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式被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2419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充气式被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充气式被子。



背景技术:

被子是每个家庭都需要用到的必要生活用品,在冬天的时候,许多的家庭都会用希望被子可以暖和一点,通常的方式,采用的是电热毯加热的方式,但这种电热毯通常都是能整个毯子的里面设置电热丝,人是直接躺在毯子上面的,所以非常的不安全,时常用的触电事故的发生,安全性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式被子,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充气式被子,其包括吸气仓、三通阀、进气通道、进气管、被子本体和回气管;

被子本体为内空的密封式结构;

吸气仓的一端与外部空气相通,另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一阀口相连通;

进气通道的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二阀口相连通,进气通道的另一端与进气管的一端相连通,进气通道内设有电加热丝;

进气管的另一端与被子本体上的进气孔相连通,进气管上设有充气泵和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仅允许空气从进气通道经由进气管流向被子本体;

被子本体上的出气孔与回气管的一端相连通,回气管的另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三阀口相连通,回气管上设有抽气泵和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仅允许空气从被子本体经由回气管流向三通阀。

其有益效果是,在没有使用之前,整个被子是没有充气,非常的薄,可以很方便的收卷起来,存放非常方便。

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首先,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连通,第三阀口封闭。在充气泵的工作作用下,外部空气进入到吸气仓当中,再经由三通阀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进入到进气通道当中,由于进气通道当中设有加热丝,可以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经由进气管上的充气泵和第一单向阀后,与被子本体上的进气孔相连,热空气就进入到了被子本体内部,从而可以让整个被子一直保持温暖的状态,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而且整个涉及电路的结构都是位于被子本体的外部,即使用者不会直接覆盖,从而安全性也大大增强。

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当被子本体的内部已经充满空气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充气了。并将第一阀口关闭,使得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连通,让整个被子里面的空气不再与外部连通,而是形成一个内封闭式的循环,使得热量可以更好的保存在被子本体内部,当被子本体内部的空气温度开始下降的时候,或者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启动抽气泵、电加热丝和充电泵,先将被子本体内部开始变冷的空气抽出来,通过电加热丝加热后,再通过充气泵充回到被子本体当中,从而保证被子本体内的空气一直是比较温暖的状态,从而实现恒温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被子本体的内部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条状空腔,被子本体的头部设有进气内管,进气内管上设有多个与条状空腔一端相对应的气孔,被子本体的尾部设有出气内管,出气内管上设有多个与条状空腔另一端相对应的气孔,被子本体的侧边上设有条状胶管。

其有益效果是,为了保证充气效果更加均匀,可以将被子本体分隔成若干条状空腔,从而可以更好的充气,保证被子本体不会被充成一个球形,同时进气内管、出气内管和两侧的条状胶管,可以在整个被子本体的四周形成一个框架,这个由胶管组成的框架相对而言,比被子本体的布料重量要更重,从而在使用者进行覆盖的时候,可以更加的压住边沿,保证不会有漏风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被子本体下方保持一个温暖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气仓与外部空气连接一端上设有除尘过滤网。其有益效果是,设置了防尘过滤网后,可以防止大量的灰尘进入到被子本体内部,从而减轻清洁的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加热丝为螺旋状电加热丝。其有益效果是,螺旋状的电加热丝可以保证有更大的加热面积,从而实现更好的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通阀为电磁三通阀。其有益效果是,使用电磁三通阀,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控制,三通阀的转换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被子本体内设有温度感应器。其有益效果是,设置温度感应器后,可以实时采集到被子本体内部的温度情况,如果温度下降的较多的时候,则可以开始空气的循环加热操作,启动抽气泵、电加热丝和充气泵,从而保持被子本体内的空气保持一个动态恒温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加热丝连接有时间控制器。其有益效果是,设置时间控制器后,可以定时的,每隔一个时间段,开始空气的循环加热操作,启动抽气泵、电加热丝和充气泵,从而保持被子本体内的空气保持一个动态恒温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条状空腔内设有若干羽绒。其有益效果是,设置若干羽绒后,可以增强被子本体的储热效果,防止热量的散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充气式被子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充气式被子的被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充气式被子。如图所示,该充气式被子充气式被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气仓1、三通阀2、进气通道3、进气管4、被子本体5和回气管6。

