个清扫手臂4对称活动安装于底盘2下盘面的前部,簸箕3安装于两个清扫手臂4后方的底盘2上。清扫手臂4包括长条装的齿轮盒41,齿轮盒41上沿着长度方向安装若干毛刷42。齿轮盒41上安装有电机二43,电机二43带动齿轮盒41内的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毛刷42转动。通过清扫手臂4上毛刷42的转动和机器的前进把地面上纸屑等较大的垃圾收集到簸箕3内。

转向构件用于驱动清扫手臂4转向,调整清扫手臂4的清扫角度,以使清扫手臂4改变工作区域,能够清扫到各种角落,提高清扫面积。同时,待机时,可通过转向构件将清扫手臂4收拢于机身内,缩小整机体积,使得外观更加洁简,又能保护清扫手臂4。本实施例中,转向构件具体包括电机一12、蜗杆13、两个扇形状的旋转块14。旋转块14的弧面上带有齿15。蜗杆13沿着底盘2的长度方向安装于底盘2的上盘面。两个旋转块14安装于蜗杆13的两侧,且弧面上的齿15均与蜗杆13啮合。两个旋转块14分别通过联轴销16与两个清扫手臂4联动连接,联轴销16的上端与旋转块14固接,下端穿过底盘2与清扫手臂4的内端固接。电机一12带动蜗杆13转动,蜗杆13带动两侧的旋转块14同步转动,进而带动下方清扫手臂4以内端为圆心旋转,从而实现对清扫手臂4角度的调节。以上设计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且角度调整精准。

吸尘机构包括吸尘器5、集尘箱6、吸尘头一7、吸尘头二28。集尘箱6安装于吸尘器5上,吸尘头一7与吸尘器5相连,吸尘头一7安装于簸箕3后方的底盘2上。通过吸尘器5配合以吸尘头一7可将地面上细小的垃圾以及灰尘吸入集尘箱6内,对清扫后的地面起到进一步清理作用。吸尘头二28位于簸箕3内,且与吸尘器5相连。吸尘头二28用于吸收清扫入簸箕3内的细小垃圾。

拖地机构包括洒水机构和吸水机构。洒水机构包括水箱8、增压泵9、洒水器10。水箱8安装于增压泵9上,洒水器10与增压泵9相连,洒水器10安装于吸尘头一7后方的底盘2上。通过增压泵9配合以洒水器10可对地面进行洒水,以使地面保持足够的湿度,便于后续拖地。

吸水机构包括支架17、两个驱动辊18、海绵毯29、接水槽19、挤水板21。支架17贯穿底盘2,向后侧倾斜地安装于底盘2上。两个驱动辊18分别安装于支架17的上下两端。海绵毯29呈封闭状地包绕于两个驱动辊18上,且可在两个驱动辊18的转动下呈封闭状传动。其中一个驱动辊18与电机三31相连,作为驱动海绵毯29传动的动力源。海绵毯29的下端位于洒水器10后方,且与地面挤压接触。挤水板21位于海绵毯29的背侧,且通过固定板22与支架17的上端相连。挤水板21与海绵毯29上端的转向处挤压接触。接水槽19搁置于底盘2上,位于挤水板21的下方。接水槽19上设置有握把27,方便接水槽19的拿取。如此设计,通过两个驱动辊18的转动,可驱动海绵毯29呈封闭状传动,当传动的海绵毯29与地面挤压接触,即可对地面起到吸水作用。吸入海绵毯29内部的脏水则通过挤压板21挤压排出,进而落入接水槽19内。以上结构设计的吸水机构,海绵毯29上与地面接触吸水后的部分会随着海绵毯29的传动通过挤水板21将脏水挤压出来,而海绵毯29上脱水后的部分则会接着与地面接触吸水,如此可实现边脱水、边吸水的效果,确保海绵毯29与地面挤压接触部分始终为干净清洁的,从而大大改善吸水效果,提高拖地效率。

接水槽19内安装有过滤网一20、水箱8内安装有过滤网二11。过滤网一20可对流入接水槽19内的水进行初步过滤,经初步过滤后的水可倒入水箱8中经过滤网二11进一步过滤,如此使用过的水可供洒水机构循环利用,不仅可减轻机身自重,提高可搬运性,同时又可节约用水。为了使从海绵毯29挤压出来的脏水可顺利流入接水槽19内,本实施例中,挤水板21的下沿连接有向内侧倾斜的导水板30,导水板30的下沿向内侧弯折形成截面下凹的钩部23,钩部23上开设有漏水孔24,漏水孔24位于接水槽19上方。海绵毯29上通过挤水板21挤压出来的脏水会沿着导水板30内侧往下流,最终通过漏水孔24落入接水槽19内。

底盘2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通过行走轮1方便整个机器的移动。为了使机器在楼梯上也能方便行走,将行走轮1设计成三角行星轮与普通万向轮的结合,万向轮安装于底盘2前部中间位置,三角行星轮安装于底盘2后部两侧。此外,在底盘2上安装有罩壳25,位于底盘2上盘面上的部件均罩于罩壳25内,从而对这些部件起到保护作用。罩壳25的前部安装有推把26,方便机器推行。

本发明扫吸拖一体机使用时,在需要清洁的地面上向前推行。机器先通过清扫手臂4将地面上纸屑等较大的垃圾收集到簸箕3内;再通过吸尘器5将地面经过清扫后还留的一些尘土等细小的垃圾吸入集尘箱6内,同时也吸入扬起的灰尘,对清扫后的地面起到进一步清洁作用;然后通过洒水器10对吸尘后的地面进行洒水,以使地面保持足够的湿度;最后通过海绵毯29将洒水后地面上的水吸干,从而将地面彻底清洁干净。本发明扫吸拖一体机可实现清扫、吸尘、拖地一次完成,取代了人工分次分步的清理,从而有效提高清洁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以及人力成本,而且整体结构紧凑、体积轻巧、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依据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