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式烫煮漏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1719发布日期:2019-03-30 08:36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开合式烫煮漏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开合式烫煮漏勺属于餐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餐饮业中火锅、汤锅、涮羊肉等占了较大的比重,可是食客在用餐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用筷子把食物夹在锅中煮,待煮熟后放入调料碗中,再蘸调料后食用。或是用筷子在煮汤中寻找并夹取煮熟的食物,再蘸调料后食用。在此过程中,前者,食客的手需要一直保持着食物在锅中煮的姿势。因此有两个弊端:1、时间一长,食客的手臂会酸痛;2、食客把食用过的筷子反复放入煮汤中,且筷子上残留着唾液,这无异于洗筷子,极不卫生。后者,食客在煮汤中寻找食物,也有几点弊端:1、耽误用餐时间;2、若找不到喜欢吃的菜,不免有些扫兴;3、长时间在锅中找食物是极不礼貌的行为;4、在吃火锅时,因为菜品不一,煮熟的时间各异,生熟难辨,若吃了不熟的食物,极易拉肚子。为消除上述弊端,本人经过潜心研究,设计出本实用新型开合式烫煮漏勺。把生熟时间相近的食物放入开合式烫煮漏勺后,通过后部分的卡口把开合式烫煮漏勺固定在汤锅的边缘,且让被煮食物没入煮汤中,待食物煮熟后取下开合式烫煮漏勺,并移在调料碗的上方后张开,这样食物就落在碗中。因此食客的用餐过程会变得更轻松、更卫生、更健康、更有趣。注明:1、开合式烫煮漏勺以下简称漏勺;2、漏勺为左右基本对称的餐具,差异之处,另行说明。因此,在附图标注上有的部件只标注了一边,另一边虽未标注,但对称部分也具有同名、同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开合式烫煮漏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如下设计。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开合式烫煮漏勺的具体部件以及功能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设计了一种勺体,勺体由左右对称的两瓣漏勺组成,合并起来是呈口大底小的椭圆锥状,前后方向为椭圆的长直径,这样可以节约空间,同一个汤锅上可以放更多的漏勺。勺体口部有横向内凹的圆弧焊接槽,此设计的作用有:1、相当于加强筋,增加了勺体的横行强度;2、增加焊接面积,提高焊接强度;3、便于与骨架的弧形圆条部分焊接时定位。勺体其中一瓣的口部前端有一段向外卷起的定位套,用于勺体合闭后定位。勺体侧面纵向分布着较细的网条,纵向分布的目的是便于引流,附着在勺体上的汤汁就顺着网条向下流,流在勺体底部的最低点。因此,汤汁不易掉在桌上,影响美观。网条的间隙较稀疏,因此勺内与勺外的温差较小,不易影响烫煮食物的口感和延长烫煮时间。勺体的侧面与底部的过渡处有一条较宽的横梁,且中部略低,便于引流。底部是下凹的的椭圆曲面网,网条较细,间隙也比较稀疏,按前后方向分布。

第二,设计了一种骨架,骨架由圆条弯曲而成。作用在于:1、连接勺体和手柄;2、把手柄的力传到勺体,实现勺体的开合。前部分有一段向外拱起的弧形圆条,与勺体口部内凹的圆弧焊接槽配合。其中一根骨架的弧形圆条前端有一小段超出漏勺边缘的定位销,有倒角,便于导向;直径与另一瓣勺体上的定位套的内径配合。弧形圆条的后面接着有一段相互平行的直段,用于增加长度,让勺体更接近汤锅中部。直段后面接着有一段向上折弯的过渡段,且向两边分开。过渡段后面接着有一段分开的平行转轴,通过旋转转轴可以实现勺体的开合,也便于把勺体的两瓣固定成一个整体。

第三,设计了一种固定块,作用在于:1、实现勺体的开合;2、把两瓣勺体固定成一个整体。固定块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支点圆筒,内径与骨架后面的平行转轴的外径配合。支点筒由中部的一块平板连接。

第四,设计了一种U形回位片簧,作用在于:1、让勺子闭合;2、让张开后的勺子回位。U形片簧两边上端的前后方向各有向外折弯的安装齿,便于把片簧安装在手柄上。

第五,设计了一种手柄,下端有挂钩,便于把漏勺固定在锅延上。挂钩上面一段横向外凸的手柄焊接槽,作用在于:1、便于焊接时定位,二增加焊接面积,提高焊接牢固度。焊接槽上方两侧各有一个安装口,用于安装片簧。上部分是防烫胶套,作用在于隔热防烫。手柄上部分向前弯曲,作用在于:1、不占用桌面空间,2、不会被锅底飘上来的火加热。

通过上述部件的设计,便可得到一种使用方便的开合式烫煮漏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合式烫煮漏勺处于闭合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合式烫煮漏勺处于开启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勺体与骨架焊接后的示意图。

4、勺体, 4.1、勺体焊接槽,4.2、定位套,4.3、侧面,4.4、横梁,4.5、底部。

5、骨架, 5.1、是定位销,5.2、弧形圆条,5.3、转轴。

6、固定块, 6.1、支点筒。

7、片簧, 7.1、安装齿。

8、手柄, 8.1、挂钩,8.2、手柄焊接槽,8.3、安装口,8.4、防烫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说明书附图和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开合式烫煮漏勺(1)、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步:通过勺体(4)上的焊接槽(4.1)与骨架(5)前部分的弧形圆条(5.2)相互焊接成(3)。

第二步:把骨架(5)后部的转轴(5.3)穿过定位块(6)两边的支点筒(6.1),转轴(5.3)折弯处的内侧靠拢支点筒(6.1)的口部。

第三步:手柄(8)通过焊接槽(8.2)与穿过后的转轴(5.3)相互焊接,且手柄(8)上部分向前弯曲。

第四步:通过安装齿(7.1)和安装口(8.3)把片簧(7)安装在手柄(8)的中间。

经过上述四步便把勺子组装好了。片簧(7)的弹力推动手柄(8)绕支点筒(6. 1)向外转动,通过杠杆原理,手柄(8)的力经过骨架(5)传到勺体(4)上,带动勺体(4)向内转动,让漏勺(1)处于闭合状态。闭合后,骨架(5)的定位销(5.1)已插入定位套(4.2)内,让勺体(3)闭合得更稳固。

当用手向内握拢手柄(8)时,手柄(8)的力量通过骨架(5)传到勺体(4)上,带动勺体(4)绕支点筒(6.1)向外转动,让漏勺(2)处于张开状态。

通过上述组装,即可得到一款性能优良的开合式烫煮漏勺(1)。当漏勺(1)处于闭合状态时,食客可以把被煮食物放入勺体(4)内,并通过手柄(8)下面的挂钩(8.1)把漏勺(1)固定在汤锅的边缘,并把被煮食物没入煮汤中,待食物煮熟后便可取下漏勺(1),再把勺体(4)移在调料碗的上方,最后向内握拢手柄(8),通过杠杆原理,漏勺(2)处于张开状态。食物就落入碗中,这样食客的用餐过程会变得更轻松、更有趣、更卫生、更健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