被子本体5为内空的密封式结构。

吸气仓1的一端与外部空气相通,另一端与三通阀2的第一阀口21相连通。

进气通道3的一端与三通阀2的第二阀口22相连通,进气通道3的另一端与进气管4的一端相连通,进气通道3内设有电加热丝31。

进气管4的另一端与被子本体5上的进气孔51相连通,进气管4上设有充气泵7和第一单向阀81,第一单向阀81仅允许空气从进气通道3经由进气管4流向被子本体5。

被子本体5上的出气孔与回气管6的一端相连通,回气管6的另一端与三通阀2的第三阀口23相连通,回气管6上设有抽气泵9和第二单向阀82,第二单向阀82仅允许空气从被子本体5经由回气管6流向三通阀2。

在没有使用之前,整个被子是没有充气,非常的薄,可以很方便的收卷起来,存放非常方便。

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首先,三通阀2的第一阀口21和第二阀口22连通,第三阀口23封闭。在充气泵7的工作作用下,外部空气进入到吸气仓1当中,再经由三通阀2的第一阀口21和第二阀口22,进入到进气通道3当中,由于进气通道3当中设有加热丝,可以对经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经由进气管4上的充气泵7和第一单向阀81后,与被子本体5上的进气孔51相连,热空气就进入到了被子本体5内部,从而可以让整个被子一直保持温暖的状态,提高使用者的睡眠质量,而且整个涉及电路的结构都是位于被子本体5的外部,即使用者不会直接覆盖,从而安全性也大大增强。

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当被子本体5的内部已经充满空气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充气了。并将第一阀口21关闭,使得第二阀口22和第三阀口23连通,让整个被子里面的空气不再与外部连通,而是形成一个内封闭式的循环,使得热量可以更好的保存在被子本体5内部,当被子本体5内部的空气温度开始下降的时候,或者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启动抽气泵9、电加热丝31和充电泵,先将被子本体5内部开始变冷的空气抽出来,通过电加热丝31加热后,再通过充气泵7充回到被子本体5当中,从而保证被子本体5内的空气一直是比较温暖的状态,从而实现恒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被子本体5的内部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条状空腔53,被子本体5的头部设有进气内管54,进气内管54上设有多个与条状空腔53一端相对应的气孔59,被子本体5的尾部设有出气内管55,出气内管55上设有多个与条状空腔53另一端相对应的气孔59,被子本体5的侧边上设有条状胶管56。

为了保证充气效果更加均匀,可以将被子本体5分隔成若干条状空腔53,从而可以更好的充气,保证被子本体5不会被充成一个球形,同时进气内管54、出气内管55和两侧的条状胶管56,可以在整个被子本体5的四周形成一个框架,这个由胶管组成的框架相对而言,比被子本体5的布料重量要更重,从而在使用者进行覆盖的时候,可以更加的压住边沿,保证不会有漏风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被子本体5下方保持一个温暖的状态。

通常,在吸气仓1与外部空气连接一端上设有除尘过滤网11。因为设置了防尘过滤网后,可以防止大量的灰尘进入到被子本体5内部,从而减轻清洁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丝31为螺旋状电加热丝31。螺旋状的电加热丝31可以保证有更大的加热面积,从而实现更好的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三通阀2为电磁三通阀2。使用电磁三通阀2,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控制,三通阀2的转换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被子本体5内设有温度感应器57。设置温度感应器57后,可以实时采集到被子本体5内部的温度情况,如果温度下降的较多的时候,则可以开始空气的循环加热操作,启动抽气泵9、电加热丝31和充气泵7,从而保持被子本体5内的空气保持一个动态恒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电加热丝31连接有时间控制器10。设置时间控制器10后,可以定时的,每隔一个时间段,开始空气的循环加热操作,启动抽气泵9、电加热丝31和充气泵7,从而保持被子本体5内的空气保持一个动态恒温的效果。

通常,条状空腔53内设有若干羽绒58。设置若干羽绒58后,可以增强被子本体5的储热效果,防止热量的散失。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