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灯光提示的窗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453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可实现灯光提示的窗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实现灯光提示的窗框。



背景技术:

门窗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筑物室内空间提供采光、通风、隔离等功能。现有技术中,门窗包括门窗框和门窗扇,门窗框固定于建筑物的墙体上,门窗框与门窗扇通过轨道相连或通过铰接轴铰接连接,所述门窗扇绕铰接轴轴线转动或窗扇沿着轨道滑动的过程中,实现门窗的开关。现有技术中的窗户不再局限于上述功能,如申请号为201520427896.1,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具备灯光照明效果的窗户提供了一种便于清洁、可充当照明光源的技术方案。

然而,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窗户上的光源的使用寿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窗户上的光源的使用寿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灯光提示的窗框,该窗框上设置的可用于实现灯光提示的光源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实现灯光提示的窗框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可实现灯光提示的窗框,包括窗框本体,还包括安装在窗框本体上的灯带,所述灯带位于窗框本体侧边的内侧面上,且灯带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窗框本体侧面的长度方向;

所述灯带包括灯粒及灯罩,所述灯粒灌封于所述灯罩内。

具体的,本方案特别适宜于轨道推拉窗,也适宜于内平开窗和外平开窗,通过将灯带设置于窗框本体侧边的内侧面上,所述灯带可为窗扇与窗框的相接处提供重点照明,便于本方案使用者判定窗扇的状态。

由于窗户的内、外侧中,多为外侧位于室外、内侧位于室内,同时由于窗户开启时,开启间隙上一般具有较强的空气流动,这就使得现有光源在室外湿气或雨水的作用下容易受潮,影响光源的使用寿命。本方案中,通过将灯粒封装于灯罩内,以上灯罩可作为防水层,起到将湿气隔绝于灯罩外部的功能,从而达到延长灯带使用寿命的效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由于窗扇在关闭时,与窗框本体接触瞬间对窗框具有一定的冲击,为避免所述冲击损坏灯带,设置为:所述灯罩局部或整体由透明的弹性隔水材料制成,且灯罩可在窗扇的关闭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所述透明的灯罩用于光线射出,以上弹性变形可用于缓冲所述冲击。

由于窗扇在关闭时,与窗框本体接触瞬间对窗框具有一定的冲击,为避免所述冲击损坏灯带,所述窗框本体侧边的内侧设置有呈条状的灯槽,所述灯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侧边的长度方向,所述灯带内嵌于所述灯槽中,且所述灯带内陷于所述侧边中。本方案中,可通过所述侧边的内侧面保护灯带,避免灯带收到直接撞击。

在以上冲击下,虽然可避免灯带与窗扇直接接触,但以上冲击力仍然可使得窗框本体的侧面变形,特别是轨道精度变差的轨道推拉窗,为更好的保护灯带,所述窗框本体侧边的外侧还设置有外腔,所述外腔与灯槽相通,外腔内还设置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可在窗扇的关闭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且灯带可向弹性板所处的一侧运动。本方案中,相当于灯带位于弹性板与窗扇之间,在窗扇作用于窗框本体的侧边导致窗框本体变形时,所述灯带可通过朝向弹性板的一侧运动,来达到缓冲由于窗框本体侧边变形施加在灯带上的力,同时,以上具有弹性的弹性板可通过弹性变形固定灯带在灯槽中的设置位置,使得灯带被紧凑的安装于窗框本体内;同时,设置的弹性板还具有方便灯带安装的特点。

为便于安装灯带及将灯带固定在特定的位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外腔或灯槽内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呈平板状,所述弹性板呈弧形板状,且滑移块位于弹性板与灯带之间,所述滑移块靠近所述侧边的一侧与所述侧边的内侧面平行。

由于窗框本体本身多采用铝合金材料,而具有良好弹性且易于获取的弹性板材料可选用不锈钢,这样,窗框本体实际上与弹性板材质不同,即不便于整体化加工成型为一体,为便于弹性板在窗框本体上的安装,所述外腔的内壁面上还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板通过其边缘内嵌于卡槽中完成在外腔内的固定。

为使得本方案具有更好的提示功能,如实现窗扇开启防撞、窗扇关闭防夹,还包括用于控制灯带电路连通状态的开关,所述开关安装于窗框本体或与窗框本体配合的窗扇上,且在窗扇启、闭过程中,窗扇可触动所述开关。以上开关可采用位置传感器,根据位置传感器判定窗扇的移动方向,来实现灯带开或关的控制或灯带不同亮起状态的控制,即使得本方案具有灯光报警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特别适宜于轨道推拉窗,也适宜于内平开窗和外平开窗,通过将灯带设置于窗框本体侧边的内侧面上,所述灯带可为窗扇与窗框的相接处提供重点照明,便于本方案使用者判定窗扇的状态。

