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8851发布日期:2019-03-15 19:2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烹饪器具通常采用相互铰接的上盖和机身,用户通过按开盖按键将上盖和机身分离。为了使用户开上盖时更方便,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上盖与机身铰接的位置设置扭簧,当用户按下开盖按键时,在扭簧的作用下上盖会自动弹起,与机身分离。如果扭簧的弹力过大,上盖弹起时会发生跳煲现象,一方面烹饪器具内冒出的热蒸汽可能烫伤使用者,另一方面食物可能洒出也会造成烫伤,伤到用户身体,形成安全隐患。同时由于上盖迅速弹起会对上盖与机身的连接部位造成很大的冲击力,会降低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盖以及通过转轴与上盖铰接的机身,还包括:至少一个扭簧,套设于转轴上;至少一个阻尼部件,设于转轴的两端,每个阻尼部件包括:固定座,设于机身的第一孔内;活动座,设于上盖的第二孔内,活动座套接于固定座的一端;其中,上盖与机身分离时,至少一个阻尼部件通过固定座和活动座对至少一个扭簧产生的弹力进行缓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烹饪器具,扭簧通过套筒套设于转轴上,上盖通过转轴与机身铰接,当锅体的开盖按键被按下时,由于扭簧的弹力,上盖自动绕转轴向后旋转。通过设置包含固定座和活动座的阻尼部件,在外力作用下,固定座静止不动,活动座可以转动,并且固定座设于机身的第一孔内,活动座设于上盖的第二孔内,活动座套接于固定座的一端,开盖时,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上盖带动活动座转动,固定座和活动座之间活动时的摩擦力形成阻尼,产生对扭簧弹力的反向力,进而阻止上盖的快速弹起,使锅体更为平稳,减少跳煲导致的食物洒出的现象的发生,使烹饪器具的使用过程更为安全,进而减少安全隐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座为螺栓,活动座包括:活动螺母,活动套接于螺栓的螺纹柱上,与螺栓的螺栓座的一个端面相接触;至少一个环形弹性件,套接于螺栓的螺纹柱上,与活动螺母的一个端面相接触;锁紧螺母,固定套接于螺栓的螺纹柱上,与远离螺栓座的环形弹性件的端面相接触,锁紧螺母通过至少一个环形弹性件将活动螺母与螺栓压紧,锁紧螺母的径向直径小于活动螺母的径向直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座固定于机身的第一孔内,活动座设于上盖的第二孔内,固定座为螺栓,活动座包括活动螺母,弹性件以及紧锁螺母。活动螺母与螺栓座的一个端面相接触并通过环形弹性件和紧锁螺母压紧在螺栓座上。开盖时,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上盖带动活动座转动,固定座和活动座之间活动时的摩擦力形成阻尼,产生对扭簧弹力的反作用力,进而阻止上盖的快速弹起,使锅体更为平稳,防止跳煲。同时亦可通过调整紧锁螺母来调整阻尼的大小,防止因阻尼过大而导致上盖开启过慢甚至不能自动开启或者阻尼过小而导致上盖开启过快而不能有效防止跳煲现象的产生。

其中,环形弹性件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环形弹性件为弹片或弹簧。

在该技术方案中,环形弹性件为弹片时,用弹片与紧锁螺母压紧活动螺母后,在烹饪器具的正常工作中弹片能够吸收一部分金属阻尼装置的轴向冲击力,防止紧锁螺母松动,延长器具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当环形弹性件为弹簧时,弹簧也能够吸收一部分金属阻尼装置的冲击力,防止紧锁螺母动,延长器具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环形弹性件与活动螺母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平垫。

在该技术方案中,平垫位于环形弹性件与活动螺母之间,当金属阻尼装置中存在轴向的力的时候,平垫能够使其两侧受力均匀,防止因活动螺母的制造或安装误差或者环形弹性件周向厚度不均匀而导致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发生,从而增加金属阻尼装置的可靠性,降低烹饪器具的故障率。

