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搅拌杯组件和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4121发布日期:2019-04-23 23:5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密封圈、搅拌杯组件和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料理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圈、应用该密封圈的搅拌杯组件、和应用该搅拌杯组件的料理机。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食物料理机的杯盖与杯体之间的密封件采用的是容易发生形变的硅胶或者橡胶制成。则密封件在结构设计时,其配合公差设计就较难控制,当两者的配合设计较紧时,在开、合杯盖时操作就非常吃力,令操作者体验感较差,当两者的配合设计较松时,机器在高速旋转下杯内物料就有可能从杯盖与杯体的间隙中喷出,此时食物料理机若是热饮功能,这样就有可能发生烫伤人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圈,旨在提高料理机的杯盖与杯体之间的密封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密封圈,应用于料理机,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主体,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外壁凸设有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所述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环绕所述密封圈主体一周并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轴向上非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密封圈主体于轴向上具有两端,所述第一唇口朝向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一端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唇口朝向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另一端倾斜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唇口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唇口的外径。

可选地,定义所述第一唇口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外侧壁的夹角为α,25°≤α≤85°。

可选地,25°≤α≤45°。

可选地,定义所述第二唇口与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外侧壁的夹角为β,25°≤β≤85°。

可选地,65°≤β≤80°。

可选地,所述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的纵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者四边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唇口和/或第二唇口纵截面宽度向远离密封圈主体方向变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搅拌杯组件,包括杯体以及杯盖组件,所述杯盖组件包括主杯盖,所述主杯盖盖合于所述杯体的杯口,该搅拌杯组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杯体和所述主杯盖之间。

可选地,所述主杯盖的外侧壁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密封圈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或所述密封圈和所述主杯盖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料理机,包括主机以及安装于所述主机的搅拌杯组件,所述搅拌杯组件为如上述的搅拌杯组件。

可选地,所述杯盖组件还包括副杯盖,所述副杯盖包括透气盖或者抽真空盖;

所述料理机至少包括加热状态和抽真空状态:

当所述料理机处于加热状态时,所述透气盖设置于所述主杯盖,并与所述杯体导通;

当所述料理机处于抽真空状态时,所述抽真空盖设置于所述主杯盖,并与所述杯体导通。

可选地,所述抽真空盖包括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包括腔室、阀体和弹性件,所述腔室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杯体的内腔,所述阀体部分位于所述进气口内,且通过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腔室的外壁,所述阀体相对所述进气口滑动,弹性开启或封堵所述进气口。

可选地,所述搅拌杯组件还包括杯座和导磁盘,所述杯座支撑在所述杯体和主机之间,所述杯座开设有过孔;所述导磁盘夹持于所述杯体与杯座之间,且由所述过孔显露;

所述主机设有与所述导磁盘相对设置的线盘,所述线盘于所述导磁盘的投影落入所述过孔的孔壁于所述导磁盘的投影所围成的区域内。

可选地,所述搅拌杯组件还包括导磁盘和杯座,所述杯座支撑在所述杯体和主机之间,所述导磁盘夹持于所述杯体与杯座之间,所述导磁盘安装有温控器,所述导磁盘包括底板和环绕所述底板设置的侧板,所述温控器安装于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并与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刚性抵持。

可选地,所述主机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内的主控制电路板、线盘、电磁兼容性板和电机,所述机壳内分隔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散热风道和第二散热风道,所述主控制电路板、所述线盘和所述电磁兼容性板都设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内,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第二散热风道内。

可选地,所述主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安装座、电磁兼容性板和主控制电路板,所述安装座的外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安装侧和相对设置的两过线侧,所述电磁兼容性板和主控制电路板分别位于两所述安装侧,所述电磁兼容性板和主控制电路板均连接有第一类强电线和第一类弱电线,所述第一类强电线和第一类弱电线的输出端分别位于两所述过线侧。

