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096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清洁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手持式吸尘器由于体积较小,使用时无需在地面上拖动或移动,使用便捷,深受用户欢迎。gb2484146a公开了一种杆式真空吸尘器,包括手持式真空吸尘器,该杆式真空吸尘器通过将棒附接到真空吸尘器,且将清洁头附接到棒的相对端部而形成。这样的杆式真空吸尘器越来越多地被用作传统立式和筒式真空吸尘器的替代。在使用中,吸尘器头通过棒绕其轴线的旋转而在被清洁的表面上转向。

上述真空吸尘器由于旋风分离装置位于手柄前侧,其造成旋风分离装置的设计尺寸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风分离装置的设计尺寸能够多变的手持式吸尘器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

机体支架,所述的机体支架包括进气管和把手,所述的进气管具有一位于所述的机体支架前部的进气口,所述的进气管具有一管体中心线,所述的管体中心线穿过所述的进气口,所述的把手位于所述机体支架的后部,所述的把手具有一第一纵向中心线,所述把手的第一纵向中心线与所述进气管的管体中心线相交叉;

旋风分离装置,其位于所述机体支架的上方;

气流发生器,用于产生沿所述进气管流动的气流,所述的气流发生器位于所述机体支架的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后方;

电池包,所述的电池包用于给所述的气流发生器供电,所述的电池包位于所述机体支架的下方,所述的电池包具有一用于将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支撑在一表面上的下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包括具有旋风分离腔的旋风分离桶,所述的旋风分离腔与所述的进气口相气流连通,所述的旋风分离桶具有一纵向轴心线,所述旋风分离桶的纵向轴心线与所述进气管的管体中心线相平行。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把手的第一纵向中心线与所述旋风分离桶的纵向轴心线之间呈45-90°的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把手的第一纵向中心线同时穿过所述的旋风分离装置与所述的电池包。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包括一用于驱使所述气流发生器在开启和断开之间切换的扳机式开关,所述的扳机式开关位于所述把手的上部并且位于所述进气管的正后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气流发生器包括一叶轮以及驱动所述叶轮转动的真空电机,所述的真空电机具有一电机轴心线,所述的电机轴心线与所述旋风分离桶的纵向轴心线共线或平行。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气流发生器还包括一电机罩壳,所述的电机罩壳有部分与所述的机体支架相一体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电机罩壳上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端,所述的电机罩壳在位于所述排气端的内侧设置有一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位于所述真空电机的下游。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机体支架还包括一纵筋,所述的纵筋位于所述把手的前方,所述纵筋位于所述的进气管与所述的电池包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纵筋的上部与所述进气管的管外壁相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纵筋的下部与所述的电池包的前半部分相接,所述把手的下部与所述电池包的后半部分相邻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纵筋具有一第二纵向中心线,所述纵筋的第二纵向中心线与所述进气管的管体中心线之间呈30-60°的夹角。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旋风分离桶包括一圆柱形外侧壁,所述机体支架的上端部设置有一与所述的进气管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与所述的开口相匹配的对接口,所述的旋风分离桶能够拆卸的安装在所述进气管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旋风分离桶包括一位于前端部的可开合桶盖,所述旋风分离桶的纵向轴心线穿过所述的可开合桶盖。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至少有部分向前凸出于所述旋风分离装置的前端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电池包包括一电池盒和位于所述电池盒内部的电池,所述的电池盒有部分与所述的机体支架一体设置。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电池盒包括第一盒体以及与所述的第一盒体可拆卸组装的第二盒体,所述的第一盒体与所述的机体支架一体设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旋风分离装置和气流发生器均设置在机体支架的上方,使得旋风分离装置的设计尺寸不会受把手尺寸的影响,而且该手持式吸尘器外形简洁、结构稳定,能够给用户提供多样选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示出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示出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示出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示出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拆分示意图;

其中:100、手持式吸尘器;1、机体支架;2、扳机式开关;3、旋风分离装置;4、气流发生器;5、电池包;11、进气管;12、把手;13、纵筋;14、开口;111、进气口;31、旋风分离桶;32、第一过滤器;311、圆柱形外侧壁;312、可开合桶盖;313、旋风分离腔;33、对接口;41、真空电机;42、外壳体;43、电机罩壳;431、排气端;44、第二过滤器;511、第一盒体;512、第二盒体;51、电池盒;511、第一盒体;512、第二盒体;52、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图1、2和3显示了手持式吸尘器100,包括机体支架1,其具有进气管11、把手12和纵筋13,进气管11具有一管体中心线x1,把手12具有一第一纵向中心线y1;旋风分离装置3,其包括一旋风分离桶31,旋风分离桶31具有一纵向轴心线x2;气流发生器4,用于产生沿进气管11流动的气流;电池包5,用于给气流发生器4供电。

