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饭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2147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饭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饭车。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26045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蒸饭车,包括一个蒸仓,所述蒸仓分隔为若干个小蒸仓,所述小蒸仓内设置有一个抽屉式蒸盒。所述小蒸仓上设有导轨,所述抽屉式蒸盒设有导轨槽,所述导轨与导轨槽相配合。

其工作过程中,使用者在取蒸盒上的饭盒时,需要将手伸入到蒸仓内,由于蒸仓内温度比较高,并且各个蒸盒都被放置到蒸仓内部,所以使用者在拿取的过程中,首先将手握持住蒸盒一边,往外拉,拉出部分之后,手修改对蒸盒的把持位置,双手分别握持蒸盒的两侧,从而可以端起蒸盒。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开始操作的时候,手必须要将蒸盒拉出部分,才好把持蒸盒的两侧,否则蒸盒的两侧藏在蒸仓内,双手无从把持。手在拉动蒸盒的时候,由于蒸盒具有多个,手要一个个去拉动,此取出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饭车,具有便于拿取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饭车,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内的蒸仓,所述蒸仓内设置有多个蒸盒,所述蒸盒将蒸仓分隔为若干层,所述蒸仓的侧壁上设有导轨,所述蒸盒承放在导轨上,每层所述蒸仓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以驱动蒸盒滑移的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与蒸盒抵触的推料皮带、用以驱动推料皮带传动的驱动轮和从动轮,各层驱动轮之间通过带轮结构传动,其中一层的驱动轮上设置有与驱动轮同轴的牵引轮、缠绕在牵引轮上的绳索、固定在驱动轮的轴上用以提供复位的发条弹簧,所述伸缩延伸至蒸仓外。

通过上述设置,首先通过拉动绳索,使得牵引轮进行转动,牵引轮带动同轴的驱动轮转动,驱动轮通过带轮结构使得各层之间的驱动轮也开始转动,此时驱动轮上的推料皮带可以带动蒸盒向外移动,从而通过拉动伸缩,可以直接将多层上的蒸盒同时移出一些距离,便于使用者从两侧将蒸盒端起,此时绳索可以固定或是绑在车体上。如果需要放回蒸盒,同样的将蒸盒放置到推料带上,解除绳索的绑定,由于发条弹簧的作用下,牵引轮自动旋转,使得推料皮带后退,使得蒸盒重新回去。由此可以提高拿取的效率,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推料皮带上设置有用以限位蒸盒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蒸盒的前后两侧抵接。

通过上述设置,限位块可以有效限制蒸盒的位置,起到稳定蒸盒的效果,也便于使用者对蒸盒的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推料皮带上设置有齿块,所述驱动轮上设置有齿槽,齿块和齿槽相互配合。

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传动的稳定程度和牢靠性,降低打滑的可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蒸仓上设置有用以启闭蒸仓的仓门,所述仓门内壁的四周上设置有密封件。

通过上述设置,提高密封性,可以提高保温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仓门上设有用以感应其启闭的第一传感器,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用以感应人体靠近范围并输出检测信号,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报警。

通过上述设置,更加智能,可以有效提醒使用者及时关门,如果门忘记关了,当有人经过的时候,可以发出报警,从而提醒使用者及时关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报警器包括依次连接逻辑电路、开关电路、蜂鸣器,所述逻辑电路在第一传感器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均有信号输出时驱动开关电路动作,所述开关电路用以驱动蜂鸣器接通电源。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传感器实现对门启闭的检查,门处于打开状态,则输出高电平信号;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实现对人体的感应,人体进入其检测范围则输出高电平,逻辑电路通过判断上述两者都为高电平时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开关电路工作,开关电路闭合蜂鸣器的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逻辑电路为“与”门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报警器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和蜂鸣器并联。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指示灯,则发出警报声音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灯光指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车体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

通过上述设置,利用万向轮便于车体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便于工作人员使用,提高操作效率;