可选地,所述主机包括机壳、均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电机支架和机座缓振垫,所述机座缓振垫设于所述电机支架与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密封圈的密封圈主体外侧壁凸设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并且第一唇口朝向密封圈主体的一端倾斜延伸,第二唇口朝向密封圈主体的另一端延伸,当本方案的密封圈应用于料理机时,密封圈套设于杯盖组件,在杯盖组件盖合于杯体后,密封圈位于料理机的杯盖组件和杯体之间,由于第一唇口和第二唇口是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以第一唇口朝向上方倾斜,第二唇口朝向下方倾斜为例,在杯盖组件插入杯体过程中,由于密封圈的第一唇口朝向上倾斜故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杯盖组件在合盖杯体时比较顺畅,当料理机运行过程中,杯体内的食材沿杯体的杯壁向上运行,由于第二唇口是朝下倾斜的,故能有效地阻止杯内物料从杯体与杯盖组件的间隙中喷出,同时,由于杯体内存在负压,密封圈的第一唇口会因为负压作用,其边缘牢牢地贴合于杯体内壁,则密封效果优异,在打开杯盖组件时,由于第二唇口是朝下倾斜的,使得第二唇口则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杯盖组件的开盖操作也比较顺畅,如此本方案密封圈提高了杯盖组件和杯体的密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杯盖组件的盖合和开盖操作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密封圈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搅拌杯组件处于剖视状态;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的杯盖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的杯盖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杯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杯盖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于导磁盘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的搅拌杯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的主机第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的主机第二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的主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去掉底盖;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料理机于主机部分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密封圈100。

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密封圈100,应用于料理机800,密封圈100包括密封圈主体110,密封圈主体110的外壁凸设有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环绕密封圈主体110一周并于密封圈主体110的轴向上非平行设置。

所述密封圈主体110、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三者为一体结构,通过一体注塑制成。在密封圈100应用于料理机800时,密封圈100的材料可优选为食品级硅胶,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100也可应用于其他环境,例如应用于一种封盖和容器的密封,则密封圈100的材料可以是丁腈橡胶、氟化橡胶和氢化腈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的密封圈主体110呈环形,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分别连接于密封圈主体110外侧壁轴向上的两端,二者之间间隔有一定距离。在应用过程中,一般是第一唇口120在上方而第二唇口130在下方,套接有密封圈100的封盖件以下压方式插入一容器的开口处从而实现封盖件和容器的密封。本申请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于密封圈主体110的轴向上非平行设置,可以理解为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在密封圈主体110外部凸设延伸的方向不平行,其中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可以是厚度一致或者是厚度不一致的情况,本申请优选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在密封圈主体110外部凸设延伸时厚度是不一致的方案(可以是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两者的厚度不一致,也可以是第一唇口120或第二唇口130不同部位厚度不一致),具体地,密封圈主体110于轴向上具有两端,第一唇口120朝向所述密封圈主体110的一端倾斜延伸,第二唇口130朝向密封圈主体110的另一端倾斜延伸。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密封圈100的密封圈主体110外侧壁凸设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并且第一唇口120朝向密封圈主体110的一端倾斜延伸,第二唇口130朝向密封圈主体110的另一端延伸,当本方案的密封圈100应用于料理机800时,密封圈100套设于杯盖组件300,在杯盖组件300盖合于杯体200后,密封圈100位于料理机800的杯盖组件300和杯体200之间,由于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是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倾斜的,以第一唇口120朝向上方倾斜,第二唇口130朝向下方倾斜为例,在杯盖组件300插入杯体200过程中,由于密封圈100的第一唇口120朝向上倾斜故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杯盖组件300在合盖杯体200时比较顺畅,当料理机800运行过程中,杯体200内的食材沿杯体200的杯壁向上运行,由于第二唇口130是朝下倾斜的,故能有效地阻止杯内物料从杯体200与杯盖组件300的间隙中喷出,同时,由于杯体200内存在负压,密封圈100的第一唇口120会因为负压作用,其边缘牢牢地贴合于杯体200内壁,则密封效果优异,在打开杯盖组件300时,由于第二唇口130是朝下倾斜的,使得第二唇口130则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杯盖组件300的开盖操作也比较顺畅,如此本方案密封圈100提高了杯盖组件300和杯体200的密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杯盖组件300的盖合和开盖操作的便利性。

为了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本申请将第一唇口120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唇口130的外径。本申请在密封圈100实现密封时,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与需要密封容器的侧壁之间都是过盈配合的,并且进一步通过将第一唇口120的外径增大,如此进一步提升了密封的严密性。