其中,平垫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螺栓的螺纹柱还包括:第一段,固设于螺栓座的中央;第二段,第二段的轴向截面为跑道形,且第二段的轴向截面与第一端的轴向截面的圆弧共线;螺纹,位于第二段远离螺栓座的一端,螺纹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段的轴向长度,锁紧螺母套接于螺纹外;其中,第二段与第一段相固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活动螺母套接于螺纹柱的第一段外,螺纹柱第一段的外表面与活动螺母第一端的内表面重合,能够有效防止活动螺母随上盖一起运动时产生晃动,同时螺纹柱第二段为跑道形,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能够减轻烹饪器具的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活动螺母还包括:第一端,套接于第一段外,并且第一端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一段的轴向长度;第二端,套接于锁紧螺母外;以及,第一端、第二端与活动螺母的侧壁所围合的腔体;其中,腔体的内径大于第一端的内径,且腔体的内径大于第二端的内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活动螺母的第一端内表面与螺栓的螺纹柱的第一段外表面重合,活动螺母的第二端内表面直径与紧锁螺母的外径相同,而中间腔体中能够容纳平垫以及环形弹性件,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水和灰尘进入平垫和环形弹性垫两端的缝隙中造成生锈,从而保证金属阻尼装置能正常可靠地工作,从而提高烹饪器具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平垫的内径为跑道形,与第二段的轴向截面相贴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套接在螺栓柱第二段上面的平垫只能沿螺栓的螺纹柱轴向移动而不能绕螺栓的螺纹柱转动,能够有效防止因平垫的转动而造成的活动螺母的松动,增加金属阻尼装置的可靠性,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包括套筒,套筒套接于扭簧与转轴之间,套筒的轴向长度不小于扭簧的轴向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套筒套接于转轴上,扭簧套接于套筒上不,在烹饪器具上盖开合的过程中,套筒能够防止上盖晃动,使上盖开启更平稳,减少上盖与机身连接部位在上盖开合时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使转轴受力均匀,防止转轴因应力分布不均而产生变形或裂纹甚至断裂,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座与第一孔过盈配合,活动座与第二孔过盈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座与第一孔过盈配合,活动座与第二孔过盈配合,过盈配合能够防止座与孔之间出现相对滑动导致金属阻尼装置的作用打折扣甚至失效,增加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俯视图剖面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A-A截面图;

