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纺织品装饰的床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709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带有纺织品装饰的床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纺织品装饰的床头。



背景技术:

婴幼儿是对新世界充满好奇的群体,在宝宝刚刚学站学走的时候,时常会磕磕绊绊跌撞到家里的硬件家具犄角或者家具突出部分的装饰物上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现有婴儿床或者婴儿家具的局限如下:

1.大多数的装饰件为突出的木质贴片或者金属装饰,对于跌跌撞撞的小宝宝非常不安全,很多妈妈对此很担心。

2.一些木制品婴儿床或者家具的装饰件,作为耐用品通常会用两年以上或者更长时间,时间长了,装饰元素部分会发生改变,脱色变黄,破损,影响美观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纺织品装饰的床头,解决现有技术中婴幼儿容易与床头发生磕碰,并且床头上不易设置纺织品装饰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纺织品装饰的床头,包括床头板,所述的床头板上设置卡槽,所述的卡槽包括中间的方形的凹槽和设置在凹槽四条边上与凹槽相通的矩形槽;卡件,所述的卡件与床头板上的卡槽相配合;带圆毛的第一魔术贴,所述的第一魔术贴包括大小与凹槽相等的方形魔术贴,所述的方形魔术贴的四边各设置两个魔术贴条,每条边上的两个魔术贴条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矩形槽的宽度,所述的方形魔术贴位于卡件上远离床头板的一侧,魔术贴条卡于卡件和凹槽之间;纺织品装饰,所述的纺织品装饰上设置带有刺毛的第二魔术贴,所述的第二魔术贴可与第一魔术贴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中卡槽与卡件相配合,将第一魔术贴卡在床头板上,第一魔术贴被紧紧地卡在床头板上,第二魔术贴与第一魔术贴相贴合,将纺织品装饰固定在床头板上,由于第一魔术贴紧紧的卡在床头板上,取下纺织品装饰不会将第一魔术贴从床头板上扯下,也由于床头板上开有卡槽,第一魔术贴卡在床头板上后与床头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没有凸出部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矩形槽内嵌有螺母,所述的卡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置螺栓,所述的螺栓与螺母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通孔内的螺栓与嵌在矩形槽内的螺母螺纹配合,进一步的将卡件紧紧地固定在床头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通孔是台阶孔,所述的螺栓是内六角螺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台阶孔和内六角螺栓相配合,将螺栓伸入到卡件内,保持卡件与床头板的平整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较便捷的将纺织品装饰固定在床头板上,当更换纺织品装饰时,只需将纺织品装饰扯下,重新粘贴纺织品装饰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反映本实用新型中床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反映本实用新型中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反映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魔术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反映本实用新型中纺织品装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反映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床头板;2、卡槽;21、凹槽;22、矩形槽;3、卡件;4、第一魔术贴;41、方形魔术贴;42、魔术贴条;5、纺织品装饰;6、第二魔术贴;7、螺母;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带有纺织品装饰的床头,包括:床头板1、卡件3、带圆毛的第一魔术贴4和纺织品装饰5,所述的床头板1上设置卡槽2,所述的卡槽2包括中间的方形的凹槽21和设置在凹槽21四条边上与凹槽21相通的矩形槽22;所述的卡件3与床头板1上的卡槽2相配合;所述的第一魔术贴4包括大小与凹槽21相等的方形魔术贴41,所述的方形魔术贴41的四边各设置两个魔术贴条42,每条边上的两个魔术贴条4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矩形槽22的宽度,所述的方形魔术贴位于卡件3上远离床头板1的一侧,魔术贴条42卡于卡件3和凹槽21之间;所述的纺织品装饰5上设置带有刺毛的第二魔术贴6,所述的第二魔术贴6可与第一魔术贴4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矩形槽22内嵌有螺母7,所述的卡件3上设置有通孔8,所述的通孔8内设置螺栓,所述的螺栓与螺母7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通孔8是台阶孔,螺栓是内六角螺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第一魔术贴4的方形魔术贴41贴在卡件3上,将魔术贴条42向卡件3的另一面,并将卡件3放置在卡槽2内,用内六角螺栓将卡件进一步的固定在床头板1上,再将设置有第二魔术贴6的纺织品装饰5粘贴在第一魔术贴4上。想拆下时纺织品装饰5时,用力拉掉纺织品装饰5,就完成了拆掉纺织品装饰的动作,或者以同样的方式更换其他的纺织品装饰,非常方便,并且魔术贴的元素与床头相结合的部分对婴幼儿都没有任何安全隐患的。本实用新型中纺织品装饰元素很柔软,对于宝宝在室内的活动和触摸更为安全和温和,同时利用魔术贴的方式轻松的实现元素与床头的固定和结合,并且方便装饰元素老化变脏破损后随时自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未作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的技术能够实现,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