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撬对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62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撬对开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撬对开门。



背景技术:

在当今,每家每户都少不了几扇门。门需要经常开合,因此门一般都会有缝隙。门的缝隙容易让外界噪声以及灰尘进入室内,同时门的缝隙也会让许多小偷有机可乘。为提高防撬门的防撬性能,现有的防撬门一般都在门扇的边缘设防撬边,如中国专利号:201520282448.7,公开了一种防撬门装饰条及防撬门,其虽提高了防撬性能,但却不适用于对开门且无法达到双面防撬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撬对开门,其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可双面防撬,提高防撬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撬对开门,包括门框、对开设置的两扇门体,所述两扇门体的内缘分别与门框铰接,所述两扇门体的外缘皆呈阶梯状且二者相互吻合,所述两扇门体的外缘均罩设有防撬体,所述防撬体呈阶梯状且分别与其对应门体的外缘相配合,所述防撬体上设有用于遮挡两扇门体之间的缝隙的防撬边。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防撬边的内侧设有密封条。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防撬体两侧设有夹边,所述防撬体通过夹边夹持门体使其罩设在门体的外缘上。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两扇门体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夹边的端部向第一凹槽内弯折。

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两扇门体的内缘设有一凸起,所述门框上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门体的外缘呈阶梯状,改变了现有对开门外缘的形状,可双面防撬,具有能增加隐蔽性、提高门缘防撬性能等优点。同时,通过设置防撬边,提高了工具伸入门缝的难度,使得用工具进行撬门的难度剧增,加强了对门缝的保护,更进一步提高了防撬安全性。进一步,通过设置夹边将防撬体罩设在门体上,不需要螺母或焊接等对其进行固定,安装简单。进一步,通过设置密封条,加强了门的密封性,同时可在开关门时对防撬边起到减震作用,防止防撬边受力变形、损坏等。进一步,门体的外侧和内侧均设有凹槽,并将夹边的端部向凹槽内弯折,可放置端部的边角对人造成伤害,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固定防撬体。进一步,由于门体的内缘设有凸起,且门框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提高了门整体的隐秘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撬对开门,包括门框1、对开设置的两扇门体2,所述两扇门体2的内缘21分别与门框1铰接,所述两扇门体2的外缘22呈阶梯状且相互吻合,所述两扇门体2的外缘22均罩设有防撬体3,所述防撬体3呈阶梯状且分别与其对应门体2的外缘22相配合,所述防撬体3两侧设有夹边32,所述防撬体3通过夹边32夹持门体2使其罩设在门体2的外缘22上,所述两扇门体2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凹槽23,所述夹边32的端部33向凹槽23内弯折。所述防撬体3上设有用于遮挡两扇门体2之间的缝隙的防撬边31,所述防撬边31的内侧设有密封条34。所述两扇门体2的内缘21设有一凸起24,所述门框1上设有与凸起24相配合的凹槽1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撬体3也可以与门体一体成型,但由于门体相对笨重,防撬边相对门体过薄,在运输中容易对防撬边造成损伤,效果没有本实用新型好。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