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锅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1496发布日期:2019-04-05 22:06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锅铲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锅铲。



背景技术:

锅铲是厨房必备的用具之一,中式菜肴中主要有煎、炒、炖组成,锅铲根据不同类型的菜肴制作的形状不同。炒菜用的锅铲的铲部和柄部略微向上倾斜,在翻炒时,铲部远离柄部的一端端部与菜肴接触,往复作铲和翻的动作,当菜肴的酱汁较多时,需要重复多次才能铲净;煎鱼或者牛排等的锅铲则与炒菜的锅铲大为不同,首先炒菜用的锅铲由于要不停翻炒,柄部的受力位置要倾斜于锅铲的铲部,且离锅铲的的铲部较远;而煎东西的锅铲由于要不时按压,柄部的受力位置在铲部的上方比较好施力。

随着经济增长,厨房的用品种类越来越多,而现代人们的厨房面积却不断减小,同种类型的厨房用具太多容易占用过多的厨房面积,现有的锅铲无法很好的实现翻炒和煎压的功能,需要购置两把专用于炒菜和煎菜的锅铲,这样增加了厨房占用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兼具翻炒和煎压功能的多功能锅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锅铲,包括铲部和柄部,所述铲部的底部为平面,所述铲部的上端面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上倾斜加厚设置,铲部厚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与铲部呈钝角设置的连接块,所述柄部包括与连接块远离铲部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一柄以及与第一柄远离连接块活动连接的第二柄,所述第一柄与所述连接块以及第一柄与第二柄之间设置有转动限位机构,所述转动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柄靠近连接块一端中央外凸的凸起,所述凸起内部中空,所述凸起的两侧垂直延伸设置有与凸起内部连通的圆筒,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容置所述凸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侧设置有供所述圆筒穿插的第一通孔,所述凸起和圆筒内设置有平衡板,所述圆筒上端相对凸起对称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平衡板上端设置有与第二通孔相对的卡凸,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卡凸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卡凸的限位槽,所述平衡板的下端设置有与圆筒壁面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凸起的下端设置有在拉动下使所述卡凸回缩到第二通孔中的拉力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锅铲在翻炒和煎压的过程中,柄部的受力位置不同,本发明通过锅柄的翻折设置实现在一把锅铲上实现翻炒和煎压的功能,柄部分为第一柄和第二柄,与连接块配合后可以实现转动呈现不同的形状,翻炒和煎压的功能主要改变的是受力位置与铲部之间的角度,通过与柄部的转折实现翻炒和煎压功能的切换;转动限位机构的设置便于实现第一柄相对连接块转动限位、第二柄相对第一柄转动限位的功能,从而实现受力角度的改变;限位槽、卡凸、复位弹簧以及拉力机构的设置,在拉力机构拉动下,卡凸回缩便于实现转动,放开拉力机构后,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只要卡凸对准限位槽,就能实现限位作用,该锅铲通过柄部的转折限位实现翻炒和煎压功能的自由切换,切换方便。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力机构包括设置在卡凸下端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中穿插设置有拉筒,所述拉筒靠近平衡板的一端与平衡板下端面中央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拉筒的设置使卡凸随着拉筒相对第三通孔的运动做伸出或回缩到第二通孔中的动作,从而实现转动和限位功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衡板的下端中央设置有外凸的螺纹段,所述拉筒靠近所述螺纹段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段配合的螺纹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使拉筒和平衡板可拆卸设置,拆卸拉筒后,便于将圆筒中的配件取出更换。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筒远离螺纹段的一端设置有便于抓握的抓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抓块的设置便于抓握用以施力。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的下方设置有一平行于铲部底部的辅助煎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炒菜用的铲部长度较短,而煎菜用的铲部长度较长,设置辅助煎板后可以加长铲部,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煎压功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外凸的限位弹片,所述辅助煎板上设置有与限位弹片卡合的卡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辅助煎板可拆卸设置,当用于炒菜时,辅助煎板卡合在连接块上端面,不会妨碍锅铲的翻炒;当用于煎压时,将辅助煎板设置在连接块的下端面,增加铲部的长度,实现辅助煎压的功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周向间隔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的设置个数与铲部转环的角度相关,限位槽设置越多,铲部单位转环角度越精细。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铲部的上端面中央至铲部厚的一端之间自两侧向中央凹陷设置有一凹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凹面的设置在用于炒菜时,可以蓄积汤汁,剩汤汁时速度快。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柄远离第一柄的一端套设有橡胶隔热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橡胶隔热套的设置用于隔热,放置手烫伤。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为:通过改变柄部的角度实现受力角度的改变,从而兼备翻炒和煎压的功能;限位槽、卡凸、复位弹簧以及拉筒的设置,在拉力机构拉动下,卡凸回缩便于实现转动,放开拉力机构后,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只要卡凸对准限位槽,就能实现限位作用;拉筒和平衡板可拆卸设置,拆卸拉筒后,便于将圆筒中的配件取出更换;抓块的设置便于抓握用以施力;辅助煎板的设置可以加长铲部,从而可以快速有效地实现煎压功能;辅助煎板可拆卸设置,当用于炒菜时,辅助煎板卡合在连接块上端面,不会妨碍锅铲的翻炒;当用于煎压时,将辅助煎板设置在连接块的下端面,增加铲部的长度,实现辅助煎压的功能;限位槽的设置个数与铲部转环的角度相关,限位槽设置越多,铲部单位转环角度越精细;凹面的设置在用于炒菜时,可以蓄积汤汁,剩汤汁时速度快;橡胶隔热套的设置用于隔热,放置手烫伤,该锅铲通过柄部的转折限位实现翻炒和煎压功能的自由切换,且切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锅铲的拆分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锅铲用于炒菜时的状态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锅铲用于煎菜时的状态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转动限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铲部;101、折边;102、凹面;2、连接块;201、通槽;3、辅助煎板;301、卡块;4、第一柄;5、第二柄;6、橡胶隔热套;7、凸起;701、第三通孔;8、凹槽;801、第一通孔;802、限位槽;9、圆筒;901、第二通孔;10、平衡板;1001、螺纹段;11、卡凸;12、复位弹簧;13、拉筒;14、抓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提供一种多功能锅铲,包括铲部1和柄部,铲部1底部为平面,铲部1的上端面自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向上倾斜加厚设置,铲部1上端面的两侧设置有垂直铲部1底面的折边101,铲部1的上端面中央至铲部1厚的一端之间自两侧向中央凹陷有一用于蓄积汤汁的凹面102,铲部1厚的一端连接有一连接块2,在连接块2上设置有一通槽201,在通槽201内部设置有凸起7的限位弹片,在连接块2下方设置有一平行于铲部1底部的辅助煎板3,该辅助煎3板上设置有与通槽201限位卡合的卡块301,该连接块2与铲部1之间呈钝角,优选150°,该连接块2的两侧从靠近铲部1的一端向远离铲部1的一端间距不断减小,在连接块远离铲部1的一端连接有柄部。

