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4465阅读:2266来源:国知局
玻璃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玻璃容器主要包括:盛装食品或饮品的玻璃容器本体、盖设在玻璃容器顶部开口的盖体以及设置在玻璃容器本体一侧的塑胶手柄。例如,现有的咖啡机中使用的玻璃壶。其中,玻璃容器本体的侧壁顶部和底部周向均围设有一不锈钢带,通过五金零件将玻璃容器本体侧壁顶部的不锈钢带与手柄顶端连接,将玻璃容器本体侧壁底部的不锈钢带与手柄底端连接,从而将手柄固定在玻璃容器本体的外壁上。

由于微波炉加热的快速性和方便性,当玻璃容器中盛装的食品或饮品冷却时,人们通常将盛装有食品或饮品的玻璃容器放入微波炉中加热。比如在节能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咖啡机一般设计保温都不会超过半小时,当人们需要对冷却后的咖啡加热时,通常将盛装有咖啡的玻璃容器放入微波炉中进行加热。

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玻璃容器的手柄与玻璃容器本体通过不锈钢和五金零件连接,当该玻璃容器在微波炉中进行加热时,会产生电火花并反射微波,即损坏炉体,而且会损坏手柄,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容器,加热安全且不会损伤炉体或手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容器,包括用于盛装食物的玻璃容器本体和盖体,所述玻璃容器本体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玻璃容器本体的一侧设有手柄,所述手柄通过黏结剂与所述玻璃容器本体的外壁粘接。这样由于黏结剂将手柄粘接在玻璃容器本体的外壁上,从而避免了加热时产生电火花的现象出现,提高了加热的安全性,且装配方便。

可选的,所述手柄的与所述玻璃容器本体连接的一面上设有用于填充所述黏结剂的凹腔。这样通过在手柄上设置凹腔,将黏结剂填在凹腔中,从而在实现手柄与玻璃容器本体可靠连接的同时,使得从外观看不到黏结剂,提高了玻璃容器的外观美感。

可选的,所述凹腔内还设有用于涂设所述黏结剂的定位槽。在将手柄连接到玻璃容器本体上时,手柄上的黏结剂会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向外周扩散,通过在凹腔中设置定位槽,使得在向手柄上涂设黏结剂时,直接将黏结剂施加在凹腔内的定位槽中,提高了涂设速度和精准性,且可方便地控制黏结剂的用量,防止黏结剂用量过多造成的外溢和浪费。

可选的,所述定位槽为多个,且上下间隔设置。这样不仅节省黏结剂,而且可保证粘接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手柄为弧形,所述手柄的两端分别粘接在所述玻璃容器本体的外壁上。

可选的,所述手柄为环形,所述手柄的一侧粘接在所述玻璃容器本体的外壁上。

可选的,所述手柄为塑胶手柄,所述黏结剂包括单组分硅胶和表面活性剂。这样在装配时,通过在塑胶手柄上涂擦表面活性剂,以激活塑胶表面,然后施加单组分硅胶,从而将有硅胶的手柄固定在玻璃容器本体的外壁上,装配方便且可靠。

可选的,所述手柄为玻璃手柄,所述黏结剂包括单组分硅胶。这样可将手柄制作成玻璃手柄,然后直接在玻璃手柄的连接部位施加单组分硅胶,然后将有硅胶的手柄固定在玻璃容器本体的外壁上即可。

可选的,所述玻璃容器本体的外壁上对应安装所述手柄的位置设有定位标记线。这样可快速实现手柄的精准连接。

可选的,所述盖体的一侧铰接在所述手柄的顶端。由于现有技术中盖体一般是直接搁置在玻璃容器本体的顶部开口上的,在玻璃容器移动过程中,会导致盖体掉落而损坏,通过将盖体铰接在手柄的顶端,从而防止盖体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容器的结构拆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玻璃容器本体;11—开口;2—手柄;21—凹腔;211—定位槽;22—安装孔;3—盖体;31—铰接轴;4—单组分硅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容器的结构拆分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玻璃容器,包括:用于盛装食物的玻璃容器本体1、盖体3。其中,玻璃容器本体1的顶部具有开口11,盖体3盖设在该开口11上。玻璃容器1的一侧设有手柄2,通过手柄2可方便地将该玻璃容器端起或放下。在本实施例中,手柄2通过黏结剂与玻璃容器本体1的外壁粘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容器可以是玻璃杯,比如用在咖啡机上的玻璃杯,也可以是玻璃壶,还可以是其他可盛装食品或饮品的玻璃器皿。

下面通过将该玻璃容器用于微波炉中加热为例进行说明:

微波炉对食物加热时,是利用微波炉内的磁控管向炉腔内发射微波,使食物分子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发生震动,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使食物被加热。现有技术的玻璃容器一般通过不锈钢带将手柄固定在玻璃容器本体的侧壁上,然而,由于金属原子一般排列比较致密,因此金属不吸收微波,所以微波到达金属表面后会反射。当现有技术的带有金属的玻璃容器放到微波炉内加热时,微波到达金属表面后又反射回来,微波炉内会产生电火花,导致微波炉和容器被损坏。因此,本实施例对手柄和玻璃容器本体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改进,通过黏结剂实现手柄与容器本体外壁的固定,从而避免了电火花的出现,防止微波炉和容器被损坏,装配非常方便,且使用安全。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可将手柄2设置为塑胶手柄,此时黏结剂包括:单组分硅胶4和表面活性剂。其中,单组分硅胶是硅胶的一种,单组分硅胶是区别双组分硅胶而命名的,其不需要在使用前调和入胶黏剂(固化剂),这类固化剂一般要么是遇到适合的高温或适合的水分子就可以开始反应而固化。其中,表面活性剂是用来激活塑胶表面的,使得连接更易实现。在装配时,在塑胶手柄的安装位置涂擦表面活性剂,以激活塑胶表面,然后施加单组分硅胶4,将有硅胶的塑胶手柄固定在玻璃容器本体1的外壁上。经过一段时间(比如4小时)固化,手柄2就会和玻璃容器本体1牢固的粘贴在一起。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可将手柄2设置为玻璃手柄,此时黏结剂包括单组分硅胶4。在装配时,直接在手柄2的连接玻璃容器本体1的位置处涂抹单组分硅胶4,然后将有硅胶的玻璃手柄固定在玻璃容器本体1的外壁上。固化一定时间后,手柄2就会和玻璃容器本体1牢固的粘贴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所示的单组分硅胶4为单组分硅胶凝固后的样子,图中仅是为了示例说明,单组分硅胶4凝固后的具体形状本实用新型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可靠地手柄2粘接在玻璃容器本体1的外壁即可。经测试,本实用新型粘好的手柄2可以承受至少30公斤以上的拉力,可靠性很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手柄2的与玻璃容器本体1连接的一面上设有用于填充黏结剂的凹腔21。这样通过将黏结剂填在凹腔21中,从而在实现手柄2与玻璃容器本体1可靠连接的同时,使得从外观看不到黏结剂,提高了玻璃容器的外观美感。

进一步地,凹腔21内还设有用于涂设黏结剂的定位槽211。在将手柄2连接到玻璃容器本体1上时,由于手柄2上的黏结剂会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向外周扩散,因此,通过在凹腔21中设置定位槽211,使得在向手柄2上涂设黏结剂时,直接将黏结剂施加在凹腔21内的定位槽211中,提高了涂设速度和精准性,且可方便地控制黏结剂的用量,防止黏结剂用量过多造成的外溢和浪费。较为优选的,将定位槽211设置在凹腔21内的横向中部。参照图2所示,定位槽211可以为多个,多个定位槽211上下间隔排布,从而不仅节省了黏结剂,同时在大范围内保证了粘接的可靠性。具体地,当手柄2为塑胶手柄时,可先在定位槽211的内壁涂擦表面活性剂,以激活定位槽211的整个槽壁,然后往定位槽211中施加单组分硅胶4,具体施加时,可将单组分硅胶点在定位槽211的中心处,使得在挤压过程中,单组分硅胶朝向四周均匀散开。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2为环形,手柄2的一侧粘接在玻璃容器本体1的外壁上。当然,手柄2也可以为弧形手柄,弧形手柄的两端分别粘接在玻璃容器本体1的外壁上。为了使手柄2的连接更加快速且精准,还可以在玻璃容器本体1的外壁对应安装手柄2的位置处设定位标记线,在安装手柄时,以该定位标记线为基准进行安装即可。为了迎合不同用户的喜好,手柄2可以做成各种颜色。

此外,现有技术的玻璃容器中的盖体一般是直接搁置在玻璃容器本体的顶部开口上的,在玻璃容器移动过程中,会导致该盖体掉落而损坏,为了克服该缺陷,本实施例通过在盖体3的一侧设置铰接轴31,在手柄2的顶端设置安装孔22,将铰接轴31连接在该安装孔22中,从而将盖体3铰接在手柄2的顶端,这样在移动玻璃容器时,不用担心盖体3掉落。在装配时,可先通过上述提供的粘接方式在玻璃容器本体1的外壁上安装手柄2,手柄2安装好之后,再在手柄2的顶端铰接盖体3,一个完整的玻璃容器就安装完成,装配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容器,通过在玻璃容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手柄,其中,手柄通过黏结剂与玻璃容器本体的外壁粘接,从而避免了在微波炉中加热时产生电火花的现象出现,提高了加热的安全性,且装配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