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节能型铝塑复合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64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节能型铝塑复合门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节能型铝塑复合门窗。



背景技术:

铝塑复合门窗,又叫断桥铝门窗,是继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之后一种新型门窗。断桥铝门窗采用隔热断桥铝型材和中空玻璃,仿欧式结构,外形美观,具有节能、隔音、防噪、防尘、防水功能。这类门窗的热传导系数K值为3W/m2·K以下,比普通门窗热量散失减少一半,降低取暖费用30%左右,隔声量达29分贝以上,水密性、气密性良好,均达国家A1类窗标准。

断桥式铝塑复合窗的原理是利用塑料型材(隔热性高于铝型材1250倍)将室内外两层铝合金既隔开又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一种新的隔热型的铝型材,用这种型材做门窗,其隔热性与塑(钢)窗在同一个等级-国标级,彻底解决了铝合金传导散热快、不符合节能要求的致命问题,同时采取一些新的结构配合形式,彻底解决了“铝合金推拉窗密封不严”的老大难问题。该产品两面为铝材,中间用塑料型材腔体做断热材料。这种创新结构设计,兼顾了塑料和铝合金两种材料的优势,同时满足装饰效果和门窗强度及耐老性能的多种要求。超级断桥铝塑型材可实现门窗的三道密封结构,合理分离水汽腔,成功实现气水等压平衡,显著提高门窗的水密性和气密性。这种窗的气密性比任何铝、塑窗都好,能保证风沙大的地区室内窗台和地板无灰尘;能保证在高速公路两侧50米内的居民不受噪音干扰,其性能接近平开窗。这种窗将铝、塑两种窗的优点集于一身,去除了它们各自的缺点,从而成为用户理想的选择。这种窗售价在360-400元/平方米左右,虽然略高于市场上的普通铝、塑推拉窗,但是这种窗的综合使用效果大大优于普通铝、塑复合窗,甚至比双层铝推拉窗效果好,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从这个意义来说,多花三五十元是很值得的,且使用这种窗能节约采暖费和空调电费达50%,3年的节能费用足以弥补前期的投资。

当前,铝塑复合门窗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为:现有铝塑复合门窗多数还存在隔热节能性能以及疏水性能难以同时满足用户要求的缺陷,同时其成本较高,结构也比较复杂。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隔热节能型铝塑复合门窗,通过隔热条的设置和玻璃结构的设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铝塑复合门窗难以同时满足隔热节能性能和疏水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隔热节能型铝塑复合门窗,通过隔热条的设置和玻璃结构的设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铝塑复合门窗难以同时满足隔热和节能性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热节能型铝塑复合门窗,包括被十字架分隔成4个窗框的安装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窗框内的玻璃窗框,所述玻璃窗框的右部设置有手柄,所述窗框包括十字架上方的方形窗框和十字架下方的弧形窗框;所述玻璃窗框包括与所述方形窗框匹配安装的方形玻璃窗框和与所述弧形窗框匹配安装的弧形玻璃窗框;所述方形玻璃窗框内匹配安装有方形玻璃,所述弧形玻璃窗框内匹配安装有弧形玻璃;所述方形玻璃窗框以及所述弧形玻璃窗框的内壁四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方形玻璃以及所述弧形玻璃的四周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相互匹配的凸台;所述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隔热条,所述凸台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位于所述隔热条之间;所述方形玻璃和所述弧形玻璃的结构包括绝热层、玻璃层和疏水层,所述绝热层设置在所述玻璃层的内表面,所述疏水层设置在所述玻璃层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玻璃结构的设置,在所述玻璃层的外表面设置的疏水层能够具备疏水和自清洁的效果,从而减少玻璃与外界之间通过水滴的热交换,也能够减少清洗窗户玻璃带来的麻烦和成本,所述隔热条和所述绝热层的设置,能够有减少窗户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从而利于用户长时间保持室内的温度环境,减少空调的调控使用时间,进而节省电能的使用,起到隔热和节能的效果。

所述手柄的设置利于用户开启和关闭门窗;用十字架将安装框架分隔成4个窗框,利于用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启或关闭其中一扇或多扇窗户,方便用户的选择,下部弧形窗框的弧形结构设置,则利于增加窗户的美感;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凸台的设置,利于将玻璃嵌入安装在玻璃窗框内部,保持玻璃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所述隔热条的设置利于避免或减少外界通过所述玻璃窗框与室内产生过多热量交换,同时结合所述玻璃的绝热层和疏水层结构,使窗户同时具备隔热和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隔热、节能和疏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材质为铝塑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弧形框架的顶部为圆弧形结构,下部为方形结构,其弧形边和方形边相切。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深度为10mm-15mm。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宽度小于所述玻璃窗框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凸台与所述安装槽之间为过渡配合。

