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外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4803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外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用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隔热外平开窗。



背景技术:

窗是建筑物中最为常见的结构,作为建筑物的房间通风、采光口。外平开窗作为常用的窗形,广泛的应用于别墅、公寓等建筑物内。在型材使用方面,大都为铝型材,由于铝合金本身为一种金属材质,其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隔热效果差,使得铝型材平开窗保温效果差。现有的转换框型材由于采用无隔热条插槽设计,导致平开窗的整体隔热效果差,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外平开窗,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隔热外平开窗,包括窗框、平开窗扇、中梃、固定窗扇、亮窗和转换框,所述平开窗扇通过合页与窗框连接,与所述固定窗扇相邻设置,所述亮窗位于平开窗扇与固定窗扇的顶端,所述转换框与窗框和中梃装配连接,所述窗框、平开窗扇和中梃的型材内均设有两个“工”型隔热条,所述两个“工”型隔热条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窗框、平开窗扇和中梃的型材被所述隔热腔分割成不直接接触的两个中空腔;所述转换框包括矩形中空腔Ⅰ和矩形中空腔Ⅱ,所述矩形中空腔Ⅰ和矩形中空腔Ⅱ之间设有两个“工”型隔热条,所述两个“工”型隔热条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矩形中空腔Ⅰ的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末端设有密封条卡槽,所述密封条卡槽内设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平开窗扇、固定窗扇和亮窗上均安装有中空玻璃,所述中空玻璃的四周通过压线和密封胶条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平开窗扇靠近中梃一侧竖边框位于室内的侧面设有执手锁。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外平开窗隔热条之间所形成的隔热腔以及窗框、平开窗扇和中梃的型材内被隔热腔分割成的不直接接触的中空腔隔断了室内外之间的对流辐射,减少了对流换热产生的热量损失,实现了隔热、保温功能;转换框上隔热条和密封条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平开窗的气密性和保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隔热外平开窗,包括窗框1、平开窗扇2、中梃3、固定窗扇4、亮窗5和转换框6,所述平开窗扇2通过合页13与窗框1连接,与所述固定窗扇4相邻设置,所述亮窗5位于平开窗扇2与固定窗扇4的顶端,所述转换框6与窗框1和中梃3装配连接,所述窗框1、平开窗扇2和中梃3的型材内均设有两个“工”型隔热条9,所述两个“工”型隔热条9之间形成隔热腔19,所述窗框1、平开窗扇2和中梃3的型材被所述隔热腔19分割成不直接接触的两个中空腔14;所述转换框6包括矩形中空腔Ⅰ7和矩形中空腔Ⅱ8,所述矩形中空腔Ⅰ7和矩形中空腔Ⅱ8之间设有两个“工”型隔热条9,所述两个“工”型隔热条9之间形成隔热腔19,所述矩形中空腔Ⅰ7的一端设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末端设有密封条卡槽11,所述密封条卡槽11内设有密封条12。“工”型隔热条9之间所形成的隔热腔19以及窗框1、平开窗扇2和中梃3的型材内被隔热腔19分割成的不直接接触的中空腔14隔断了室内外之间的对流辐射,减少了对流换热产生的热量损失,实现了隔热、保温功能;转换框6上“工”型隔热条9和密封条12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平开窗的气密性和保温性能。

所述平开窗扇2、固定窗扇4和亮窗5上均安装有中空玻璃15,所述中空玻璃15的四周通过压线16和密封胶条17进行固定。压线16和密封胶条17使得中空玻璃15的安装更牢固,密封性也更好。

所述平开窗扇2靠近中梃3一侧竖边框位于室内的侧面设有执手锁18。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