请再次参照图3,定义所述第一唇口120与密封圈主体110的外侧壁的夹角为α,25°≤α≤85°。由上述的内容可知,本申请第一唇口120是向上倾斜的,而密封圈主体110呈环状,具体而言,密封圈主体110可以为规则的圆环,本申请的第一唇口120与第一唇口120与密封圈主体110的外侧壁的夹角为α在25°至85°之间,如此在密封圈100密封过程中,由于容器侧壁的挤压,使得第一唇口120产生适度的形变而具有合适的弹性张力,使得密封效果较佳。同时,第一唇口120上述角度的设置,也使得套设有密封圈100的封盖件在盖合或者开盖过程中更顺畅。为了实现密封和开合盖体操作的便利性完好结合,本申请优选25°≤α≤45°。

进一步地,定义所述第二唇口130与密封圈主体110的外侧壁的夹角为β,25°≤β≤85°。由上述内容可知,第二唇口130在料理机800运行过程中对杯体200内的食材进行阻挡,通过第二唇口130上述角度设置,一方面第二唇口130与杯体200的内壁贴合较严密,另一方面,在开盖时更顺畅。本申请优选65°≤β≤80°

在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具有上述特性的情况下,本申请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的纵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者四边形。本方案优选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三角形横截面的设计,使得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兼顾变形能力并具有与容器的外侧壁具有较大的贴合面积。

此外,本申请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的纵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其他形状,但为了确保密封圈100使用过程中具有较佳的形变能力和较大的密封贴合面积,本申请第一唇口120和/或第二唇口130可以设置为纵截面宽度向远离密封圈主体110方向变窄的方案。通过这样设计,使得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远离密封圈主体110的一端形变能力更强,则贴合到容器的外侧壁的效果更好。

请参照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搅拌杯组件500,包括杯体200以及杯盖组件300,所述杯盖组件300包括主杯盖310,所述主杯盖310盖合于所述杯体200的杯口,搅拌杯组件500还包括如上所的密封圈100,密封圈100设于所述杯体200和所述主杯盖310之间。于本申请搅拌杯组件500中的密封圈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主杯盖310的外侧壁形成有安装槽311,密封圈100嵌设于安装槽311内;或密封圈100和主杯盖310为一体结构。

本申请的密封圈100和主杯盖310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二次注塑为一体结构。在密封圈100为可拆卸连接的情况下,安装槽311为形成于主杯盖310外壁的环形槽,密封圈主体110和环形槽可以是过盈配合。

请再次参照图4和图5,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料理机800,该料理机800包括主机600以及安装于所述主机600的搅拌杯组件500,该搅拌杯组件5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料理机8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杯体200的材质为玻璃或塑料。采用玻璃可使得使用者清晰地观擦到料理机800的运行工作状态,同时,玻璃杯也方便清洗。采用塑料制成的杯体200在加工和成型时较为方便。当然,上述两种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为其他材质,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料理机800可为破壁料理机800、搅拌机、榨汁机和豆浆机。其中,破壁料理机800可集合榨汁机、豆浆机、冰激凌机、料理机800、研磨机等产品功能,可瞬间击破食物细胞壁,释放植物生化素。

请参照图6和图7,本申请的料理机800为了提升使用过程中的方便性,在杯盖组件300进行了结构改进,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杯盖组件300还包括副杯盖,副杯盖包括透气盖320或者抽真空盖320;

料理机800至少包括加热状态和抽真空状态:

当所述料理机800处于加热状态时,透气盖320设置于所述主杯盖310,并与杯体200的内腔导通;

当料理机800处于抽真空状态时,抽真空盖320设置于主杯盖310,并与杯体200的内腔导通。

该透气盖320透气方式主要为:该透气盖320形成一过气腔,该过气腔与杯体200导通,使得气体依次经由过气腔排出到外部。还可以在过气腔内设置一些挡筋,用来降噪。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分别设置透气盖320和抽真空盖320,料理机800处于抽真空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需要对食物加热(例如:加工产生豆浆,需要加热),抽真空工序在搅打加热食物前或加热食物后,以防止食物氧化增强口感;另一种是食物在冷态加工中(例如:果蔬搅拌,不需要加热),在加入食物后,抽真空盖320设置于主杯盖310上,先抽真空,再搅打食物,再保压,如保压过程中防止真空度不够,可调程序设置再抽真空。在抽真空工序中,将主杯盖310和抽真空盖320形成的杯盖组件300盖合到杯体200的杯口,进而使得抽真空盖320与杯体200导通,对杯体200进行抽真空,以保证食物的口感。在食物料理机800处于加热状态时(例如搅打产生豆浆),将主杯盖310和透气盖320形成的杯盖组件300盖合到杯体200的杯口,进而使得透气盖320与杯体200导通,杯体200内食物加工时产生的气泡从透气盖320流出。通过将透气盖320和抽真空盖320单独设置,简化杯盖组件300的整体结构,降低食物料理机800的整机成本,且使得杯盖组件300更换或者维修方便。

