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9111发布日期:2018-07-20 17:47阅读:6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生壶技术领域,尤其是新型的养生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养生壶,一般包括底座和壶体,底座一般分为支承用的电连接底座以及电磁加热底座;其中支承用的底座采用耦合器形式与壶体配合,构成电连接后,使壶体底部的发热板加热,而电磁加热底座由于是常规技术,即通过磁感应,对壶体底部上的金属体进行加热。

无论上述以哪种形式进行加热,底座均为平板的形式,使用者或者小朋友、老人容易无意触碰到,造成灼伤甚至造成意外和触电;而且现有的养生壶,并没有测温机构,存在功能单一,温控不准确等缺陷。

而且,另外一缺陷是,无论是玻璃壶体,还是金属壶体,必须对壶体的底部进行开孔进行安装发热板或者检测头,必须对壶体进行二次加工,不仅容易造成废品,而且制作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新型的养生壶,其壶体为一体式结构(无论是玻璃壶还是其他材质的壶体,无需对壶体进行钻孔加工或开孔加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加热底座采用凹槽的形式,加热体安装在凹槽的侧壁,有效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的养生壶,包括加热座和加热容器,加热容器的开口设有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座上设置有加热凹腔,加热容器的底部延伸入加热凹腔内,使加热容器的底板和部分侧壁与加热凹腔配合,且加热凹腔的侧壁设置有发热体,发热体对加热凹腔内的加热容器的部分侧壁加热。

具体地,加热座上开设有加热凹腔,相对比现在市面上一般的平板式加热座,更加难以触及到加热座的发热面,避免小孩子等乱摸而烫伤,提高使用安全性,且加热凹腔的侧壁设置有发热体,利用侧壁加热,避免现有技术加热容器底部出现糊底现象,大大提高加热效率,且结构简单、易于清洗、造价低廉、性价比高。

另外,其壶体为一体式结构,无论加热容器是玻璃壶还是其他材质的壶体,无需对壶体底部进行钻孔加工或开孔加工,加热体的热量对加热凹腔内的加热容器的部分侧壁加热,有效提高加热容器的成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所述加热凹腔的底部设置有与加热容器的底板接触的测温器;

具体地,加热容器的底板与测温器直接接触,对加热容器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感知加热容器的温度,便于实现温度控制和温度显示以及设置各种调节、烹调功能;而且避免加热容器温度过高而造成外溢,提高使用安全性。

所述加热凹腔内开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及时排水,不易积水,提高清洁性,且避免出现漏电现象。

所述加热座内设置有与发热体连接的熔断体,当温度多高时,熔断体会自动断开,加热座电炉断开,即停止加热,避免出现干烧现象。

所述加热容器为玻璃体、陶瓷体或金属体。

发热体为发热管或发热袋,发热管通过固定架安装在加热凹腔的侧壁,节省成本,结构、操作简单便捷,外观整体性好。

所述加热容器为一体式成型的容器。

加热凹腔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发热体,实现对加热容器的立体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为新型的养生壶,具体地,加热座上开设有加热凹腔,相对比现在市面上一般的平板式加热座,更加难以触及到加热座的发热面,避免小孩子等乱摸而烫伤,提高使用安全性,且加热凹腔的侧壁设置有发热体,利用侧壁加热,避免现有技术加热容器底部出现糊底现象,大大提高加热效率,且结构简单、易于清洗、造价低廉、性价比高。

(2)本实用新型为新型的养生壶,其壶体为一体式结构,无论加热容器是玻璃壶还是其他材质的壶体,无需对壶体底部进行钻孔加工或开孔加工,加热体的热量对加热凹腔内的加热容器的部分侧壁加热,有效提高加热容器的成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热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型加热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新型的养生壶,包括加热座1和加热容器2,加热容器2的开口设有盖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座1上设置有加热凹腔4,加热容器2的底部延伸入加热凹腔4内,使加热容器2的底板和部分侧壁与加热凹腔4配合,且加热凹腔4的侧壁设置有发热体5,发热体5对加热凹腔4内的加热容器2的部分侧壁加热。

具体地,加热座1上开设有加热凹腔4,相对比现在市面上一般的平板式加热座1,更加难以触及到加热座1的发热面,避免小孩子等乱摸而烫伤,提高使用安全性,且加热凹腔4的侧壁设置有发热体5,利用侧壁加热,避免现有技术加热容器2底部出现糊底现象,大大提高加热效率,且结构简单、易于清洗、造价低廉、性价比高。

另外,其壶体为一体式结构,无论加热容器2是玻璃壶还是其他材质的壶体,无需对壶体底部进行钻孔加工或开孔加工,加热体的热量对加热凹腔4内的加热容器2的部分侧壁加热,有效提高加热容器2的成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所述加热凹腔4的底部设置有与加热容器2的底板接触的测温器6;

具体地,加热容器2的底板与测温器6直接接触,对加热容器2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感知加热容器2的温度,便于实现温度控制和温度显示以及设置各种调节、烹调功能;而且避免加热容器2温度过高而造成外溢,提高使用安全性。

所述加热凹腔4内开设有排水口7,排水口7及时排水,不易积水,提高清洁性,且避免出现漏电现象。

所述加热座1内设置有与发热体5连接的熔断体8,当温度多高时,熔断体8会自动断开,加热座1电炉断开,即停止加热,避免出现干烧现象。

所述加热容器2为玻璃体、陶瓷体或金属体。

发热体5为发热管或发热袋,发热管通过固定架9安装在加热凹腔4的侧壁,节省成本,结构、操作简单便捷,外观整体性好。

所述加热容器2为一体式成型的容器。

加热凹腔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发热体10,实现对加热容器2的立体加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