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排水孔的门窗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4799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排水孔的门窗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具体涉及一种带排水孔的门窗型材。



背景技术:

平开窗的型材上一般都设置有排水孔,这样水能够及时排除,大雨天气不会造成雨水的积压,排水孔一般应开在开启框开启部位下方靠近边框100cm~150cm左右。现有技术中的门窗型材的排水孔一般如图1、图2所示,排水孔水平方向贯通,引导型材槽中的积水从排水孔向窗外排水,但此设计排水效率不高,特备是当室内外存在气压差或者室外风压较大的情况下,雨水难以顺着排水孔排出,出现倒灌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排水孔的门窗型材,进一步提高门窗型材上积水的排水效率,减少风压对排水的干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排水孔的门窗型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排水孔的门窗型材,包括:型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竖直方向贯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旁具备向上延伸的阻视壁和向下延伸的阻风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视壁和阻风壁在型材本体延伸方向上连贯不间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型材本体上具备沿型材延伸方向水平延伸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排水孔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孔下方具备导水壁,所述导水壁与阻风壁之间的空间形成排水路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水壁具备曲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水壁具备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风壁向内侧弯曲,与导水壁构成扭曲的排水路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孔呈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风壁或导水壁上具备一向上凸起的导流柱,所述导流柱经过排水孔的圆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柱与排水孔之间的横向间隙宽度不大于2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阻视壁能够阻挡部分视线,掩盖排水孔的位置。阻视壁和阻风壁对风起到格挡作用,与风压大时,减少风压对排水的影响,便于积水向排水孔涌入,不易出现雨水倒灌现象。

向下贯通的排水孔,更加便于积水排放,也方便积压在型材上的灰尘通过排水孔向下扫除。

排水槽便于将型材延伸方向上的积水引导入排水孔,提高排水效率。

导水壁也起到加速水流排放的作用。

当排水孔边沿上将形成水滴时,水滴会触碰到导流柱,导流柱可以起到破坏水滴的表面张力,因为雨水的内聚力作用,雨水互相牵引顺着导流柱向下流出。因为水滴的直径一般为2mm,导流柱与排水孔之间的横向间隙宽度小于一滴水的直径,水滴在将形成前便会与导流柱触碰而被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断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断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断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断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断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断面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1-排水孔;2-阻视壁;3-阻风壁;4-排水路径;5-导水壁;6-排水槽;7-导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带排水孔的门窗型材,包括型材本体,型材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竖直方向贯通的排水孔1,排水孔1旁具备向上延伸的阻视壁2和向下延伸的阻风壁3。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阻视壁2和阻风壁3在型材本体延伸方向上连贯不间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型材本体上具备沿型材延伸方向水平延伸的排水槽6,排水槽6与排水孔1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排水孔1下方具备导水壁5,导水壁5与阻风壁3之间的空间形成排水路径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导水壁5具备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导水壁5具备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倾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阻风壁3向内侧弯曲,与导水壁5构成扭曲的排水路径4。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排水孔1呈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阻风壁3或导水壁5上具备一凸起的导流柱7,导流柱7经过排水孔1的圆心。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导流柱7与排水孔1之间的横向间隙宽度不大于2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阻视壁能够阻挡部分视线,掩盖排水孔的位置。阻视壁和阻风壁对风起到格挡作用,与风压大时,减少风压对排水的影响,便于积水向排水孔涌入,不易出现雨水倒灌现象。

向下贯通的排水孔,更加便于积水排放,也方便积压在型材上的灰尘通过排水孔向下扫除。

排水槽便于将型材延伸方向上的积水引导入排水孔,提高排水效率。

导水壁也起到加速水流排放的作用。

当排水孔边沿上将形成水滴时,水滴会触碰到导流柱,导流柱可以起到破坏水滴的表面张力,因为雨水的内聚力作用,雨水互相牵引顺着导流柱向下流出。因为水滴的直径一般为2mm,导流柱与排水孔之间的横向间隙宽度小于一滴水的直径,水滴在将形成前便会与导流柱触碰而被破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