机体支架1中,进气管11具有一位于机体支架1前部的进气口111,管体中心线x1穿过111进气口,把手12位于机体支架1的后部,把手12的第一纵向中心线y1与进气管11的管体中心线x1相交叉并且二者之间呈65°的夹角α。把手12的上部与旋风分离装置2相接,把手12的下部与电池包4的后半部分相邻接。纵筋13位于把手12的前方,并且纵筋13位于进气管与所述的电池包之间。纵筋13具有一第二纵向中心线y2,纵筋13的第二纵向中心线y2与进气管11的管体中心线x1之间呈45°的夹角β。纵筋13的上部与进气管11的管外壁相接,纵筋13的下部与电池包4的前半部分相接,本例中,纵筋13相对于手柄12倾斜的角度更大。在其他实施例中,纵筋13还可以是圆弧形等其他形状。纵筋13除了能起到连接支撑作用外,还能够供用户作为“辅助手柄”使用,当用户单手握持手柄12吃力时,用户可以使用另一只手握持纵筋13以将整个手持式吸尘器托起。

旋风分离装置3整体位于机体支架1的上方,它包括旋风分离桶31和位于旋风分离桶31下游的第一过滤器32,旋风分离桶31具有圆柱形外侧壁311和可开合桶盖312。圆柱形外侧壁311限定圆柱形的旋风分离腔313,旋风分离腔313与进气口111通过进气管11相气流连通。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是旋风分离腔313的旋转轴心线限定旋风分离桶31的纵向轴心线x2。机体支架1的上端部设置有一与进气管11相连通的开口14,旋风分离桶31的外侧壁31上设置有一与开口14相匹配的对接口33,旋风分离桶31能够拆卸的安装在进气管11的上方并且旋风分离桶31的纵向轴心线x2与进气管11的管体中心线x1相平行,即旋风分离桶31横躺进气管11的上方。可开合桶盖可开合桶盖312位于旋风分离桶31前端部,旋风分离桶31的纵向轴心线x2穿过可开合桶盖312。为了便于用户将外部吸尘管与进气管11相连接,进气管11的前部有一部分向前凸出于旋风分离桶31的前端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旋风分离装置设置成具有多级旋风分离单元的结构,即除了设置如该例的旋风分离桶31外,还在旋风分离桶下游设置至少一个次级旋风分离桶以进一步进行气灰分离。

气流发生器4用于产生沿进气管11流动的气流,气流发生器4位于机体支架1的上方并且位于旋风分离装置3的后方。如图中所示,气流发生器4包括真空电机41、由真空电机41驱动转动的叶轮(图中未示出)、以及位于真空电机41和叶轮外围的外壳体42以及电机罩壳43,气流发生器4定位在把手12的后上方。真空电机41具有一电机轴心线x3,电机轴心线x3与旋风分离桶31的纵向轴心线x2共线。如图4所示,电机罩壳43上设置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端431,电机罩壳43在位于排气端43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过滤器44,第二过滤器44位于真空电机41的下游。本例中的电机罩壳43的下半部分432与机体支架1相一体设置。

电池包5用于给气流发生器4供电,电池包5位于机体支架1的下方,本例中,电池包5具有一用于将手持式吸尘器100支撑在一个表面上的下底部,即当该手持式吸尘器不工作时,用户可以利用电池包5的下底部将整个吸尘器支撑起来。再如图2、4所示,本例的电池包5包括由第一盒体511和第二盒体512卡合的电池盒51以及位于电池盒51内的电池52,电池盒51的第二盒体512支撑其整个吸尘器,第一盒体511与机体支架1相一体设置。将第一盒体511和第二盒体512设置在可拆卸组装的结构,其便于用户或维修人员对内部故障电池进行维修或更换。

为了便于用户操作该吸尘器,该手持式吸尘器100上还设置有一用于驱使气流发生器4在开启和断开之间切换的扳机式开关2,扳机式开关2位于把手12的上部并且位于进气管11的正后方。

再如图2所示,本例中,把手12的的第一纵向中心线y1向上穿过旋风分离装置3、向下穿过电池包5,旋风分离装置3和气流发生器4均位于把手12的上方,电池包5位于把手12的下方,进气管11与旋风分离装置3大体平行布置。其中,气流发生器4位于把手12的后上方,电池包5的大部分位于把手12的前下方,即气流发生器4的重心位于把手12的后方。电池包5的重心位于把手12的前方。由于气流发生器4和电池包5被预期为手持式吸尘器100较重的两个部件,将这两个部件的重心分开在把手12的前后两侧,以方便用户操作。

在使用中,手持式吸尘器100通过用户利用扳机式开关2而被激活。含尘气流将在气流发生器4的作用下被通过进气口111吸入,且通过进气管11进入旋风分离腔313。含尘气流在旋风分离腔313内做螺旋运动,相对较重或较大的脏物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空气分离。经过初步分离的初滤空气经过第一过滤器32后进入气流发生器4内,而后再经过第二过滤器44排到外界。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