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安装中腰的门窗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696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安装中腰的门窗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中腰,特别涉及一种方便安装中腰的门窗框。



背景技术:

门窗在生活中普遍使用,且大多数门窗中都会根据需要安装中腰实现对门窗的上部和下部进行隔断,目前在安装中腰时,需要事先在门窗框两侧打孔,再通过螺栓从侧面拧入中腰内实现固定,若两侧打的孔未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时,会造成中腰无法安装,且一般门窗框中都会安装玻璃或金刚砂等结构,在安装后,需要在门窗框边缘加装压条,但加装压条时,由于中腰的阻挡,需要对压条切割,从而增加了安装工艺,使得安装繁杂,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安装工艺,方便安装中腰的门窗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安装中腰的门窗框,包括门窗框本体,还包括安装在门窗框本体中部的中腰,所述中腰包括固定型材,所述固定型材上设置有第一卡勾,还包括扣盖,所述扣盖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勾配合的第二卡勾,使得扣盖扣合在固定型材上,当扣盖扣合在固定型材上时,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之间形成空腔;

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门窗框本体固定端和中腰固定端,所述门窗框本体固定端伸入门窗框本体内固定连接,所述中腰固定端伸入空腔内与固定型材固定连接;

所述门窗框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片的凸出部,所述门窗框本体靠近凸出部一侧设置有卡槽,还包括与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条,所述卡条位于凸出部上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左卡扣和第一右卡扣,所述第一左卡扣和第一右卡扣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使得连接片可伸入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固定型材内表面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接片的窗框本体固定端和中腰固定端上分别设置有螺钉孔,连接片的侧边中部设置有第三凸起。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中腰安装方法,步骤为:将连接片的中腰固定端通过螺栓与固定型材固定连接,再将连接片的门窗框本体固定端通过螺栓固定到门窗框本体凸出部的凹槽内,当固定完成后,再在固定型材上卡上扣盖,在凸出部上方卡上卡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片实现中腰和门窗框本体的固定连接使得在将中腰固定连接时,无需进行事先打孔的操作,压条无需切割,可实现模块化安装,使得中腰安装时简单、方便,且在安装时,可根据不同需要调整中腰安装的上下位置,调整时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中腰结构剖视图。

图2为连接片示意图。

图3为门窗框本体和中腰连接处结构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固定型材1、第一左卡扣2、第一右卡扣3、扣盖4、第二卡勾5、连接片6、螺钉孔7、门窗框本体8、凸出部9、卡条10、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12、第三凸起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方便安装中腰的门窗框,包括门窗框本体8,还包括安装在门窗框本体8中部的中腰,所述中腰包括固定型材1,所述固定型材1上设置有第一卡勾,所述固定型材1和第一卡勾为一体式结构,还包括扣盖4,所述扣盖4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勾配合的第二卡勾5,所述扣盖4和第二卡勾5为一体式结构,使得扣盖4扣合在固定型材1上形成中腰整体,当扣盖4扣合在固定型材1上时,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之间形成空腔,还包括连接片6,所述连接片6可由金属材质构成。所述连接片6包括门窗框本体8固定端和中腰固定端,所述门窗框本体8固定端伸入门窗框本体8内固定连接,所述中腰固定端伸入空腔内与固定型材1固定连接,所述门窗框本体8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片6的凸出部9,所述门窗框本体8靠近凸出部9一侧设置有卡槽,还包括与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条10,所述卡条10位于凸出部9上方。

上述中腰在安装时,将连接片6的中腰固定端通过螺栓与固定型材1固定连接,再将连接片6的门窗框本体8固定端通过螺栓固定到门窗框本体8凸出部9的凹槽内,且在固定时,可以先将固定片放到指定位置后在进行再进行钻孔,螺钉连接操作,从而使得不会出现孔位置打错等情况,从而使得中腰无法进行固定连接,当固定完成后,再在固定型材1上卡上扣盖4,使之形成中腰整体,在凸出部9上方卡上卡条10,完成整个门窗的安装,当需要在门窗框内安装金钢纱或玻璃等材质时,只需将扣盖4和卡条10拆卸,将金钢纱或玻璃等材质边缘固定在窗框本体的凸出部9和固定型材1上,再卡上扣盖4和卡条10即可,本结构中由于凸出部9、连接片6的设计,使得在安装卡条10时,由于中腰不会对卡条10造成阻挡,从而使得卡条10无需进行切割,可进行整体的模块化安装,从而使得本门窗的中腰安装个更方便。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第一卡扣包括第一左卡扣2和第一右卡扣3,所述第一左卡扣2和第一右卡扣3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起11和第二凸起12,使得连接片6可伸入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12和固定型材1内表面之间,此种设计可使得在固定连接片6时,先将连接片6塞入第一凸起11、第二凸起12和固定型材1内表面之间,对连接片6的固定位置起到定位作用,同时,当对连接片6进行用螺栓固定时,也可防止连接片6左右晃动,对固定操作造成影响。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连接片6的窗框本体固定端和中腰固定端上分别设置有螺钉孔7,连接片6的侧边中部设置有第三凸起13,所述第三凸起13位于窗框本体和中腰的连接处,可对连接片6放入窗框本体和中腰内的位置起到提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中腰安装方法,使用上述所述的一种方便安装中腰的门窗框,步骤为:将连接片6的中腰固定端通过螺栓与固定型材1固定连接,再将连接片6的门窗框本体8固定端通过螺栓固定到门窗框本体8凸出部9的凹槽内,当固定完成后,再在固定型材1上卡上扣盖4,在凸出部9上方卡上卡条,本方法在安装中腰时,可以先将固定片放到指定位置后在进行再进行钻孔,螺钉连接操作,从而使得不会出现孔位置打错等情况,从而使得中腰无法进行固定连接,本结构中由于凸出部9、连接片6的设计,使得在安装卡条10时,由于中腰不会对卡条10造成阻挡,从而使得卡条10无需进行切割,可进行整体的模块化安装,从而使得本门窗的中腰安装个更方便。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