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盖组件、搅拌杯组件和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5092发布日期:2018-12-18 21:0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杯盖组件、搅拌杯组件和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杯盖组件、应用该杯盖组件的搅拌杯组件和应用该搅拌杯组件的料理机。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料理机在加热过程中搅拌杯内的食物由于受热会膨胀,体积增加,以及产生食物泡沫等原因容易导致食物溢出,浪费食材,而且会将料理机弄脏,清洗起来麻烦,大大降低了产品的使用体验。而现有的带有防溢功能的料理机的防溢结构的设置不合理,走线复杂,导致料理机拆装维护不方便,组装、生产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杯盖组件,旨在简化料理机的防溢结构,降低料理机的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杯盖组件,盖设于料理机的杯体,该杯盖组件包括主杯盖和投料盖,所述主杯盖设有投料口,所述投料盖插设于所述投料口,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防溢检测件,所述防溢检测件一体成型于所述主杯盖上。

可选地,所述主杯盖包括扣合于所述杯体上端的下盖,以及盖设于所述下盖的上盖,所述下盖开设有所述投料口,所述上盖和下盖配合形成有走线腔,所述走线腔内设置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一端连接所述防溢检测件,另一端穿过所述下盖伸出所述走线腔。

可选地,所述下盖包括盖设于所述杯体上端的盖板,所述盖板面向所述杯体的一侧凸设有第一筒体,及围绕所述第一筒体的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内形成所述投料口,所述盖板、第一筒体、以及第二筒体配合形成防溢检测腔,所述盖板形成所述防溢检测腔的底壁,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形成所述防溢检测腔的侧壁,所述防溢检测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防溢检测腔内。

可选地,所述防溢检测件包括贴覆于所述防溢检测腔底壁的金属片,所述导电体包括导线和导电针,所述导线一端连接所述金属片,另一端连接所述导电针,所述导电针穿过所述下盖并伸出所述走线腔。

可选地,所述金属片呈环形设置。

可选地,所述防溢检测件包括感应头和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贴附于所述防溢检测腔的底壁,所述感应头一端连接所述导电片,另一端由所述防溢检测腔的底壁向所述杯体方向延伸,所述导电体包括信号线和插针,所述信号线的一端与导电片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插针,所述插针穿过所述下盖并伸出所述走线腔。

可选地,所述感应头和导电片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防溢检测件包括检测头,所述检测头一端容置于所述走线腔,另一端贯穿所述防溢检测腔的底壁并伸入所述防溢检测腔内,所述导电体包括相连接的导电杆以及插接头,所述导电杆于所述杯盖组件的径向延伸,所述导电杆连接所述检测头和插接头,所述插接头穿过所述下盖并伸出所述走线腔,所述检测头、导电杆、以及插接头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主杯盖包括金属加强盖,所述金属加强盖设置在所述下盖的第二筒体的内壁面,所述防溢检测件与所述金属加强盖一体成型,使得结构更加简单。

可选地,所述主杯盖包括金属加强盖,所述金属加强盖设置在所述下盖的第二筒体的内壁面,所述金属加强盖与所述防溢检测件于所述杯盖组件径向上的间距L的范围为L≥1mm。

可选地,L≥10mm。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搅拌杯组件,包括杯体以及盖设于所述杯体的杯盖组件,所述杯盖组件为上述的杯盖组件,所述杯体设置有耦合器,当所述杯盖组件盖设于所述杯体时,所述耦合器与所述导电体电性导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料理机,包括机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机座的搅拌杯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为上述的搅拌杯组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主杯盖设置为相互扣合的上盖和下盖,并在扣合于杯体的下盖设置防溢检测件,在料理机工作过程中,当杯体内的食材受热膨胀使得杯体内的液体或泡沫上升而将要溢出时可迅速与防溢检测件接触,液体或泡沫的导电性使得料理机的加热元件、电路控制板和防溢检测件组成一个闭合回路,从而电路控制板发出指令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或者减小加热功率,待液体或泡沫高度下降后,加热元件、电路控制板和防溢检测件组成的回路断开,电路控制板发出指令控制加热元件继续加热或者提高加热功率,如此反复,实现良好的防溢的效果。防溢检测件与下盖为一体成型,并将导电体于上盖和下盖所配合形成的走线腔内进行走线,如此在组装生产过程中,将导电体固定于下盖之后,再将上盖与下盖盖合即可实现防溢结构的安装,防溢结构的结构简单、拆装较方便,降低了料理机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杯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杯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杯组件第三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杯盖组件100。

本实用新型的杯盖组件100应用于料理机,料理机的结构包括机座以及安装与机座的搅拌杯组件300,搅拌杯组件300包括杯体200,杯体200的下端设置有加热装置以对搅拌杯内的食材进行加热,食物料理机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与加热装置电性连通,杯盖组件100盖设于杯体200的上端,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在实施例中该杯盖组件100包括主杯盖110和投料盖130,主杯盖110包括扣合于杯体200上端的下盖111,以及盖设于下盖111的上盖113,下盖111开设有投料口115,投料盖130插设于投料口115,所述杯盖组件100还包括防溢检测件150,防溢检测件150一体成型于下盖111,上盖113和下盖111配合形成有走线腔117,走线腔117内设置有导电体170,导电体170一端连接防溢检测件150,另一端穿过所述下盖111伸出走线腔117。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主杯盖110设置为相互扣合的上盖113和下盖111,并在扣合于杯体200的下盖111设置防溢检测件150,在料理机工作过程中,当杯体200内的食材受热膨胀使得杯体200内的液体或泡沫上升而将要溢出时可迅速与防溢检测件150接触,液体或泡沫的导电性使得料理机的加热元件、电路控制板和防溢检测件150组成一个闭合回路,从而电路控制板发出指令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或者减小加热功率,待液体或泡沫高度下降后,加热元件、电路控制板和防溢检测件150组成的回路断开,电路控制板发出指令控制加热元件继续加热或者提高加热功率,如此反复,实现精准的防溢的效果。防溢检测件150与下盖111为一体成型,并将导电体170于上盖113和下盖111所配合形成的走线腔117内进行走线,如此在组装生产过程中,将防溢检测件150以及导电体170固定于下盖111之后,再将上盖113与下盖111盖合即可,使得防溢结构的结构简单、拆装较方便,降低了料理机的成本。

