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9561发布日期:2018-09-01 02:4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水壶。



背景技术:

电水壶作为一种常用的液体加热容器,具有加热快,安全可靠,使用简单,携带方便,且逐渐成为家庭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家用电器,甚至在各个交通平台及社会各个场合下广泛的得到应用,极大的方便并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目前的电水壶的壶身上设有壶嘴,该壶嘴用于将壶身内的水往外倒出,且而壶身上的一侧设有手柄,用户手握手柄,倾斜电水壶,即可将壶身的水从壶嘴处倒出。但是在上述倒水的过程中,水很容易洒出,特别的刚煮沸的水,容易烫伤人,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水壶,用于在将内胆内的水往外倒时,避免水洒出,避免烫伤人的现象发生,保证了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水壶,包括:壶身和壶盖,所述壶盖盖设在所述壶身上方,所述壶身包括内胆和外壳;其中,所述壶盖上安装有可旋转的出水头,所述壶身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内胆内的液体泵入至所述出水头,并经由所述出水头向外排出;

所述出水头上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头盖,所述出水头盖随着所述出水头的旋转而旋转,在出水头盖旋转至盖设在所述壶盖上的状态下,所述出水头隐藏在所述出水头盖与所述壶盖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因此,本实施例的电水壶无需用户端起并倾斜电水壶来倒水,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而且水不容易洒出,避免了烫伤现象发生,保证了使用安全,另外,本实施例通过出水头盖来隐藏出水头,改善了电水壶的外观美观性,还节省电水壶的占用空间。

可选地,所述壶盖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出水头安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出水头盖可盖设在所述凹槽上方;

在所述出水头盖随着所述出水头的旋转而盖设在所述凹槽上方的状态下,所述出水头隐藏在所述出水头盖与所述凹槽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出水头盖在盖设在所述凹槽上方的状态下,所述出水头盖与所述壶盖连接成一体,保证了电水壶的外观美观。

可选地,所述出水头与所述水泵通过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头与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接头,所述接头用于将所述出水管内的水排入所述出水头,本实施例的接头起到连接出水头与出水管15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出水头与所述接头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密封圈用以保证密封效果,防止在出水头向外排水时壶盖发生渗水现象。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为O型圈。

可选地,所述出水头的上部还与出水头压片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头压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壶盖固定连接。该出水头压片在出水头的旋转过程中起到固定出水头的作用。

可选地,所述出水头压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内。因此,出水头压片也可隐藏在出水头盖与凹槽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保证了电水壶的美观。

可选地,所述电水壶内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水泵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水泵的开启或关闭。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控制板灵活控制水泵的工作,进而灵活地控制出水头的排水过程。

可选地,所述壶盖上设有出水按键;所述出水按键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控制板,用于根据所述出水按键的状态,控制所述水泵的开启或关闭。通过操作出水按键来控制出水头的排水,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水头出水的水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水头安装在壶盖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壶身;

11:内胆;

111:出水口;

12:外壳;

13:底盖;

14:水泵;

15:出水管;

16:加热装置;

17:壶嘴;

20:壶盖;

21:出水头;

22:出水头盖;

23:凹槽;

24:出水按键;

25:接头;

26:密封圈;

27:出水头压片;

28:内衬盖;

3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水头出水的水路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水壶,可以包括:壶身10和壶盖20。其中,壶盖20可以盖设在壶身10上方,以防止灰尘等杂物落入壶身10内。其中,如图1中示出的壶身10包括内胆11和外壳12,而且外壳12套设在内胆11的外面。可选地,壶身10还包括底盖13,该壶身10的底盖13设置在壶身10的底部,内胆11和外壳12设置在底盖13的上方。内胆11用于盛装液体,液体例如为水、牛奶、汤、饮料等。下面以液体为水进行说明,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水。

