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073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厨房炊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锅。



背景技术:

压力锅现已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中,作为相对比较实用的烹调器具,其能快速、安全、自动实现多种烹调方式,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另外其节能、营养的特性也是现代人追求的方向。

压力锅主要包括上盖和煲体,上盖盖扣在煲体上端,煲体内设有内胆,上盖与内胆之间设有密封圈,上盖、内胆和密封圈形成密封的烹饪腔体,食物在烹饪腔体内加热,产生蒸汽。密闭的烹饪腔体,其中密封圈等密封作用的零件起到关键作用,在烹饪时,压力锅内为高压状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压力锅各零件精确装配,其整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但是在如漏装密封圈等情况下,压力锅处于异常漏气状态,仅在上盖和煲体之间存在微小的缝隙,气体往往都来不及排出,从而引起电子元器件短路失效,尤其影响面板上的电子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异常漏气状态时快速排出气体避免电子元件失效的压力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力锅,包括煲体和盖扣煲体的上盖,煲体内设有内胆,上盖与内胆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上盖、内胆和密封圈形成密封的烹饪腔体,其特征在于,上盖与煲体的结合处设置有定向排气通道,当所述密封圈漏装或损坏时,烹饪腔体内产生的气体从所述定向排气通道排出。定向排气通道的设置,保证了异常漏气状态时,蒸汽能够从定向排气通道快速排出,保护了压力锅内的电子元件。

优选地,所述定向排气通道设置在所述上盖的面盖和/或所述煲体的收水圈上,所述定向排气通道包括排气缺口或排气孔。其中,排气缺口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型。

优选地,所述排气缺口设置在所述面盖的下边沿。

优选地,所述排气缺口设置在所述收水圈的上边沿。

优选地,所述排气缺口包括设置在所述面盖的下边沿的第一缺口和对应所述第一缺口设置在所述收水圈的上边沿的第二缺口。

优选地,所述上盖与煲体的结合处形成有缝隙,缝隙包括第一缝隙和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的缝宽大于所述第一缝隙,所述排气缺口位于第二缝隙处,能够有效保证蒸汽优先从排气缺口处排出,而不会在积聚在上盖和煲体中。

优选地,所述定向排气通道设置在远离所述压力锅的面板一侧的所述上盖与煲体的结合处,防止排出的蒸汽喷射至面板上,造成面板内的操作组件损坏,同时也避免蒸汽烫伤用户。

优选地,所述排气缺口为圆弧状排气缺口,避免形成棱角划伤用户,且与面盖或收水圈其他边沿圆滑过渡。

优选地,所述排气缺口的竖直深度为1-10mm,可根据压力锅的数据适当调整排气缺口的竖直深度,满足气体快速排出。

优选地,所述面板上设有操作组件,所述压力锅包括主控板,所述操作组件电连接所述主控板。

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在上盖和煲体之间设置定向排气通道,使异常漏气状态时,蒸汽能够快速排出,避免其造成电气元件短路失效。另外,其定向排气通道远离面板,避免了定向排出的蒸汽灼伤用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压力锅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收水圈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压力锅的第二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压力锅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压力锅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三的压力锅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盖、101-面盖、2-煲体、201-收水圈、3-定向排气通道、301-排气缺口、4-第一缝隙、5-第二缝隙、6-面板、7-提手、8-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提供了能够在异常漏气状态时快速排出气体的压力锅,包括煲体2和上盖1,煲体2内设有内胆8,上盖1与内胆8之间设有密封圈,上盖1、内胆8和密封圈形成密封的烹饪腔体,如图1-5所示,压力锅的上盖1盖扣在煲体2上端,其上盖1与煲体2的结合处设置有用于气体排出的定向排气通道3。例如漏装密封圈,压力锅处于异常漏气状态时,积压在上盖1和煲体2之间的蒸汽优先从定向排气通道3快速排出,避免积压的蒸汽对电气元件造成损坏。

