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婴幼儿坠床摔伤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001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防止婴幼儿坠床摔伤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床,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婴幼儿夜间坠床摔伤的设备。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无论成人还是幼儿,夜间睡觉时从床上垂直跌落至地面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几个月到一岁多的婴幼儿来说,他们可能处于已经学会了爬但是还不会走路或者走路不稳阶段,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危险意识不足。生活中婴儿夜间醒来后从床上摔下受伤、甚至死亡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给很多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不愉快的阴影。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防止或很大程度上减轻从床上掉下摔伤的设备是具备现实意义的。

为了解决睡眠中跌落下床的问题,最直接最流行的一种应对方式是在床边加上一定高度的护栏。比如,几乎所有的高校宿舍都会给上铺床位加设护栏;现今各种婴儿床上也都会有护栏。不高的护栏对于成人及尚不会爬行的婴儿是很有效的。但是对于已经会爬行和扶着东西站立的婴儿来说,这种护栏不仅效果不大,反而还可能导致婴儿爬过护栏后摔伤更严重。

对于婴儿床,虽然可通过进一步将护栏加高到60公分(目前市场上在售护栏产品的高度)甚至更高来预防婴儿从床上摔下,但是大部分的中国父母还是更习惯于选择在夜间让婴儿和成人一起睡。因国内很多成人床(加床垫)的高度都会在50公分左右甚至更高,一岁左右的婴儿如果直接从这个高度坠地是很容易受重伤的。然而给成人床(至少两个面)装上60公分以上的护栏不一定方便,同时带来的生活体验也不好。

另一种应对方式是降低床的高度,但床的高度过低会影响其使用的舒适性;此外大部分中国人也没有像日、韩那种直接在地板上睡的生活习惯,因此这种方式不能为大众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婴幼儿夜间坠床摔伤的设备。

本发明一种防止婴幼儿夜间坠床摔伤的设备的技术方案包括:

床体和与所述床体连接的可旋转组件;所述可旋转组件上设有重力传感器和与所述重力传感器连接的报警器。

优选的,

所述可旋转组件为若干间隔设置的挡板或与所述床体周边吻合的一体结构。

优选的,

所述一体结构表面为光滑或凹凸不平。

优选的,

所述一体结构与所述床体的连接处至地面的距离小于所述一体结构的长度,使得所述一体结构倾斜设置。

优选的,

所述挡板为由第一段和第二段组成的两端式可折叠结构;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床体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至地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可旋转组件的长度,两者连接处至所述床体底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段的长度。

优选的,

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铰接相连。

优选的,

还包括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信号产生设备和信号接收设备;

所述信号产生设备用于采集身体状态信息,所述信号接收设备用于对所述信号产生设备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发送至外部终端。

优选的,

还包括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床体外侧的超宽带雷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止婴幼儿夜间坠床摔伤的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止婴幼儿夜间坠床摔伤的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止婴幼儿夜间坠床摔伤的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防止婴幼儿夜间坠床摔伤的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婴幼儿夜间坠床摔伤的设备,大幅度避免睡眠时从床上摔下而导致摔伤。

实施例一

本发明一种防止婴幼儿夜间坠床摔伤的设备的技术方案包括:

床体和与所述床体连接的可旋转组件;所述可旋转组件上设有重力传感器和与所述重力传感器连接的报警器。当重力传感器感应到上面有重物滑落时便启动报警器唤醒陪睡的成人。

如图2所示,所述可旋转组件具体是指若干间隔设置在床沿的挡板,挡板可相对于床体转动。当婴幼儿从床体跌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人体接触到挡板的过程中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为了避免挡板在不使用时占据较大的室内空间,可将挡板设为折叠结构,如挡板为由第一段和第二段组成的两端式可折叠结构;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床沿连接,且两者连接处至地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可旋转组件的长度,两者连接处连接处至所述床体底边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段的长度,从而便于将第一段贴紧床沿后将第二段收纳在床体底部。实现了白天不用时将其收到床底面,夜间张开使用。

实施例二

本发明一种防止婴幼儿夜间坠床摔伤的设备的技术方案包括:

床体和与所述床体连接的可旋转组件;所述可旋转组件上设有重力传感器和与所述重力传感器连接的报警器,当重力传感器感应到上面有重物滑落时便启动报警器唤醒陪睡的成人。

如图3所示,所述可旋转组件具体是指与所述床沿吻合的一体结构,一体结构表面为光滑或凹凸不平。当床体为四边形结构时,该一体结构可以为四个,每一个均为整面,即可旋转组件与所述床体的连接处至地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可旋转组件的长度。

与图1中的床沿所在平面与地面夹角为直角经常导致人体跌落受伤,图3中的一体结构可以做成斜面、曲面状或者台阶状,一定程度上缓解跌落受伤的问题。虽然图3所示的结构不能防止婴儿摔下床,但由于婴儿是由通过斜面或曲面滑落地面,因而能很大地降低受伤程度。

此外,同设置一体结构相类似的是,依照床体的尺寸设置可充放气的气囊,取代一体结构,可充放气的气囊在售床时随床附赠即可。一般一个床需要附赠的气囊数不会超过4个。

图3与图2相比,占据的空间可能比较大,床沿为斜面可能会影响成人下床的舒适度。

实施例三

考虑到现在超宽带毫米波雷达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发,分辨力也越来越高,如雷达的发射波形带宽能达到10ghz以上时则可分辨距离可达1.5公分以内,其精度足能监测到婴儿的呼吸和心跳。

本实施例中防止婴幼儿夜间坠床摔伤的设备除了可包括图1或图2所示的结构外,还可以设置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位于所述床体外侧的超宽带雷达,利用雷达技术来监控婴儿在床上的行为。

如图4所示,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超宽带雷达通过根据婴儿呼吸时腹部的起伏的位置或者心跳的距离和角度来定位并跟踪婴儿在床体上的具体位置,当检测到婴儿的位置(或高度)移动到一定范围(比如床沿附近),或者婴儿位置持续移动超过一定时间时,便启动报警器(也可以是穿戴在成人身上的振动器)唤醒一旁陪睡的成人。

超宽带雷达也可以将婴儿夜间的活动轨迹数据记录下来传到app,供父母白天查阅以掌握婴儿夜间睡眠时候在床上的活动规律。

实施例四

由于实施例三中的超宽带雷达雷达需要检测到婴儿腹部或心脏的位置才能对其定位,可能会遇到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比如心跳或呼吸的反射回波太弱,容易被湮没在其他身体部位的回波中;此外雷达接收到的不仅有来自婴儿的回波,还有身旁陪睡者的回波,这会对雷达对婴儿的定位造成干扰,容易造成误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式:

如图5所示,监控系统包括信号产生设备和信号接收设备;

所述信号产生设备可佩带于婴儿身上,用于采集身体状态信息,(还有附近的人或物的反射杂波),从而解决了低信噪比的问题,所述信号接收设备用于对所述信号产生设备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可以将婴儿的夜间睡觉时的活动数据记录并传至外部终端app,供父母查阅统计。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