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蔬去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1387发布日期:2018-06-05 18:4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蔬去皮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果蔬去皮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土豆或红薯等食物去皮的方式通常采用手工削皮刀、去皮手套、以及商业使用的大型清洗去皮器具等。

手工刀削皮,去皮很干净,可是容易将肉给削掉造成食物浪费,而且所花的时间也比较长,耗时费力;去皮手套,带上去皮手套可以防水,不用手直接接触食物,可是隔着手套手不够灵活方便,而且使用时要用很大的力气去搓皮,用的时间比较长,去皮效果也不理想;商用大型土豆、红薯清洗去皮机,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用水量大,价格昂贵,噪音大,食物损坏率大且不利于环保,不适合家庭使用。而一些小型果蔬去皮机,如公开号为CN204362891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果蔬去皮机以及公开号为CN20456089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马铃薯去皮机,内部结构复杂,造价较高,且由于结构设置不够合理,使得蔬果的去皮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简单方便,能够有效去除果蔬外皮的果蔬去皮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果蔬去皮器,包括:

机壳,其具有一腔室;

盖板,其盖设在所述机壳上以用于封闭所述腔室;

去皮转盘,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并可相对所述机壳转动,所述去皮转盘包括转盘本体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本体上的连接轴,所述转盘本体的上表面形成第一作用面;

压盘,其位于所述转盘本体上方并与所述盖板的内壁弹性连接,所述转盘本体与所述压盘之间形成容置蔬果的空间,所述压盘朝向所述转盘本体的一面形成用于和所述第一作用面配合以去除蔬果外皮的第二作用面;以及

驱动机构,其设于所述盖板或所述机壳的底板上,所述驱动机构具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连接轴相连,以通过所述连接轴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果蔬去皮器利用去皮转盘和压盘的配合作用可有效将果蔬的外皮去除掉,且操作简单,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作用面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在所述转盘本体转动时推动蔬果转动的推动面,所述推动面包括斜坡或平面,以使蔬果表面各部分均能够与第一作用面接触,保证去皮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面,如斜坡的坡面的形状为扇形,各所述斜坡的坡面沿所述转盘本体的周向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相同,以在转盘本体转动时,能够促使蔬果沿转盘本体的周向滚动并能够在滚动的同时上下窜动。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面,如斜坡的坡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增加所述第一作用面与蔬果间摩擦力的第一凸起,使得蔬果的去皮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多个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转盘本体的径向形成多排,多排所述第一凸起间的间距以及位于同一排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凸起间的间距均沿着所述推动面,如斜坡的上升方向而逐渐减小,以增加蔬果在推动面,如斜坡顶部时与推动面,如斜坡间的摩擦力,使在转盘本体转动时推动面,如斜坡顶部的去皮效果最优。

作为优选,所述斜坡上的第一凸起大小不等,以用于去除表面不平整的蔬果的表皮,提高去皮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压盘呈圆形,其通过多根弹簧与所述盖板相连,以使压板具有回弹性,允许蔬果在转盘本体与压盘之间产生一定高度的窜动,增加蔬果表皮与转盘本体和压盘间的接触机会,提高去皮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压盘的第二作用面上布设有多个第二凸起,该第二凸起能够在转盘本体转动时加速去除蔬果表面的果皮。

作为优选,至少所述压盘的第二作用面呈波浪形,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加压盘与圆形蔬果表面的接触面积以便提高去皮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其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连接轴相连,连接方式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果蔬去皮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体积小巧,使用方便、安全,可有效去除果蔬的外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果蔬去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果蔬去皮器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果蔬去皮器中的一种去皮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果蔬去皮器中的一种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果蔬去皮器中的另一种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果蔬去皮器中的又一种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果蔬去皮器中的再一种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壳;2-盖板;3-压盘;4-转盘本体;5-连接轴;6-驱动机构;7-输出轴;8-联轴器;9-斜坡;10-第一凸起;11-弹簧;12-第二凸起;13-第一作用面;14-第二作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果蔬去皮器,包括:

机壳1,其具有一腔室,该腔室的上端敞口;

盖板2,其盖设在机壳1的上端上以用于封闭腔室;

压盘3,其与盖板2的内壁弹性连接;

去皮转盘,其设置在腔室内并可相对机壳1转动,去皮转盘包括转盘本体4及设于转盘本体4上的连接轴5(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去皮转盘时采用在腔室的底部设有一轴座,连接轴5底部坐落在轴座上并能够相对轴座转动,但去皮转盘在腔室内的设置方式不唯一,只要能够使去皮转盘能在腔室内稳定旋转即可),转盘本体4与压盘3间形成容置蔬果的空间;以及