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上盖1的面盖101盖扣在煲体2的收水圈201上,在上盖1与煲体2的结合处形成有缝隙,即上盖1的面盖101和煲体2的收水圈201两者并未紧密贴合,其之间存在缝隙,缝隙包括第一缝隙4和第二缝隙5,第二缝隙5的缝宽大于第一缝隙4的缝宽,排气缺口301位于第二缝隙5处,从而形成了缝宽较大的第二缝隙5,且构成定向排气通道,确保蒸汽能优先从排气缺口301排出而不会一直积聚在第一缝隙4处。

进一步,如图3所示,排气缺口301设置在煲体2的收水圈201上,排气缺口301设置在收水圈201的上边沿。排气缺口301为圆弧状排气缺口,与收水圈201的上边沿圆滑过渡,避免有棱角的排气缺口划伤用户。本实施例排气缺口301的竖直深度为3mm,保证排气缺口301形成的第二缝隙5大于第一缝隙4,有足够的排气空间。排气缺口301的竖直深度可为1-10mm,其可根据压力锅的容量等数据进行调整,保证蒸汽快速排出。

进一步,由于压力锅的面板上设有操作组件,压力锅又包括主控板,操作组件电连接主控板,因此,如图4和图5所示,定向排气通道,即排气缺口301,设置在远离压力锅的面板6一侧的上盖1与煲体2的结合处,防止从排气缺口301排出的蒸汽喷射至面板上,造成面板内的操作组件损坏。同时,用户在使用该压力锅时,通常为面对面板操作,使蒸汽定向后侧方排出,也避免蒸汽烫伤用户。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排气缺口的位置不同。

实施例二提供的能够在异常漏气状态时快速排出气体的压力锅,如图6和图7所示,压力锅包括上盖1和煲体2,上盖1盖扣在煲体2上端,其上盖1与煲体2的结合处设置有用于气体排出的定向排气通道3。异常漏气状态时,积压在上盖1和煲体2之间的蒸汽优先从定向排气通道3排出,避免积压的蒸汽对电气元件造成碎坏。

进一步,如图6和图7所示,上盖1的面盖101盖扣煲体2的收水圈201上,在上盖1与煲体2的结合处形成有缝隙,即上盖1的面盖101和煲体2的收水圈201两者并未紧密贴合,其之间存在缝隙,缝隙包括第一缝隙4和第二缝隙5,第二缝隙5的缝宽大于第一缝隙4的缝宽,排气缺口301位于第二缝隙5处,从而形成了定向排气通道,确保蒸汽能优先从排气缺口301排出而不会一直积聚在第一缝隙4处。排气缺口301设置在上盖1的面盖101上,排气缺口301设置在面盖101的下边沿。为了保证定向排气通道具有足够的蒸汽通过面积,排气缺口301可包括设置在面盖的下边沿的第一缺口和对应第一缺口设置在收水圈的上边沿的第二缺口。另外,如图7所示,排气缺口301为圆弧状排气缺口,与收水圈201的上边沿圆滑过渡,避免排气缺口的棱角划伤用户。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排气缺口的位置不同。

实施例三提供的能够在异常漏气状态时快速排出气体的压力锅,如图8所示,压力锅包括上盖1和煲体2,上盖1盖扣在煲体2上端,其上盖1与煲体2的结合处设置有用于气体排出的定向排气通道3。异常漏气状态时,积压在上盖1和煲体2之间的蒸汽优先从定向排气通道3排出,避免积压的蒸汽对电气元件造成碎坏。排气缺口设置在煲体2的收水圈的上边沿,从而形成了定向排气通道。定向排气通道也可为贯穿收水圈的排气孔,也可实现定向排出蒸汽的作用,但是排气孔相对于排气缺口加工生产更加复杂。

进一步,由于压力锅的面板上设有操作组件,压力锅又包括主控板,操作组件电连接主控板,因此,如图8所示,定向排气通道3设置在靠近压力锅的面板6和提手7位置,在上盖1与煲体2的结合处,其也能完成定向排出蒸汽。但是当用户在异常漏气状态使用该压力锅时,尤其面对面板操作或者是提起压力锅时,定向排出的蒸汽也存在烫伤用户的可能。

结合以上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可知,本申请通过在上盖和煲体之间设置定向排气通道,使异常漏气状态时,蒸汽能够快速排出,避免其造成电气元件短路失效。另外,其定向排气通道远离面板,避免了定向排出的蒸汽灼伤用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