其中,本实施例的壶盖20上安装有可旋转的出水头21。本实施例的出水头21可以旋转,因此,出水头21可以从壶盖20内旋转出来,也可以旋转回壶盖20内。

其中,所述壶身10内设有水泵14,所述水泵14用于将所述内胆11内的水泵入至所述出水头21;所述出水头21用于将水泵14泵出的水向外排出。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所述内胆11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111,该出水口111与水泵14连接。另外,壶身10内还设有出水管15,该水泵14设置在出水口111与出水管15之间,即水泵14的一端连接出水口111,水泵的另一端连接出水管15。其中,本实施例的出水管15还与所述出水头21连接,即出水管15的一端与水泵14,出水管15的另一端与出水头21连接。

由于内胆11的出水口111与水泵14连接,内胆11内的水可以从出水口111流入水泵14中。而且,水泵14还与出水管15连接,水泵14可以将从出水口111流入的水泵入至出水管15,而且出水管15与出水头21连接,出水管15将水泵14泵入的水排入出水头21,然后出水头21将出水管15流出的水向外排出,用户可以在出水头21处用容器接从内胆11排出的水。

可选地,该水泵14与出水管15设置在内胆11与外壳12之间的空间内,充分利用于内胆11与外壶12之间的空置空间,无需增大电水壶的体积。

其中,该出水口111可以设置在内胆11的侧壁的底部上,有利于更尽可能多地将内胆11内的水通过出水口111排出,并经由出水头21向外排出。或者,该出水口111可以设置在内胆11的底面上,内胆11内的所有水均可通过出水口111排出,并经由出水头21向外排出,这种方式有利于通过出水头21排干净内胆11内的水。

可选地,本实施例在内胆11的下方还设有加热装置16,该加热装置16例如是加热盘,该加热装置16可以对内胆11内的水进行加热煮沸,因此,本实施例的出水头21可以向外排出内胆11内煮沸后的水。

其中,本实施例的出水头21上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头盖22,所述出水头盖22随着出水头21的旋转而旋转,该出水头盖22可盖设在所述壶盖20上;在所述出水头盖22旋转至盖设在所述壶盖20上时,所述出水头21隐藏在所述出水头盖22与所述壶盖20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本实施例的出水头盖22可随出水头21的旋转而旋转,而且出水头盖22在旋转至某一位置时,可以盖设在壶盖20上,在出水头盖22盖设在壶盖20上时,出水头盖22与壶盖20形成一个隐蔽的容纳空间;因此,出水头21在旋转至壶盖20上出水头盖22可盖设的位置时,出水头盖22盖设在壶盖20上,出水头21隐藏在该容纳空间内,在外面是看不出出水头21的位置,保证了电水壶的美观,而在不需要使用电水壶时,可以节省电水壶的占用空间。当用户需要将内胆11内的水从出水头21向外排出时,用户可以旋转出水头21,出水头盖22随之旋转,从而使得出水头21和出水头盖22露出于壶盖20,在这种情况下,水泵14可以将内胆11的内泵入至出水管15进而通过出水头21向外排出,无需用户端起电水壶倾斜来往外倒水,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电水壶,所述壶盖上安装有可旋转的出水头,所述壶身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内胆内的液体泵入至所述出水头;所述出水头用于将所述液体向外排出,所述出水头上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头盖,所述出水头盖随着所述出水头的旋转而旋转,在出水头盖旋转至盖设在所述壶盖上的状态下,所述出水头隐藏在所述出水头盖与所述壶盖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因此,在需要将内胆内的水倒出时,将壶盖上的出水头旋转出壶盖外,水泵可将内胆内的水泵入至出水管,然后经由出水头向外排出,无需用户端起并倾斜电水壶来倒水,方便了用户的操作,而且水不容易洒出,避免了烫伤现象发生,保证了使用安全,另外,本实施例通过出水头盖来隐藏出水头,改善了电水壶的外观美观性,还节省电水壶的占用空间。

其中,本实施例的壶盖20上开设有凹槽23,可旋转的出水头21安装在所述凹槽23内。本实施例的出水头21可以旋转,因此,出水头21可以从凹槽23内旋转出来,也可以旋转回凹槽23内。