2、更加智能化和安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牵引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带轮结构的原理简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图中1、车体;2、蒸仓;3、蒸盒;4、导轨;5、推料皮带;6、驱动轮;7、从动轮;8、牵引轮;9、绳索;10、发条弹簧;11、限位块;12、齿槽;13、齿块;14、仓门;15、密封件;16、第一传感器;17、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8、逻辑电路;19、开关电路;20、蜂鸣器;21、指示灯;22、万向轮;23、第一基准电路;24、第二基准电路;25、带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蒸饭车,包括车体1,车体1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22。利用万向轮22便于车体1移动。设置在车体1内的蒸仓2,蒸仓2内设置有多个蒸盒3,蒸盒3将蒸仓2分隔为若干层,蒸仓2的侧壁上设有导轨4,在图1中导轨4被蒸盒3遮挡。蒸仓2上设置有用以启闭蒸仓2的仓门14,仓门14内壁的四周上设置有密封件15。密封件15可以是橡胶材料,提高密封性,可以提高保温性能。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蒸盒3承放在导轨4上,每层蒸仓2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以驱动蒸盒3滑移的推动机构。

图3中,推料皮带5上设置有用以限位蒸盒3的限位块11,限位块11是橡胶材质,限位块11与蒸盒3的前后两侧抵接。限位块11可以有效限制蒸盒3的位置,起到稳定蒸盒3的效果,也便于使用者对蒸盒3的放置。推料皮带5上设置有齿块13,驱动轮6上设置有齿槽12,齿块13和齿槽12相互配合。提高传动的稳定程度和牢靠性,降低打滑的可能。推动机构包括与蒸盒3抵触的推料皮带5、用以驱动推料皮带5传动的驱动轮6和从动轮7。

如图4所示,其中一层的驱动轮6上设置有与驱动轮6同轴的牵引轮8、缠绕在牵引轮8上的绳索9、固定在驱动轮6的轴上用以提供复位的发条弹簧10,伸缩延伸至蒸仓2外。绳索9拉动过程中将驱动牵引轮8转动。

如图5所示,各层驱动轮6之间通过带轮结构25传动,带轮结构25是较为现有的,在图5中,当第一个驱动轮6转动的时候,则通过皮带,使得第二驱动轮6同方向转动,接着第二个驱动轮6通过皮带驱动第三个驱动轮6,由此下去,使得各层之间的驱动轮6进行联动。

上述结构的运行过程为:首先通过拉动绳索9,使得牵引轮8进行转动,牵引轮8带动同轴的驱动轮6转动,驱动轮6通过带轮结构25使得各层之间的驱动轮6也开始转动,此时驱动轮6上的推料皮带5可以带动蒸盒3向外移动,从而通过拉动伸缩,可以直接将多层上的蒸盒3同时移出一些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蒸盒3大致移出20-30cm即可。便于使用者从两侧将蒸盒3端起,此时绳索9可以固定或是绑在车体1上。如果需要放回蒸盒3,同样的将蒸盒3放置到推料带上,解除绳索9的绑定,由于发条弹簧10的作用下,牵引轮8自动旋转,使得推料皮带5后退,使得蒸盒3重新回去。由此可以提高拿取的效率,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结合图1和图6所示,仓门14上设有用以感应其启闭的第一传感器16,第一传感器16可以是压力开关或压力传感器,其在仓门14没有关闭的时候,由于没有压力,所以第一传感器16输出高电平信号,当有压力的时候,其输出低电平信号。车体1上还设置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7,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7用以感应人体靠近范围并输出检测信号,第一传感器16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7连接有报警器,报警器根据第一传感器16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7的输出信号进行报警。

在图6中,报警器包括依次连接逻辑电路18、开关电路19、蜂鸣器20,逻辑电路18在第一传感器16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7均有信号输出时驱动开关电路19动作,开关电路19用以驱动蜂鸣器20接通电源。第一传感器16可以通过第一比较电路进行信号高低的判断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7通过第二比较电路进行信号高低的输出。第一比较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LM1和第一基准电路23,第一基准电路23产生比较基准电压Vref1。其可以通过电位器Rp1调节设定值的大小。第二比较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LM2和第二基准电路24,第二基准电路24产生比较基准电压Vref2。其可以通过电位器Rp2调节设定值的大小。开关电路19为三极管Q1。逻辑电路18为“与”门电路。报警器还包括指示灯21,指示灯21和蜂鸣器20并联。

电路工作过程:第一传感器16实现对门启闭的检查,门处于打开状态,则输出高电平信号;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7实现对人体的感应,人体进入其检测范围则输出高电平,逻辑电路18通过判断上述两者都为高电平时输出高电平,当两个传感器输出高电平通过两个比较器比较之后,在逻辑电路18的输出端上输出高电平,从而使得三极管Q1导通,从而蜂鸣器20和指示灯21都工作,由此可以有效提醒使用者及时关门,如果门忘记关了,当有人经过的时候,可以发出报警,从而提醒使用者及时关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