优选的,所述绝热层的厚度为0.2mm-0.5mm。

优选的,所述疏水层的厚度为0.1mm-0.2m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玻璃结构的设置,在所述玻璃层的外表面设置的疏水层能够具备疏水和自清洁的效果,从而减少玻璃与外界之间通过水滴的热交换,也能够减少清洗窗户玻璃带来的麻烦和成本,所述隔热条和所述绝热层的设置,能够有减少窗户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从而利于用户长时间保持室内的温度环境,减少空调的调控使用时间,进而节省电能的使用,起到隔热和节能的效果。

其次,所述手柄的设置利于用户开启和关闭门窗;用十字架将安装框架分隔成4个窗框,利于用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启或关闭其中一扇或多扇窗户,方便用户的选择,下部弧形窗框的弧形结构设置,则利于增加窗户的美感;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凸台的设置,利于将玻璃嵌入安装在玻璃窗框内部,保持玻璃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再次,所述隔热条的设置利于避免或减少外界通过所述玻璃窗框与室内产生过多热量交换,同时结合所述玻璃的绝热层和疏水层结构,使窗户同时具备隔热和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隔热和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窗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框架;2、十字架;3、玻璃窗框;31、方形玻璃窗框;32、弧形玻璃窗框;4、手柄;5、凸台;6、隔热条;7、绝热层;8、玻璃层;9、疏水层;10、安装槽;11、方形窗框;12、弧形窗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

一种隔热节能型铝塑复合门窗,包括被十字架2分隔成4个窗框的安装框架1以及安装在所述窗框内的玻璃窗框3,所述玻璃窗框3的右部设置有手柄4,所述窗框包括十字架2上方的方形窗框11和十字架2下方的弧形窗框12;所述玻璃窗框3包括与所述方形窗框11匹配安装的方形玻璃窗框31和与所述弧形窗框12匹配安装的弧形玻璃窗框32;所述方形玻璃窗框31内匹配安装有方形玻璃,所述弧形玻璃窗框32内匹配安装有弧形玻璃;所述方形玻璃窗框31以及所述弧形玻璃窗框32的内壁四周设置有安装槽10;所述方形玻璃以及所述弧形玻璃的四周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10相互匹配的凸台5;所述安装槽10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隔热条6,所述凸台5嵌入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0内,位于所述隔热条6之间;所述方形玻璃和所述弧形玻璃的结构包括绝热层7、玻璃层8和疏水层9,所述绝热层7设置在所述玻璃层8的内表面,所述疏水层9设置在所述玻璃层8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玻璃结构的设置,在所述玻璃层8的外表面设置的疏水层9能够具备疏水和自清洁的效果,从而减少玻璃与外界之间通过水滴的热交换,也能够减少清洗窗户玻璃带来的麻烦和成本,所述隔热条6和所述绝热层7的设置,能够有减少窗户与外界的热量交换,从而利于用户长时间保持室内的温度环境,减少空调的调控使用时间,进而节省电能的使用,起到隔热和节能的效果。

所述手柄4的设置利于用户开启和关闭门窗;用十字架2将安装框架1分隔成4个窗框,利于用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启或关闭其中一扇或多扇窗户,方便用户的选择,下部弧形窗框12的弧形结构设置,则利于增加窗户的美感;所述安装槽10和所述凸台5的设置,利于将玻璃嵌入安装在玻璃窗框3内部,保持玻璃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所述隔热条6的设置利于避免或减少外界通过所述玻璃窗框3与室内产生过多热量交换,同时结合所述玻璃的绝热层7和疏水层9结构,使窗户同时具备隔热和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隔热和节能效果。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1的材质为铝塑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弧形框架的顶部为圆弧形结构,下部为方形结构,其弧形边和方形边相切。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10的深度为10mm-15mm。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10的宽度小于所述玻璃窗框3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凸台5与所述安装槽10之间为过渡配合。

优选的,所述绝热层7的厚度为0.2mm-0.5mm。

优选的,所述疏水层9的厚度为0.1mm-0.2mm。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操作时,通过手柄4可以方便用户打开和关闭门窗,每个被分隔成的小窗框都是相互独立的,能够分别独立操作其打开和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