图3示出了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金属阻尼装置的剖面图

图4示出了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金属阻尼装置的爆炸视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机身,102套筒,104扭簧,106转轴,108第一孔,20上盖, 202第二孔,30阻尼装置,302固定座,3022第一段,3024第二段,304 活动座,3042活动螺母,3044第一端,3046第二端,3048平垫,3050环形弹性件,3052紧锁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烹饪器具包括:上盖20以及通过转轴106与上盖 20铰接的机身,还包括:至少一个扭簧104,套设于转轴106上;至少一个阻尼部件,设于转轴106的两端,每个阻尼部件包括:固定座302,设于机身的第一孔108内;活动座304,设于上盖20的第二孔202内,活动座304套接于固定座302的一端;其中,上盖20与机身分离时,至少一个阻尼部件通过固定座302和活动座304对至少一个扭簧104产生的弹力进行缓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烹饪器具,扭簧104通过套筒102套设于转轴106上,上盖20通过转轴106与机身10铰接,当锅体的开盖按键被按下时,由于扭簧104的弹力,上盖20自动绕转轴106向后旋转。通过设置包含固定座302和活动座304的阻尼部件,在外力作用下,固定座302 静止不动,活动座304可以随上盖20转动,并且固定座302设于机身的第一孔108内,活动座304设于上盖20的第二孔202内,活动座304套接于固定座302的一端,开盖时,在扭簧104扭力的作用下,上盖20带动活动座304转动,固定座302和活动座304之间活动时的摩擦力形成阻尼,产生对扭簧104弹力的反向力,进而阻止上盖20的快速弹起,使锅体更为平稳,防止锅内热蒸汽由于上盖20快速弹起快速冒出或跳煲导致食物溅出烫伤使用者,使烹饪器具的使用过程更为安全,进而减少安全隐患。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还限于:固定座302为螺栓,活动座304 包括:活动螺母3042,活动套接于螺栓的螺纹柱上,与螺栓的螺栓座的一个端面相接触;至少一个环形弹性件3050,套接于螺栓的螺纹柱上,与活动螺母3042的一个端面相接触;锁紧螺母,固定套接于螺栓的螺纹柱上,与远离螺栓座的环形弹性件3050的端面相接触,锁紧螺母通过至少一个弹垫将活动螺母3042与螺栓压紧,锁紧螺母的径向直径小于活动螺母3042 的径向直径。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座302固定于机身10的第一孔108内,活动座 304设于上盖20的第二孔202内,固定座302为螺栓,活动座304包括一个活动螺母3042,三个环形弹性件3050以及一个紧锁螺母3052。环形弹性件3050的数量为三个,能够防止因为环形弹性件3050弹性不足或者使用时间过长弹性下降而使环形弹性件3050不能有效预防紧锁螺母3052松动,从而提高金属阻尼装置30的耐用性。活动螺母3042与螺栓座302的一个端面相接触并通过环形弹性件3050和紧锁螺母3052压紧在螺栓座上。开盖时,在扭簧104扭力的作用下,上盖20带动活动座304转动,固定座 302和活动座304之间活动时的摩擦力形成阻尼,产生对扭簧104弹力的反作用力,进而阻止上盖20的快速弹起,使锅体在上盖20开启过程中更为平稳,防止跳煲现象的产生。同时亦可通过调整紧锁螺母3052来调整阻尼的大小,防止因阻尼过大而导致上盖20开启过慢甚至不能自动开启或者阻尼过小而导致上盖20开启过快而不能有效防止跳煲现象的产生。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环形弹性件3050为弹片或弹簧。

在该实施例中,环形弹性件3050为弹片时,用弹片与紧锁螺母3052 压紧活动螺母3042后,在烹饪器具的正常工作中弹片能够吸收一部分金属阻尼装置30的轴向冲击力,防止紧锁螺母3052松动,延长器具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当环形弹性件3050为弹簧时,弹簧也能够吸收一部分金属阻尼装置30的冲击力,防止紧锁螺母3052松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环形弹性件3050与活动螺母3042之间还包括至少一个平垫3048。

在该实施例中,环形弹性件3050与活动螺母3042之间含有两个平垫 3048,当金属阻尼装置30中存在轴向的力的时候,平垫3048能够使其两侧受力均匀,防止因活动螺母3042的制造或安装误差或者环形弹性件3050 周向厚度不均匀而导致受力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在使其两侧受力均匀的同时,能够具有更大的刚度,防止因金属阻尼部件轴向局部应力过大而导致平垫3048变形,从而增加金属阻尼装置30的可靠性,降低烹饪器具的故障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螺栓的螺纹柱还包括:第一段3022,固设于螺栓座的中央;第二段3024,第二段3024的轴向截面为跑道形,且第二段3024的轴向截面与第一端3044的轴向截面的圆弧共线;螺纹,位于第二段3024远离螺栓座的一端,螺纹的轴向长度小于第二段3024的轴向长度,锁紧螺母套接于螺纹外;其中,第二段3024与第一段3022相固接。

在该实施例中,活动螺母3042套接于螺纹柱的第一段3022外,螺纹柱第一段3022的外表面与活动螺母3042第一端3044的内表面重合,能够有效防止活动螺母3042随上盖20一起运动时产生晃动,同时螺纹柱第二段3024为跑道形,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能够减轻烹饪器具的质量,而且在其制造期间能够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减少资源的消耗。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活动螺母3042还包括:第一端3044,套接于第一段3022外,并且第一端3044的轴向长度大于第一段3022的轴向长度;第二端3046,套接于锁紧螺母外;以及,第一端3044、第二端 3046与活动螺母3042的侧壁所围合的腔体;其中,腔体的内径大于第一端3044的内径,且腔体的内径大于第二端3046的内径。