具体地,所述下盖111包括盖设于杯体200上端的盖板1111,盖板1111面向杯体200的一侧凸设有第一筒体1113,第一筒体1113的外围凸设有第二筒体1115,第一筒体1113内形成投料口115,盖板1111、第一筒体1113、以及第二筒体1115配合形成防溢检测腔1117,盖板1111形成防溢检测腔1117的底壁,第一筒体1113和第二筒体1115形成防溢检测腔1117的侧壁,防溢检测件150至少部分位于防溢检测腔1117内。

本方案下盖111和上盖113均可为塑料材质,其中下盖111的底盖、第一筒体1113、以及第二筒体1115为一体结构。投料盖130插设于第一筒体1113内。本方案第一筒体1113和第二筒体1115均为圆管,并且防溢检测腔1117与杯体200的内腔连通,通过防溢检测腔1117的设置,使得料理机在加热过程中,食材受热膨胀使得杯体200内的液体或泡沫上升时更容易被导向防溢检测件150,如此防溢检测的效果更好,更灵敏。

在本方案中,防溢检测件150的结构具有多种形式,请参照图1,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溢检测件150包括贴覆于防溢检测腔1117底壁的金属片151,所述导电体170包括导线171和导电针172,导电针172穿过下盖111并伸出走线腔117,导线171一端连接金属片151,另一端连接导电针172。

由上述的内容可知,本方案第一筒体1113和第二筒体1115以及盖板1111构成筒状的防溢检测腔1117,本方案将金属片151贴附于防溢检测腔1117的底壁,则当杯体200内的食材受热上升至下盖111的高度时被防溢检测件150所检测到,则通过电路控制板控制加热装置的功率来迅速实现防溢,如此可有效的放置杯体200内的食材溢出。

本实施例金属片151的形状优选为环形。如此防溢检测件150具有较佳的防溢检测面积,防溢效果好。

请参照图2,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防溢检测件150包括感应头152和导电片153,导电片153贴附于所述防溢检测腔1117的底壁,感应头152一端连接导电片153,另一端由防溢检测腔1117的底壁向杯体200方向延伸,导电体170包括信号线173和插针174,插针174穿过所述下盖111并伸出走线腔117,信号线173的一端与导电片153连接,另一端连接插针174。

本方案所述感应头152和导电片153为一体结构,同时感应头152和导电片153与盖板1111可通过注塑过程中的预埋方式与盖板1111一体成型。防溢检测件150通过感应头152与导电片153的组合,防溢检测效果更灵敏。

请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所述防溢检测件150包括检测头154,检测头154一端容置于走线腔117,另一端贯穿防溢检测腔1117的底壁并伸入防溢检测腔内,导电体170包括相连接的导电杆175以及插接头176,导电杆175于杯盖组件100的径向延伸,导电杆175连接所述检测头154和插接头176,插接头176穿过下盖111并伸出所述走线腔117,检测头154、导电杆175、以及插接头176为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检测头154、导电杆175、以及插接头176三者构成U字形状,该结构相对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结构更简单,料理机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第二筒体1115的内壁面还安装有金属加强盖190,金属加强盖190与防溢检测件150于所述杯盖组件100径向上的间距L的范围为L≥1mm。本方案通过设置金属加强盖190,一方面提升了下盖11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食材不易在下盖111的壁面残留,方便下盖111的清洗。同时将金属加强盖190与防溢检测件150于杯盖组件100径向上的间距L的范围为L≥1mm,如此食材的液体或泡沫不易在防溢检测件150与金属加强盖190之间粘连残留,如此可避免出现误检测的情况。为了进一步确保防溢检测件150与金属加强盖190不会存在食材残留而出现误检测的情况,本方案的优选L≥10mm。

进一步地,于其他实施例中,金属加强盖190与防溢检测件150可以是一体成型,即金属加强盖190也作为防溢检测的检测元件,通过如此设置,则杯盖组件具有更大的防溢检测面积,在料理机使用过程中,当杯体内的食材受热向上涌时,可迅速与冲向投料口115处的气泡接触,实现防溢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搅拌杯组件300,该搅拌杯组件300包括杯体200以及盖设于杯体200上端的杯盖组件100,该杯盖组件100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搅拌杯组件3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所述杯体200靠近所述主杯盖110的一端设置有耦合器210,所述主杯盖110内的导电体170远离所述防溢检测件150的一端与耦合器210电性耦合。具体而言,可以是上述的导电针172、插针174或者插接头176与耦合器210插接而电性导通。

本方案还提出一种料理机,包括机座以及安装与机座的搅拌杯组件300,该搅拌杯组件300的具体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料理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料理机可以是包括豆浆机、破壁机及榨汁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