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清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0514发布日期:2018-08-24 17:4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清洁设备领域,尤其地,涉及智能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又称为智能吸尘器或机器人吸尘器,因其具有自动清洁等效果正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欢迎,尤其是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有一个智能的扫地机器人简直就是生活的″神器″,可以将人从难得的假期生活中解放出来。

目前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大都具备扫地功能,即通过机器人行走过程中收集沿途垃圾的方式实现地面清洁。而拖地功能作为一种地面的清洁的重要方式也逐渐引入到扫地机机器人上,即通过外置或内置水箱和安装在机器人底部的抹布实现拖地功能。在同一款机器人上增加扫地功能和拖地功能,对应需要完成尘盒、水箱以及滚刷、滚布的切换。但是也存在功能切换和部件切换不匹配的问题。如在拖地过程中未切换水箱,导致″干拖″;拖地过程中未切换滚布,导致滚刷沾水,无法实现″布拖地″的模式。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检测系统,解决扫地功能、拖地功能的切换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增加水箱、滚布的在位检测装置以及滚布、滚刷的在位检测装置,避免智能清洁机器人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部件切换紊乱问题,有效提高清洁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为:

智能清洁机器人,包括外壳、控制单元、行走单元,外壳包括顶盖和底壳,行走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其中:顶盖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尘盒或水箱的凹陷部,底壳下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滚刷或滚布的可浮动支架,滚布为由抹布全部或部分包覆支撑架的圆柱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凹陷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尘盒、水箱是否在位的检测装置,支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滚刷、滚布是否在位的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凹陷部左侧设置有用于检测水箱是否在位的微动开关,凹陷部右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尘盒是否在位的槽形光耦模块,微动开关、槽形光耦模块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微动开关包括伸出端,当水箱在位时,伸出端受水箱外壁压力产生位移。

进一步地,水箱外壁与槽形光耦模块不接触。

进一步地,槽形光耦模块相对于凹陷部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旋转模块,旋转模块包括曲轴、直轴、旋转弹簧,曲轴通过旋转弹簧与直轴连接,当尘盒在位时,曲轴受尘盒外壁压力产生位移,曲轴通过旋转弹簧带动直轴移动到槽形光耦模块的发光元件与光敏元件之间。

进一步地,尘盒外壁与曲轴不接触。

进一步地,设置在支架左右两侧的检测装置为霍尔传感器,与右侧的霍尔传感器相对应位置的滚刷上安装有磁性材料,与左侧的霍尔传感器相对应位置的滚布上安装有磁性材料。

进一步地,磁性材料为磁铁。

有益效果:

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增加水箱、尘盒的在位检测装置以及滚布、滚刷的在位检测装置,能够保证其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部件的正确使用,提高其清洁效率和用户体验。

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清洁机器人,其工作顺序为先清扫后旋拖,即先干后湿,干湿相对分离,清洁效果佳,同时也能最大限度保证滚刷和滚布本身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未安装尘盒、水箱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安装尘盒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安装水箱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微动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6为槽形光耦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安装霍尔传感器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滚刷与支架的装配剖视图;

图9为滚布于与支架的装配剖视图;

图10为滚布结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尘盒2、水箱3的在位检测装置以及滚刷4、滚布5的在位检测装置,能够保证其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部件的正确使用,提高其清洁效率和用户体验。

参考附图1-1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智能清洁机器人,包括外壳1、控制单元、行走单元,外壳1包括顶盖10和底壳11,行走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其中:顶盖10上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尘盒 2或水箱3的凹陷部100,底壳11下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滚刷4或滚布5的可浮动支架110,滚布5为由抹布50全部或部分包覆支撑架51的圆柱形结构,因支架110位可浮动结构,滚布5与地面之间也形成可浮动接触关系,受重力影响,滚布5与接触地面形成摩擦力,能够对地面进行有效清洁的同时,也不妨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正常行进,使其具备一定的越障能力。

凹陷部10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尘盒2、水箱3是否在位的检测装置,支架110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检测滚刷4、滚布5是否在位的检测装置。上述在位检测装置的应用在于利于不同侧的检测信号,辨别不同工作模式下,对应部件是否在位。底壳11上安装有语音模块120,语音模块120与控制单元电连接。当智能清洁机器人处于扫地模式时,尘盒2与滚刷4应同时在位,否则对应检测装置会发送信号给控制单元,语音模块120会根据预设指令发出不在位提醒。

设置在支架110左右两侧的检测装置为霍尔传感器(70,70′),与右侧的霍尔传感器70相对应位置的滚刷4上安装有磁性材料71,与左侧的霍尔传感器70′相对应位置的滚布5上安装有磁性材料71′。磁性材料(71,71′)为磁铁。

当安装在支架110上的为滚刷4时,设置在支架110右侧的霍尔传感器70 能够接收到位于滚刷4对应位置的磁性材料的信号,此时控制单元判断滚刷4在位,智能清洁机器人满足开始扫地模式的第一个必要条件,即滚刷4在位。

凹陷部100左侧设置有用于检测水箱3是否在位的微动开关60,凹陷部100 右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尘盒2是否在位的槽形光耦模块61,微动开关60、槽形光耦模块61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微动开关60包括伸出端600,当水箱3在位时,伸出端600受水箱3外壁压力产生位移。此时微动开关60将对应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指令判断水箱在位,智能清洁机器人满足开始扫地模式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即水箱3在位。智能清洁机器人可以开启扫地模式。

另外,水箱3外壁与槽形光耦模块61不接触。即水箱3在位不会触发槽形光耦模块61。

当安装在支架110上的为滚布5时,设置在支架110左侧的霍尔传感器70′能够接收到位于滚布5对应位置的磁性材料71′的信号,此时控制单元判断滚布5 在位,智能清洁机器人满足开始拖地模式的第一个必要条件,即滚布5在位。

槽形光耦模块61相对于凹陷部100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旋转模块610,旋转模块包括曲轴6100、直轴6200、旋转弹簧6300,曲轴6100通过旋转弹簧6300 与直轴6200连接,当尘盒2在位时,曲轴6100受尘盒2外壁压力产生位移,曲轴6200通过旋转弹簧6300带动直轴6100移动到槽形光耦模块61的发光元件与光敏元件之间。此时,槽形光耦模块61将对应信息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指令判断尘盒在位,智能清洁机器人满足开始扫地模式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即滚刷4在位。智能清洁机器人可以开启拖地模式。

另外,尘盒2外壁与曲轴6100不接触。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载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