在该实施例中,活动螺母3042的第一端3044内表面与螺栓的螺纹柱的第一段3022外表面重合,活动螺母3042的第二端3046内表面直径与紧锁螺母3052的外径相同,而中间腔体中能够容纳平垫3048以及环形弹性件3050,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水和灰尘进入平垫3048和环形弹性垫3048 两端的缝隙中造成生锈,从而保证金属阻尼装置30能正常可靠地工作。腔体的存在还能够增大固定座302与上盖2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两者的连接更加可靠,防止因活动座304与上盖20产生相对滑动而使金属阻尼装置 30失效,从而提高烹饪器具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平垫3048的内径为跑道形,与第二段3024的轴向截面相贴合。

在该实施例中,活动螺母3042通过一个平垫3048、两个弹垫以及一个紧锁螺母3052固定在固定座302上。平垫3048套接在螺栓柱的第二段 3024,正常工作时,平垫3048只能沿螺栓的螺纹柱轴向移动而不能绕螺栓的螺纹柱转动,能够有效防止因平垫3048的转动而造成的活动螺母3042 的松动,增加金属阻尼装置30的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包括套筒102,套筒102套接于扭簧104与转轴106之间,套筒102的轴向长度不小于扭簧104的轴向长度。

在该实施例中,两个套筒102套接于转轴106上,两个扭簧104分别套接于套筒102上,在烹饪器具上盖20开合的过程中,套筒102能够防止上盖20晃动,使上盖20开启更平稳,减少上盖20与机身10连接部位在上盖20开合时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套筒102能够使转轴106受力均匀,防止转轴106因应力分布不均而产生变形或裂纹甚至断裂,提高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座302与第一孔108过盈配合,活动座304与第二孔202过盈配合。

在该实施例中,固定座302与第一孔108过盈配合,活动座304与第二孔202过盈配合,过盈配合能够防止座与孔之间出现相对滑动导致金属阻尼装置30的作用打折扣甚至失效,防止跳煲现象的产生。

具体实施例: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两个扭簧104分别通过套筒 102分别套接在转轴106上,扭簧104一端固定在机身10上,另一端固定在上盖20上,机身10和上盖20均有安装孔,转轴106通过安装孔将上盖 20和机身10铰接在一起。转轴两端各装有一个金属阻尼装置30,金属阻尼装置30包含一个螺栓和一个活动座304,活动座304包含一个活动螺母 3042,一个平垫3048,两个环形弹性垫3048以及一个紧锁螺母3052,活动螺母3042通过平垫3048、环形弹性件3050以及紧锁螺母3052紧贴在固定部上。螺栓设于机身10上的第一孔108内,活动座304设于上盖20 上的第二孔202内。

当按下开盖键开启上盖20时,上盖20在扭簧104扭力的作用下绕着转轴106向后转动,上盖20转动的同时带动金属阻尼装置30的活动部一起转动,此时固定座302与活动座304之间由于存在相对滑动而产生一个摩擦力,其方向与上盖20绕转轴106转动的方向相反,在金属阻尼装置 30和扭簧104的共同作用下,上盖20平稳地绕转轴106转动开启。金属阻尼装置30的存在有效防止了因上盖20开启过快而导致锅内热蒸汽快速冒出烫伤使用者或者食物洒出烫伤使用者,减少安全隐患;同时防止上盖 20快速开启对上盖20和机身10的连接装置造成较大的冲击力,从而增加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由于金属阻尼装置的存在有效防止因上盖开启过快而导致跳煲现象的产生,减少了安全隐患,延长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