可以理解的,在本申请中,透气盖320和抽真空盖320与主杯盖310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密封结构,并且透气盖320和抽真空盖320与主杯盖310之间为插接式连接。

请结合参照图8和图9,具体地,抽真空盖320包括盖壳321,盖壳321内形成有泄压腔3211和容纳腔3212,泄压腔3211的腔壁形成有进气孔3213,进气孔3213内安装有阀体322,阀体322套设有弹性件323,容纳腔3212内设置有真空泵324和气管组件325,盖壳321设置有气流过孔3214和排气孔3215,气流过孔3214连通杯体200的内腔和气管组件325,气管组件325的一支路连通进气孔3213,另一支路连通真空泵324,排气孔3215将容纳腔3212和外界连通,进气孔3213、气管组件325的一支路、以及气流过孔3214构成泄压通道,排气孔3215、容纳腔3212、真空泵324、气管组件325的另一支路、以及气流过孔3214构成抽真空通道,弹性件323驱使阀体322相对进气孔3213滑动,以封堵所述进气孔3213。

本申请的盖壳321可以分为上下两个相互盖合的两部分,其中泄压腔3211为上部分的盖壳321在注塑生产过程中一体形成,具体而言,为上部分盖壳321的向下部分盖壳321延伸有筒体,而筒体的内壁进一步进行内缩则形成所述进气口。附图9为本申请盖壳321的下部分与气管组件325以及真空泵324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中可以看出,气流过孔3214开设于盖壳321的下部分,气管组件325为一并联设置的管路,其包括一个与气流过孔3214连通的主管道,主管道通过一个三通阀连接有两个分管道,主管道和一个分管道以及真空泵324、容纳腔3212、以及排气孔3215连通构成一个抽真空气路,主管道和另一个分管道与进气口连通构成一个杯体200抽真空后进行泄压的气路。可以理解的,盖壳321上还安装有电耦合器,再将抽真空盖320盖合到主杯盖310以后,抽真空盖320通过主杯盖310与料理机800的主机600电性导通,则主机600控制真空泵324进行抽真空操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抽真空盖320设有泄压的阀体322以及抽真空的真空泵324。在抽真空操作结束后,当阀体322被下压开启进气孔3213时,进气孔3213通过气管组件325以及气流过孔3214将杯体200和外界导通,从而实现泄压操作,防止杯盖组件300在杯体200处于真空环境下,杯体200内的负压使盖体组件不易打开。在结束泄压操作以后阀体322通过弹性件323弹性驱动作用连接于泄压腔3211的外壁而封堵进气孔3213,放置异物进入。可以理解的,由上述的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料理机800,由于主杯盖310和杯体200之间的密封圈100设置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第一唇口120和第二唇口130间隔设置,并且第一唇口120倾斜设置,在杯体200内形成真空环境时,第一唇口120在负压的作用下将会压紧在杯体200的内壁,密封效果较好。

本申请的料理机800还可以具有加热功能,其中加热功能可以由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在一种加热方式中:为电阻加热,对应的,料理机800于杯体200的底部设置有电阻加热组件,该电阻加热组件包括连接于杯体200下端的导热盘和设于该导热盘下表面的电阻发热管。该导热盘一般为不锈钢盘。电阻发热管加热导热盘,导热盘将热量传递到杯体200内。电阻发热管和导热盘可设置为一体,也可分开设置,二者之间的设置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在另一种加热方式中:为电磁加热,相应地,料理机800于杯体200的下端设置有导磁盘210,并在主机600内设置有对应导磁盘210的线盘620,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对导磁盘210进行加热。由于线盘620寿命长,因而维护更换成本低。同时,利用高频电磁作用发热,热量利用充分,基本无散失,使得热量聚集于导磁盘210。导磁盘210的内部分子直接感应磁能而生热,热启动非常快,同时热效率高达90%以上,大大提高了加热效率。该导磁盘210一般为导磁的不锈钢盘可以由导磁金属材料一体制成,比如由430不锈钢或者铸铁制成。当然导磁盘210还可以由陶瓷等不导磁材料制成的盘体,以及附着在盘体底面的导磁膜构成。

