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动餐桌转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6674发布日期:2018-11-27 21:17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动餐桌转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桌设备,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智能电动餐桌转盘。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餐桌都是用大功率的减速电机(体积也大)来带动转盘旋转,与餐桌固定在一起,移动不方便,且造价昂贵,还没有智能控制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电动餐桌转盘,该餐桌转盘采用小型减速电机,体积小,造价低,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电动餐桌转盘,由底板、转盘、电机、转动轮、支撑轮、轴承和中心转轴组成,所述电机上设有智能控制系统,所述电机固定于底板上,电机的传动轴与所述转动轮相连,转动轮设置在底板边缘,所述底板上还与所述转动轮同心的设有支撑轮,所述轴承固定在底板中心,用以转动连接所述中心转轴,中心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转盘以中心转轴为中心旋转,转盘的底部与转动轮和支撑轮相接触,转动轮旋转与转盘产生摩擦力带动转盘旋转,由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使所述转盘完成智能旋转功能;

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由转换开关、阻容降压单元、整流单元、稳压滤波单元、定时器单元和继电器驱动控制单元组成,所述阻容降压单元由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组成;整流单元由整流桥组成;所述稳压滤波单元由第二电容、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电阻组成,所述定时器单元由集成电路、第三电容、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位器、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位器、第十三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复位开关组成;所述继电器驱动控制单元由继电器、第六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五二极管组成。

所述转动轮的直径大于电机外径6-8mm。

所述转动轮的外缘设为长度为1mm的锯齿状。

所述转盘上设有圆形玻璃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餐桌转盘设有智能控制系统,可实现两种功能,一是恒速转动,二是智能控制,即当转盘旋转90度角时停止一定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停止时间,即保证足够挟菜的时间即可),再旋转90度角时,再停止一定时间,这样循环控制即可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该餐桌转盘使用时直接放在餐桌上,体积小,移动方便,造价低,它不仅提高餐桌的档次,还体现了人文关怀,用餐人员可以随意挟取餐桌上的每一道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智能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1-底板,2-转盘,3-电机,4-转动轮,5-支撑轮,6-轴承,7-中心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智能电动餐桌转盘如图1所示,它由底板1、转盘2、电机3、转动轮4、支撑轮5、轴承6、中心转轴7等组成。电机3上设有智能控制系统,转动轮4固定在电机的传动轴上,其直径大于电机外径6—8mm,且外缘做成1mm的锯齿状,以增大摩擦;电机3固定在底板1上,固定时应使转动轮4靠近底板1边缘,以加长转动力臂,根据杠杆原理,转动轮4置于转盘边缘,这样以很小的力就能使转盘2转动,转动轮4使转盘2转动的力是转盘2压在转动轮4上,当转动轮4旋转时,转动轮4与转盘2之间产生摩擦力带动转盘2旋转,具体实施时也可在转盘2的底部设置于转动轮4的锯齿相啮合的齿,保证传动;支撑轮5固定在底板1边缘,与转动轮4同心,支撑转盘2,轴承6固定在底板1中心,用以固定中心转轴7,转盘2以中心转轴7为中心旋转,餐桌上的圆玻璃板放在转盘2上,使转盘2居于玻璃板中央,当电机3转动时带动转动轮4旋转,转动轮4旋转与转盘2产生摩擦力使转盘2旋转,圆玻璃板也随之旋转,由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完成智能旋转之功能。

如图2所示,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由转换开关S1、阻容降压单元、整流单元、稳压滤波单元、定时器单元和继电器驱动控制单元组成,阻容降压单元由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组成;

整流单元由整流桥BRID GE1组成;稳压滤波单元由第二电容C2、稳压二极管D1和第二电阻R2组成;

定时器单元由集成电路IC1、第三电容C3、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位器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位器R12、第十三电阻R13、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和复位开关S2组成;本实施例中集成电路IC1选用Texas厂家生产的CD4541;

继电器驱动控制单元由继电器K1、第六电阻R6、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五二极管D5组成。

智能控制系统在智能转动控制时的工作原理如下:220V交流电经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阻容降压后经4个整流二极管集成桥式整流桥BRID GE1整流,经第二电容C2滤波,稳压二极管D1稳压,在发光二极管D2正端获得+12V直流电压,以提供给集成电路IC1的定时电路电源,集成电路IC1是一种CMOS可编程序定时集成电路,当外接第九电位器R9、第十二电位器R12和第三电容C3确定后,即确定其内部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从而确定集成电路IC18脚输出高电平的时间,时间定时器的工作过程是:当转换开关S1置S1--1状态时,集成电路IC1接通电源,由于集成电路IC19脚接低电平,其复位状态时集成电路IC1输出端8脚为低电平,所以使得第一三极管Q1截至,继电器K1未得电不工作,电机停止转动。当设置的定时时间一到,集成电路IC1的输出端8脚由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1得电动作触点吸合,电机得电工作,带动转盘旋转,调节第九电位器R9阻值大小来控制集成电路IC18脚输出高电平时间,即控制电动机转动时间。当转盘转动90度角度时,集成电路IC18脚输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Q1截止,电机失电而停转,转盘停转,调节第十二电位器R12阻值大小设定所需要的停转时间(一般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即保证足够挟菜的时间即可),当定时时间一到,集成电路IC18脚又输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1得电动作,触点吸合,电机得电又开始转动。通过设定第九电位器R9的阻值可控制电机转动时间,设定第十二电位器R12的阻值可控制电机停止时间,即电机带动转盘旋转90度角时,停止一定时间,再开始转动。这样循环控制就达到了转盘自动旋转的目的。复位开关S2为定时复位开关。

智能控制系统在恒速转动控制时:当转换开关S1置S1--2时,电机以一定的恒速转动,带动转盘以一定的恒速旋转,完成转盘恒速旋转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