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利用率高的火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11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热能利用率高的火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炭两用的热能利用率高的火锅。



背景技术:

传统火锅一般以木炭为热源,在锅体内连接用于放置炭火的燃烧筒,通过燃烧筒内炭火的温度对锅体内的水进行加热。后续出现了电炭两用铜火锅,其提供了一种电力与木炭混合使用的方式,从而可随意调节火力大小,使用更为方便;中国专利CN204889584U公开了一种《火锅》,其包括锅体、燃烧室、漏灰件、加热管及温控器等,通过木炭和电加热管同时对锅体进行加热;但是,该种结构的火锅中,漏灰件连接在燃烧室底部,其上表面与锅体地面相平齐设置;当木炭置于漏灰件上时,木炭将堆积成小山状,山顶部的高度将高出于锅体底面,有时甚至高出于锅体内的水的高度;众所周知,火焰的外焰温度是最高的,但此时木炭的焰所对应的位置并非在锅体的最佳受热位置上,从而造成极大的热能损耗,热能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热能损耗小的热能利用率高的火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能利用率高的火锅,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方的锅体、上下开口的燃烧室及漏灰件;所述漏灰件的内底面为下凹结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漏灰件的内底面下凹设置,使得漏灰件内地面的高度降低,使得木炭堆积于漏灰件上时,其火焰的外焰高度能基本于锅体底面或锅内的水相平齐,提高热能的利用率,热损失减小,更为节能环保;且相较于漏灰件与锅体底面平齐的情况而言,火锅的开锅的速度可提升至少2倍,提高工作效率,开锅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漏灰件至少部分球面设置以形成所述下凹结构; 球面结构成型更为容易,且木炭堆积时更易形成小山堆,木炭整体的分散面积不会过大,热能不易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漏灰件上设有漏灰通槽,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灰烬能通过漏灰通槽掉落,不堆积于漏灰件上,使炭木得到更充分燃烧。

进一步的,所述漏灰通槽呈条形设置,增加了通风效果,氧气更充足,炭木燃烧更旺,温度提升更快。

进一步的,所述漏灰件可拆卸连接于燃烧室底部,漏灰件装配方便,且便于拆卸,可进行清洗。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发热元件和用于对发热元件供电的电源模块;实现火锅的电碳两用,温度控制更为随意,火锅温度可控,且温度更为恒温,涮烫的食物口感更好。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部件和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的温控模块,温控模块所监测到的温度值通过显示部件显示,使用者能直观地看见锅内的温度,无需频繁揭开锅盖,避免锅内的热量消散,节约了能源。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开关盒、控制板、开关按钮、降温按钮及升温按钮;所述开关按钮、降温按钮及升温按钮设于该控制板上,按钮式控制方式操作更方便,调温更精确。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盒上对应于开关按钮、降温按钮及升温按钮的位置上分别设有一弹性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了热效率,减少了热损失,加快了烹饪速度,同时烹饪效果也更好,热能利用率高的火锅的使用寿命也得到延长,使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漏灰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漏灰件的侧视图。

图4为开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热能利用率高的火锅包括中空结构设置的底座1、设于底座1上方的锅体2、上下开口的燃烧室3、设有漏灰通槽41的漏灰件4及电源模块,所述锅体2的外壁上对称设有可活动的便于使用者移动火锅的防烫手柄24,燃烧室3设置在锅体2中央与锅体2固定连接,上下均为开口设置,两者可以是焊接、压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锅盖6上面对称设有可活动的便于使用者开合锅盖6的防烫手柄61,锅盖6中间设有与燃烧室3外围相适配的孔洞,当盖合时锅盖6穿过燃烧室3与锅体2上部开口配合,刚好盖住锅体2开口;所述漏灰件4的内底面为下凹结构,从而有效降低其内底面的高度,使得锅体的热能利用率更高;优选的,漏灰件4的内底面至少部分球面设置以形成所述下凹结构,球面结构成型更为容易,且木炭堆积时更易形成小山堆,木炭整体的分散面积不会过大,热能不易损失。

所述发热元件5设置在锅体2上,其与锅体下表面固定连接,两者可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发热元件5包括不锈钢材质制成的加热管51,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形成两金属插头511;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设于底座上的电源座8,所述电源座上具有与发热元件可拆卸配合的电源端子81,该电源端子81的上部为开口设置,并且其形状与所述金属插头相配适,当锅体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时,锅体下表面的加热管的金属插头即可由上置下插入至所述电源端子81内,实现与电源座8的电连接,进而使得电源座8对发热元件进行供电。

所述底座1上设有温控模块91、用于显示温控模块91所监测到的锅体2温度的显示部件92、控制件以及开关盒93,温控模块91上设有NTC温度传感器,该NTC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热能利用率高的火锅加热时锅底辐射到温控模块91上的温度,NTC温度传感器的阻值发生变化,设置在温控模块91线路板上的单片机通过阻值的变化推算出锅体2内的水温,该水温通过显示部件92以数字形式显示,所述温控模块91、显示部件92、控制件、加热管51均与电源模块电连,其次,温控模块91和显示部件92与控制件电连,控制件又与加热管51电连,用于控制加热管51的温度,控制件为控制电路板。开关盒9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温控模块91和显示部件92都设置在开关盒93内,开关盒93上设有开孔,使用者可以通过该开孔观察显示部件92,所述控制件上设有开关按钮94、降温按钮95和升温按钮96,所述开关盒对应于开关按钮94、降温按钮95和升温按钮96位置均设有弹性片,通过按压所述弹性片即可按压对应的按钮。

所述开关按钮94用于控制加热管的通电和断电,优选的,可将开关按钮设置为开启时呈发光状态,方便区分;所述升温按钮96用于增加锅体的温度,当显示部件上显示的温度未达到操作人员要求的温度时,可按压所述加温按钮,按压时显示部件上的温度会跟随按压操作进行增加,在按压的同时加温信号将反馈至所述控制件,控制件随即控制所述发热元件加温,之后温控模块实时对锅体的温度进行探测,并将信号反馈至所述控制件,达到温度后控制件控制加热管断电;所述降温按钮95用于降低锅体内的温度,当显示部件上显示的温度过高时,可按压所述减温按钮,在按压的同时降温信号将反馈至所述控制件,达到温度后控制件随即控制所述发热元件停止工作,使得锅体内的温度慢慢降低至指定值。

所述漏灰件4通过两螺丝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燃烧室3或锅体2底部,漏灰件4上均匀开设若干条形的漏灰槽41,该漏灰槽用于掉落炭火燃烧后产生的灰烬,漏灰件4边沿周向开设有两安装孔,螺丝穿过该安装孔使得锅体2与漏灰件4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上部可拆卸连接一隔热片52,所述底座1的下底面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接灰件7,该接灰件7可接住由漏灰槽41上掉落下来的灰烬,更为卫生;具体的,该托盘7外围向上延伸形成有挡边71,当托盘7与所述底座相连时,该挡边71与所述底座1相卡接,从而有效的与底座相连;当需要对掉落的灰烬进行清理时,将所述托盘拆下即可,方便快捷;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用于通风从而降低底座1温度的通风孔15,避免底座1温度过高而灼伤用于放置火锅的桌面。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