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保温瓶及其真空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6271发布日期:2019-03-05 17:5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保温瓶及其真空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盛装的容器,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保温瓶及其真空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消费品,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的生活追求,而保温瓶就是各种各样的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

众所周知,保温瓶包含瓶盖、与瓶盖配合的瓶身及组装在瓶身底部上的底座。瓶身包含内胆、外壳及真空底,内胆和外壳的顶端部处密封焊接在一起,外壳的底部具有相对外壳向内偏置的焊接环,真空底具有与焊接环配合的配焊环,故在焊接环和配焊环焊接在一起时,此时的真空底遮盖内胆的底部,从而使内胆、外壳及真空底之间围出封闭空间,然后通过真空底的真空孔对封闭空间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后再对真空孔进行密封,从而使得抽真空后的封闭空间形成真空腔,最后,由底座的内壁套于焊接环上再与焊接环过盈配合而将底座组装于外壳的底部,而组装在外壳上的底座还遮盖真空底以及真空底和外壳的焊接处,从而使得底座与瓶身构成富有美感的瓶体。

由于外壳的焊接环与真空底的配焊环焊接在一起,故外壳的焊接环的侧壁及配焊环的侧壁各为竖直壁以确保外壳与真空底焊接可靠性。由于真空底、底座及外壳三者相互牵连,且现有的真空底和外壳的焊接处相对外壳向下伸出长度是由外壳的焊接环与真空底的配焊环所决定,且两者相对外壳向下伸出的长度较长,故底座需设计成圆桶形才能正常与外壳组装在一起,但是圆桶形的底座与外壳构成的瓶体外观十分单调;若底座的侧壁设计为弧形时,此时的真空底与外壳的焊接处会对弧形侧壁造成阻挡而使底座无法正常地与外壳组装。

因此,急需要一种便携式保温瓶及其真空底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外壳的焊接段保持原有尺寸下与外壳的焊接段焊接更可靠的便携式保温瓶用的真空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保温瓶,其真空底在外壳的焊接段保持原有尺寸下与外壳的焊接段焊接更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保温瓶用的真空底,焊接于便携式保温瓶的瓶身中的外壳之底部,所述外壳的底部向内弯折出中间段及由所述中间段向下弯折出焊接段。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瓶用的真空底包括被所述焊接段从四周包围的底盖,所述底盖的顶部向下弯折出配焊段,所述配焊段呈紧密贴合地套于所述焊接段所围空间内,且所述配焊段的下端与所述焊接段平齐,所述配焊段的上端向上超过所述焊接段。

较佳地,所述底盖具有向外凸的弧型侧壁,所述弧型侧壁的顶部末端向下弯折出所述配焊段。

较佳地,所述弧型侧壁向下超过所述焊接段,所述配焊段与所述弧型侧壁的交接处为弧形过度结构。

较佳地,所述底盖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具有向下凸出的柱形结构。

较佳地,所述柱形结构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

较佳地,所述弧型侧壁向下延伸至所述柱形结构处。

较佳地,所述焊接段及配焊段各呈圆筒形。

较佳地,所述焊接段与所述配焊段的贴合处为竖直侧壁。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瓶包括瓶身及底座,所述瓶身包含外壳及前述的真空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底盖被焊接段从四周包围且其顶部向下弯折出配焊段,配焊段呈紧密贴合地套于焊接段所围空间内,且配焊段的下端与焊接段平齐,配焊段的上端向上超过焊接段,有效地防止底盖的顶部在向下弯折出配焊段时因金属延展性而造成配焊段无法具有足够的焊接位置,因此,实用新型中的配焊段与焊接段之间的焊接更可靠;正由于配焊段的下端与焊接段平齐而上端向上超过焊接段,因此真空底与外壳的焊接处相对外壳向下伸出的尺寸由焊接段所决定,不受配焊段影响,因此使得底座的侧壁设成弧形壁或竖直壁,因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瓶的外观更丰富及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保温瓶被过其中心线的平面剖切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保温瓶在隐藏底座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保温瓶在隐藏底座后且真空底与外壳相分离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瓶用的真空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真空底被过其中心线的平面剖切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瓶100包括瓶身10及底座30。瓶身10包含外壳11及真空底2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瓶身10还包含内胆12。内胆12位于外壳11内且二者顶部相互密封地焊接在一起,使得内胆12的底部相对外壳11处于悬置状态;真空底20焊接于外壳11之底部,使真空底20、内胆12及外壳11三者之间围出真空腔;底座30与外壳11相接合,且底座30还与真空底20套接扣合,从而使瓶身10与底座30构成完整的瓶体结构,状态见图1所示。

结合图3至图7,外壳11的底部向内弯折出中间段111及由中间段111向下弯折出焊接段112;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焊接段112为圆筒形,中间段111为平型圆环结构,这样设计由外壳11通过一体冲压拉伸工艺完成,以简化外壳11制造过程,但不以此为限。

而真空底20包括被焊接段112从四周包围的底盖21,底盖21的顶部向下弯折出配焊段22,配焊段22呈紧密贴合地套于焊接段112所围空间113内,较优的是,焊接段112与配焊段22的贴合处为竖直侧壁,状态见图3所示,使得配焊段22与焊接段112之间相互紧密贴合,便于二者的焊接操作;且配焊段22的下端与焊接段112平齐,配焊段22的上端向上超过焊接段112,状态见图2及图3所示,这样使得配焊段22能利用真空底20与内胆12的底部之间空间去延长配焊段22的尺寸,有效地解决底盖21的顶部在向下弯折出配焊段22时因金属延展性而造成配焊段22无法具有足够的焊接位置的缺陷,因此在保持焊接段112原有的尺寸条件下使得焊接段112与配焊段22因具有充足焊接位置而增加二者焊接可靠性。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配焊段22的高度比焊接段112的高度至少高出0.5毫米,但不以此为限。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2及图3,以及图5和图6所示,底盖21具有向外凸的弧型侧壁211,弧型侧壁211的顶部末端向下弯折出配焊段22,以使得真空底20更好地匹配底座30及内胆12的外型;具体地,如图3所示,弧型侧壁211向下超过焊接段112,配焊段22与弧型侧壁211的交接处为弧形过度结构212,使得弧型侧壁211更可靠地弯折出配焊段22出来;举例而言,如图6所示,配焊段22呈圆筒形,以便于真空底20通过冲压拉伸工艺一次性成型出来,以简化制造过程,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4至图7所示,底盖21的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具有向下凸出的柱形结构213,柱形结构213为顶部开口213a的中空结构,以便于真空底20通过冲压拉伸工艺一次性成型出来,且柱形结构213用于与底座30相互套接扣合固定;举例而言,弧型侧壁211向下延伸至柱形结构213处,使得真空底20呈碗形,更好的匹配底座30及内胆12,但不以此为限。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底盖21被焊接段112从四周包围且其顶部向下弯折出配焊段22,配焊段22呈紧密贴合地套于焊接段112所围空间113内,且配焊段22下端与焊接段112平齐而上端向上超过焊接段112,有效地防止底盖21的顶部在向下弯折出配焊段22时因金属延展性而造成配焊段22无法具有足够的焊接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配焊段22与焊接段112之间的焊接更可靠;正由于配焊段22下端与焊接段112平齐而上端向上超过焊接段112,因此真空底20与外壳11的焊接处向下伸出外壳11的尺寸由焊接段112所决定,不受配焊段22影响,因此使得底座30的侧壁设成弧形壁或竖直壁,因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保温瓶100的外观更丰富及美观。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