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尘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9809发布日期:2018-09-01 02:49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尘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尘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各种清洁环卫车辆应运而生。近年来,电动尘推车因显著节省人工而大受市场欢迎,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场候机楼、火车站、大型商场、工厂车间、物流仓库等地方。其中,推尘车的操作简易性及其清洁效果是衡量尘推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而目前的尘推车普遍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昂,操作复杂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且操作便捷的电动尘推车。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尘推车,包括:车身;安装在车身后端内侧的座椅;四个呈方形安装在车身底部的辅助轮;两个并排安装在车身底部的主动轮;安装在车身上的悬架;安装在悬架上方的电池箱;安装在悬架下方的配电箱;安装在主动轮前端且与主动轮传动轴承连接的转向导轨;下端与转向导轨铰接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顶端安装有方向盘,所述操作杆的中端通过连杆与车身连接;安装在车身前端下侧的前除尘拖把;以及安装在车身后端下侧的后除尘拖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启动本尘推车后,驾驶员只需坐在座椅上,通过方向盘带动操作杆,进而通过转向导轨控制主动轮转向即可,极大的方便了本电动尘推车的驾驶,在驾驶过程中,通过前除尘拖把和后除尘拖把可以实现对地面的清扫,同时通过四个呈方形安装在车身底部的辅助轮可以确保驾驶过程中尘推车的平衡稳定性,由于四个辅助轮均采用万向轮,也方便了尘推车实现变相。同时本电动尘推车极大的精简了尘推车的结构,使得本尘推车的造价成本大大降低。

优选的,所述后除尘拖把的前端还安装有滑动导轨。通过滑动导轨可以调节后除尘拖把的贴地角度和压力,以确保后除尘拖把的清扫能力。

优选的,所述车身的前侧还设置有挡风板,设置挡风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在较快速度或者室外作业时对驾驶人员的安全保证。

优选的,所述车身的顶部还设置有顶棚,设置顶棚的目的是方便在室外作业时,可以对驾驶员进行遮阳避雨。

优选的,所述车身的前侧下端还设置有脚踏,设置脚踏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尘推车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电动尘推车极大的精简了尘推车的结构,使得本尘推车的造价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驾驶方便,平衡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中:1、脚踏;2、辅助轮;3、转向导轨;4、主动轮;5、配电箱;6、滑动导轨;7、悬架;8、电池箱;9、车身;10、顶棚;11、挡风板;12、操作杆;13、连杆;14、前除尘拖把;15、后除尘拖把;16、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电动尘推车。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动尘推车,包括:车身9;安装在车身9后端内侧的座椅16;四个呈方形安装在车身9底部的辅助轮2;两个并排安装在车身9底部的主动轮4;安装在车身9上的悬架7;安装在悬架7上方的电池箱8;安装在悬架7下方的配电箱5;安装在主动轮4前端且与主动轮4传动轴承连接的转向导轨3;下端与转向导轨3铰接的操作杆12,所述操作杆12的顶端安装有方向盘,所述操作杆12的中端通过连杆13与车身9连接;安装在车身9前端下侧的前除尘拖把14;以及安装在车身9后端下侧的后除尘拖把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启动本尘推车后,驾驶员只需坐在座椅16上,通过方向盘带动操作杆12,进而通过转向导轨3控制主动轮4转向即可,极大的方便了本电动尘推车的驾驶,在驾驶过程中,通过前除尘拖把14和后除尘拖把15可以实现对地面的清扫,同时通过四个呈方形安装在车身9底部的辅助轮2可以确保驾驶过程中尘推车的平衡稳定性,由于四个辅助轮2均采用万向轮,也方便了尘推车实现变相。同时本电动尘推车极大的精简了尘推车的结构,使得本尘推车的造价成本大大降低。

参照图1所示,所述后除尘拖把15的前端还安装有滑动导轨6。通过滑动导轨6可以调节后除尘拖把15的贴地角度和压力,以确保后除尘拖把15的清扫能力。

参照图2所示,所述车身9的前侧还设置有挡风板11,设置挡风板11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在较快速度或者室外作业时对驾驶人员的安全保证。

参照图1所示,所述车身9的顶部还设置有顶棚10,设置顶棚10的目的是方便在室外作业时,可以对驾驶员进行遮阳避雨。

参照图1所示,所述车身9的前侧下端还设置有脚踏1,设置脚踏1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