其中,本实施例的所述出水头2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出水头盖22,所述出水头盖22随着出水头21的旋转而旋转,该出水头盖22可盖设在所述凹槽23上方;在所述出水头盖22旋转至盖设在所述凹槽23上方的状态下,所述出水头21隐藏在所述出水头盖22与所述凹槽23形成的容纳空间内。本实施例的出水头盖22可随出水头21的旋转而旋转,而且出水头盖22在旋转至某一位置时,可以盖设在凹槽23上方,在出水头盖22盖设在凹槽23上方时,出水头盖22与凹槽23形成一个隐蔽的容纳空间;因此,出水头21在旋转至凹槽23内时,出水头盖22盖设在凹槽23上方,出水头21隐藏在该容纳空间内,在外面是看不出出水头21的位置,保证了电水壶的美观。当用户需要将内胆11内的水从出水头21向外排出时,用户可以旋转出水头21,出水头盖22随之旋转,从而使得出水头21和出水头盖22露出于壶盖20,在这种情况下,水泵14可以将内胆11的内泵入至出水管15进而通过出水头21向外排出,无需用户端起电水壶倾斜来往外倒水,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出水头盖22在盖设在所述凹槽23上方的状态下,所述出水头盖22与所述壶盖20连接成一体,如图3所示,保证了电水壶的外观美观。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电水壶还可以包括手柄30,手柄30可以设置在壶身10的一侧,即壶身10的外壳12的一侧。用户通过手握手柄30可方便地端起该电水壶端起。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电水壶还包括壶嘴17,该壶嘴17可以设置在壶身10上。因此,在用户需要端起电水壶快速往外倒水(常温水或温水等)时,内胆11内的水可以经由壶嘴17直接向外排出。

可选地,所述壶盖20内设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水泵14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水泵14的开启或关闭。

其中,本实施例的电水壶内还设有控制板,图中未示出,该控制板可以设置在壶身10内,或者,也可以设置在壶盖20内,或者,可以设置在手柄30内。所述水泵14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水泵14的开启或关闭。因此,在需要对通过出水头21向外排水时,可以通过控制板控制水泵14开启。在不需要通过出水头21向外排水时,可以通过控制板控制水泵14关闭,因此,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控制板灵活控制水泵14的工作,进而灵活地控制出水头21的排水过程。

可选地,所述壶盖20上设有出水按键24;所述出水按键24与所述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板,用于根据所述出水按键24的状态,控制所述水泵14的开启或关闭。

其中,该出水按键24可以设置在壶盖20上,也可以设置在手柄30上。可选地,壶盖20的外表面上设有面板,该出水按键24安装在该面板上。本实施例的出水按键24与控制板连接,通过出水按键24向控制板发送信号以控制水泵14的开启与关闭。比如,按下出水按键24,出水按键24处于按下状态,控制板控制水泵14开启,水泵14开始工作,内胆11内的水被泵入至出水管15,并经由出水头21向外排出。再次按下出水按键24,出水按键24处于抬起状态,控制板控制水泵14关闭,水泵14便可停止工作,经由出水头21向外排水过程结束,使用非常方便。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出水头安装在壶盖内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出水头21与水泵14通过出水管15连接,且出水头21与所述出水管15之间设有接头25,所述接头25用于将所述出水管15内的水排入所述出水头21。本实施例的接头25起到连接出水头21与出水管15的作用。

该接头25可以是软性材料制成的,方便壶盖20打开,以便壶盖20与壶身10分离。

可选地,所述出水头21与所述接头25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圈26,其中,图3中以两个密封圈为例示出。密封圈用以保证密封效果,防止在出水头21向外排水时壶盖20发生渗水现象。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26为O型圈。

可选地,所述出水头21的上部还与出水头压片27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头压片27的另一端与所述壶盖20固定连接。该出水头压片27在出水头21的旋转过程中起到固定出水头21的作用。

可选地,出水头压片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23内,因此,出水头压片27也可隐藏在出水头盖22与凹槽23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保证了电水壶的美观。

其中,如图4所示,在壶盖20的底部用内衬盖28盖住,可以把壶盖20内部的结构罩在内衬盖28内,增加产品的美观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