驱动机构6,其设于盖板2的外壁上或机壳1的底板上,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6为电机并设于盖板2的外壁上,其输出轴7穿过盖板2与连接轴5相连,以通过连接轴5带动去皮转盘转动,为蔬果去皮。本实用新型中的果蔬去皮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转盘本体4的高速旋转而与位于其上的蔬果(如土豆、红薯)产生高强度的摩擦,从而达到去皮效果。而压盘3的设置,可使蔬果限位在压盘3与转盘本体4之间,防止蔬果上下窜动猛烈,导致去皮效果不佳的现象发生。另外,由于蔬果被封闭于机壳1内,故在去皮过程中果皮不会飞溅,使用安全。

如图3至图4所示,转盘本体4朝向压盘3的一面形成第一作用面13,压盘3朝向转盘本体4的一面形成第二作用面14,当转盘本体4转动时,第二作用面14能够和第一作用面13相配合以共同去除蔬果外皮。

具体地,第一作用面13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在转盘本体4转动时推动蔬果转动的推动面,推动面可设为斜坡9或平面。本实施例中的斜坡9数量为两个,且位置对称(参见图3)。当然,斜坡9的设置数量不唯一,例如可沿转盘本体4的周向设置一圈,也可设置四个并以转盘本体4的轴心为基准呈十字形排列等。斜坡9的设置高度亦不作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只要使设置的斜坡9能够在转盘本体4转动时推动蔬果滚动或上下窜动,保证不同体积的蔬果的表面均能够与第一作用面13接触,并与其产生高强度摩擦,达到去皮效果即可。

进一步地,继续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的斜坡9的坡面的形状为扇形,且沿转盘本体4的周向倾斜设置。各斜坡9的坡面在转盘本体4的周向上的倾斜方向相同,例如多个斜坡9的坡面沿顺时针方向均为上升型坡面或均为下降型坡面。该种设置方式可推动蔬果沿转盘本体4的周向滚动一圈,进一步保证蔬果的外表面均能够与第一作用面13产生接触摩擦。另外,为了增加去皮效果,斜坡9的坡面上设有多个用于增加第一作用面13与蔬果间摩擦力的第一凸起10。该多个第一凸起10沿转盘本体4的径向形成多排,即,坡面上具有多排第一凸起10,每排第一凸起10均沿转盘本体4的径向排列。其中多排第一凸起10间的间距以及位于同一排的相邻两个第一凸起10间的间距均沿着斜坡9的上升方向而逐渐减小。也就是越靠近坡顶,相邻两个第一凸起10间的间隔距离越小,使得斜坡9靠近其顶部的第一凸起10较为密集,而靠近斜坡9底部的第一凸起10较为稀疏。采用该种设置方式是由于转盘本体4高速旋转时,斜坡9的顶部附近与蔬果间产生的作用力最大,因此在该部分设置较为密集的第一凸起10可使得去皮效果更佳。优选地,第一凸起10的大小(即尺寸)以及形状均可不同,例如可同时设置直径不等的两种圆盘形第一凸起10或圆柱形第一凸起10或两者混合的第一凸起10等,以进一步增加坡面的粗糙度,加强与蔬果间的摩擦效果。当然,还可采用其他种设置方式,如图4所示,例如在斜坡9的坡面上布满凸点,使形成具有高粗糙度的表面等。或者,不设置斜坡9,仅为一平面,并布满凸点亦可实现去皮效果。另外,为了保证各第一凸起10不会损伤蔬果,需对第一凸起10的硬度进行一定限制,但是也不宜过软,以削弱第一凸起10与蔬果间的摩擦力,导致去皮效果不佳的现象发生。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压盘3呈圆形,连接轴5穿过压盘3与电机的输出轴7相连(具体可通过联轴器8实现两轴体的连接),当然,压盘3也可为圆盘形,连接轴5可通过在该压盘3上开设的轴孔穿出以与电机的输出轴7相连。进一步地,压盘3通过多根弹簧11与盖板2的内壁相连。该弹簧11的设置可使压盘3上下弹动,能够给蔬果提供灵活可变的空间,允许其产生一定高度的窜动,增强摩擦效果,同时还可向蔬果施加压力,使蔬果限位在转盘本体4与压盘3之间,即,限位在第一作用面13与第二作用面14之间,增加蔬果与第一作用面13和第二作用面14的接触机会,保证去皮效果理想。

进一步地,压盘3的结构不唯一,例如,为增加与蔬果间的摩擦效果,如图4所示,可在压盘3的第二作用面14上布满凸点,以同样形成具有高粗糙度的表面;或如本实施例中在第二作用面14上布设多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第二凸起12,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凸起12优选为凸柱,具体结构可参考图5。该第二凸起12可较好的辅助转盘本体4去除蔬果表面低凹处的果皮,还可降低蔬果滚动时产生较大的碰撞声。具体使用时还可向腔室内注入没过蔬果一半量的水,用于降低噪音,还可辅助增强去皮效果。再如,如图6所示,可将压盘3的第二作用面14设置成如图中所示的波浪形,即,呈高低起伏状,其中拱起的部分也可起到较好的磨除蔬果外皮的作用。同样地,如图7所示,该种波浪形的压盘的第二作用面14也可布满凸点,使具有高摩擦度,增加去皮效果。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