由于窗户的内、外侧中,多为外侧位于室外、内侧位于室内,同时由于窗户开启时,开启间隙上一般具有较强的空气流动,这就使得现有光源在室外湿气或雨水的作用下容易受潮,影响光源的使用寿命。本方案中,通过将灯粒封装于灯罩内,以上灯罩可作为防水层,起到将湿气隔绝于灯罩外部的功能,从而达到延长灯带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实现灯光提示的窗框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实现灯光提示的窗框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窗框本体侧边的横截面剖视图。

其中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窗框本体,2、灯带,21、灯粒,22、灯罩,23、灯槽,24、滑移块,25、弹性板,26、卡槽,27、外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可实现灯光提示的窗框,包括窗框本体1,还包括安装在窗框本体1上的灯带2,所述灯带2位于窗框本体1侧边的内侧面上,且灯带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窗框本体1侧面的长度方向;

所述灯带2包括灯粒21及灯罩22,所述灯粒21灌封于所述灯罩22内。

具体的,本方案特别适宜于轨道推拉窗,也适宜于内平开窗和外平开窗,通过将灯带2设置于窗框本体1侧边的内侧面上,所述灯带2可为窗扇与窗框的相接处提供重点照明,便于本方案使用者判定窗扇的状态。

由于窗户的内、外侧中,多为外侧位于室外、内侧位于室内,同时由于窗户开启时,开启间隙上一般具有较强的空气流动,这就使得现有光源在室外湿气或雨水的作用下容易受潮,影响光源的使用寿命。本方案中,通过将灯粒21封装于灯罩22内,以上灯罩22可作为防水层,起到将湿气隔绝于灯罩22外部的功能,从而达到延长灯带2使用寿命的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技术方案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窗扇在关闭时,与窗框本体1接触瞬间对窗框具有一定的冲击,为避免所述冲击损坏灯带2,所述窗框本体1侧边的内侧设置有呈条状的灯槽23,所述灯槽23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侧边的长度方向,所述灯带2内嵌于所述灯槽23中,且所述灯带2内陷于所述侧边中。本方案中,可通过所述侧边的内侧面保护灯带2,避免灯带2收到直接撞击。

在以上冲击下,虽然可避免灯带2与窗扇直接接触,但以上冲击力仍然可使得窗框本体1的侧面变形,特别是轨道精度变差的轨道推拉窗,为更好的保护灯带2,所述窗框本体1侧边的外侧还设置有外腔27,所述外腔27与灯槽23相通,外腔27内还设置有弹性板25,所述弹性板25可在窗扇的关闭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且灯带2可向弹性板25所处的一侧运动。本方案中,相当于灯带2位于弹性板25与窗扇之间,在窗扇作用于窗框本体1的侧边导致窗框本体1变形时,所述灯带2可通过朝向弹性板25的一侧运动,来达到缓冲由于窗框本体1侧边变形施加在灯带2上的力,同时,以上具有弹性的弹性板25可通过弹性变形固定灯带2在灯槽23中的设置位置,使得灯带2被紧凑的安装于窗框本体1内;同时,设置的弹性板25还具有方便灯带2安装的特点。

为便于安装灯带2及将灯带2固定在特定的位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外腔27或灯槽23内的滑移块24,所述滑移块24呈平板状,所述弹性板25呈弧形板状,且滑移块24位于弹性板25与灯带2之间,所述滑移块24靠近所述侧边的一侧与所述侧边的内侧面平行。

由于窗框本体1本身多采用铝合金材料,而具有良好弹性且易于获取的弹性板25材料可选用不锈钢,这样,窗框本体1实际上与弹性板25材质不同,即不便于整体化加工成型为一体,为便于弹性板25在窗框本体1上的安装,所述外腔27的内壁面上还设置有卡槽26,所述弹性板25通过其边缘内嵌于卡槽26中完成在外腔27内的固定。

为使得本方案具有更好的提示功能,如实现窗扇开启防撞、窗扇关闭防夹,还包括用于控制灯带2电路连通状态的开关,所述开关安装于窗框本体1或与窗框本体1配合的窗扇上,且在窗扇启、闭过程中,窗扇可触动所述开关。以上开关可采用位置传感器,根据位置传感器判定窗扇的移动方向,来实现灯带2开或关的控制或灯带2不同亮起状态的控制,即使得本方案具有灯光报警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由于窗扇在关闭时,与窗框本体1接触瞬间对窗框具有一定的冲击,为避免所述冲击损坏灯带2,设置为:所述灯罩22局部或整体由透明的弹性隔水材料制成,且灯罩22可在窗扇的关闭方向上产生弹性变形。所述透明的灯罩22用于光线射出,以上弹性变形可用于缓冲所述冲击。

同时,本实施例具体设置为:所述灯粒21为LED灯粒,所述灯罩22朝向窗框本体1侧边内侧面的一侧由透明的橡胶制成,所述灯罩22背离窗框本体1侧边内侧面的一侧由金属材料制成,如设置为金属材料为铜片,本方案不仅具有LED灯粒高亮度、节能的优势,同时,可使得被封装的LED灯粒仍然可良好的散热。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