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钢门窗中挺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547阅读:1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钢门窗中挺连接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塑钢门窗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钢门窗中挺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建筑行业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使用塑钢门窗,这是因为塑钢门窗与传统钢窗、木窗和铝塑钢门窗相比,不但在隔热保温性能、隔音效果、抗老化性能、气密性和水密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并且更环保、更节能,应用日益广泛。

现有的塑钢窗中挺连接多采用分体的连接件,连接件一部分称入中挺的钢衬中通过螺钉连接,连接件的另一部分衬入塑钢窗户边框的钢衬中,通过连接件将边框和中挺进行连接,这势必对塑钢窗户的边框以及中挺的钢衬造成损伤,影响塑钢窗户的整体强度,且原有连接件多采用铁镀锌的材质,一般寿命很短,为两年左右,生产效率也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便于实现门窗的外框和中挺牢固连接、提高门窗整体结构强度的塑钢门窗中挺连接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钢门窗中挺连接机构,包括中挺、边框和中挺连接件,所述中挺连接件底部与边框垂直固定连接、顶部与中挺连接,所述中挺连接件分为矩型框架部和尖形框架部,所述中挺连接件为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矩型框架部下部两外侧设有摩擦结构,所述摩擦结构与中挺内壁接触。

作为优选,摩擦结构包括多个平行于矩型框架部底部边缘的锯齿形条纹。

作为优选,矩型框架部的厚度为2-3mm。

作为优选,尖形框架部包括设于中部的圆形通孔和形成圆形通孔的异形尖端,所述圆形通孔与贯穿中挺上下面的销钉配合。

作为优选,尖形框架部的壁厚为3-5mm.

作为优选,中挺连接件采用铝材制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可避免对门窗边框以及中挺中的钢衬造成过多开孔形成破损,使门窗边框受力均匀,提高了边框的整体性,使边框和中挺具有较大的连接强度,便于方便快捷的进行中挺的T字型连接,该构件采用铝材制作,耐久性强,精度高,是一种经久耐用的连接构件,具有很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塑钢门窗中挺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中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中挺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中:1、中挺;2、边框; 3、中挺连接件;31、矩形框架部;311、摩擦层;32、尖形框架部; 322、异形尖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塑钢门窗中挺连接机构,包括中挺1、边框2和中挺连接件3,所述中挺连接件3底部与边框2垂直固定连接、顶部与中挺1连接,所述中挺连接件3分为矩型框架部31和尖形框架部32,所述中挺连接件3为一体成型。该塑钢门窗中挺连接机构采用不同于传统形式的中挺连接件3,将中挺1和边框2进行有效的连接,连接过程中不需要对中挺1和边框2进行大面积开孔,从而避免了对边框2和中挺1中的钢衬形成结构破坏,造成门窗框整体强度的降低。位于上部的尖形框架部32一方面减小了整个构件的整体尺寸,节省了原材料用料,同时还具有提高结构强度的作用,保证中挺连接件31在连接中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能够为中挺1和边框2提供连接所需要的拉力,同时下部矩形框架部31能够和中挺1进行有效连接,同时矩形框架部31的底部在和边框2连接时也能提供足够大的连接力,保证边框2和中挺1的连接效果。

如图2至图3所示,作为优选,矩型框架部31下部两外侧设有摩擦结构311,摩擦结构311与中挺1内壁接触。中挺连接件3下部外侧设置的摩擦层311可以和中挺1的内壁产生摩擦作用,保护中挺1和中挺连接件3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稳定性,不会因中挺连接件3的错位移动,而造成中挺1和边框2之间的位置的相互错位。摩擦层311的设置加大了中挺连接件3和中挺1钢衬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保证中挺连接件3和中挺1的位置稳定,进而增强整个中挺连接机构的结构安全性,更好的实现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摩擦结构311包括多个平行于矩型框架部31底部边缘的锯齿形条纹。摩擦层311设置成锯齿形条纹的形式,一方面可以起到有效的增大摩擦力的作用,同时,还保证了中挺连接件3和中挺1的相对位置移动方向和锯齿形条纹相垂直,进一步保证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最大限度的抵抗其相对运动。同时平行于矩形框架部31底边的设计也进一步降低了加工制作难度,避免因加工难度大而造成的门窗整体价格的提高,使该中挺连接结构在同行业中有强大的竞争力,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作为优选,矩型框架部31的厚度为2-3mm。矩形框架部31厚度的选择在保证结构设计所要求的强度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节约经济成本的因素,只有经济适用,才能进一步提高该产品的竞争力,厚度选择在2-3mm,一方面保证了中挺连接件3的结构强度,使中挺连接件3在对边框2和中挺1之间进行连接时,能够承受足够大的拉力,保证二者之间的有效连接,同时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其加工制作成本。矩形框架部31的底部和边框2相贴合,用来将中挺连接件3和边框2进行连接,在矩形框架部31的底部可以与预先钻出于边框2相配合的穿透的孔,使中挺连接件3和边框2的连接更加省力高效。该孔设置的数量可根据窗框的大小,即边框2和中挺1的长短及受力的大小设置成不同的个数,比如两个或者四个,既要使边框2和中挺连接件3件形成有效连接,又不能过多的破坏中挺连接件3的结构,避免影响中挺连接件3的整体强度,所以该矩形框架部31的厚度设计成2-3mm的形式,便于保证中挺连接件3的结构强度,实现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尖形框架部32包括设于中部的圆形通孔321和形成圆形通孔321的异形尖端322,所述圆形通孔321与贯穿中挺1上下面的销钉配合。销钉依次穿过中挺1的上面、尖形框架部32中部的圆形通孔321和中挺1的下面,用来连接中挺连接件3和中挺1,该通孔321一方面便于实现中挺1和中挺连接件3之间的连接,同时形成该通孔321的侧壁还增加了尖形框架部32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保证了中挺连接件3的强度,使其具有合理的结构受力形式。

作为优选,尖形框架部32的壁厚为3-5mm。为了保证整个中挺连接件3连接点的结构强度,对于其上端用于固定的尖形框架部32设置的厚度为3-5mm。在中挺1和边框2的连接中,中挺连接件3通过尖形框架部32和中挺1用销钉进行连接,销钉穿过中挺1的上方钢衬,接着穿过圆形通孔321,最后穿过另下方钢衬,将中挺连接件3和中挺1有效的连接在一起,由于销钉穿过通孔321固定,所以对于形成通孔321的外壁部分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实现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后期中挺连接件3的矩形框架部31末端和边框2连接时,能够承受住拉力,保证中挺1和边框2的位置稳定性,从而保证整个塑钢窗框的结构稳定性,延长窗户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中挺连接件3采用铝材制作。中挺连接件3的材质采用铝材,可以有效避免中挺连接件3容易生锈的问题,延长中挺连接件3的寿命,进而使中挺1和边框2的相对位置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同时也延长了整个门窗框的使用寿命。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季节原因存在潮气或者雨雪的现象,门窗框中的水份极易传递到中挺连接件3上,影响中挺连接件3的强度和性能,难以保证对边框2和中挺1进行有效连接,而铝材材质可以有效的避免中挺连接件3遇水生锈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保证门窗框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为使用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为生产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可避免对门窗边框以及中挺中的钢衬造成大面积开孔形成破损,提高了边框的整体性,使边框和中挺具有较大的连接强度,同时也使门窗边框受力均匀,便于方便快捷的进行中挺的T字型连接,该构件采用铝材制作,耐久性强,精度高,具有很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