请参照图10,本申请优选加热方式为电磁加热,并对电磁加热结构进行了结构优化,具体地,所述搅拌杯组件500还包括杯座400,杯座400支撑在杯体200和主机600之间,杯座400开设有过孔410;导磁盘210夹持于杯体200与杯座400之间,且由过孔410显露;

主机600设内的线盘620于导磁盘210的投影落入过孔410的孔壁于导磁盘210的投影所围成的区域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料理机800,在线盘620通电后,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位于线圈上方的导磁盘210发热,从而对杯杯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处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线盘620于导磁盘210的投影落入过孔410的孔壁于导磁盘210的投影所围成的区域内,通电的线盘620仅使其投影范围内的导磁盘210发热,从而使临近过孔410的孔壁,以及直接接触杯座400的导磁盘210温度较低,不易引起杯座400发生熔胶现象,使该食物料理机800使用过程安全可靠。

由于线盘620于导磁盘210的投影落入过孔410的孔壁于导磁盘210的投影所围成的区域内,也就是将线盘620的尺寸减小,使得主机600也可根据线盘620的缩小而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缩小,使得整个食物料理机800的尺寸减小,更加节省材料。

具体地,本方案导磁盘210包括容置于过孔410内的底盘、夹持于杯体200和杯座400之间的压边,线盘620于导磁盘210的投影落入底盘的外缘所围区域内。

线盘620通电后,仅会使线盘620的投影范围内的底盘发热,夹持于杯座400和杯体200之间的压边不会直接发热,因此,直接接触压边的杯座400部分不会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熔胶现象。且底盘的外缘也不直接发热,因此热量也较低,使得临近该底盘外缘的过孔410的孔壁受发热影响较小,不易熔胶。

为了使得料理机800在食材加热过程中,对杯体200的温度进行准确检测,本申请料理机800的搅拌杯组件500内还安装有用于稳定检测的温控器420,请参照图11,在一实施例中,温控器420安装于导磁盘210,具体的,导磁盘210包括底板211和环绕底板211设置的侧板212,温控器420安装于侧板212的外表面,并与侧板212的外表面刚性抵持。

所述底板211和侧板212为一体结构。底板211和侧板212围合形成容置槽。温控器420的型号和大小的选择可根据底盘的安装空间和温度控制区间进行选择。温控器420可以检测侧板212的温度,进而检测杯体200内食材的温度。

本申请将温控器420安装于底盘的侧板212,使用过程中温控器420与底盘之侧板212之间不易受撞击、磕碰等影响而发生松动产生间隙,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同时温控器420刚性抵持于底盘之侧板212的外表面,可避免弹性接触中元件容易发生形变而导致温控器420与底盘之间产生间隙,造成检测不准。另外,底盘的受热部分主要为底板211,将温控器420设置在侧板212的外表面,也可防止温控器420受热过高而损坏。

为了实现料理机800在加热过程中实现良好的散热,本申请还对料理机800的主机600部分进行结构设计。请结合参照图12至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机600包括机壳610和设于所述机壳610内的主控制电路板640、线盘620、电磁兼容性板650和电机630,机壳610内分隔形成有相互隔离的第一散热风道660和第二散热风道670,主控制电路板640、线盘620和电磁兼容性板650都设于第一散热风道660内,电机630设于第二散热风道670内。

图12和图13是主机600两个方向的剖视结构图,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机600,通过在机壳610内分隔形成两条互不交叉、完全独立的散热风道,并将主控制电路板640、线盘620、电磁兼容性板650设置于其中的一条散热风道内,将电机630设置于另一条散热风道内,这样,一方面使得两条散热风道都可独立地与外界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主控制电路板640、线盘620、电磁兼容性板650和电机630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散热,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产品的散热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两个独立散热风道的引导,可有效改善了主机600内部气流的流动特性,从而利于防止主机600内出现气流紊乱、气流噪音大的现象;再一方面使得电机630上碳刷的碳粉不会污染到主控电路板、线盘620和电磁兼容性板650。