柄部包括与连接块2活动连接的第一柄4和与第一柄4远离连接块的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二柄5,在第二柄5上设置有便于抓握和防烫的橡胶隔热套6,第一柄4与连接块之间以及第一柄4与第二柄5之间通过转动限位机构连接,该转动限位机构可实现多角度转换和定位,该转动限位机构包括在第一柄4靠近连接块2的一端中央设置的内部中空的凸起7,连接块2相对凸起7的位置设置有一容置凸起7的凹槽8,在凸起7的两侧设置有垂直凸起7且与凸起7内部连通的圆筒9,在凹槽8两侧设置有供圆筒9穿插和转动的第一通孔801,在凸起7的圆筒9内部设置有穿插该凸起7和圆筒9的平衡板10,在圆筒9上端相对凸起7对称设置有第二通孔901,在平衡板10上设置有可伸出或者回缩到第二通孔901的卡凸11,在第一通孔801内相对卡凸11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槽802,该限位槽802沿周向间隔设置,该限位槽802可周向间隔设置6-12个,每次转换角度依次在60°-30°之间,在平衡板10的下端面设置有复位弹簧12,该复位弹簧12沿平衡板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凸起7的下端面设置有第三通孔701,在第三通孔701中设置有拉动卡凸11回缩到第二通孔901中的拉力机构,该拉力机构包括相对第三通孔701来回运动且内部中空的拉筒13,在平衡板10下端面的中央设置有外凸的螺纹段1001,在拉筒13靠近平衡板10的一端设置有与螺纹段1001配合旋接的螺纹孔,在拉筒13远离螺纹段1001的一端旋接有便于抓握的抓块14。

当该锅铲用于炒菜时,锅铲呈图所示,此时第一柄4、第二柄5和连接块2呈一直线,辅助煎板3卡合在连接块2的上端,使用时,握住橡胶隔热套6,翻炒时,由于柄部的受力位置倾斜于铲部1,有利于翻炒动作的进行,辅助煎板3卡入到连接块2的上端不会妨碍锅铲进行翻炒,铲部1上方的凹面102有利于蓄积汤汁,剩有汤汁的菜肴时,可以很快剩光;当锅铲用于煎鱼或者煎牛排时,先将辅助煎板3取下,卡合在连接块2的下端,使辅助煎板3和铲部1的下端面呈同一平面,增加煎的面积,然后拉动第一柄4处的拉筒13,使卡凸11缩回到第二通孔901内,然后转动连接块2到适当的角度,放开拉筒13,当卡凸11对准第一通孔801中的限位槽802时,在复位弹簧12的作用下,卡凸11卡入到限位槽802中,接着拉动第二柄5上的拉筒13依次进行角度调节,直至调节到使用者喜欢的角度,使用时,握住橡胶隔热套6,由于柄部的受力处于铲部1的正上方,有利于按压动作的进行,该锅铲可以同时实现炒菜和煎菜的功能,转环自如,节省厨房占用空间。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