具体地请参照图14,图14是本申请料理机800的主机600的爆炸图,主机600内设置有两个互相分离的两个风道,第一散热风道660具体结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与机壳610上端盖合的有一个端盖(未标示),与机壳610下端盖合的有一个底盖611,底盖611上间隔开设有第一散热风道660的第一进风口665和第一出风口666,机壳610的所围成的空腔内还设置有第一壳体661和第二壳体662,其中主控制电路板640容置于第一壳体661内,电磁兼容性板650容置于第二壳体662内,本申请线盘620安装于主机600上部形成的一个空腔内,该空腔与机壳610所围成的空间独立,第一壳体661下端连通第一进风口665,下端连通线盘620安装空腔,而第二壳体662上端连接线盘620安装空腔,下端连通第一出风口666,如此形成一个循环的第一散热风道660,并且在第一散热风道660内靠近第一进风口665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风扇663,而在靠近第一出风口666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风扇664,第一风扇663的驱动外界的风进入第一壳体661,与主控制电路板640进行热交换以后,再进入线盘620安装空腔与线盘620进行热交换,接着风进入第二壳体662与电磁兼容性板650进行热交换,最终第一散热风道660的热风在第二风扇664的驱动下由第一出风口666排出主机600外。

第二散热风道670具体结构是这样实现的:在机壳610内还设置有两个相互对接的第一导风罩671和第二导风罩672,电机630容置于第一导风罩671,第二导风罩672设置在机壳610和底盖611之间,第二设置开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口674和多个第二出风口675,即机壳610和第一导风罩671以及第二导风罩672以及底盘的侧壁围成第二散热风道670的进风道,第一导风罩671和第二导风罩672配合围成第二散热风道670的出风道,电机630的下端安装有第三风扇673,在第三风扇673的驱动下外界的风由第二进风口674进入进风道,并由第一导风罩671的上端进入出风道,与电机630进行热交换以后,热风由第二出风口675排出。

请参照图15,进一步地,本申请还对主机600内的布线进行合理布局,所述机壳内设有安装座(即为上述的第二导风罩,接下来以第二导风罩进行描述),图15为主机600去掉底盖611后的俯视图,本申请中第二导风罩672的下表面(即面向底盖611的表面)设置有相对设置的两安装侧和相对设置的两过线侧,所述电磁兼容性板650和主控制电路板640分别位于两所述安装侧,所述电磁兼容性板650和主控制电路板640均连接有第一类强电线601和第一类弱电线602,所述第一类强电线601和第一类弱电线602的输出端分别位于两所述过线侧。

电磁兼容性板650位于第二导风罩672的后侧,主控制电路板640位于第二导风罩672的前侧,第一类强电线601位于第二导风罩672的左侧,第一类弱电线602位于第二导风罩672的右侧。

电磁兼容性板650和主控制电路板640均具有强电路和弱电路,其中,强电电路(未图示)连接有强电线,弱电电路(未图示)连接有弱电线,若强电线与弱电线距离较近,彼此之间容易产生信号干扰,使得主机600中的信号传输受到影响,控制功能受到影响,使用寿命降低,且强电线与弱电线没有规律的安装,使得主机600在批量生产时,每个主机600的工作性能不一致,从而达到的性能不一致。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第二导风罩672的外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安装侧和相对设置的两过线侧,电磁兼容性板650和主控制电路板640分别位于两安装侧电磁兼容性板650和主控制电路板640均连接有第一类强电线601和第一类弱电线602,该第一类强电线601和第一类弱电线602的输出端分别位于两过线侧、,使得第一类强电线601和第一类弱电线602的输出端相互隔开,从而将主机600中的强电线和弱电线区分开来,使该主机600内部的强电线和弱电线排布规律,批量生产时,产品性能一致性高;且该第二导风罩672将第一类强电线601和第一类弱电线602的主要部分区分开来,使强电线和弱电线相距较远,彼此之间不易产生信号干扰,使得应用该主机600的料理机800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提高,使用寿命延长。

由于在料理机800使用过程中,电机630驱动搅拌刀高速旋转,主机600会产生振动,本申请还对主机600进行减振结构设计,请参照图16,在一实施例中,机壳610内还设置有用以安装电机630的电机支架612,其中电机支架612悬挂于主机600的上端,电机支架612和机壳610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机座缓振垫680。

机座缓振垫680设于电机支架612与机壳610的内壁之间,主要用于减小从电机630传递到电机支架612和机座外壳的振动,以及因电机630高速旋转产生的噪音。同时,设于电机支架612和机壳610之间的机座缓振垫680,使得电机支架612和机壳610之间具有密封性,可防止渗入主机600内的液体进入主机600内部的电机630和线路部分,避免主机600无法工作或造成着火危险等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